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

第15章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第15章

小说: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以后,又担任国民党副总裁(总裁蒋介石)。此外,还任国民党“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一级上将。成为国民党“黄埔系”中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是蒋介石统治台湾的主要助手。1965年3月,因肝癌逝于台北。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1)
第四次反“围剿”战役
  1932年6月,蒋介石为彻底扼杀革命力量,纠集各地军阀等反动势力发动了对全国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在敌重兵压境的危急时刻,毛泽东立即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一起分析了当面之敌的态势,并决定立即抓住战机,发起乐安、宜贵战役。
  驻守在乐安的是敌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旅和第八十旅的一个营。骄横的守敌自恃城墙高大稳固,而城外又有险要的高地为屏障,完全可以与没有什么重火器的弱小红军作顽固抵抗。
  8月16日,在林彪、聂荣臻的指挥下,红一军团第三军以神速袭击乐安,但因城垒坚固未能奏效。聂荣臻在前线经过仔细周密的观察,并根据战场情况与林彪重新商量了作战方案。聂荣臻认为,对敌高墙固垒的城池实施攻击,以红军没有强大的火力和猛烈爆破力的实际情况,是不能采取强攻战法的,而应该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运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谋略,造成敌人以虚为实,用兵失误的战机,我则乘虚而攻的战法,这样才会有效。聂荣臻的意见得到了林彪的支持。两人达成统一意见以后,对红军的兵力进行了重新调整布置。聂荣臻命令红三军用一部兵力以积极的战斗行动佯攻城东门,并要求部队一定要打得狠、打得猛,大有攻城拔寨之势,给守城敌军造成假象,以为红三军不会就此罢休,现又组织兵力要强攻东门的判断,以此吸引守城的敌人主力调往东门。
  根据聂荣臻和林彪的作战意图及部署,佯攻部队以积极猛烈的攻势发起战斗,敌守军果然上当,真的以为红军在强攻东门,于是急忙调动城内大部兵力,对东门进行增援,实施重点防守。就在东门激战正酣之时,红三军主力却在迅速隐蔽地接近南门,进入攻击阵地以后,经过周密的战斗准备,突然对南门发起强劲攻势,因守军力量薄弱,且疏于防守,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南门即被突破。红三军在巩固扩大突破口以后,顺势向城内发展进攻,一举拿下城南大部,并直接向东门方向推进,东门敌军因侧后受到威胁而不得不分兵两线抵抗,战不多时即溃不成军。守敌见城池难保,只好增派飞机前来支援战斗,但前来的敌机还没等发挥作用,就被红军击落一架。这还是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击落敌人飞机,也算不小的战果,对攻城部队鼓舞更大了,很快城东门也被红军攻破。时近中午,战斗就胜利结束了。
  聂荣臻和林彪指挥乐安战斗大获全胜,不仅达成了歼敌夺城的作战目的,改变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初期的作战态势,而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士气。聂荣臻和林彪一同到红军总部向毛泽东、朱德报告战况时说:“红一军团胜利地攻克了乐安城,全歼守敌,从旅、团长直到伙夫,无一人逃脱,还击落了敌人一架飞机。同时还生俘敌3000多人。” 。 想看书来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2)
毛泽东和朱德听了胜利的战果之后,连连点头称赞这一仗打得好,打出了红军的威风和士气。
  面对被击落的敌机,林彪非常高兴,他拉过聂荣臻的手说:“聂政委,这是咱们第一次打落敌机,我们在敌机前合个影,很有纪念意义。”
  聂荣臻欣然同意:“好,好,蒋介石送来的飞鱼,正好作个纪念,再说也好让战士们打破对飞机的神秘感,这种现代化武器也不可怕,也是可以战胜的。”
  于是,随行的警卫员用照相机给聂荣臻和林彪二人拍了照片,这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至今还保存在中央文史档案馆里。
  1933年春,蒋介石在对鄂豫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得手后,解除了其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侧后威胁,便调集近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大规模的“围剿”。
  得知蒋介石又调集重兵开始对中央苏区实施第四次“围剿”,朱德和周恩来便一起到了毛泽东的住处,共同商议反“围剿”的对策。
  再次受到王明“左”倾路线排挤的毛泽东以大局为重,热情的接待了朱德和周恩来。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香烟,对着地图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分析说:“敌人虽然有20多个师,近50万人马,分3路进犯,但细细算来,其实只能算3个师,4万人马。”
  “此话怎讲?”周恩来大惑不解,紧接着问道。
  胸有成竹的毛泽东,侃侃而谈:“你们看啊,敌人虽然是3路兵马,但其中的右路军余汉谋部,系广东陈济棠的属下。陈济棠一向与蒋介石不和,出兵助战,实际上是出于无奈。他的本意只是为了防止红军进入广东,一定不肯为蒋介石尽心卖力。另一路的左路军蔡廷锴部,以十九路军为主。十九路军在上海对日军作战中深受国人敬仰,一定不愿再打内战而全力进攻红军。因此,这两路军都不足为惧,交给地方红军去应付就行了。”
  朱德会意地直点头,周恩来也连连称是:“还是主席分析的透辟入理呀!”
