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

第52章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52章

小说: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惫之师去攻取更为险阻的地方,很难收到“席卷”的效果。按刘晔所说,蜀中经过七天骚乱之后就已经初步安定下来,在当时交通不便、且必然遇到抵抗的情况下,想要在七天之内深入益州腹地、攻下成都也绝不可能。更何况,刘备于建安十九年(214)夏拿下成都,到曹操拿下汉中时,已有将近一年之久,其政权已大体稳定下来,虽有小的骚乱,不足以动其根本。而其军队因新得益州,士气正旺,也必有相当的战斗力。加有天险可恃,即使据险不战,以逸待劳,也会给曹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不肯贸然进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曹操所面临的形势同当年的刘秀有相似之处,这就是他们都取得了第一个战役的胜利,下一个目标是要夺取蜀地。但又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刘秀是在控制了中国的整个东部地区后,才转而向西用兵的,这就毫无后顾之忧,可以而且必须乘胜进军,消灭蜀中之敌,以求一劳永逸。而曹操却处在三国鼎立的态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江东有虎视眈眈的孙权,荆州又有关羽领着重兵驻守,如果自己把战线拉得过长,特别是如果把重点投入蜀中而在短期内又不能自拔,腹背就必然会出现空虚,给孙权、关羽以可乘之机。东线一旦失守,中原不保,局面就不可收拾了。这可能出现的长远的困难,作为一军主帅的曹操是不能不充分地估计到的,是不能不瞻前顾后、谨慎从事的。
  后来形势的发展,也证明曹操的谨慎决不是多余的。刘备东下荆州,与孙权剑拔弩张,双方眼看就要展开一场争夺荆州的大战,这形势对曹操本来是极为有利的。但就在这时,刘备得知曹操进攻汉中的消息,深恐益州有失,于是主动向孙权求和。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属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属刘备。双方达成和解,重新恢复了联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类似赤壁之战前的格局,形势顿时发生了不利于曹操的变化。
  孙权从荆州脱身后,立即于建安二十年(215)八月亲自率军十万进攻合肥,这时距曹操进驻南郑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驻守合肥的张辽、乐进和李典手下只有七千多人,与孙权所率兵力相比,相差悬殊,曹操动身西征汉中前虽给张辽等人留下了一封“贼至乃发”的密信,预为作了部署,心里毕竟是不放心的。所幸由于部署正确,张辽贯彻部署坚决,作战勇敢,合肥之役获得了全胜。不过,孙权的威胁照样存在,曹操因此也就不能让主力在西线旷日持久地呆下去。
  刘备从荆州脱身回益州后,对占据汉中的曹操不是加强防守,而是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态势。他刚一回来,偏将军黄权就劝他说:
  “如果失去汉中,三巴的地位就会动摇,这等于是割去了蜀中的大腿胳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章争夺汉中(7)
主张把汉中夺回来。这时张鲁还在巴中,刘备即任命黄权为护军,带领诸将前去迎接张鲁。但抵达巴中时,张鲁已经北投曹操,黄权于是将曹操所任命的巴东太守朴胡、巴西太守杜濩、巴郡太守任约击平,夺取了对嘉陵江、渠江上游地区的控制权,获取了进击汉中的桥头堡。
  曹操得悉朴胡等被刘备击破,派张郃率军南下三巴,准备把那里的百姓迁往汉中。进军到宕渠、蒙头、荡石时,被刘备派来的巴西太守张飞阻击。两军相拒五十多天后,张飞率领精兵一万多人,将张郃军截成两段。由于山路狭窄,张郃军首尾不能相救,终于被张飞打败,只得退回了南郑。
  事实证明,夺取汉中后乘胜“席卷”益州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曹操记取赤壁之战以来的经验教训,在同刘备、孙权的对抗中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能从顺境中看到潜伏着的危机,从而采取保险系数较大的策略,这说明了他的成熟和精明,说明他是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的。
  考虑到在汉中同刘备的对峙将是长期的,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十二月率领主力离开了南郑。回师时,以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镇守汉中。并以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以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又采纳张既建议,从汉中往内地移民,经杜袭等人的努力,后来有数万户迁移到长安及三辅地区,有八万余口迁移到了洛阳、邺城一带。当马超、韩遂起兵反叛时,关西民众有数万户投奔了张鲁,这时有不少人又迁回了关西地区。
  四定军山失利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军在汉中同刘备对峙一年多后,法正建议刘备说:
  “曹操一举打败了张鲁,平定了汉中,没有乘势攻取巴、蜀,却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自己匆匆忙忙率军北还,这不是他的智慧不够,力量不足,而是由于他有内顾之忧。论夏侯渊和张部的才能谋略,还不如我们的将领,如果发兵前去征讨,是一定能够获胜的。攻占汉中后,我们可广种粮,多积谷,等待北进的机会。这样做,往最好处说,可以消灭曹操,辅佐汉室;退一步说,也可以蚕食雍、凉二州,扩大地盘;至少也可以坚守险要,同敌人长期相持。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千万不能错过!”
