费雪论财富 名人推荐当你来到财富之路的岔道口,不知道该选哪一条路时,肯·费雪,这位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和著名的《福布斯》专栏作家,听他的准没错。 ——《福布斯》杂志发行人 里奇·卡尔盖德 ——资深专栏作家,畅销书“阿呆系列”《理财?投资》的作者 埃里克·泰森 费雪论财富 序言 从本质上看,目前中国国内规模不断增大的资本市场并不算是新生事物。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21年时,中国早期的资本市场就已经开始运营了。20世纪20年代是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那段时间里,人们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中国也是其中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直到1929年全球性的大萧条来临。 现在,中国正处在另一个经济繁荣周期。中国的市场与经济基础正以20年前甚至10年前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现代化与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时,中国的GDP只有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到了2008年底,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竟然...
他从澳大利亚一份地方报纸起家,厅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国际传媒帝国。在美国,他的福克斯电视网占据了40%的电视广播市场;在英国,他牢牢地控制着最著名的两家报纸《泰晤士报》和《太阳报》;在亚洲,他的报纸和电视台遍及午香港、印度、印尼和日本。超凡的胆识和谋略..作者的话作者的话他也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作为一个全球性传媒帝国的“帝王”,他的影响力遍及除非洲一些最偏远的部落之外的整个世界:——在他的家乡澳大利亚,他早已被视为一位“纪念碑式”的人物:正是他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使这个历史不长、地域辽阔的国家真正从意识上统一起来。自.. 80年代以来,他在澳大利亚的政治影响力恐无...
房价是房地产市场博弈的核心据报道,国内房地产市场“救市论”在喧闹两个月后,政府部门调查报告结论是,目前房价运行比较稳定,商业银行也没有因楼市造成重大风险。也就是说,面对闹哄哄的房地产“救市论”,政府给出了一个清楚明确的结论:国内房地产市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救市”的理由。 其实,只要看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放缓,房地产企业面临破产与倒闭的,没有看到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是会来救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企业有生有灭,是市场的常识与永恒主题,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因为房地产企业破产来救房地产市场的。从市场经济法则来说,这只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尽管早些时候,不少房地产的商人一直在大声叫嚷房地产市场面临多少危机,面临多少风险,而这些风险又如何会影响国内金融体系,会如何导致中国金融体系危机,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房地产市场,根本就没有看到一家房...
作者:王跃文01画家李明溪在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朱怀镜以为他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李明溪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朱怀镜接电话有气无力,“我手头有两张球赛票,你看不看?”李明溪也想见见老朋友,就说:“好吧。”朱怀镜吃了晚饭,对老婆陈香妹说声晚上要开会,就奔南天而去。李明溪很显眼,朱怀镜很快就发现了他,忙就伸出手来。李明溪用手挡了一下,说:“你们官场的握手,大概同好莱坞影星的飞吻差不多,没感情含量,只是习惯动作。我见了就心烦。”朱怀镜就势拍了他一板,手插进衣兜,说:“我们是俗人,哪像你们艺术家那么卓尔不群?不过如今当艺术家说难也不难,头发留长一点儿就是了。”“还是你们当官容易些。人家都说,这人没什么本事,就只好让他去当领导了。”...
作者:蒋子龙【】1龙凤合株郭家店——并不是一家买卖东西的店铺。而是一座有着近两千户人家的村庄,坐落在华北海浸区大东洼的锅底儿。当村的人说这里有雨即涝,无雨则旱,正合适的年份少。平常能吃糠咽菜算是好饭,最出名的是村里的光棍特别多。历来这个地方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要在郭家店用砖头打死了人,可以不偿命、不定罪,那肯定是误传,要不就是吹牛。郭家店压根就没有过砖,这是个土村,满眼都是黄的和起了白碱儿的土,刮风眯眼,下雨塌屋,因为所有房子都是泥垛的或土坯垒的。没有一块砖的村子,怎么能用砖头砍死人呢?住在郭家店村里的郭德贵,像土坷垃一样老实巴交,他娶了邻村苗庄高家的姑娘,拜堂后的第二年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村里的先生按照辈分给起了两个响亮的名字:郭敬天、郭敬时。并对郭德贵解释说,他有老天作美,时来运转该交好命了。他的父亲实际是他的大伯,因为绝户才过继了他当儿子,到他这儿却一块儿...
