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11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1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手指几下翻飞,飞快地在鱼钩上绕了几圈之后再两头一拉,再剪掉多出的线头,一个鱼钩就已经绑好了。与一根线一个鱼钩不一样的是,赵海生一般会在一根鱼线上绑上两个鱼钩,运气好的时候就可以同时钩起两条鱼来!
赵海生和潮磊同时动手,很快就绑好了十来根鱼线。
由于码头的出现,码头的附近出现了一些用竹杆和沥青纸搭起来的简易的棚子,赵海生也在这里搭了一下,方便收购海鲜,一些小船捕上的海鲜也会收,收来之后或是冰鲜或者是养着,其中就有虾,而虾则是海钩的最好的饵。
拿来几条死掉的虾,剥了壳,扯下一点虾肉,钩在鱼钩上,钩鱼饵的时候,鱼饵要尽可能地把整个钩子都包起来,为的是不让鱼在吃饵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钩子!千万不要小看鱼的智力,它们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很聪明的。
“站开点,我要甩钩了。”赵海生笑着对潮磊叫道。
甩钩前要手里拉着线抡上几个圈,如果身边有人很容易就可能被钩子钩住,所以必须得让开。
用力地拉着线抡了几个圈,手一松,鱼钩飞出了十几米才“扑通”一声砸到海面上,激起一朵小水花之后沉入水中不见。
如法炮制,十来根鱼线让赵海生和潮磊扔到了海里,两个人一手拉着两三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象赵海生这种海钩一般来说不会要求钩鱼的人很安静,因为距离比较远,再加上风浪声本来就大,就算你是在大声地讲话,也不可能把鱼吓跑——十几米二十米以外的水下的鱼是不可能听得到人的说话声的!
“老大,我们下次什么时候买车?”潮磊笑着问。短短的两三个月,赵海生就又买了两辆车,他过足了车瘾,心里就想着“车队”能迅速地扩大。
“再过一个月吧,到时再买几辆,你这小子,这些天还开不够?”赵海生笑骂着说。最近的海鲜卖得不错,手上还有点钱,赵海生的计划也是迅速扩大自己的车队。
再说了,海潭镇的大机船越来越多,如果车不够,海鲜也就卖不出去,他得跟得上发展才是。
“嘿嘿!我们得有一个车队,你想一下,我开着车在前面跑,几后跟着十来辆的车,这一路上得多威风!”潮磊“淫”笑着说。
眨着眼睛想象了一下,赵海生也不由得同意潮磊的说法,如果真的是这样还真的挺威风的。
“哈!没错!我看一年以内我们就可以组成这样的车队了!”
赵海生也大笑着说。其实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现在海潭镇的机船越来越多,每天打回来的鱼虾也越来越多,他的车都有点跑不过来了,所以买车是肯定的了。
而且在前世赵海生的记忆之中,海鲜的产量的高峰期就要来临,这个时间会持续五六年,最兴盛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几百米的码头上每天发出去的海鲜车有近百辆!
当然,这些事情他现在是没有必要和潮磊说的。赵海生也没有想着自己一个人把这个海鲜运输的生意都吞下去,但在他的计划之中他起码也得占个五成,五成就是五十辆车左右,所以说现在才刚刚开始呢,因此潮磊梦想的十来辆车组成的车队绝对不是梦想,这本来就是赵海生自己的计划中的一环。
“嘿!真的想这一天快点来。”潮磊又陷入了“淫荡”的想象之中了。
赵海生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突然手上的一根线轻微地颤动了几下!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一章 海钓 中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7 本章字数:2642

(呵,向各位要票、要收藏!我会努力码字的了,更新只会越来越快!)
海钩与河钩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河水一般来说比较缓和,鱼钩上的一点变化都很容易通过浮标看得出来,但是海钩就不一样了,一是根本没有浮标,第二个是海水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带动着钩子也在轻轻晃动,这种情况之下要分辨颤动是不是鱼咬钩就真的是得靠“手感”,这也是为什么赵海生和潮磊要把鱼线抓在手里的原因了。
赵海生感觉到自己手里的鱼线又轻颤了几下,经验丰富的他马上就知道这种颤动绝对不是海水带动鱼钩的而产生的颤动,而是鱼试着咬饵而产生的颤动!