  毛泽东又接着说:“中路军是敌人围剿的主力。然而总指挥陈诚仗着自己是蒋介石的亲信,为人骄狂,排斥异己。先是吞并郭华宗的第四十三师,后又改编了川军的第五十二师。所以,在中路军的几个师中,唯独只有第十一师、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等3个师,自成一纵队,听命于陈诚的调动和指挥。而其余各师,因为都害怕被陈诚借助红军的力量先削弱后吞并,所以在‘围剿’作战中一定不会为蒋介石卖力卖命的。这样,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敌军中存在的派系和矛盾冲突,就可以设法消灭陈诚的这3个嫡系师。这样算来,敌人近50万大军实际上已经是四分五裂自行瓦解了。因此,我说敌人近50万军队,只能当有4万人。”
  “如果先打陈诚的3个师。不就犯了兵家大忌了吗?”朱德有些疑虑地说:“孙子兵法,最讲究避实击虚。敌50万大军中,以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第十一师战斗力最强,其中第十一师居冠。”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3)
“是啊,据说第十一师是陈诚的起家本钱,在中原大战中,表现出色,被蒋介石屡屡嘉奖。”周恩来补充道。
  毛泽东耐心的回答说:“自古用兵,并无常法,皆因情因势而定。俗话又说: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第十一师是陈诚20万军中之王。集中兵力打败陈诚的第十一师,就会率先摧毁陈诚的意志,敌军自然就会再无斗志了。”
  朱德和周恩来听了毛泽东的深刻分析,对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心中有数了。很快中央军委按着毛泽东所说的作战意图形成了一套围歼国民党军第十一师的作战方案:即采取“围城打援”战法,首先以部分兵力围攻南丰城,诱使陈诚的第十一师前来增援,而后寻机歼灭增援之敌于运动之中。
  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部署,红一方面军首先以部分兵力对南丰城展开佯攻。2月12日黄昏,红一方面军突然开始炮轰南丰城。霎时间,南丰城内外炮声轰轰,杀声震天。整个南丰城地动山摇,密集的枪弹和炮声,恰似疾风暴雨般倾泻下来,红军大有攻城拔寨之势。驻守南丰城的毛炳文顿时惊慌失措,唯恐城池不保,急忙向陈诚呼救。
  陈诚见情况危急,当即派第一纵队罗卓英的第十一师沿宜黄大道疾速开进,前去救援丰城,并派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沿乐安山路东进援助。周恩来、朱德从情况得知陈诚发了援兵,中了红军佯攻南丰城,围城打援之计。立即命令部队做好充分战斗准备。
  按照总部的部署,红一方面军部队兵分左右两翼集团。其中左翼集团为红一军团、红二军团和第二十一军,担任“打援”任务,隐蔽配置在黄陂一线有利地域实施设伏,整个左翼集团部队由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右翼集团为红五军团和第二十二军,负责狙击敌人和掩护左翼集团红军的右侧安全。聂荣臻和林彪为了打好这仗,在深入理解中央军委作战意图和周密分析“打援”作战地形的基础上,决定沿左翼采取平行路线,隐蔽迎敌,准备以伏击、侧击、兜击等手段,从左到右逐次消灭敌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
  2月下旬,左翼集团部队按作战部署向作战地域开进,但此时适逢连日阴雨,昼间山野昏暗,浓雾笼罩山头不见人影,入夜则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加之道路泥泞,又黏又滑,对部队按时进入设伏阵地造成了很多困难。
  2月27日拂晓前,罗瑞卿和徐彦刚率第七师、第九师两个师和炮兵连在右,聂荣臻和林彪率第十师和第十一师两个师在左,同时进入了预定的伏击阵地。各师、团、营到达伏击阵地之后,迅速隐蔽在阴冷潮湿的丛山密林之中加紧进行作战准备。
  与此同时,彭德怀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率红三军团在红一军团之后依次展开。
