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1884年改变的历史 >

第11章

1884年改变的历史-第11章

小说: 1884年改变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话的是坪井航三.伊东佑亨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点点头,然后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确实是强大,在马尾的时候他只进行了一次炮火射击就击沉了法国七艘军舰,包括两艘新型铁甲舰。那样的火力实在是太强了。”听完后,所有的人都铁青着脸,每个人都清楚那七艘法国战舰的实力,现在的日本常备舰队总共才有13条战舰,总吨位只有一万九千多吨。这么说来中华号一次齐射就可以把整个日本海军送进大洋底。就在日本的众人都陷入思考的时候,一声汽笛打破了军港的平静,一艘在日本人看来非常巨大的军舰跳入眼帘。这是排水量6ooo吨的上海号。现在的上海号是经过改装的,上面的四门239毫米的火炮和两门193毫米的火炮被拆除,换成了安南研制造的五门3o5毫米的舰炮,其他的小型火炮也被拆除并换成了十一门新式的127毫米的舰炮,动力也由原来的八台立式锅炉变成了两台DLZ―1ooo型的蒸汽机锅炉。这使他的航不减反增,由原来的14节增加到19节。

    就在日本军官们看着“上海号”庞大的舰身而不停地皱眉头时,忽然另两艘更庞大的战舰也跳出了海面,这是排水量更大的“定远”和“镇远”两舰,本来七艘军舰是排成两路横队,以前三后四的阵型前进的,可是“上海号”度稍快了一些所以比另两舰早到了两三分钟。“诸君不必忧虑,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开工建造松岛,严岛和桥立号了么?等三舰建成则日本不惧定,镇二舰了。诸君切不可放弃!”细野晴臣鼓励道。话刚说完,“济远”和“威远”两舰也出现在港口。这两舰都是排水量不足25oo吨的巡洋舰。日本众人见后不免都松了一口气。可是今天注定不是他们的好日子。一分钟之后,太湖号和中华号那令人感到恐惧的舰身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太湖号还好说,它毕竟是补给舰,虽然大了点可是他只是艘补给舰。即使现在在甲板上加装了十一门1o5毫米的防御性火炮也改变不了它是补给舰的性质。可是中华号就不一样了。他实在是太雄壮了,27o米长的钢铁舰身使它全身散出冰冷的威压感,密密麻麻的炮管让人望而生畏。一下子所有的日本军官们的心都仿佛掉进了寒冷的冰窖里了,除了伊东佑亨的脸色还稍微好一点外,其余的人全都变成了绿色,那是充满不甘,嫉妒,气愤和担忧等等多种表情的脸才有的颜色。东乡平八郎这时忽然说道:“如果我们把他们都骗近港口,然后用鱼雷击沉他可以么?”。大家听后一愣,坪航井三正要说话,却被参谋长细野晴臣制止。他说:“没用的,只要有一艘清国的战舰逃脱,我们皇国就会受到清国最严酷的报复。而且我们也没有机会了。”只见这七艘战舰中分出“上海号”和“定远号”以及“威远号”向港口驶来,其余各舰都在港外停了下来。“走吧”细野晴臣说道:“挺起我们大日本军人的胸膛,去迎接客人。”说完带头走向前去。

    三舰在即将入港时,鸣放21响礼炮,日本海军前来迎接的人员也鸣放21响礼炮作为回应,停泊在长崎的英德法等**舰鸣放13项礼炮作为祝贺,整个过程礼炮齐响,热闹非凡。而中华号上却显得冷冷清清,所有人都在岗位上值班。萧智在等待,等待“长崎事件”的生,这是教训小日本的最好的借口。萧智相信以日本人的性格,“长崎事件”肯定会生。虽然现在的历史和原来的已经有所不同,但中日间的矛盾却不会改变,这是中国或日本在崛起时所必需经历的。总得有一个国家倒下去沦为另一个国家附庸这种矛盾才可以消除。如果不这样,结果只能是无休止地战争,直到一方倒下去为止。

