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1>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新的起点。在你们学习的漫漫长路上,是不是有很多新的起点,比如开始代数,开始几何,开始英文,开始物理,今天我们的新起点是”林可渊故意拖长声调,“是什么呢?”“化学!”下面齐刷刷地回答。“是吗?看来地球人都知道啊!”林可渊故意笑着说。下面的学生也咧嘴笑。说着他回身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化学两个字。“这字好看吗?”林可渊故意问下面的学生。学生犹豫了一会儿,不知他葫芦里买什么药。有女生说“好看!”有男生说“还可以!”有人沉默,有人观望,有人咧嘴乐,叽叽喳喳。林可渊说:“大声评论吧!没人怪罪你们的!老师也不是圣人,用不着怕亵渎大师吧!是不是?”下面会心地笑了,叽叽喳喳起来,数十秒后一下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答道:“好看!”林可渊暗自摇头,心里说这帮小子还真是成熟,这么世故!“我说不--好--看!”下面的孩子有点懵了。林可渊继续说:“为什么啊...
前言通过公开信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是我这几年主要从事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说没什么技术含量,原因在于专业会计人士不屑于做这方面的研究,如今真正有水平的专业人士要么从事实务,要么从事高端的实证研究,像我这种小儿科的东西,很多人是看不上眼的,有些人甚至对我的成果不屑一顾:郑朝晖(笔名:夏草)也算一个学者?想当年,刘姝威凭着一纸600字的内参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揭穿了蓝田股份神话,从而登上央视2002年年度经济人物的领奖台,我也曾经同样不屑。财务揭黑人士似乎更多地被赋予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角色:不是他们的专业水平有多高,而是他们有勇气说出真相。 通过公开信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我不是先行者;我是2001年8月银广厦出事之后才开始从事这项研究的,之前知名的前辈有贺宛男、清议,两位前辈功夫很深,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遗憾的是贺宛男退休了在家带孙子,...
前言:高盛的政府,高盛的美国(1)2008年,一场危机席卷美国乃至全球:从房贷业蔓延到整个金融业,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业界,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 美国股市跌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水平:道·琼斯指数从14164点跌到6700点。 华尔街的墓地上又添许多新坟:曾经显赫无比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美联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一个个倒下了;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在一只脚踏进坟墓时,被美国政府拉了回来。 然而,高盛公司仍然健康地活在华尔街上,活在全球每一个角落里,笑看“朋辈成新鬼”。 在美国联邦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与执行中,高盛的人员无处不在,而领导美国应对这场危机的那位前高盛CEO则成了华尔街的国王,被称为“亨利国王”。...
前言(1)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我尤爱三国。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三国,我认为它是一部形象的实用理性主义教科书。它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结合东方神秘主义和浪漫巫术,把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数百万人的命运浓缩于一炉,一切入世或出世的个人与团体都能在三国中找到各自的先驱、路线、策略和归宿。 千百年来,三国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能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从2000年来深圳至今,我一直在企业工作,我常常觉得深圳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改革中的中国有许许多多地区和许许多多领域正在经历许许多多的“三国时代”:天下大乱,豪杰四起,群雄割据,兼并融合,三足鼎立,天下一统的故事正在此起彼伏地上演。...
期货是一把菜刀,用做厨具还是凶器取决于你有一天和一个在期货行业工作十多年的朋友聊天,期间讨论到这样一个观点“期货是一把菜刀,把它用做厨具还是凶器完全取决于使用者”。我觉得很形象,很有意思。 很多人认为期货风险很大,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期货这个工具破坏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它建设性的一面。但是期货就好比一把菜刀,把它放在厨房,它只是切菜的工具,是没有危害并且是有用的东西,甚至每天都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美味佳肴;而如果把它拿去砍人,它就是凶器,是损害性极强的东西,弄不好会把自己丢进大牢甚至性命不保。 其实,期货只是一项投资工具,是工具就会有它应有的功能,同时它的功能又是个变量,可大可小,功能的大小伴随的是潜在性风险的大小,投资者在用它的功能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节。...
前言 做人的学问是永远的难题,但聪明人的做人之道总是多种多样,他们善于以最能赢得人心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把各种难以调节的事情处理得圆满融洽。聪明之人之所以能够赢得人心,是因为他们懂得生活的禁忌。知道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说,以最灵活的方式,避免和禁忌碰头。因此才能完美地处理每一件事情。 什么是禁忌?简单地讲禁忌是普通人必须避讳的人、物或事。许多人一生的弱点就是不懂得如何把生活和禁忌联系起来。不懂得怎样去精于处世、巧于做人、名誉做事情。因此做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能事事顺通,而有的人却受到百般阻挠。生活需要有正确的原则指导。每一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种游戏都有其独特地玩法,这就是规则。掌握了这种规则也就掌握了人脉,而人脉往往会决定你在生活中的状态。...