爷爷过世四十年了。每次去扫墓,妹妹都拿我说事,说爷爷生前重男轻女,对我过于宠爱,故而他去世时我哭得最伤心,11岁的小孩守在一个老人的遗体旁,一间屋内就这么两个人,也不知道害怕。四十年前一个穷人家的宠爱,也吓不死人:他只是喜欢带我去洗澡,6分钱洗一回,每一回的犒赏只是买一个3分钱的烧饼。1959至1961年的饥荒年代,奶奶从菜场里能买回的是“喇叭菜”——卷心菜最外面那几张老叶子。后来连这样的老叶子也断档,不知从哪里搞回来豆腐渣放在蒸笼里蒸,还有胡萝卜头,一屋子豆腐渣加胡萝卜的腥气味,以致我今天都不能碰胡萝卜,一吃就反胃。父亲为了给孩子省口粮,饿晕过。如果不是爷爷澡堂里的那些烧饼,也许我也会有类似体验,至少不会长成这样一个高个子。...
:**作者:毛志成 1951年,我11岁,正在读小学。那时有初中学历的人就可以被恭称为“知识分子”,就可以“参加工作”了。我的女老师大约也只有十六七岁,粗看上去仍有“孩子气”,但她在讲课时,第一句话往往是:“孩子们,你们好!” 应当说.她长得很美。圆脸,大眼睛,笑起来连睫毛都跳舞,可爱极了。她在来我村教小学之前,曾接受过几个月师范速成班的“正规训练”,至少看过一场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电影里的教师很爱学生,亲热地称他们为“孩子们”,还时时充满爱意地摸一摸学生的头,学生的脸。这位仅仅比我们年长五六岁的女老师.居然也称我们为“孩子们”.还时时摸我们的头、脸。一开始我们是羞怯的,本能地红了脸。何况几个年纪大些的同学也已经十五六岁(那时刚刚解放,上学晚)。...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块的文章说。...
1905年,爱因斯坦26岁。 像所有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一样.他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按部就班地上班,做着一个忙忙碌碌的小职员,以菲薄的薪金供养着年轻的妻子和新生的幼儿。这样的环境似乎与前沿科学搭不上边,他没有机会听学术报告,也没有机会参加学院的讨论班,和他交往频繁的不过是一些物理学爱好者。但是这些并不能阻止爱因斯坦单枪匹马地向物理学塔尖挺进。在处理专利申请的空隙里,他所有的思绪都沉浸在他感兴趣的物理问题上,那是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竹纯粹的精神世界。 就在这一年,20世纪科学史随着这个年轻人飘扬的恩绪而发生了彻底改变。爱因斯坦的天才思想喷薄而出,如滔滔江河、奔涌不息.卷起了最震撼人心的美丽浪花。以至于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都不禁要惊叹激动,为那样的奇迹咋舌不已。...
阿罗在故乡人的脑子里可以归入“狂人”一类。她是我们村贫农长庚的女儿,相貌丑,脾气还坏,为人处世总与人拗着。你要她朝东,她偏朝西——大约是想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为了挣回自以为是的“面子”。村里人背后都叫她“泼货”。女孩子不听话,或者顽皮,大人便要教训道:你想学长庚家的“泼货”吗? 她的父亲对她也有着几分畏惧,有时背后与人说起女儿的粗野,总要扭头看看。大家都说她的“泼”是长庚宠出来的。阿罗五岁时死了娘,长庚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这个独生女领大,放任她,娇宠她,最后女儿竟成了祖宗,家中事稍有不称心,阿罗就要耍泼。“泼”惟一的好处是,乡人不大敢欺负长庚这个老实人;大的坏处是,长庚丧妻后,想讨点好处的媒人见家里供着这么个横眉怒目的女金刚,胆子和嘴巴都小了。久而久之,长庚也断了续弦的念头。...
《孽海花》作者:曾朴前言《孽海花》所表现的30年历史内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小说是如何表现30年来思想文化的变迁呢?作者在《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中对此亦有明确的揭示:“写雅叙(聚)园、含英社、读瀛会、卧云园、强学会、苏报社,都是一时文化过程的足迹。”从雅聚园的描写中,可表现出同治时期一般读书士子的精神风貌,国家已处岌岌可危的境地,而他们对此却麻木不仁,对世界大势几乎是一无所知,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考究做八股文的要诀,陆菶如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然而,时代风云的激荡毕竟促使读书士子阶层发生分化,某些思想敏锐的通达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除举子业之外,亦注重经史百家的学问,而且对西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在第2回有关雅聚园的描写之后,叙及金雯青中状元衣锦还乡、乘轮船途经上海小住。有洋务派著名人物冯桂芬来访,见面一番寒暄之后,即以长者口吻...
作品:江青传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江青191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被捕脱离党组织。抗战爆发后,江青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结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积极策划诬陷打倒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1976年10月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77年7月,江青被永远开除出党,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 正文 第一章 秘密抄家 夜半鬼敲门 子夜,万籁俱寂。上海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楼三楼三室,响起了急骤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