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J.D.贝尔纳【由文,】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1.关于科学学的定义《道德经》,这部描述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运动看法的中国古典优秀著作,一开始就明确告诫人们,过于刻板的定义有使精神实质被阉割的危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就是在一定的结构内永无休止的变化。对于科学或科学学,我们也无需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因为科学或科学学正是此类性质的活动。作为一般的阐述,我们可以采纳普赖斯的定义,他认为科学学就是“科学、技术、医学等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及其他”。M.奥索夫斯卡和S.奥索夫斯基于1935年提出的研究纲要就包含了这个一般的定义。奥索夫斯卡和奥索夫斯基正是用了“科学的科学”(Scienceofsci-ence)这个术语,并且第一次把这个术语用于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含义上(他们认为,这个术语是T.科塔尔宾斯基教授在1927年创造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战争论》第一卷作者:[德]克劳塞维茨译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2战 争 论1目 录作者简历…………………………………………………1…初版序……………………………………………………4…说 明……………………………………………………1…0作者自序………………………………………………1…5第 一 卷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1…9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1…9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4…5第三章 军事天才………………………………6…3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8…7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9…0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9…2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9…4第八章 结束语……………………………9…8...
作者:易中天【,】序言 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总编高若海先生,要我为易中天先生的大作《 帝国的终结》 写一篇序言,当即欣然同意。如何下笔颇费踌躇。以易先生目前"学术明星"的声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如日中天",所写的书,都是读者争购的畅销书,无须我的序言来锦上添花,何况我的序言未必能够"添花"。之所以"欣然同意",不仅仅是作者和出版社方面的盛情难却,确实发自内心。在我认识易先生之前,已经在新闻媒体上有了文字之交。2006 年上海书展,我应邀在书展现场(上海展览馆)作一次演讲,推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拙著《 国史十六讲》 ,演讲的题目叫做"从新解读国史"。演讲完毕后,有人提问: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是不是"戏说"?我说:不是。他再问:是不是介于"戏说"与"正说"之间?我说:不是,就是"正说"。他问:为什么这样说?我说:他用《 三国志》 ,而不是用《 三国演义》 来讲三国历史,对...
作者:雾满拦江【】第1章 脸皮薄无以成大事厚黑之学,厚字当头。那么什么叫“厚”呢?“不薄曰之厚”,什么不薄才叫厚?脸皮不薄才叫厚。我们经常说某些无耻的人,说他们“脸皮比城墙还厚”,可见,人的脸皮,有薄厚之分,有脸皮薄的人,也有脸皮厚的人。脸皮的薄厚,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要面子”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太爱惜自己的面子,遭遇到对头的时候,必然要吃大亏。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贺麟--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小 逻 辑〔德〕黑格尔著贺 麟译-- 2译者引言一此册译本称为《小逻辑》,取其方便易于辨别。小逻辑或大逻辑是后人用来区别这两种逻辑学的名词,并不是黑格尔原来的书名。我愿意在这里略谈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特点所在,以供读者参考。《大逻辑》分上、下二册,第一册包含“存在论”及“本质论”,黑格尔叫做“客观逻辑”。出版于1812年,格罗克给本共721页。第二册专讨论“概念论”,他叫做“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格罗克纳本共353页。都是黑格尔在鲁恩堡当中学校长时期内写成的。这书的优点在于思想深邃,问题专门,系统谨严,发挥透彻。也可说是黑格尔全部著作中最富于学院气息的一种。他似乎有意要表现他的科学知识,特别加进了许多科学材料,特别是数学材料,在“量论”里,单是讨论量就占了200页左右(《小逻辑》中讨...
作者:夜来风雨声正文 别人的城市(更新时间:2007-3-5 17:09:00 本章字数:2077)春节过后,赵王庄的民工轰轰烈烈地出发的时候,赵四瓜正害一场很重的病。赵四瓜病好以后,仍要出门打工去。家里人说,别去了,在家里养养身子,天暖了好下地干活。四瓜说,闷在家里没意思,出去挣不到钱,也好长长见识。在一个清冷的黄昏,赵四瓜扛着行李卷,登上了去滨海市的火车。赵四瓜只身出远门还是第一次,心里惶惶的没有底,坐在装行李的编织袋上,一夜没合眼。听人说火车上小偷特别多,他身上带着从邻居家借来的五十元钱,这是他全部的盘缠,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好在一路顺利,第二天下午三点,火车便一路呼啸着进了滨海站。...
