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成为出色领导者:掌控力 >

第5章

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成为出色领导者:掌控力-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目标要简单、明确、具体,避免过于笼统。应该包括三个条件:时限设定、行动计划、评价系统。
  其次,目标要分解和展开。总目标要展开为具体目标、步骤,长远目标要分解为阶段目标,组织目标要分解为个人目标。不分解和展开,目标就无法落到实处。
  再次,设定目标要做到上下结合,领导与群众要相结合。目标的确定不仅有科学性的要求,也有民主性的要求,这样才能“人人心怀目标”,一言堂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整个过程是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没有群众的真实参与,目标的实现就会遇到种种困难。目标的设定既要可行,又要赋有挑战性。
  目标应在员工的能力与技巧所能达到的范围内,但若目标太低,没有了挑战性,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同样对员工也是一种侮辱。既然目标可以调动个人和团体的积极性,可以鼓励人心、凝聚人心,产生巨大的合力,那么组织应非常重视宏观目标的鼓励作用以及对群众力量的凝聚作用。在制定目标以后,就迎来了完成目标的过程。
  如何掌控这个过程呢?要明确目标的界限,用目标和组织的价值观设定这个过程的内容和规则,由领导者来安排人员的配备,此后给员工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每一个在组织中的人,唯有确定自己的职权范围,才有充分掌控工作内容的自由。
  作为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倾听并且实践员工的想法、感受、需要与梦想,经营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尊重员工个人的价值。因为除非组织中所有人全部支持你,不扯你后腿或者搞暗中破坏,你才能真正掌控一切。
  

第一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1)
一切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已经成为国际活动中的新的价值观。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已经成为中外商界的共识。怎样识别人才,选拔人才;怎样使用人才,沟通情感,都已成为许多商家、企业家认真思索并且正在实践的重大问题。
  世界上第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无论任何事情的实现与成就,无不需要人的聪明和智慧。人才是领导者的珍宝。善用人才,善用头脑,一直是作为领导者的成功智慧。
  在我们战国时期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齐国的齐威王与魏国的魏惠王一起到郊外打猎,魏惠王一脸傲气地问齐威王道:“齐兄,你身为一国之君,肯定有收藏的宝物吧?”
  齐威王干脆地回答:“没有。”
  魏惠王说:“像我这样的小国,我都收藏了十颗珍珠,它们一起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12辆车子。而你们堂堂齐国,何以连一件珍宝都没有?”
  齐威王微微一动,悠悠地说:“我有一些珍宝,但是跟你所说的珍宝不一样。我有一个臣子叫檀子,我派他驻守高唐,这样北方的赵人不敢来打鱼;另有一个臣子叫黔夫,我派他驻守徐州,能管理徐州那里四方往来的百姓7000多户;我还有一个臣子叫种首,我派他防备盗贼,百姓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像这样的珍宝,它的光辉可以照亮千里,何止你说的12辆车子?”
  人才真是最宝贵的珍宝!齐威王的一席话,着实道出了齐国富强的原因。
  德才兴邦,德才兴业。我国古代许多领导者,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但因为能够利用人才,从而能够成就一番伟业。齐桓公有了管仲,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刘邦有了萧何、韩信,最后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备有了诸葛亮,摆脱了寄人篱下的困境,入主巴蜀,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崛起、德国的复兴,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很大的震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大量的人才,并且每一个人才都得到了尊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一直重视国民的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德国在“二战”之后虽然元气大伤,但是人才还在,科技还在,知识是谁都偷不去的,所以日本和德国很快就复兴了,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事实证明,凡是能够率领所在群体不断取得胜利、走向发展的领导者,都能够知贤、推贤、引贤、用贤。
  用人是领导者识人的目的,用得是否得当是知人善任的关键。“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然而,要做到任贤使能谈何容易。有的人在一个地方是一根草,换到另一个地方成了一个宝。同样一个人,为何价值作用如此悬殊?
  古往今来,多少兴衰、悲欢一再证明,用人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它需要了不起的睿智与洞察,一切领导者都应深谙此道。领导者要正确了解、认识别人,当然要有一定的方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鉴别的标准不断改变,如何评价、辨别,各有不同。不过,从根本上看,识人的标准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或者说存在一些共同准则不容忽视。
  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以貌取人。“夫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伪作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正如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有的人貌似忠厚而行为骄横,有的人看似刚毅坚强实则软弱怯懦,有的人貌似孤傲实则谦逊,有的人面目不雅实则心地善良,有的人外表玩世不恭实则品行高洁。