詹姆斯·马奇序领导力是这样一个主题:读者为其意义而吸引,作者为其暧昧而困惑。除了少数人持有异议,几乎每个人都同意领导力的重要性。然而,以此为主题的大多数著述看来都缺乏深入的理解。有时候,这些作品也能启迪灵感,通常也很严肃认真,而且都富有热情;但是对于其主张,它们一般没有提供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只是不停地做出一些同义反复的结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2009年3月于斯坦福大学 . 想看书来彼得·圣吉序:为世界的领导力(1)很少有像“领导力”这样被用得太滥、起到的却是反作用的术语。 对领导力的深刻误解 首先,对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有着深深的误解。通常,领导者被作为“老板”的同义词,指“高高在上”的那个人,或者占据高位的那些人——就像人们在这里的用法:“我们公司的问题是领导者担心变革会威胁到他们的权力。”尽管对于那些身处权威地位的人来说,这个评价也许非常准确,但是把那些有...
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唐庆华作者简介 作者的另一著作帕口何投资——华尔街理财实践记》于l”4 年出版。1995年中国北京电视台将此书摄制成八集专题系列片在全国播映,深受观众欢迎。该片获美国安泰人寿保险公司、VISA 国际组织、美国那斯达克证券市场以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赞助,并得美国财政部、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公共电视台和道·琼斯公司等多家美国公司支持。作者摄于啥佛经理学院校友团聚晚会上(1995 年)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如何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内容简介 序当人类向二○○○年迈进时,世界变得更小同时也更复杂了。知识的新综合和人类的新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人类要避免陷入无知的囹圄,增进彼此的了解,就必需运用新的设计概念去架设一座沟通社会、经济和思想的桥梁。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新型的交流使者。...
序:为全世界人民敲响的警钟 早就听说《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是美国的一本畅销书,该书出版的第一星期,就荣登了美国最大的亚马逊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刚刚出版的头五个星期中就再版了五次,这种广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在美国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国受到大财团控制的主流媒体,一反喜欢跟踪炒作热门话题以扩大公众影响的常规,对这样一本受到空前欢迎的畅销书保持了耐人寻味的沉默。当然,作者约翰?帕金斯在该书中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美国政界、情报机构和大财团鲜为人知的不光彩一面,倘若美国主流媒体感到该书中有不实之词或夸大捏造,完全可以尽情抨击、挞伐以消除在公众中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美国主流媒体这一次却选择了刻意回避和保持沉默。这种情形更加激起了我对《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浓厚兴趣。...
在未来的10年中,企业的变化会超过它在过去50年中的总变化。 1997年春天,当我正为我们的第一次首席执行官高峰会议准备演说词时,我就在考虑数字时代将会怎样根本性地改变企业。我想做的不仅是一个关于眼花缭乱的技术进展的演说,我想提请大家重视那些企业领袖们时时刻刻都在与之角斗的问题。怎样使用技术帮助你管理好你的企业?技术将会怎样改变企业?技术会怎样助你一臂之力,使你在未来的 5~10年中取胜? 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是企业本身迅速改造的年代,是信息渠道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企业期望的年代。质量的提高和商务流程的改进将快得多。当速度提高到足够快时,商务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对销售变化在数小时内而不是数周内做出反应的制造商或零售商,其本质上已不再是制造产品的公司而是提供产品的服务公司。...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1)因为那几年三天两头往硅谷飞,所以我实在记不清这个故事到底是发生在98 年还是99 年某个夏日的下午了。那天我和Excite. 的创始人Mark V. H. 在Palo Alto 的一家餐厅共进午餐。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餐厅里仅有我们两位顾客,我们坐在沿街落地窗边的餐桌旁。Mark 是当时硅谷的风云人物,也是个亿万富翁。他还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就和同学创办了Excite. 搜索引擎公司,Excite 紧随着Yahoo 上了市,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老大当然是Yahoo 。其实Yahoo 创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个网址目录(Directory),所以要是讲互联网历史的话,Excite(开始时叫Architext)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名副其实的大众搜索引擎了。我在95 年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中文搜索技术,但Mark 和我这时不仅对搜索已经没了兴趣,就连互联网,哦不,是对“文字的”互联网都...
峥嵘二十年:苏宁成长史(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从南京宁海路的小店铺到中国首屈一指的连锁霸主,苏宁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了张近东的心血。二十年间他专注于磨砺,不事张扬,而天道酬勤,苏宁这柄长剑如今已显露锋芒。 一、1990年南京宁海路的200平方米 现在的张近东光环围绕,有许多的头衔。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他是苏宁的缔造者,是这家国内一流家电连锁企业的董事长,抛开自己的几百亿身家不谈,光手下的亿万富豪、千万富豪都不在少数,苏宁也一度被称为“造富工厂”。 而时光回溯到1984年,21岁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张近东和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两样。虽然那时大学生还贵为“天之骄子”,他也只是被分配到南京鼓楼区的区属国有企业豪威集团当了一名文员,每个月按时领着558元的固定工资,每天显得有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