    经过八月一号的热烈欢迎之后,中日两国的海军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日本军官们先后登上“定远号”和“镇远号”“上海号”等军舰参观,可是当他们要求去中华号参观时,却遭到了萧智的一口回绝。没有理由也没有解释,就这样一口回绝了。甚至连他们要求去“太湖号”上参观的要求也拒绝了。这使得日本人企图窥探“中华号”的阴谋失败了,日本人甚至向本次访问的全权负责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去抗议书并要求解释。可是就算是丁汝昌去和萧智交涉,希望他以中日间的友好为重让日本朋友登舰参观。萧智也以两洋海军属于两个系统为由加以拒绝了。无论谁来说,萧智一概不同意。并且命令南洋海军三舰上所有人,没有他的命令一律不准登岸,否则军法从事。日本人想了很多方法妄图获取“中华号”的资料,可惜都没有成功。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到了八月中旬。

    八月十五日,由于“定远号”和“镇远号”需要对船体进行检修,所以两舰给船员放假一天,水兵可上岸参观。由于前天中国水兵上岸购物,有水兵到妓院与当地警察生冲突,致一日本警察重伤、一中国水轻伤。所以丁汝昌严饬水兵不许带械滋事。但在广马场外租界和华侨居住区一带,水兵遭到日本警察有预谋的袭击又生大规模冲突,双方死伤8o余人。当时,数百名日本警察将多条街道两头堵塞,挥刀对手无寸铁的中国水兵砍杀。当地居民在歹徒煽动下,从楼上浇下沸水、投掷石块,甚至有人手拿刀棍参与混战。中国水兵猝不及防,又分散于各街,结果被打死5名、重伤6名、轻伤38名、失踪5名。而日本警察死1名、伤3o名,另有多名市民负伤。这就是“长崎事件”

    事件生后,丁汝昌立刻给李鸿章去电报,详细叙述了事件的始末,称此是倭人蓄谋挑衅。同时向日本提出了抗议。可是日本方面反说是中国水兵先生事端,要求中国交出凶手赔偿损失。中日双方态度都很强硬不愿让步。

    萧智在第一时间得知了事情的生。在慰问完回到舰上受伤的水兵后,萧智以大清南洋海军提督的名义,向日本政府出最后通牒。通牒要求日本政府在三个小时内交出凶手并赔偿所有损失,否则将炮击长崎并会视日本为敌对国家加以攻击。

    长崎市市政府内,日本市政府的官员和日本海军的军官们正在一起商谈。“尾齐君,你这次做的太过分了,清国的人已经下最后通牒了。要求交出凶手,否则将炮击长崎市。”作为长崎的市长,乃木昌平先向警察局长尾齐明难。长着小胡子看起来很凶悍的尾齐明恶狠狠地说:“他们清国的水兵打伤了我的部下,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再说了,清国的人都很胆小,这个通牒不过是吓唬人的罢了。”听了这话,乃木昌平气的扭过头去不再理这个有勇无谋的家伙。“我看这事不用担心,清国的人从来都喊得厉害,真正做起来却胆小的很。我看这次通牒也不过是清国人做做样子而已。”说话的是日本参谋长细野晴臣“明冶七年的事情不就是这样么?再说天皇陛下和相大人不都在电报上说了:决不向支那人服软。”他们说的明治七年的事是指:明冶七年春,在美国公使德龙(netg)怂恿下,日本派三千侵略军乘军舰进犯中国领土台湾。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妄图霸占台湾的野心未能得逞,但是清政府却选者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以赔偿日本五十万两白银换取日本从台湾撤兵。听了这话,乃木昌平也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了。天皇陛下和相大人都做了这样的决定,自己怎么能在反对呢?

    于是这些人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对于这份最后通牒置之不理。灾难很快降临在这片土地。



………【第十六章:炮击和屈服】………

    八月十五日下午十二时十分,距离最后通牒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日本方面仍然没有任何答复。萧智一声令下,南洋海军的三艘军舰开始启动并转舵,将船身横了过来以便和长崎市的海岸线平行。紧跟着北洋海军的四艘战舰也完成了转身,七艘战舰把炮口对准了长崎市的市区和港口旁边的岸防炮台。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走过,毫无觉察的长崎市内一切如旧。

    其实在萧智向日本出最后通牒时,丁汝昌就知道了。他赶紧跑到了“中华号”劝说,希望萧智能停止这个疯狂的举动。可是萧智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把刘鸿章的“不准衅自我开”的命令扔到了一边。萧智说:“作为一个指挥官我们不能保护自己属下,作为军人我们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我们还当兵干什么?当兵的为国为家就得敢流血。”这一席话说的丁汝昌无言以对羞愧万分。同意了萧智的说法,两人简单的一商量决定南洋和北洋两支舰队一起行动,南洋三舰负责炮击长崎市,北洋四舰负责摧毁港口外的岸防炮台和港口内的日本舰队。萧智问道:“你们的任务是不是重了点”,丁汝昌微微一笑回答道:“日本那几只蚊船我们还不放在眼里。放心吧!”说完就转身出去了。

