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10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0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先往左转,然后走到有十字路口的地方右转,过两个十字路口再左转。”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半个小时之后,车在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
跳下车,赵海生走到酒楼前抬起头来看了看那挂着的巨大的招牌上的“日日鱼巷”四个漆金大字,他松了一口气。
“日日鱼巷”一直都是广州城的一个吃海鲜的老字号酒家,世代相传,开了几十年之后生意依然红火,前世的赵海生曾经在这个地方吃过不少海鲜,其烹调海鲜的方法和食材的选择都有着独到之处。他记忆之中这家酒楼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张的,凭着记忆找了过来,还真的找到了。
赵海生知道自己的这些海鲜如果拿到海鲜批发市场去卖,肯定卖不出好的价钱,因为大部分的利润会被中间商吃掉,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和一些酒楼建立联系,直接向他们供货。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赵海生直接找上了“日日鱼巷”,他希望这个日后在广州饮食界执海鲜牛耳的酒楼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当然,赵海生也对此抱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手里的海鲜绝对是最顶级的货,只要这一家的店主是识货之人,他绝对不会不要自己的海鲜的。
后世的海鲜酒楼,为了标榜自己的海鲜是最生猛的,往往都会在酒楼前建巨大的玻璃橱窗,把海鲜养在里面,让顾客挑选,选中了,就现场活捉再去煮。
其实这种办法是不是真会保证海鲜足够新鲜美味却是很难说。赵海生就不赞同这种办法,因为海鲜从海里抓起来只有第一时间吃才是最好吃的,养着看着是新鲜,但是毕竟养的环境和水份都与海里不一样,鱼虾就算是活着也会不断地消耗本身的养分,很多人会发现从这玻璃橱窗里抓起来的活着的鱼虾蟹煮熟之后很瘦,就是这个原因了。
所以说这种方式只能是保证你吃的海鲜是活着的,而不是能保证它是好吃的,只是人们往往会把活的等同于好吃的。
日日鱼巷的前面同样有这样的玻璃橱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普通大众的顾客来说,活着的就是最好的,酒楼也就不得不这样做。
赵海生在这些橱窗前打了几个转,对自己的推销更加充满了信心。
“你看这些海鲜怎么样?”
也许是看到赵海生打量橱窗时的眼神过于仔细,引起了一个同样在橱窗前晃来晃去的老人的注意,他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赵海生,然后就问他说。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九章 海鲜就是要生猛 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6 本章字数:2705

赵海生又仔细地看了一下,说:“这是东海来的海鲜吧?”
老人有点惊讶地看了一眼赵海生,点了点头,说:“没错,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对于广东人来说,特别是靠海的广东人,喜欢吃海鲜的人很多,也许要他们分辨一下海鲜是不是新鲜,他们都能做得到,但是如果说他们分辨这些海鲜来自哪里,那可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得到的了。
“呵,这虾是明虾,应该有六两一条了,可是你看这虾的壳的颜色,偏黑,照理说这样大的虾子,应该是深水虾了,深水虾的壳的颜色是偏浅的,但是这些虾的颜色说明那里的水质并不好,比较浑浊,海水之中常年有细小的浮泥,正是这样的水质才会让这些虾的外壳的颜色偏黑。”赵海生慢慢说。
老人点了点头,笑着说:“后生见识不差啊。”
如果说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四五十岁的老渔民能分辨出这个来那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很显然赵海生只有二十出头,而且看样子也不象是一个打鱼的人,而他可是打鱼出身的,又在这上行当上折腾了十来年才拥有这种本事的。
“呵,我只是比较好吃罢了,吃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赵海生笑着说。
“哦?你还是一个美食家?”老人这一下更惊讶了。
如果算上前世的话,赵海生还真的是一个美食家,虽然他今世还保留着前世的所有记忆,但是却还算不上是一个美食家,他现在顶多只能算好吃的人,或者是一个爱吃的人,因为美食家那是得得到别人的公认的,而不是自封的,是一种文化的层次上的东西。
于是赵海生摇了摇头说:“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又好吃,走过的地方也不少,所以才分得出来。”
“哦,你是在海边长大的?哪里?”老人这一下对赵海生更加有兴趣了。
“天溪县海潭镇沙头角村,不知道您老有没有听说过?”赵海生说。
老人点了点头,说:“原来你是那个村子的人,那村子我去过,真的是出的好海鲜的地方。对了,年轻人你怎么样称呼?”