  连日来的阴雨,也给敌军的“围剿”行动带来了不便,拖住了行军速度。然而使敌人没想到的是,红军能乘这样恶劣的天气,在宜黄、乐安到宁都一线上设下重兵伏击。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4)
红军以逸待劳,敞开已经部署好的“口袋”,只待敌人来钻了。
  聂荣臻对这次战役极为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成败,关系到中央苏区的生存,也关系到中央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战前他亲自率红十一师埋伏在一道山沟里,山沟东口便是大路,相距仅1000余米。他认为这一仗如果九军防线崩溃,首先出在此处。于是,他亲自检查了红十一师的作战部署和阵地配置,并根据战斗需要作了适当的调整,并要求他们加强西面火力。
  27日清晨,雨后初晴,群山幽静,山林青翠,山泉淙淙。上午###点钟,太阳高照,浓雾逐渐消散。“围剿”的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进犯,倚仗兵多势众,武器精良,十分骄横大意。先头部队是敌第五十二师,敌师两个旅的四个团毫无戒备,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我伏击部队火力的有效射程之内。
  面对已经进入伏击圈的敌人,参谋长陈奇函请示聂荣臻和林彪:“打不打”!”
  聂荣臻用望远镜看了看敌人的开进纵队,对林彪冷静地说:“还是等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再打更好。”
  林彪也分析判断道:敌人大部队行动不可能没有辎重部队。所以,打辎重部队更为有利。
  事实果然不出其所料,敌人辎重部队也进入了伏击圈。
  参谋长陈奇涵急切地问道:“军团长、政委,打吧!”
  聂荣臻和林彪还是认为应再等一等。于是聂荣臻从容地对参谋长陈奇涵说道:“等后卫团。”
  不多一会儿,敌人的后卫团果然也开了进来。这样敌人的四个团已经全部进入到红一军团的伏击圈内了。
  此时,林彪掏出手枪,朝天就打。
  “呯!呯!”两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谷间的宁静,红一军团的伏击战斗打响了。
  埋伏在各处的各师团得到信号,立即投入战斗。顿时,狭长的山谷两侧,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的队伍就像蜿蜒十几里的一条大蛇,首尾不能相顾,很快被截成数段,然后数万红军将其团团围住,使其动弹不得。经3小时战斗,全歼敌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击毙。
  敌第五十二师被歼以后,陈诚十分恼火,急令后续的第五十九师立即赶赴增援,但当敌第五十九师前来增援时,围歼第五十二师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第五十九师非但没能起到增援的作用,自己又成了红军伏击的新目标。当天下午14时,敌第五十九师同红一军团的右翼部队开始交火。战不多时,边打边迂回的红一军团的右翼部队就将敌第五十九师实施了四面包围。经一天激战,到29日,战斗胜利结束,红一军团在聂荣臻和林彪的正确指挥下又全歼敌人四个团。陈诚的增援计划彻底的落空了。
  黄陂战役以胜利告终,聂荣臻和林彪都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们合作指挥的首次大兵团伏击战,而且战果辉煌,全歼敌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击毙师长李明,而且缴获了大量的枪炮、辎重。

聂荣臻与陈诚:第四次反“围剿”战役(5)
陈诚遭此重挫,十分恼火,他做梦也没想到,同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在实力相差悬殊的对决中,聂荣臻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