海钩最主要的技巧就是要主动,在鱼咬饵的时候不能光等,而是要主动地与鱼斗智斗勇。
鱼线稳稳地被赵海生压在自己的中指处,这样一来鱼线上传来的每一丝颤动都逃不过他的感觉。
当赵海生感觉到手里的鱼线往前一拉的时候,他手上就往前一送,一松之后,他又马上一拉。
鱼并不是一条什么都不懂的笨蛋,相反它们在吃饵的时候表现得很有耐性。它们会试着咬一下,松开,再咬一下,再松开,反复地试探之后直至觉得没有危险之后才会一口吞下去。所以在钓鱼的时候就要和鱼玩这种一松一紧的游戏,所以说真正的钓鱼高手无一不精通这种把戏。
来回几次之后赵海生感觉到手里鱼线猛地被一扯,他知道这是鱼已经试探完,这种力度是鱼已经把饵含到嘴里了,但是这个时候如果鱼发现饵不对头还是会吐出来的,又或者是鱼只是含着鱼饵,直至把鱼饵吃掉再把钩子吐出来,所以此时就要用力一扯,这样就能让钩子把鱼嘴钩住,鱼就逃不了了。所以说海钩的时候是很讲究手上的感觉的,如果手上没有感觉,把握不住时机,那基本上鱼饵吃掉了,鱼又跑了。
随着赵海生用力的一扯,远远的海面上蹦出一条银色的鱼!
“哈!老大,上钩了!”
海里钩鱼,特别是这种近海的鱼不可能很大,所以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溜鱼的说法,而且他们用的鱼线虽小但是却很受力,所以赵海生马上收钱,很快一条鱼就被拉上了水面。
“是沙箭鱼!”赵海生看了一下手里这条手掌长,脚趾粗的鱼说。说老实话在这种地方能钓到这样大的沙箭鱼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这也是赵海生后世很喜欢的一种海鱼之一。
他还记得后世自己很喜欢去一个潮州大排档吃的沙箭鱼,沙箭鱼用油炸,香脆爽口,配着粥那是一种难得的美味!
自从赵海生钓起第一条鱼之后,陆续有鱼上钩。潮磊更是一次钓上两条鱼,是一种叫“九近”的鱼,看涨鼓鼓的鱼身就知道这鱼现在更肥着呢,这种鱼肥的时候最适合用来煮汤,一煮汤面上都是油花!
“老大,潮磊,你们在钓鱼?”在棚子里呆了半天之后,小六子也忍不住走了过来,跟在他身后的是李丙辉。
“没事,就钓鱼玩玩。”潮磊一边说一边收着手里的线,又有一条沙箭鱼上钩。
走到两人的身边,小六子和李丙辉看了看赵海生身边的地上,已经躺了十来条鱼了,这太阳晒在码头上,温度看样子都得有四十度,鱼离水之后一放上去就死了,拨了一下,小六子笑着说:“嘿,看来今天你们的运气是不错啊,都快够一顿吃的了。”
“哈!那当然,你哥我手上的活可是一绝。”潮磊裂开嘴大笑着说。
李丙辉看到赵海生和潮磊钓得兴高采烈,心里也直发痒,他二话不说向着棚子走去,一会就拿着一根绳子,一根铁线,一个网袋和一个小桶子跑了回来,除此之外还拿着一袋看样子是鱼的内脏之类的东西。
“我X,丙辉,你这小子也太无耻了吧?竟然用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来抓鱼?”赵海生一看李丙辉拿回来的东西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嘿嘿嘿,老大你别管是什么办法,能抓到鱼就是本事啊。”李丙辉很“无耻”地笑着说。
李丙辉先是把铁线沿着网袋口穿了过去,然后弄成圆圈,这样一来一个网兜就弄好了。然后用截了三根半米长的绳子绑住圆圈的铁丝的三个角,然后三个绳子绑到一起,再接上一根绳子,再用一根绳子绑住了胶袋里的鱼的内脏挂在铁圈上。拿起这个东西,李丙辉走到码头边上,把这个东西垂下去,放到海水里。
“小六子,你给我去打点海水来,一会鱼抓上来之后我得放到桶里呢。”李丙辉向着小六子大声叫道。
“哈哈哈!好!”
