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01章

清末洋流-第101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得胜卖了个官司,见汉王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不敢怠慢,立即回道:“皖北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降雨,我专门找经验丰富的农夫相询,他们说今年皖北肯定大旱,饥荒横行!而且我已经联系上了皖北著名‘盐趟主’张乐行!”

    张乐行?李云中好像听过他的名头,似乎是捻军的头目,对了,想起来了!这晚晴大名鼎鼎的捻军不就是在皖北闹腾的!看来这张乐行不简单!

    “这张乐行是什么人?”李云中问道。

    李得胜恭声答道:“张乐行还有个别号叫张洛行,安徽涡阳县人,他开糟坊、粮行、赌局,又结党贩运私盐做“盐趟主”。家财十分丰厚,难得的是他贩运私盐时,常与官府发生矛盾,遂集众成捻,进行自卫,并支持农民抗粮、抗差、吃大户!”

    “那他在当地威信很高了?”张遂谋和这样的草莽人物是趣味相投,他自己出生地主家庭,却喜欢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最后干脆投到苏三娘的反清义军中充当一名小头目。

    李得胜笑道:“张乐行仗义疏财,被百姓称为‘仁义光棍’,有一次,从黄河北岸逃荒到毫州的难民,在姓宋的大户人家里拾山芋被抓住,遭到打骂。

    张乐行知道后,对那个难民说,你明天继续到那个姓宋的大户地里拾山芋,不要怕,一切事,有我呢。翌日,那个难民去后,张乐行率众在附近观望。那姓宋的大户见难民前来,一如昨日,便&;quot;声色俱厉,凶如豺狼。&;quot;张乐行及时出来制止,结果与那大户发生械斗,致使&;quot;宋氏死者四人&;quot;。

    收藏终于要破千了!等了两个月了!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三更已完
三更了,类似了,已经24小时没睡觉了!困死了,刚刚码第三章时差点就在电脑旁睡着了!求收藏,推荐。

    睡觉中…………
第四十五章 武昌城破(求收藏)
    谢谢悼武华夏5次打赏、谢谢流天泪心龙200打赏,谢谢李云清251314的打赏!今天周二。求收藏,发书两个月,一千收藏,请各位支持!

    “不错!是个好汉!我看张乐行是个人物,可以招为已用。”张遂谋夸赞张乐行,又点头道:“如果今年皖北确实干旱,一定要注意像张乐行这样的枭雄人物,如果他们不愿投汉,自立一方,还不如提早联系。”

    林大基身为兵部尚书,对这些草头王也很警惕,“不错,如果当初小刀会自立上海,我们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打,传出去对我们汉军名声不好,不打,放任他们组建国中之国,对汉国有害无利。”

    李得胜明白两位上官的担忧,毕竟他们大汉就是脱离太平天国而立的,“末将定会严密部署,绝不会出现意外。”

    赵老七却暗中记下张乐行的名字,提醒自己多派几个人潜伏到他的身边,像这样出身的枭雄人物,对身边亲近人物,防范不严,如果他有不诡心思,可以立即动手除掉。

    林大基问道:“驻守九江的吴启荣部没有兵部的命令,不但擅自出击南昌,还与焦都督一道攻打江西南部几府!你可知道?”他对这种‘吃里扒外’的人物可谓深恶痛绝,作为广西人,不出兵帮助曾水源就算了,还敢与湖南佬焦亮混在一起,这间接损害到了桂系的利益与团结。

    李得胜为林启容捏了一把汗,他没想到南京桂系与湘系的关系那么紧张,虽然早已命令林启容撤回九江,但错误已经铸成,只有向汉王求情道:“这林启容也是率军追击清妖江忠源,才进入南昌地界,适逢焦都督攻打南昌,焦都督一再挽留,所以才留下,这也是经过我的批准,请汉王明察!”

    对林启容这个人,李云中是很有好感的,为人忠义不说,难得的是他能打胜仗!

    “既然是焦亮强行挽留,我想林启容也是出于无奈才留下来,九江乃是安庆上游门户,段不容有失,兵部要对这些长时间驻守险要,没机会打仗立功的将领要特别关注,优先提拔!”李云中想起第五军、第七军上下几万人长期防守长江沿岸重要城池,补充说道。

    林大基道:“遵令!下面请曾军长介绍江西地区战况!”