“赵海生,您老怎么样称呼?”
“孙志成,那我就卖句老,叫你海生了。”孙志成乐呵呵地说,他难得碰上一个懂海鲜的人,自然也就很高兴。
赵海生也笑着说:“孙老看样子你也是一个爱海鲜的人啊。”
“那当然,作为一名广东人,不吃海鲜,那怎么说得过去?对了,海生你来这里干什么?”孙志成问。
赵海生指了指不远处的自己的那辆车,说:“我是来卖海鲜的,最近村子里买了大的机船,捉的鱼虾什么样多了,在我们那小地方可卖不了这么多东西,所以我就跑广州来了。我不想把海鲜拿到鱼市那边卖,想直接卖给酒楼,所以就来这日日鱼巷来了。”
孙志成眼中一亮,说:“你来卖海鲜?能不能让我看一下。”
谈到现在,赵海生那里还不明白?这个孙志成很可能就是这个日日鱼巷的老板,于是赶紧说:“当然可以,走,我们到车那边看一下。”
带着孙志成走到车厢后门处,招呼潮磊和小六子把门打开。
“孙老,你看看。”
赵海生前世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回到这个时代毕竟这是他的第一笔生意,这一步走顺了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来说那可是举足轻重,所以他也有点紧张。
孙立成看着满满的一车海鲜,双眼之中的神色越来越亮。
车里已经经过改装,都是冰柜,鱼虾蟹分类整整齐齐地码在一个又一个的箱子里,七八两重的大明虾,钳子有近一米长的斑点蟹、近两斤重的白仓、一斤上下一条的斋鱼……
“潮磊、小六子,你们上去搬几箱鱼下来,让孙老好好看看。”赵海生看着孙志成脸上的神色,心放了下来,大声地说。
“好哩!”
潮磊和小六子跳上车,先是搬下了一箱斋鱼,接着又搬下了一箱大明虾摆在了孙志成的面前。
孙立成也没有客气,蹲了下去,先是看斋鱼,只见鱼身浑圆,这说明鱼正是肥美的时候,鱼鳞光滑平整,这说明鱼还很新鲜,颜色透出一股天青的意味来,这说明这鱼成长的水质清沏……
细细地看完了斋鱼,又仔细地打量起明虾来。足足过了二十来分钟,孙志成才站了起来,对赵海生点头说:“好鱼,好虾,真的是海潭镇的海出来的东西。呵,海生啊,我想我应该和你谈谈这笔生意了。”
赵海生这一下是真正把心放进肚子里了,他笑着问:“孙老是这酒楼的老板?”
孙志成点了点头,说:“是的,海生啊,你们这鱼虾都是好东西,不知道价钱怎么样?”
开海鲜酒楼的,特别是在广州这个地方开这样的一个酒楼,海鲜海鲜,最重要的就是要鲜,如果不鲜了谁还会来?之前东海来的海鲜由于水质的问题确实不如人意,个头也够大,但是入口怎么都带着点泥味,这让他担心不已,现在赵海生送上这样高品质的海鲜,怎么不让他欣喜万分,又迫不及待?就凭着赵海生的这种品质的海鲜,那可真的是拿到哪里都能卖得出一个好价钱!
食材是一切厨艺的基础!对于海鲜来说就更是如此!
一个小时之后,赵海生离开了日日鱼巷。
“孙老,我们要的是长期的合作,只要价钱不差太多,我们都可以谈。”赵海生满脸笑意地说。
“那我们到里面谈,请!”孙志成诚恳地说。
“海生,谈得怎么样?”开着车往回走,潮磊首先忍不住问。虽然车里的海鲜已经都搬到了日日鱼巷之中,但是具体的情况他们并不清楚。
赵海生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和孙老谈好了,以后我们的海鲜都运上来给他们,他保证我们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哈哈哈!这样太好!”小六子首先大叫道。要知道,自从村里多了那种大机船之后,打的鱼那可是一天比一天多,如果卖不出去,那影响可就大了,现在听说赵海生已经和酒楼谈好了生意,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全村人的吃饭的问题,村子里的人哪一个不沾亲带故的?所以说这打鱼卖不卖得出去可不是一家一姓的事情。
“呵,再过段时间我们就会继续买车,那司机的事情你们要抓紧的时间,让村子里的小伙子们快点学会开车。”
赵海生也很高兴,他和孙老谈的价钱不错,卖给酒楼的价格是他收购的三倍有多,这样除去各种耗费之后还有很大的赚头,现在只是一辆车,以后的车多起来的时候那这个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这可是一个能来大钱的生意!