    十二时三十分整,随着日本方面的拒绝。炮击开始了。

    北洋四舰上的水兵们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时间一到便开了火。瞬时间炮火齐鸣地动山摇,日本在长崎港外共建了大小炮台十一座,火炮55门。都是德国克虏伯造的,共有2o5毫米和193毫米两种。萧智出最后通牒时,由于日本政府并没有想到清国水师会真的进行报复,所以没有通知各个炮台进行战斗准备。在北洋四舰进行炮击时,好多炮台都还不知道生了什么事,匆忙间组织起来的人员,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也高不到哪儿去!直到北洋四舰进行了三轮炮击之后,才零星的有炮台开始还击。可惜为时已晚,十一座炮台中的六座已经被完全摧毁,还有两座被击伤无法使用。剩下的三座也被四舰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挨个的点名报销了。在北洋四舰攻击炮台时,“太湖号”和“上海号”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自身装备的武器,快地向在长崎港内的日本军舰开火。短短十分钟里,停在港内两艘日本巡洋舰一艘岸防舰和两艘鱼雷艇及三艘辅助补给舰就一炮未的沉没在港口里。到1885年时,日本总共有各类战舰13艘,全部海军舰艇的总吨位不到两万吨。现在一下子六艘军舰和两艘鱼雷艇没了,日本海军算是从此从日本的战斗序列中除名了。至少未来五年日本海军是名存实亡了。

    在所有的炮击中,“中华号”是最猛烈的,由于长崎市就在长崎港的旁边,整个市区离港口最远得地方也不过1o公里,所以整个长崎市都在“中华号”的主炮和副炮的射程之内。为了加大杀伤力,后面三门主炮都是使用燃烧弹而前面六门主炮和所有副炮都使用高爆弹。所有火炮的一次齐射“中华号”都能把近三十五吨的弹药砸进了长崎市区。先遭到攻击的是长崎市的市政府和警察局,这两个地方,一个被炸成了平地一个则烧成焦墟。早在刚来长崎的第二天,萧智就派人混进了市区,把市区的每个地方都标好射击诸元。现在“中华号”在射击时只需要报一下射击坐标就可以。“中华号”的主炮以每分钟1的度不停的射击,停在长崎港里的英法德等国的军舰上的船员们,这次可是开了眼了。看着火炮口出的火光,听着炮弹飞出炮管时那刺耳的呼啸声,所有的人都被吓着了。甚至一些人跪在了甲板上不断的祈祷。

    在解决完炮台和港口里的日本舰队后,北洋四舰和上海号,太湖号也开始了对长崎市区的攻击。这场被后世称作“地狱之火”的炮击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整个长崎市除码头外全被摧毁,全市没有一栋完整的房屋,所有的地方都被炮弹犁了一遍,事后统计,原来有三十五万人的长崎市,在炮击过后只有不到九百人活了下来,燃烧弹引起的大火直到一周后才熄灭。

    很多后世的中国历史学者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称作“崛起日”。在这一天中国狠狠地教训了自己的邻居――日本,使得日本的崛起之路夭折了。但是还有很多历史学者认为:长崎炮击事件是中国有预谋的扼杀日本的行动。对许多无辜的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屠杀,是**裸的血腥侵略行为。

    这些后世的争论对于萧智和丁汝昌他们来说都不重要了。在炮击后,萧智和丁汝昌他们就起锚了,他们的目标是东京――日本的心脏。原来炮击过后,萧智和丁汝昌他们觉得:现在反正是做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着日本海军实力大损的时候,彻底打败日本。

    所以在炮击完的第二天,舰队在从“太湖号”和港口的仓库里补给完弹药和燃料淡水后,先用舰炮摧毁了长崎港口内的两座船坞,然后就马上起航直扑东京湾旁边的东京了。穿过九洲西海岸到南面的大隅海峡后,舰队改向东北急向东京湾行驶。三天后舰队到达了东京湾口的日本另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横须贺港。但是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