    曾水源颇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自从到了南京见到汉王,他就察觉汉王对他与焦亮分兵的结果很不高兴,没说反对也没赞同,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打定主意,今天只捡好的说:

    “我第三军在江西发展顺利,其中饶州府、广信府、建昌府、吉安府、袁州府已被我军完全占领,吏部随时可以派遣文官上任,南昌已被我军三面包围,清妖巡抚江忠源数次派军偷袭都被我军全歼,他还发出几波求援信,被我军截获。”曾水源几次暗示江忠源山穷水尽,江西随时都有可能光复。

    李云中打量着地图,能快速支援江西省的只有湖北、广东、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清军正在湖北境内与太平军争夺武昌,无暇东顾!清军只有从浙江、福建、广东调兵,虽然对江西战区有一些影响,但这些兵勇远离家乡,战斗意志并不坚决,这样一来南征岂不更加顺利!

    “江忠源向清廷请求哪里援兵,是不是广东、浙江一带!”李云中以肯定的语气问道。

    曾水源回道:“信中并没有提到广东与浙江,到是对湖南一支乡勇情有独钟,每次写信都指名道姓的请求一个叫曾国藩的人支援!末将派人打探过,曾国藩只是一支团练首领,这江忠源死期将到,竟向一帮乡巴佬求援!”

    李云中惊讶,转头看向赵老七道:“曾国藩!他不是出征湖北了吗?”

    赵老七回想片刻,确定道:“曾国藩确实在岳阳一带与太平军打仗,短期内是支援不了江西的!”

    “第三军立即加紧进攻南昌,水军配合封锁江面,一定要让城内清军感觉大祸临头,向清廷请求支援的信使不必截杀!”李云中又对赵老七道:“严密监视浙江清军的动向,如有支援江西,立即来报!”

    唐正才、曾水源同声道:遵令

    张遂谋见战况已经汇报完毕,站起身总结道:“总的来说我军去年战果辉煌,不但摧毁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还北上占领江苏北部三府十八县,今年上半年第二军的任务就是继续围困徐州,牵制曾格林沁大军,派人联系太平天国北伐军,相机汇合;

    至于安徽,第七军一定要做好准备在4月份发起攻势,对民间会党严格管控,收编打散补充正规部队和民兵。”对了一会又说道:“下面由汉王殿下发布命令!”

    李云中严肃道:“现命令兵部侍郎左宗棠兼理浙江都督、征南大将军,率第一军、第五军等部队南征!各个战区要给予配合!”

    湖北武昌

    石镇吉指着武昌文昌门墙上的一段裂缝痕迹,对身后的炮兵吩咐,“你们瞄准那一段新墙连续炮击,一定要将缺口重新炸开!”

    石达开立在江面的水师上面,心情激动的看着不远处的武昌城,攻城部队已经相继到位,对攻下武昌,石达开没有任何疑问,清妖湖北巡抚崇伦已经弃城逃跑,城内守军不足五千,怎能挡住他这几万如狼似虎的天军。

    江面上千大小船只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检点傅忠信踌躅满志,放言道:“汉王攻下武昌后弃之不顾,实在可惜,如今我天军能重占武昌实在是上帝保佑,此次以后清妖被一分两半,首尾不能相顾,灭亡是迟早的事!”

    见殿左二十七检点的赖裕新摇头不语,神色忧虑,傅忠信笑着问道:“赖兄弟为何忧虑,难道还怕我军攻不下武昌不成?”

    赖裕新崇敬的看着前方年仅二十一的石达开,道:“翼王能打下武昌固然高兴,只怕不久就为他人做嫁衣!湖北乃是大省,天京诸王岂能没有想法?”

    傅忠信低头默想片刻,缓缓摇头:“虽说武昌乃是大城,一省省会,但是天王已经在天京大兴土木,盖了王宫,东王也……按理说不应该再迁来武昌,再说武昌乃四战之地,天王不一定敢……”

    赖裕新拉着傅忠信走到船头,低声道:“我两都为翼王殿属官,与翼王殿下一荣俱荣一岁俱损,我也不瞒你,听说夏官副丞相赖汉英已经从天京出发,估摸着已到达宜昌,你说天王在这个时候派他的小舅子来湖北是什么意思?”

