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00章

清末洋流-第100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些都是机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是怎么得知这一切的,该死的杰克!这个叛徒,一定是他!他来远东之前一直在参谋部任参谋,一定是他泄露给中国人的。

    可怜的杰克又一次为李云中背了黑锅。

    包令咽了口唾沫,无力道:“没想到殿下对欧洲的局势也那么关心,不过这些似乎与我们谈论的内容没有关系吧!”

    看着底气不足的包令,李云中‘哈哈’笑了起来,气势十足的开口道:“是没有关系,亲爱的公使阁下,你不用紧张,这些我都是说着玩的……”

    包令眼神游移不定,“我没有紧张。”

    “你不紧张,干嘛流那么多汗,还是擦一擦吧。”李云中递过手帕。

    包令下意识的接过手帕,擦了擦脸上的细汗,又尴尬的停下来,把手帕还给李云中,继续问道:“不知殿下对苏州至南京铁路修建计划怎么看?”

    李云中点头道:“可以修建啊,这个计划还是我提出来的,不过现在还不宜动工!”

    包令急道:“为什么?尽早修建铁路,对我们都有好处。”他还想尽快的促成此事,报告给首相,彰显功劳。

    看本殿下怎么讹诈你们这帮英国佬,李云中叹气道:“公使阁下有所不知,我军正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财力有限,所以只能推迟修建铁路的计划。”

    包令暗喜,这样更符合他们洋行的利益,多出一些银子,就能多占一些权益,装作很仗义的样子道:“银子的问题可以解决,我们大英帝国的洋行完全可以担负修建铁路的用款,只是铁路交付日期延长五十年就可以。”

    做你的春秋大梦,五十年!三条铁路的钱都赚出来了,“这样不好,我不习惯贷款,而且我军现在极度缺少大炮、火枪,哪有银子修建铁路。”

    见李云中态度逐渐由赞成转向否定,包令想起上个月海军换下来的二十门大炮,咬牙道:“我可以无偿赠给殿下二十门大炮,希望殿下可以用省下来的银子修建铁路。”

    李云中吞吞吐吐的装逼道:“这个……我们火枪也是不够用啊,我想用省下来的银子购买火枪。”

    “您不要他过分了,好……我再卖给你一千支火枪!不过连同火炮都不是赠给,你们是借贷,三年之内要付清余款。”包令还是屈服下来,“这下您满意了吧!南京至苏州的铁路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李云中考虑了下,仔细的计算日期,南征从2月份开始进攻,大约到4月份就可以结束,“我看今年3月就可以勘测,5月就可以动工,包令先生,你认为怎么样?”

    包令彻底放下心来,急着回去派人回国报告喜讯,告别道:“既然殿下同意勘测动工,那我就先回去了,到时还希望殿下参加上海至苏州的火车通车仪式。”

    “我知道,2月1号!这个文翰已经事先通知过我了,到时我会专程前往上海视察。”李云中送包令到门口,相互道别。

    李云中走进内院,见苏三娘一个人在亭子里默坐,好奇的小心走上去,苏三娘一手托着香腮,一手玩着茶碗,深坐蹙蛾眉的样子我见犹怜,一看就让人于心不忍。

    “三娘怎么了啊,无聊啊?”李云中坐在旁边,倒了两杯茶。

    苏三娘立起身体,把茶杯放正,被夫君看见自己的丑样,颇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道:“我只是感觉好闷啊!以前忙着打仗只想闲下来做个平常人,可是现在……”说完就有种委屈的感觉,泫然欲泣。

    是啊!三娘整天闷在王府里面,只有宣娇与月香陪伴,自己又常常忙于国事,没有时间陪她,时间长了当然会闷,李云中愧疚道:“我当初发誓让你做世上最幸福的女人,没想到不但没有让你高兴,反而……让你成为笼中丝雀。”

    眨着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苏三娘笑道:“夫君早已实现诺言,当初我嫁给你的时候,就已经是最幸福的女人了,相夫教子,这就是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

