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1884年改变的历史 >

第12章

1884年改变的历史-第12章

小说: 1884年改变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改向东北急向东京湾行驶。三天后舰队到达了东京湾口的日本另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横须贺港。但是整个港口没有一条日本海军的战舰。“看来日本早就得到消息了”萧智暗暗想道。的确,在两洋联合舰队炮击长崎市的第二天,日本的高层就知道了,这还得多感谢那些在旁边观战的外**舰。清国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在三天后的早朝时知道的,刚开始时,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还有李鸿章都吓了一跳。但是在收到两洋舰队歼灭日本舰队大部而自己丝毫未损时,三人顿时高兴不已。光绪皇帝是因为自己在位打了胜仗而高兴。慈禧太后高兴,则是因为萧智他们帮自己出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向她讹钱的这口恶气。李鸿章高兴则是萧智帮他除去了日本这个心腹大患,很久以前李鸿章就觉察到了日本的威胁,可是苦于实力有限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现在好了,日本的海军完蛋了,看你还有什么好嚣张的。想到这里鸿章赶紧出班上奏道:“皇上,太后。现在倭人海军精锐尽失,这正是我大清同他们算帐的时候。前时日本小国乘我不备之时,进犯台湾,杀我百姓,讹我钱财。此等撮耳小国敢犯我大清天威,实该严厉惩戒。臣请皇上和太后颁下旨意,让萧智等人帅舰队攻打倭国京师,逼其求和。”听了李鸿章的话,站在殿中的各个大臣也是纷纷附和。这帮老夫子巴不得有人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个冒犯天国的跳梁小丑呢!面对朝臣的奏请,光绪皇帝转过脸看了看慈禧太后,这位素来胆小的太后今日却微笑着点了点头。得到肯定后的光绪皇帝赶紧转过头,高声说道:“诸位爱卿请求,朕准了。即日诏书给萧智,丁汝昌。务必要让倭人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使其不敢再犯我天威”于是这份奇怪的诏书以最快的度到了萧智和丁汝昌的手中。在横须贺港停留的萧智等人,通过在横须贺港的电报知道了朝廷的意思,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这个擅自和邻国开战可不是小罪,说诛灭九族都不为过。现在好了,自己不但无罪还有大功。

    两洋舰队在横须贺港没有见到日本的剩余舰队也没有过多停留,直接驶进了东京湾。果然和两人猜测的一样,日本剩余的舰队都在东京湾内等着呢。看来小鬼子是打算拼命了,想利用湾内地放狭小的特点打短兵相接的战术了,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早在横须贺港时,中华号上的舰载雷达就已经现了他们。之所以两洋舰队还是驶入东京湾只不过是想观察一下分布在东京湾周边的炮台而已,省得到时候还得一个一个的打掉――麻烦。两洋舰队并没有深入东京湾,在进入入口的一海里处停了下来。而日本舰队剩余的六艘军舰则背靠东京港一字排开,与清国的两洋舰队对峙。海上最后的大决战一触即。

    早在一天前,日本的官员们就在天皇皇宫召开了会议。官员们在会议上吵成了一锅粥,政府的官员们指责军方尤其是海军部不该如此愚蠢,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还要挑衅清国海军。而军方则指责政府们的警察才是这次灾祸的罪魁祸。两方各不相让,差点在皇宫里动起手来。最后还是日本的天皇动用天的权威才强行压制住了两派。两派现在对清国的进攻都是束手无策,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实在是没折了,只好向天皇呈报:向清国求和,希望换取日本的和平。以为将来日本的展取得时间。看完这样的呈报,做为日本最高脑的天皇顿时大怒,斥责其为卖国奏则。当即解除了伊藤博文的相职务并解散内阁,同时命令陆军和海军做好与清国决战的准备。对于政府官员和军官们让天皇撤离东京皇宫的请求,天皇也一口拒绝并表示要与自己的子民共存亡,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们天皇那样疯狂。伊藤博文虽然被解除了职务,可是他还是有很大权威。日本现在的情况要么和清国死拼到底,要么忍辱负重以求来日报仇。前者显然不行,于是他又联络了一批重臣再次向天皇进谏。经过反复的劝说和请求,天皇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是要求同时做好和清国人在东京湾开战的准备。得到天皇的许可后,伊藤博文等人先拜会了清国驻日本公使徐寿朋,希望他能向清国的朝廷出停战的请求,并说服东京湾的清国舰队暂时不要炮击东京。随后又连续拜会了英德法俄美等国的大使,希望他们能就两国的争端予以调停。