    这赖裕新胆气过人,说话却毫无遮拦,竟然对天王没有半分敬意!傅忠信小心的确认船舱里没有人偷听,小声劝道:“赖兄慎言啊!这话要是传出去不但你我二人丢了性命,还要连累翼王殿下!”

    赖裕新嘀咕道:“我就是看不惯天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看看东边的汉王,人家打下那么大的家业,也只是住着原来的额总督府。”

    “是啊,要想当日随翼王殿下进入南京,我真是不敢相信,城里居然还有留着辫子的人!这汉王和翼王一样,对待敌人、百姓都是太仁慈了!”傅忠信感叹。

    余忠扶乘坐船只,从旁划过,对着赖裕新、傅忠信喊道:“国宗已经突破城墙,翼王命你们立即进城!”

    …………

    &;lt;a ;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四十六章 长沙之败(求收藏)
    曾国藩看着手里的三份求援信书头大无比,湖广总督吴文熔的死,已是对他的一大打击。湘军还未正式出征,他和刘荣等人当初所设想的湘军事业可以依靠的三人,就一个战死、一个被围在南昌苟延残喘,难道我选的路的是错的,曾国藩开始对前途悲观起来!

    陈世杰、郭嵩焘等人早已看过信中内容,见曾国藩失魂落魄的坐在那里,似乎随时都能崩溃,几人立马安慰道:

    “大帅不必焦急,这南昌太远,湘军就是想救也救不了,至于武昌更不用想了,我们连岳阳都打不下来,何况现在武昌说不定……我们唯一能救的就是长沙,请大帅三思!”陈世杰还是比较担心后路的,他与江忠源素不相识,也不知道湘军与江忠源的关系。

    郭嵩焘是最想支援南昌的人,他的一帮战友全留在南昌,不过这个方案似乎不太现实,还是顾全大局,支持道:“不说这长毛是怎么跑到长沙城下的!我们湘军子弟兵的家属全在湖南,如果我们不闻不问,消息传出去必然军心涣散,还是支援长沙为上策。”

    曾国藩回过神来,把心中忧虑说了出来,“皇上三番五次命我们出兵解荆州之围,我推辞三次才答应,谁知刚出兵,荆州就被长毛攻占,现在湘军被挡在岳阳,寸步难进,坐视武昌陷落,皇上会怎么想?”

    原来大帅只是担心皇上怪罪!郭嵩焘气急道:“现在局势万分危急,如果长沙再有个三长两短,不用皇上降罪,三湘子弟就会把我们骂死!”

    “对对……多亏伯琛提醒,还是支援长沙要紧”曾国藩拍着脑袋,醒悟过来,“岳阳兵临长江,水师至关重要,还是派陆师回援长沙!”

    朱孙贻灵光乍现:这次回援长沙一定能在长沙大小官员面前露脸,说不定还会传到皇上耳朵里。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请命道:“卑职愿意回援长沙!必将长毛杀的片甲不留!”

    郭嵩焘摇头否定:“这次回援长沙一定要打得漂亮,石翘你谨慎足矣,勇力却不够,我看先锋智亭可以担当此重任!”这朱孙贻官位太小了,派你前去显示不出诚意,塔齐布官至副将,由他前去支援,才能表达我们湘军对长沙的重视。

    “好!就由智亭负责回援长沙,不过只能拨给他3营人马!”曾国藩也想到了这个妙处,对朱孙贻道:“你与周凤山随智亭回援,智亭正在岳阳城西,你们回合后,不必前来禀报,可直接南下长沙!”

    虽然是副的,朱孙贻还是很满意,响亮的答道:“卑职遵命。”

    曾立昌看着城下不远处的湘军大营,握紧拳头,对左右怒道:“真是奇耻大辱,我随天王征战已久,就从没给一帮农夫围在城里!”

    部将吉庆元劝道:“翼王命我们守住岳阳,不可出城作战,以免中了清妖埋伏,等殿下克复武昌,城下宵小一个也逃不掉,到时指挥大人可以好好的出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