  刘备很赞赏法正的意见,于是率领诸将进军汉中,法正随同前往,留诸葛亮驻守成都,负责补充兵员和供应军需。刘备进抵阳平关,夏侯渊率军抵御,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刘备在进兵汉中的同时,派张飞、马超和吴兰等率兵入武都,屯下辩,牵制曹军,配合主力进攻汉中。曹操派曹洪前去抵敌。曹洪其人,贪财好色,曹操怕因此误事,又派谋士辛毗和骑都尉曹休前去协助,并特地下了一道令:
  昔高祖贪财好色,而良、平匡其过失,今佐治、文烈忧不轻矣。
  “良、平”指张良、陈平。据《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史事,当为张良、樊哙,张良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樊哙为刘邦的重要将领。汉元年(前206)十月,刘邦攻破秦都咸阳后,打算住进秦宫享有财宝宫女,樊哙、张良谏阻,刘邦于是封存财宝府库,还军霸上。曹操说辛毗(字佐治)、曹休(字文烈)肩上的担子不轻,对他们寄予了厚望。曹休是曹操的族侄,颇有些才能,曹操曾当着众人夸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啊!”平时让他同曹丕来往,就象对待亲生子一般。这次对曹休的要求十分殷切,临行时对他说:“你名义上虽是参军,但实际上是一军主帅。”曹洪得知曹操意图,凡事也都喜欢让曹休作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三月,曹洪准备出击吴兰,刘备派张飞屯兵固山,声言要截断曹军的退路。众人议论纷纷,不能决断。曹休说:
  “敌军如果真想截断我们的退路,就应当秘密行动。现在却先大肆张扬,说明他们并不是真想这样干。我们应当乘他们兵力还没有集中起来的机会,赶快进击吴兰。只要打败了吴兰,张飞自然会退军的。
  

第十六章争夺汉中(8)
曹洪听从曹休意见,立即进军,果然大获全胜,杀了吴兰的部将任夔等人,吴兰本人逃走,结果在经过阴平时,被氐人强端杀死,将首级送给了曹洪。张飞、马超见势不对,赶紧朝汉中方向逃走。
  曹洪打胜仗后,大摆宴席庆贺,让女艺人穿着轻薄的纱衣当众击鼓取乐,被武都太守杨阜严词制止。
  刘备在阳平关,遇到夏侯渊、张郃和徐晃的顽强抵抗,进展也不顺利。一次,刘备派部将陈式率军去破坏马鸣阁栈道。栈道是一种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再铺上木板以供行走的路,工程极为艰巨,形势极为险峻。马鸣阁栈道在今四川昭化县境内,如果遭到破坏,曹军同内外的联系就将被截断。徐晃及时率军前去护卫,打败了陈式,不少敌军摔下山谷死亡。曹操得知徐晃守住了栈道,十分高兴,特地给徐晃以假节的待遇,并传令嘉奖:
  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张郃驻守巴、汉之间的广石,刘备亲率精兵万余,分为十部,乘夜对张郃发起猛攻。张郃率军奋勇还击,将其击退。刘备感到兵力不足,发急信让诸葛亮增兵。诸葛亮问从事杨洪是否发兵,杨洪回答说: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没有汉中,也就没有蜀地了。这是在家门口发生的灾祸,自然是要发兵的。”
  诸葛亮很欣赏杨洪的见解,在立即发兵的同时,表荐杨洪为蜀郡太守。
  曹操见汉中战事胜负未卜,很不放心,于这年七月亲率大军离开邺城,九月进抵长安,就近密切注视汉中战局的发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刘备因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对峙连年,毫无进展,便改变策略,从阳平南渡沔水(即汉水),顺着山势慢慢推进,在定军山一带扎下营来。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东南,两峰相峙,山上有平坂,是汉中西南的门户,如果失守,汉中就难保住了。夏侯渊率领诸将全力防守,在前沿阵地埋上削尖的树枝,围起鹿角,阻止敌军前进。刘备军乘夜将木栅烧掉,夏侯渊便让张郃守护东南的工事,自己率领不多的兵力守护南面的工事,并将被烧掉的木栅补上。