    就在伊藤博文等人积极的周旋时,萧智等人也在开会商议。说实话,萧智等人并不想也把东京从地球上抹掉。他们也希望把东京完整的保留下来,当然是作为中国的领土保留下来。可是现在日本方面并没有来求和的信息,这让萧智等人很为难。从先前的电报来看朝廷只希望日本服软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日本现在要决战怎么办?自己本来只想教训下日本,没想到现在骑虎难下了,难不成靠自己靠自己这几千人去占领日本?就在萧智等人也愁的时候,徐寿朋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回电。电报上要求以萧智为全权谈判正使,徐寿朋为谈判副使与日本展开谈判。要求只有一个,日本必须公开向大清认错,其余的条款可自己拟订。这样的要求让身为大使的徐寿朋看的哭笑不得,打了半天仗认个错就没事了?这也太荒唐了!话虽这样说可朝廷的旨意还是的传达。出去叫了辆马车就往码头赶,总算在赶在萧智等人的耐心磨光前到了“中华号”上。看了朝廷的电报和任命,又听了徐寿朋转达的日本方面的要求。萧智等人都暗暗的松了口气,如果再不来得话萧智他们就只能先炮击东京了。

    1886年八月二十一日,经过西方各国公使的调停和日本的一再请求,中国终于同意与日本进行谈判。



………【第十七章:讹诈与抵押】………

    1886年八月二十二日。日本东京湾,“中华号”的甲板上,一张会议桌的两边座着中日两国的代表。在中国方面同意谈判后,日本方面终于松了口气。经过徐寿朋的交涉,日本同意把谈判的地点放在中华号上,这也是萧智的要求。一来“中华号”毕竟算是中国的领土,在上面谈判自己底气足。二来可以让日本人看看“中华号”的实力,以次来杀杀他们的气势,以便在谈判桌上争取更有力的态势。三来就是萧智等人不确定日本是不是真心来谈判的。如果来的人有诈或是日本人有什么其它企图,就可以马上将其谈判人员扣留在“中华号”上做为人质。

    八月的东京湾天气晴朗,“中华号”号上的日本谈判代表们却阴沉着脸。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清国拟定的条约书,条约书上共八条条款:一,日本赔偿中**费损失共计白银43oo万两(约合86oo万日元),分十五年还清。二,立即赔偿在长崎中牺牲及受伤的中国兵勇抚恤费共计白银5oo万两(约合1ooo日元)。三,做为赔偿抵押,日本将四国岛抵押给清国。抵押期15年。抵押期间有中国代日本行是主权。四,日本海军舰艇总数不得过2o艘,总吨位不得过25ooo吨。为保证东亚和平,日本应裁减陆军数量。陆军总兵力应保持在1o个师团以下,总兵力不得过15万人。五,日本各地区无条件向中国公民开放并保证其人身安全,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六,承认朝鲜和大小琉球均是中国领土,日本应在三个月内从两地撤军,将两地主权交还中国。七,日本承认长崎事件是日本挑起的,中国的所采取的行为是由于日本的挑衅而造成的,中方不负任何责任。八,日本承认该条约的合法性。