第一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准确地鉴别人才,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由表及里,发现人才。
  据史料记载,大禹、商汤都是瘸着腿走路,而齐国的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有着杰出的政治、外交才能。司马迁很佩服他,曾说:如果同在一世的话,甘愿为他赶马车。
  国外也有如此的例子,法国路易十四身高不足一米六,而众人皆知的音乐天才贝多芬也仅仅一米六。然而,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巨人。
  也有人长得样貌端正,却德才欠缺,甚至恶贯满盈。清朝大臣和,年轻时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精通满蒙回藏四族语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是无所不能。是大清少有的极品美男子,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而且《红楼梦》也是由于他的慧眼才得以发现和流传,但是他滥用权利,骄奢淫逸,乱政祸国,最终被嘉庆皇帝以“二十大罪”赐死。
  如果单凭相貌等外在因素判断一个人,根本就是一叶障目,不得真知。荀子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非相》,批判唯心主义的相人术,直指以貌取人的荒谬。他说,“相形不如观心,论心不如择术”。
  其次,要看真才实学,用人所长,才尽其用。在用人时,就要“扬长避短”。
  任何人的知识、经验、能力、体力、智力,都有其专门领域或者适用性,其思想、品行、性格、习惯、兴趣一般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集所有优点于一身。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人各有所长,用人就只有用其所长,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其长,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否则,领导者就会觉得没有人是有用的,而且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正如俄国一俗语所说:“鞋匠做糕饼,厨子做鞋子,那就别指望有什么好结果。”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他的用人策略,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正所谓“忘其短、贵其长”,作为领导要在态度上有容纳人才短处的雅量。先看他能够做什么。如果一个领导只是盯着下属的缺点,死死抓住人家的短处不放手,那么就只有无人可用了。在一开始,就用放大镜来寻找人的短处,对这些有过之人耿耿于怀,那就谈不上用人所长了。
  知人善任是一种领导艺术。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都知道用人不可求全责备、论大功不寻小过的道理。
  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用人只求独当一面而不要求文武齐备,他深知人无完人,因为他本人就有很多缺点,他所用的人大都也是如此,但是都有一技之长,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无往不胜。人之所长各自有异,千差万别。领导者能够专才专用,适才适用,各就所宜,使人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凡是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狂傲不羁,所以用人之道,贵在不拘一格,用我所用,人尽其才,发挥最大的效果。领导者应学会在技巧、方式上做到充分发挥所用者的优势,防止与克服其弱点,尽收其利而免受其失。人的长短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长处得以充分发挥了,短处自然就不那么明显了;扬长当头,克短在其中;克短当头,扬长也在其中。
  用人所长,主要是为了发挥他们的不同作用,其中包括时间、年龄的使用效益,人的一生,智力、体力与精力存在不同状态,使用的时候只有根据具体情况才能人尽其用,应该对其有机组合,优势互补。

第一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3)
谁都知道,没有经过修理的花朵不过是一堆乱草而已,而那些精心修整的花丛或许可以散发出别样的芬芳。对于一个整体而言,要高效能地运转,应该注意各种人才的安排、组合。在现今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才是制胜的法宝。因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这就要求使用他们时必须进行有机组合,优势互补。
  人在集体中工作,与单独劳动相比,情形大为不同。在集体中工作要受他人的影响,诸如知识、经验、水平、个性等因素。彼此之间如果关系融洽、配合密切、以诚相待、就可以取长补短、干劲倍增,这样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使整体的效益也会增加。反之,如果互不服气、互相猜忌、相互设难,就可能摩擦四起,内耗丛生,削弱人才个体的水平能力之外,还会使整体效益小于局部之和。
  在群体中工作,要学会合作,应了解对方的经验、专长等特点,了解其相互间是否相容、协调,有机地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如果“乱点鸳鸯”,随便配置,胡乱搭配,也很难取得应有的用人之效。有一则谚语说得好,在天堂里,英国人做警察,瑞士人当领导,德国人当工程师,意大利人做情人,法国人干厨师。这就是说人才需要有机组合,文武并用,各得其所,各尽其用,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彼此协调,完成任务。
  上面我们说到领导者如何发现人才,利用人才,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领导者应该怎么对待下属,用什么价值观、态度与方式处理上下关系?这既是他们是否真正善于识人、用人更高意义上的衡量,更是他们是否真正善于识人、用人的基本前提与保证。我们都听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故事,领导者只有爱护、关心、尊重、信任、理解下属,才能使他们披肝沥胆,在所不辞。
  日本许多企业就提倡“家族主义”。职工受雇于公司如同加入一个大家庭,公司领导好比家长,员工都是子女或亲属,各级领导要像家长、兄长那样爱护与关心员工,员工也要以公司为家。其可取之处在于公开承认人才的价值,实际上正确指出了领导者起码应该如何对待下属。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人是兴业强国之本,对他们是否爱惜,也就是对自己事业有无远见卓识的把握。领导者厚待贤才,目的就在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取得事业的成功。人们对自身的价值都有一定认识,尤其是才高品洁者,这种自我意识更为明显。而用人者是否爱护他们,都会使他们觉察到自己是否受到应有的看待与重视,直接影响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领导者要关心下属,要注意满足不同领导对象不同的基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尤其是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重大问题,很难解决或不能完全适应时,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一定帮助、照顾、理解、安慰、鼓励、问候或支持等。
  人们从事某种工作劳动,特别是要做出较大贡献,都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创造性,压力会很大,要付出较多的代价,理所当然,领导者应该给予他们关心。在生活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取得成绩时给予热情鼓励,遭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