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99章

清末洋流-第99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无人出来反驳陆建瀛的观点,李云中只有亲自上阵,笑道:“陆大人的观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只是洋人贪鄙,如果不修建铁路,又怎么能赶上他们呢?”

    陆建瀛早就觉得,整个大汉都畏惧洋人、谄媚洋人,因为心里还保留着一丝对李云中的仇恨,大着胆嘲讽道:“难道殿下只是畏惧洋人,就答应他们这些无理要求,任由洋人欺凌百姓,掠夺他们辛苦得来的钱财!可见殿下口口声声爱护百姓都是欺世盗名而已……!”

    “大胆!姓陆的,你想死吗?”凌十八怒吼的打断陆建瀛,就想上前好好教训他。

    陆建瀛对凌十八还有一些心理阴影,想当初他在内城城下劝厚祥投降,就无端被凌十八踹了好几脚,如今见他气势汹汹的走来过,条件反射似的慌忙后退,又见凌十八不依不挠追上来,赶紧围着众人小跑打转,想甩开凌十八。

    ‘啪’……李云中拍着桌子,对愣在原地的蒙上升、胡以晃道:“还不快拉开他们两个,这样追追打打成何体统。”

    胡以晃等人急忙上前拉住凌十八,左宗棠、赵烈文等人也扶起陆建瀛,各自回到队列站好。

    只有陆建瀛不时的发出一阵吸气声,暗骂自己糊涂,怎能一时冲动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这要放在以前道光时期,还不立刻被罢官去职,打入天牢!心里对李云中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观,看来他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

    李云中好笑的看着鼻青脸肿的陆建瀛,转头对凌十八训斥道:“你伤还没好,则能如此孟浪,就罚你下朝后对陆尚书道个歉!”

    常大淳继续着刚才的话题,打算趁热打铁说服汉王放弃修建铁路,“虽然刚才陆大人激愤了一些,不过说的确实在理,请殿下将上海至苏州的铁路赎回扒掉!并拒绝洋人在中国境内修建其他铁路。”

    看来得今天彻底说服他们才行,让他们彻底的睁眼看世界!否则对铁路持这样的态度,还不消极怠工?李云中让自己平静下来,微笑道:“你们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都知道洋人船坚炮利,那他们怎么建造洋枪大炮?”

    常大淳对这些早有研究,立马回道:“洋人贪财,自然研究奇淫技巧,发明这些枪炮也不足为奇?”

    李云中见大臣们都点头赞同,又问道:“奇淫技巧?洋人拿着枪炮可以轻易的打败我们,如果我们不学他们建造枪炮,如何抵御侵略,保护百姓?”

    常大淳不是迂腐之人,并不反对建造枪炮抵御洋人,“洋人仗着武器犀利,我们也可以制造船只、枪、炮!只要中国上下一心,怎么会怕他们!”

    “常大人说的有理,洋人漂洋过海怎能全力来攻!”

    …………

    “不错,我中国地大物博,定能压住洋人”

    “恩!我看汉军就足以打败洋人”

    …………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四十二章 英国新任公使包令
    满朝文武有窃窃私语,互相讨论着常大淳刚才说的话。

    李云中算是看出来了,陆建瀛、常大淳、左宗棠、王庆露等人因为理念相同而结为一个集团,这个集团的首脑和核心人员都是出于儒生,学历从生员至翰林不等,他们思想上尊崇程朱理学、注重经世致用,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派别。

    这个集团不同于桂系受困于地域影响拒绝接纳外省人士,他们更善于吸纳各种志同道合之人。

    桂系只能凭借战功占一时上风,时间长了,必定会被排挤到一边。

    李云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人的观念扭正。否则他们只会将大汉变成另外一个清朝。

    “好了,肃静!既然你们认为只造枪炮就能取胜,我问你们,那这些枪炮该怎么造?上哪里找钢?上哪里找工匠?你们也许会说这些都是非一日之功,可是洋人会给我们这些时间发展吗?他们只会造出更厉害的枪炮来打我们,让我们屈服。”

    常大淳、左宗棠、陆建瀛等人低着头,看起来像是埋头苦想对策,大汉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只造枪炮,不学洋人其它的东西来打败洋人。

    李云中继续说道:“说道警惕洋人,我比你们任意一人都了解,可是洋人与我们汉人不同,我们受儒家教育两千年,懂得谦虚、宽宏、博大……我们国家强盛也不会侵略他国,小国对我们毕恭毕敬,我们反而会保护、支持它。

    当年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大唐对他们有求必应,教他们先进科学、制度、文化,这些都表明我们中华泱泱大国的美德!