李丙辉的网兜放进海水里之后,被鱼的内脏吸引一群小鱼开始聚了过来,拼了命地咬着肉脏,而且越来越多,看到这样子,李丙辉那可是乐得不得了。
十几分钟之后,李丙辉一提网兜,那些来不及反应的鱼就全落进了网兜里,让他拉了上来。
“哈!有金鼓、斋鱼……”李丙辉看着网兜里鱼高兴地大叫道。当然,这些鱼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小字,小六子也乐呵呵地把网兜翻了过来,把里面的鱼都倒进水桶里。
赵海生和潮磊很鄙视地看着小六子和李丙辉,很显然他们两个对于这种“大傻”式的捕鱼方法一点也看不上眼。
但是不管怎么样说,小六子和李丙辉抓到的鱼虽然在质量上没有办法和赵海生和潮磊钓上来的鱼相比较,但是在数量上却远远地超过了他们,这让两人得意不已。
两个多小时之后,赵海生和潮磊一共钓起了二十几条鱼,而小六子他们也弄到了小半桶的鱼。
“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弄来吃。”赵海生收起鱼线说。
四个人拎着鱼回到了棚子处。
“呵,弄到什么好东西了?”杨大爷看着四个从码头走来,手里还拎着东西笑着问。杨大爷今年已经快七十了,虽然已经出不了海打鱼,但是身骨子还硬得很,所以赵海生也就把他请来给自己看守这个棚子。对于赵海生这些小伙子,他可都是看着长大的,现在看着他们折腾这海鲜车可把事情都折腾起来了,现在整个海潭镇海沙村的名声可是慢慢地响了起来,他可高兴得很。
“钓了一些鱼,杨大爷,今天我们就吃个鱼汤什么的。”赵海生笑着说。
“呵呵,好,这里锅什么的都有,但是没什么别的东西了,只有些油啊盐啊的。”杨大爷说。
“哈!有这个就够了,今天我给杨大爷你煮一顿,让你老也尝尝我的手艺。”赵海生看着手里鱼心中一动说。
“好好好。”杨大爷笑着点头说。
“潮磊,你和小六子给我把这些鱼的内脏都掏了,洗干净,丙辉,你给我去弄点毛蛤来,不要大的,脚趾大的那种就行,再弄个铁丝网来,我们烤着吃。”赵海生吩咐说。
“嘿,好的,这一下有口福了。”潮磊一听赵海生要亲自下厨,高兴得大叫道,吃过几次赵海生煮的菜之后,他可是迷上了,可是赵海生不可能天天煮东西给他吃,现在又找到一次机会,简直是让他“心花怒放”!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二章 海钓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7 本章字数:2964

在美味的驱动之后,潮磊和小六子的手脚麻利得很。对于钓上来的鱼,赵海生弄了一个杂鱼汤:把所有的鱼都放在一个锅里,加水,放进几片姜,盖上盖子,等水开了之后,赵海生揭开锅盖一看,汤色乳白,上面漂着点点的油花,一股夹着姜的清甜蒸汽升了上来,让赵海生不由得深深吸了两口气。
新鲜的东西就是好,也只有最新鲜的东西才敢用这种最简单的煮法,而最简单的煮法又最能体现食材的新鲜。
把鱼汤倒出来,热气腾腾,赵海生不由得抢先打了一碗,也顾不上烫,就喝了下去!
“真是爽啊!”
赵海生不由得满足地打了一个嗝。
“老大,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竟然偷吃?”在外面等的潮磊一心惦记着赵海生所煮的好吃的东西,等了一会就觉得一万年那么长,忍不住了跑进来一看,竟然看到赵海生在喝汤,当即就很“不满”地叫道。
“嘿嘿,我这叫试味,懂不懂?端出去吧,这个已经好了。”赵海生笑着说。
潮磊双手端着大大的海碗,跳着脚往外走去,赵海生也跟着走了出去。
刚走出去的时候,就发现丙辉也提着一袋子毛蛤走了起来,手里还真的拿着一张铁丝网。
“你这小子还真的能弄到铁丝网啊,哪弄来的。”赵海生有点好奇地问。
“嘿,看到路边有,就扯了一块下来。”李丙辉贱笑着说。
赵海生看了一下他手里的那一块铁丝网,果然很不规则,肯定是象他所说的那样路边有,就扯下来的。
“拿来。”赵海生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把铁丝网接了过来,拿刷子擦干净。
这个时候还都是烧柴的年头,当然也不可能找得到炭,把一个晒干的树头劈开点着,再把铁丝网架上去,一个简易的烧烤架就做成了。
毛蛤长在海泥里,所以壳外面比较脏,要用刷子刷才比较容易洗干净。洗干净之后,赵海生抓起十来颗毛蛤放到了铁丝网上。
“呵,老大,你煮的这鱼汤真的是太好喝了,怎么以前我从来也不觉得这些鱼煮的汤这么好喝呢?”李丙辉已经喝完了第二碗汤,正盯着第三碗呢。
杨大爷也放下手里的碗,笑着点头说:“这鱼汤确实不错。”
其实也不怪不得李丙辉他们惊讶,每次赵海生用的东西就是大家都很常见的,比如说这次的鱼汤用的就是大家都见得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