    感动不已的李云中,将苏三娘抱进怀里,颇有感触,苏三娘为了他抛弃戎马,甘愿嫁进王府,每日与一些女子学些绣花、读书写字,与往昔想说就说、想做就做的直率模样大不相同。

    “三娘你放心,等到大汉北伐成功,将鞑子赶下台,我就与你一起玩乐,天天陪着你,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寂寞。”李云中抚摸家人的俏脸,许诺道。

    苏三娘美目含笑,“到时恐怕你又有一堆国事要忙,哪有时间来陪我们,只要你每日能按时与我们姐妹吃个饭,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驱除鞑虏后,我心愿已了,为你们放弃所有我也心甘情愿……”

    说到这里,李云中迷茫不已,以前他真是这样想的,只要将满清腐朽的政权推翻,中国自然可以国富民强,不用在经历被列强欺辱的那段历史,到那时他就与心爱的女子归隐,安心的做一个富家翁,环游世界。

    他发现这个时期是中国发愤图强,赶超列强的唯一机会,欧洲克里米亚地区局势紧张,明年就会开战,到时大汉是可以利用列强互相狗咬狗那几年统一中国,可是之后呢?要知道在前世,刚结束战争的列强就对中国发动了二次鸦片战争,如果没有他李云中,光凭满朝的文武大臣能否在列强的打压下生存下来?

    “夫君,你怎么了?其实你不必难做,我和宣娇、月香都不是那种红颜祸水的女人,并不想夫君为了我们抛弃半生心血,我……我只想……”苏三娘说到最后,难以启齿,变得吞吞吐吐起来,脸蛋绯红,欲语还羞,最后像是鸵鸟一样将?首埋进李云中怀里。

    正在暗自惭愧的李云中欣喜不已,凝视着三娘的眼睛道:“三娘你说,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我忘了,现在还不能登月,其它的我都答应你。”

    苏三娘娇羞道:“我……我们姐妹只想要……一个孩子,这样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四十四章 军事会议(求收藏)
    第一军军长李春发、第二军军长罗大纲、第三军军长曾水源、新任第五军军长李世贤、第七军军长李得胜、水军唐正才几位军长全都从前线专程赶回南京,参加今天召开的扩大军事会议,汇报这半年来战区的局势,等到散会之后,他们还要马不停蹄的赶回前线。

    不大的会议室之中,云集汉军军队里的全部高层,兵部尚书林大基、汉军参谋长张遂谋、安徽都督胡以晃、江苏都督李秀成、兵部侍郎左宗棠……

    “汉王到!全体起立!”临时担任侍从官的陈玉成喊道。

    会议室里的大小官员全都站立,不少军长心情复杂的撇了一下喊话的陈玉成,暗自嘀咕:这就是第二个李秀成!

    “都坐!既然大家都到齐了,现在请各位军长给我们介绍各自防区内的敌我态势。”李云中看向罗大纲,示意由他带头。

    罗大纲又站起来,走到沙盘前拿起指挥棒,指着徐州道:“清军钦差大臣琦善率四万清兵驻守徐州,胜保率两万兵马驻守邳州,两处相互呼应,我军攻徐州,则胜保尾随于后,我军打胜保,则琦善必出兵支援!我军孤掌难鸣,以致第二军屡屡碰壁,现在已在宿迁、沭阳两地修整,打算来春再进行新一轮攻势!”

    张遂谋作为参谋长是众人之中比较了解徐州态势的,为罗大纲开脱道:“第二军不到两万人,而且半数以上都是新募之兵,能牵制住山东、河南两地六七万清妖,打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龟缩在城内苟延残喘,这第二军可谓居功甚伟!”

    李云中对坐在角落的赵老七问道:“太平军北伐兵可有消息传来?”