所以说这真的是时间不等人,一切都必须抢在前面,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得把脚跟站稳了,要不等别人回过神扑进来一起竞争时那自己很可能就得把一大部分的利润分出去了。
要知道在海潭钱他赵海生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如果不赶紧站稳脚跟,那些有权又有钱的人一插手进来,自己可就真的是扛不住了。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先知先觉,所以这可得利用好了。
“行!没问题,这一次我回去就办好这件事情。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章 海钓 上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6 本章字数:2470

刚猛的太阳在空中拼了命地向着地上慷慨地洒着热量,就象是要把人都烤成焦炭,但是赵海生一点也不在意,他甚至还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凉风。
此时赵海生正在海潭镇新建成两个来月的码头上,用脚狠狠地在上面踩了几下,这种结实的感觉让他的心里很满意。
经过最初的一段时间的忙乱,现在他的海鲜“北运”的计划基本上已经上了路,接下来只要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然后再扩大自己的车队,再接着运更多的海鲜,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车……财富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事情很顺利,所以赵海生的心情也就很好,昨天出海的鱼船还没有回来,新买的两辆车已经改装完成只等着船回来装上之后就可以直奔广州,所以现在赵海生暂时没有事情做。
“老大,我们钓鱼怎么样?”潮磊也无聊,提议说。
由于生意在逐步扩大,村子里的青年不少都让赵海生选了出来学开车,而且他开出的工资确实不错,村子里的年轻人对于赵海生更是佩服得不得了,加上他在这一辈之中是年纪最大的,所以这一拨年轻人都开始跟着现在流行的录象带中播出来的电影中的“黑社会”的小弟一样开始称呼他为老大了。
看了看手上那块新买的上海牌手表,发现还有四五个小时左右出海的船队才可能回来,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移动3G上网什么的——估计这个时候笔记本应该还躺在军事研究机构里呢,生于海长于海,最好的打发时间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钓鱼了。
“好!你去找些钩子和鱼线来。”赵海生想了一下就同意了。
潮磊屁颠颠地跑回车里折腾了一会就拿出了十来卷线和一把钩子、小铅块来。
线是玻璃线,钩子则是“毛钓”。玻璃线是透明的,投进水里鱼很难发现,而“毛钓”则是一种很小的钩子,近海一般没有什么大的鱼,所以钩子一定得用这种小钩子,要不根本钩不上鱼。
绑鱼钩是一个技术活,如果绑不好,鱼上钩之后一拉,钩子就会脱掉,鱼也就跑了。
赵海生熟练地先是用线穿过中间有一个小洞的小铅块,然后留出一米左右长的线头,打一个结把铅块固定。在海潭镇这个地方的浅海钓鱼,从不做浮标,相反用的是铅块,因为浅海地方的地方一般来说海水运动大,而且再加上浮力大,如果用浮标放下去的鱼线很容易就会漂来漂去甚至会浮到水面上来。
用铅块的目的是利用铅块的重力,铅块一到海里就沉到海床上,而鱼线由于浮力的关系就会向上浮起,随着海水的流动在一定的范围里摆动,这样就容易被经过的鱼就会看到。
不同的水深要求铅块后留出的线的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会在水深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底要留多长一要看水深,二要看海水里的鱼的种类是什么,一般来说是要把鱼钩保留在鱼类活动的水域。
绑好铅块之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绑鱼钩了。“毛钓”不象后世的一世鱼钩一样有一个小圆圈,而只是尾部稍大扁平,赵海生用的是“外绑法”,手指几下翻飞,飞快地在鱼钩上绕了几圈之后再两头一拉,再剪掉多出的线头,一个鱼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