  刘备向张郃发起进攻,张郃不敌,夏侯渊将自己所率领的兵力分出一半去支援张郃,兵力显得更为单薄。法正见时机已到,便建议刘备立即出击。这时在刘备身边的大将是老将黄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早年在刘表手下任中郎将,曹操攻占荆州,任他为裨将军。后投靠刘备,随从入蜀攻打刘璋,常身先士卒,登城陷阵,勇猛异常。刘备占据益州后,任他为讨虏将军。黄忠接到命令后,立即督率部属,击鼓呐喊,居高临下对曹军发起猛攻。曹军猝不及防,加之人数处于劣势,经过一番短兵相接的恶战,被打得大败,夏侯渊及曹操所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被杀死。
  主将被杀,曹军顿时陷入一片慌乱。督军杜袭和司马郭淮出面维持残局,决定由张郃暂时代理夏侯渊的职务。郭淮号令诸军说:
  “张将军是国家名将,刘备非常怕他。现在情况紧急,非张将军站出来不可!”
  张郃接受推荐,重新部属防务,诸将接受调遣,军心这才慢慢安定下来。
  第二天,刘备打算渡过汉水进攻曹军。诸将认为自己人少,寡不敌众,想紧靠河边列阵。郭淮不同意,说:
  “这是向敌人示弱,不是个好办法。不如在远离河岸的地方摆开阵势,将敌人引过来,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时展开攻击,这样一定可以打败敌人!”曹军按此意见摆开阵势,刘备果然犹豫起来,不敢贸然渡河。曹军就此坚守,示无还心,双方再次形成对峙局面。
  郭淮等人将上述决定和部署报告曹操,曹操深表赞同,立即派来使者授予张郃以假节的权力。
  曹操得知定军山失利的详情后,有意抬高法正,贬低刘备,说:
  “我就知道刘备不可能有这样的谋略,肯定是别人教给他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六章争夺汉中(9)
就象将赤壁之败归结为“值有疫病,孤烧船自退”而“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一样,发泄了自己的怨恨不满和不服输的情绪。另一方面,曹操对这次失利,特别是对夏侯渊的阵亡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夏侯渊是曹操的亲信大将之一,一起起兵于谯,数十年来情同手足,恩宠特隆。两家还有姻亲关系,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的姨妹,长子夏侯衡又娶了曹操弟弟海阳安侯的女儿。夏侯渊作战勇猛,行动迅速,常能出其不意战胜敌人,因此军中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说法。在平定关西的战斗中,夏侯渊屡建功勋,在关西一带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因此每当曹操接见羌、氐等族的首领时,只要夏侯渊在座,这些人竟都有恐惧之感。但夏侯渊也有毛病,常常恃勇轻敌,有勇无谋。曹操十分了解他的这个弱点,很不放心,经常告诫他说:
  “做将领的应当有胆怯的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勇气一味蛮干。将领应当以勇为本,同时善于运用智谋。如果只知逞强恃勇,那不过是一个匹夫的对手罢了!”
  但夏侯渊未能认真听取曹操的告诫,结果定军山一役,因恃勇轻敌而演出了一幕兵败身亡的惨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夏侯渊死后不久,曹操下了一道《军策令》: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