    可是洋人呢!不安分守己,仗着船坚炮利到处惹是生非,据洋枪队总教官杰克所说,光他们大英帝国就在全球灭国上百,军人将被灭国家的百姓贩卖为奴,金银珠宝占为己有,美丽的女人争相抢夺、糟蹋。”

    陆建瀛惭愧道:“殿下可有应对之法?我在南方为官时就听说:洋人将百姓骗到南洋为奴,替他们种植农作物,甚至有的人被运到千里之外的美利坚。”

    李云中笑道:“应对之法很简单,就是将国家治理的更强盛!这样洋人就不敢在中华大地上胡作非为!”

    “难道非要学洋人无君无父,无廉无耻不成?只要殿下勤政爱民,百姓自然感激殿下恩德,洋人来犯,百姓就会自发的助官兵抵御。”一位五品官员涨红着脸,也不知是紧张还是气愤,见汉王目视于他,不甘示弱似的回道:“微臣李玄,乃礼部主事。”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并非是主张全部学习洋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已,修建铁路势在必行,如有懈怠者,定重重责罚!”李云中见这些降官一再质问自己,变得相当气愤,本来打算心平气和的劝导他们的想法不翼而飞。

    …………

    烦闷紧张的早朝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李云中从侧门早早的离开。

    满朝文武彻底放松下来,个个伸手捶腰、捏着肩膀、大腿,相互开些玩笑。

    胡以晃来到陆建瀛面前,留下一句,“陆大人保重”,不待陆建瀛回答,自顾的向前走去,留下郁闷的陆建瀛不知所然。

    陆建瀛暗‘呸’的一声,现在得意什么?有本事在军事会议上逞强!

    “陆大人可要考虑清楚啊!”李秀成说完,追着胡以晃的脚步,两人互相谈论起来。

    陆建瀛一脑袋疑问,不知这帮广西佬搞什么鬼。

    “陆大人好啊!”

    “陆大人保重,刚才是凌某孟浪,还请原谅……”

    ……

    每个桂系官员离开之前都要和陆建瀛打声招呼!就连凌十八也红着脸上来赔罪、认错。

    “陆大人借一步说话。”蒙上升来到陆建瀛旁边,小声道。

    原来是有事相商!这帮武夫真是小题大做、大惊小怪,搞得老夫那么头疼。

    两人来到僻静处,蒙上升四处望了下,神秘道:“陆大人德高望重,满腹才华,将来汉王登基,这太傅之位是非君莫属啊!”

    陆建瀛红光满面,谦逊道:“陆某才疏学浅,恐不足以胜任,蒙大人随殿下起于微末,战功甚大,他日汉王登基为帝,这国公之位是跑不了的!”

    这蒙上升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是来恭维老夫,我便以静制动,看看桂系这帮武夫搞什么诡计!

    蒙上升暗骂一声老狐狸,开门见山道:“大汉已成气候,不出几年汉王必定北伐,如果现在请汉王登基,天下有志之士必定振奋来投,这样北伐就可大大提前,陆大人以为如何?”

    原来他们是想让汉王登基!这可是大事,老夫不能擅自答应,回去与正夫、季高、子川、惠普他们商议才行。

    拿定主意的陆建瀛回道:“汉王登基!此事事关重大,还是慢慢商议为妥,这选取良辰吉日、国号、皇后人选、皇宫选址哪一样都马虎不得。”

    “汉王有意让左宗棠南征,陆大人就不希望左大人桂帅?”蒙上升漫不经心问道。

    他们广西佬忙活了那么长时间,设置那么多空子,就是为了让汉王早日登基!原来如此,到底是穷人家出身的武夫,贪图荣华富贵,看来桂系不足虑!