    看着这样的条款,以伊藤博文为的日本代表团全都铁青着脸一言不。萧智先说道:“各位应该看完了我们的条件,我再说一句,这些条款可以议但绝对不能更改。”听了这话,日本代表团的人的脸更加的阴沉。伊藤博文先说道:“使臣阁下,这样的条款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如果接受了,我们皇国也就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伊藤先生这么说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徐寿朋立刻说道“43oo万两赔款分十五年还清,每年也不过是29o万两而已。想来以贵国每年12oo万日圆的财政收入还是不困难的吧?我可是听说去年贵国批准了为期五年的造舰计划,五年共需投资54oo余万日圆啊。这点钱不算多。”听了这话伊藤博文心里直骂娘,明知道我们的钱都投入到造舰了还在这里勒索。心里这么想可是嘴上却说:“这件事事关重大,我等无权做主需要回去请示天皇陛下,不知可否容我等回去向天皇禀报以待裁决。”萧智看着他们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可以,不过诸位既然来了就不要急者回去。我在餐厅准备了一个宴会来欢迎日本朋友的到来,我看向天皇汇报这件事伊藤先生就派您的副手前去吧?这样伊藤先生和诸君也可以省去来回奔波之苦啊!”虽是商量的语气但是说出的话却带着不容辩驳的强硬。伊藤博文等人听后都是一愣,接着大怒的说道:“使臣阁下这是何意?难道我们是被扣押了么?”“伊藤先生不要误会嘛!”萧智微笑着说“我只是觉得这样来回的跑费事费力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万一闹出了误会而我手底下的人又控制不住自己再炮攻击那就不好了。我这也是为了双方好”。既来之,则安之,伊藤博文等人也是很无奈,形势比人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候只好跟着萧智等人来到了餐厅,伊藤博文派出了自己的副官山下友朋去向日本的天皇和大臣们报告清国的条件。

    日本皇宫内,天皇和日本的官员们正在焦急地等待伊藤博文的消息。直到下午4点时山下友朋才到达皇宫,众人看完条约书后,都不禁大怒。这哪是什么条约啊!这就是卖国书!天皇看完后却是一言不,也看不出是忧是怒。在天皇看来这个条约虽然有些过分但不是不可以接受。赔款数量多了些但是平均起来每年只有29o万两白银左右,至于5oo万的抚恤也是可以谈的。可是割让四国十五年作抵押很难让人接受,海军和陆军现在都没有达到条约所规定的数量也是可以接受的。琉球和朝鲜现在也没有臣服,虽说自己为占领这两地花了不少的功夫现在丢掉有些舍不得,但是现在形式比人差也是没办法啊!现在还是先保住本土再说吧!对于后面三条天皇也是没有什么异议,毕竟现在的日本已经对英法德美俄等国开放了,再多一个中国也无所谓。至于长崎事件的责任现在追究谁是谁非还有什么意义么?看着堂下吵成一团的文武官员,天皇忽然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心烦。这些人平时总把国家利益挂在嘴边,现在国家有难了却一个个只为自己考虑,真是真是该杀,该杀啊!想到这里天皇忽然间觉得自己很悲哀!自己为了国家的富强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可是国家富强了自己会得到什么?是“布皇威于四海”的名誉,还是“得天下之财富”的富有?都不是,自己辛苦得来的东西最终还是会被这些臣下们得到,自己得到的只是他们的阿谀而已。他们这是在利用朕,玩弄朕!想到这里,这位天皇忽然间觉得自己臣下们的那些嘴脸是多么的令人恶心和厌恶。他要报复,报复这些企图利用他的大臣,他决定接受清国的条件。

    渐渐地宫殿里大臣们静了下来,他们看着自己的天皇,希望他能给争论下个决断。可是天皇的话却令他们大吃一惊,天皇说道:“朕决定同意清国的全部条件,一字不改。朕要忍辱负重!”。静!令人感觉到害怕的静!没有人说话甚至很多人都停下了呼吸。还是山下有朋反应快,立刻跪下道:“陛下不可啊!要是答应了清国的条件我国三十年内就会沦为列强的口中之食啊!”许多大臣也是纷纷劝解。也有许多的大臣支持天皇的决定,众人又是闹哄哄吵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大家见天皇陛下心意已决,再劝也是无用了,只得同意了天皇的决议。

    当伊藤博文听完山下有朋的报告时,整个人都呆住了。旁边的山下有朋早已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伊藤博文深深地叹了口气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

    1886年八月二十五日,经过伊藤博文等人拼死力争和西方列强的调停,中日两国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中华号”上签署了《中日关于“长崎事件”解决的协议》,这个协议除了赔款数有原来的43oo万白银降为了4ooo万并分2o付清外其他的都没有变,当然,四国岛的抵押期也相映地延长到二十年。经过反复的争论和计算,加上利息和5oo万两白银的抚恤金日本总共要赔偿清国白银527o万两白银。通过这个条约中国成功地将即将展起来的日本扼杀在了摇篮里。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以中国的附庸国的面貌出现在国际的舞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