    赵老七受宠若惊,恭声答道:“林凤祥。李开芳率一万余人从河北突围,南下山东,据探子来报,他们打下沂州府蒙阴县,就不愿继续南下,似乎并不愿与我们会师。如今被僧格林沁率领的大军团团包围。”能在这么高级场所里发言,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李云中突然想起当初在紫荆山举目无亲,被杨秀清、萧朝贵二人吓的仓皇逃窜之际,就是这李开芳与林凤祥拦住老子,差点让我死在杨秀清手里!如今物是人非、山河倒转,真是应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那句老话,当年落魄的我,摇身一变成了汉王!这个李开芳、林凤祥肯定是害怕我报复他们,所以才不敢进入我的地盘。

    “我军有可能绕过徐州,攻进山东,主动与太平军汇合吗?”李云中还是对那些广西老卒还是很唾涎的。

    罗大纲考虑了会,摇头道:“徐州的琦善大军、邳州胜保大军、山东沂州府的僧格林沁正好呈三角关系,如果我军贸然进入其中,就随时面临着四方的攻击,寸步难行,不要说与北伐军汇合,就是能否到达蒙阴县都不确定。”想起北部清军的战斗力,补充道:“徐州一带的绿营兵已经逐渐适应了战争,从陕西调过来的绿营兵更是凶悍,与我们以前遇到的绿营兵大大不同!”

    李云中点点了头,这些消息赵老七已经详细向他汇报,因为经常打仗,绿营兵优胜劣汰,那些贪生怕死、虚弱不堪的都已经消失,剩下的都是精壮。

    张遂谋道:“江北各地区的盐商势力也很猖獗,他们经常办成土匪袭击我军后方,抢劫粮草辎重,可是我军前去调查时,他们又摆出一副忠贞的样子,实在叫人真假难辨!”

    林大基气道:“不如派大军将盐商连根拔起,既能收回两淮盐政,肃清地方!又能缴获银两充实国库!”

    “不可,我军每到一地向来是爱护百姓,从不乱杀无辜,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名声,岂能因一时之利而放弃。”左宗棠不愿汉军开这个先河,他一向标榜自己忠君爱民,怎么能容许军人乱杀无辜。

    李云中暗叹大汉的人才实在太少,难道要自己亲自到江北走一趟?

    “各位有什么意见,能解决两淮盐商对我们的敌意!”

    左宗棠想起可以洞察人心,机灵善变的王庆露,欲言又止,他实在不愿将王庆露放在江北这个不受重视的地方,可是一时又想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左大人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云中对着犹豫不决、愁眉苦脸的左宗棠问道。

    左宗棠回道:“左都副御史王庆露足以担当此任。”还是国事为重,私利是小!

    李云中想了片刻,下令道:“那好,就是王庆露了,任命他兼理两淮盐运使,专门掌管所有盐业事务。”

    胡以晃见徐州战区汇报结束,向李得胜使了个眼色,有心把这个机会让给他,看着李秀成从一介营官越到李得胜的上面,胡以晃也觉得李云中对李得胜。罗大纲这些老团长不公平。

    李得胜感激的看了眼胡以晃,接过罗大纲手中的指挥棒,道:“第七军一直驻守在长江两侧,固守两岸重要城池,自从我军于太平军北伐以来,清军在安徽省的兵力逐渐被抽调一空,如果我军发动攻击,一定可以在一月之内占领皖北。”

    张遂谋不悦的提醒道:“这是严肃的军事会议,不是吹牛大会,说大话吹牛皮是要负责任的。”自从调到吃了败仗被调到参谋部,张遂谋一直对骄傲自大、轻敌的将领很反感,见李得胜说大话,不由出身斥责。

    李得胜红着脸解释道:“一月之内平定皖北是末将深思熟虑得来的,并不是说大话,末将可以立下军令状!”

    林大基轻轻拦着了张遂谋,问道:“你有什么根据?说来给大家参谋参谋,不要紧张,如果切实可行,殿下还会重赏!”

    “还要多谢参谋部建立民兵制度,皖南地区百姓争相参加民兵,据统计安徽省民兵已有六万七千人,加上第七军三万余人,我就可以抽调五万人攻打皖北,而清兵盘踞在皖北的总共不到三万,不少还是勇丁,没有丝毫作战经验。”李得胜三言两语就将安徽局势说出来。

    林大基皱眉道:“清军虽然少了点,但是徐州、河南、山东都能快速的支援皖北,你只凭这些就想出兵皖北,恐怕不是你大力将军的作风吧?还有什么打算,一块说出来!”

    李得胜卖了个官司,见汉王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不敢怠慢,立即回道:“皖北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降雨,我专门找经验丰富的农夫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