1 、巧用牙膏6: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奇Qīsuu.сom书,疗效颇佳。2 、巧除纱窗油腻3: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3 、将虾仁放入碗内,加一点精盐、食用碱粉,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这样能使炒出的虾仁透明如水晶,爽嫩可口。4 、和饺子面的窍门1:在1斤面粉里掺入6个蛋清,使面里蛋白质增加,包的饺子下锅后蛋白质会很快凝固收缩,饺子起锅后收水快,不易粘连5 、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把残茶叶晒干,放到厕所或沟渠里燃熏,可消除恶臭,具有驱除蚊蝇的功能。...
作者:琦君第一章这是真正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各路宾客端着各种颜色的酒在舞池中穿过,频频地微笑着与人打招呼。舞池里许多白头发、花白头发、黑头发、黄头发但都穿着一样的西装与晚礼服的男女们正在忘情地跳着。舞池上方那些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在他们的头发和衣服上。使他们的衣服不断地变换着颜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蓝,一会儿又是花的。舞池四周的沙发上也坐满了人,沙发之间的茶几上摆着名贵的酒水,客人们或在一阵高声打趣后仰天长笑或嘴巴对耳朵在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动嘴巴的人不停地动着嘴巴,那听的人不断地点头……这是容公馆,到这儿来的人都是社会名流或是富商巨贾,那这儿的主人也一定不是个等闲之辈了。是的。这儿的主人容耀华是一家丝厂的老板,家产万贯。今天就是他在这儿设宴招待宾客。...
作者:卜凡中【】引言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解说词从1978年到2009年,弹指一挥间,过去多少事。改革开放30年,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诗。“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中国人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眼看世界。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法瑞克·扎卡利亚在《未来属于中国吗?》中用肯定的语气说:“中国的崛起不再是一个预言,它已经是一个事实。”岁月之河积累着中国人民负重拼搏、开拓创新的一页页壮丽画面。30年的征程,中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30年的征程,中国经历了一次次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工具创新;30年的征程,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
作者:张纯如序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对日本而言,占领南京是战争中决定性的转折点,是日军在半年里同蒋介石的军队在长江一带厮杀的胜利的顶点。而对中国军队而言,英勇的上海保卫战最终失败,最优秀的部队也伤亡惨重,而南京的陷落则是一次惨痛的,或许是致命的失败。现在看来,我们还可以把南京当做另一种类型的转折点。南京古老的城墙里发生的一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收复南京,赶走侵略者的决心。中国政府撤退并重组,最终在这场于1945年结束的战争中击败了日本。在其问8年中,日本占领着南京,并建立了一个由中国人中的投降分子组成的政府;但这个政府从不具可信性和合法性,它也从未能使中国投降。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南京的暴行使公众舆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反对日本。...
作者:彭奕竣编译:刘昆山医钥再版序--彭奕竣中医师医 钥 再 版 序医疗保健关系着国人的生命、健康、国家财政,影响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延续,故任何人、任何医学都可以将不当的医学、错误的医学纠正,以保障大众的生命、健康,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命脉尽一己之责任,反之,任何人、任何医学都不可以有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做为攻讦他种医学的行为。今日大众都知道扁桃腺是空气进入我们身体肺时,站在门口的两个卫兵,以防空气中不适合身体的病毒进入肺以造成身体的伤害,现代医学不思解决扁桃腺为什么会发炎?为什么会肿大?却将肺门口的两个卫兵扁桃腺动手术摘除。寒凉性食物如冰冷饮料与燥性食物如饼干、辣椒、炒花生米、油炸物、酒等进入胃,寒热性的食物在胃中交争,盲肠是胃不能处理食物的寒热交争使之平衡的警铃--即食物寒热交争将对身体产生伤害的信号灯,现代医学却说盲肠是没有用的东西而将警铃盲肠肆意动手术摘除。...
作者:仓三易(),序言多年压抑在心底的一股冲动,在漫漫长夜的梦魇里,痛苦地呻吟着,折磨着我,我无法遏制这种冲动,每一次的念头,像刚燃的火苗随风而灭,那是一种痛苦的冲动,那是一种痛苦的怀念,完成这种冲动,就像迎接一个新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感时伤世,悲今叹古。苏子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豪迈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凄凄惨惨戚戚人生;狂吟于市井之间的柳永常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鲍十《怀念》细腻刻画了我的父亲母亲;余华悲戚地讲述了波澜壮阔背景下富贵和家珍如何艰难地活着。人家都这样活下来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