    陆建瀛志得意满,回道:“如果左季高可以挂帅南征,我们也可以同意这个方案,不过我还要回去与正夫他们商量一个良辰吉日才行!”

    蒙上升大喜过望,催促道:“这件事一定要尽快办,你们对这方面懂得多。”见陆建瀛抚须而笑,又承诺道:“陆大人放心!左宗棠浙江都督兼征南大将军是当定了!”

    包令拘谨的走进李云中的书房,躬身道:“新任驻华公使包令向您问好!我的前任文翰先生已经被召回国内,给您造成的麻烦真是抱歉!”

    那个难缠的文翰终于被调走了,李云中笑道:“欢迎包令先生,不知你此次专门前来南京见我是有什么事情?”

    包令回道:“我这次专程前来南京拜访殿下,是就南京通往苏州的铁路修建计划与汉王商谈。”

    “上海至苏州的铁路还没有通车,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吧!”李云中拒绝道。

    包令谦逊道:“中国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殿下何不将眼光放远一点呢!这样对大英帝国、汉国都有好处。”

    “你在威胁我!”李云中正色道。

    包令微笑不语,也不肯定也不否定。

    李云中走下去,来到包令面前,看着他绿色的眼睛,波澜不惊道:“我很好奇,你哪来那么大的勇气,你的前任文翰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信不信我一句话就让你们大英帝国所有人从我治下所有城市消失!”

    包令白皙的脸上出现一层细汗,李云中的强硬出乎他的预料,强装镇定道:“如果殿下这样做,代价是昂贵的!”

    这个星期上了分类强推,每天尽量三更,成绩好的话,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四更,请大家多多支持,现在收藏好低,请读者帮帮忙。谢谢大家。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分类强推感言
分类强推期间每天三更,求收藏、推荐……努力四更,拼了,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努力更新。谢谢编辑烈手给我的这次机会,我还以为没希望了呢。

    还要谢谢一直默默追随本书的那些朋友。
第四十三章 三娘心事(求收藏)
    小样,还敢来讹诈我,你们英国现在是自顾不暇。不要小看了我!我可是上了四年高三的超级高材生,对你们欧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克里米亚战争还是‘略有耳闻’的:

    英国、法国、俄国围绕着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进行激烈的争夺,而耶路撒冷是属于奥斯曼土耳其的。四国勾心斗角,俄国一度占据上风,与奥斯曼土耳其签订条约,明确确认耶路撒冷有俄国保护。法国拿破仑三世并不具有其伯父的胆略,但也不害怕与俄国一战,所以竭力怂恿英国与法国结盟对俄开战,希望以此来瓦解,摆脱外交劣势。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打响了,结果当然是俄国战败,英法获胜,但代价是惨重的,英军伤亡近两万人,法军伤亡近十万,俄军损失二十五万人。

    战败后的俄国内交外困,沙皇在绝望中自杀。

    英国付出了巨额军费,劳民伤财,海军也有不小的伤亡。

    法国的目的达到了,摆脱拿破仑时代以来的外交孤立,但也付出惨重代价。

    “你们英国同俄国的关系不太好吧,我听说因为基督教圣地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其实我们大汉也是信仰上帝的,所以对这方面比较关心,不过圣地离我们太遥远,否则我们大汉也会支持贵国。”李云中拍着包令的肩膀,看着冷汗从他的大鼻子上滴落,爽快不已。

    我就是要用克里米亚战争这几年,你们没有精力顾及远东,统一中国,到时木已成舟,是你们看我颜色行事了。

    包令心情复杂,英国在圣地的问题上与俄国的矛盾不可调和,在“圣地”之争的背后,隐藏着英国、法国、俄国等强国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瓜分,而且国内早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不惜一战,决不允许俄国的势力扩充到地中海。

    可是这些都是机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是怎么得知这一切的,该死的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