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

第84章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84章

小说: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玟嫣沐浴梳洗、开脸绞面,巧嘴一张一溜溜地说着讨喜的话。
  瑞珑嫣、瑞婉婉、白桂娘几个未出阁的姑娘自然是要到摘星楼去作陪、说些喜庆话送行的。不少素日与汝国公夫人交好的诰命夫人携着自家姑娘也到了,嘴里冒出来的好话一个赛过一个,直把瑞玟嫣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虽然嫁的是商贾末流人家,但好歹也是个皇商出身。再说了,那前头几个姑娘可全都是从汝国公府出嫁的,独独这三姑娘,着明慧太公主特许从明慧太公主府出嫁,这份恩典可谓非同寻常。
  老夫人的意思是,广南毕竟远了些,玟姐儿是远嫁,让迎亲的花轿从公主府抬出去,也算是给玟姐儿造势、抬高身价。
  众人自然也是识趣,不会在这喜庆日子里找晦气。
  京城、广南两地相距颇远,迎亲的队伍走得再快,路上怎说也要耗费两三月的时间。
  胡斌为显诚意,准备在京中成婚,特地在京城安置了一座宅子作为新房不说,还亲自请了京城驻地年资最长的族老作为证婚高堂——至于广南主宅那厢,等新娘子到了再办一次婚礼也不迟。
  原有的一百二十六抬红妆又添了四十抬红妆,足足一百六十八抬,把汇源居和摘星阁塞得满满当当。但这四十抬红妆只以礼物说为由头,且大多是地契房契下人卖身契和百两面值银票等等,一抬就是十数张契子、十沓银票,足见胡家家财万贯、富裕殷实。银票却还好说,地契房契下人卖身契都带着广南记号,摆明了是胡斌给自己的新婚妻子造势添嫁妆用的,一等瑞玟嫣出嫁的时候,这几抬红妆就会变成瑞玟嫣的嫁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却是换个人手里拿捏了。
  胡斌这位新姑爷的出身再怎么瞧不上眼,有这等心思在,汝国公爷同汝国公夫人到底是放心接纳了。再者,亲事已成定局,不接纳又能如何呢?
  汝国公府名下的店铺庄子即便赚钱,也比不得皇商出身的广南胡家,瑞玟嫣的嫁妆自然能多一点是一点,又何必计较这嫁妆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底,瑞玟嫣往后泰半是不在京城过日子的,若是出了什么好歹来,那厢远在广南,汝国公府也是鞭长莫及。
  汝国公夫人手脚麻利,吩咐底下人仔细将那些个契子好生给瑞玟嫣收好,摆在嫁妆的前几抬中,又将银票一一收拢,一半摆在嫁妆中,又一半压箱底儿藏好,剩下的分散开来,或是存到银庄里,或是交与瑞玟嫣自己安排。
  有这些牢靠的私底儿在,瑞玟嫣日后在夫家过活,腰杆子也能挺得直一些。
  瑞玟嫣一身宝冠霞帔,端坐在一圈又一圈诰命夫人中央,金穗边儿红盖头下姣好的脸庞愈发艳丽,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真似个玄女下凡——唯有紧紧地揪着下摆两手泄露了新嫁娘的紧张与不安。
  众位诰命夫人都是过来人,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哪能不明白?只是嘴上调笑几句,便让姑娘们过来给瑞玟嫣作伴。
  能跟着诰命夫人出席的姑娘,自是一个比一个机灵——好话谁不会说?当下这个夸、那个赞的,整个摘星阁愈发热闹了。
  瑞珑嫣为其同宗姐妹,早间到了摘星楼后便与瑞玟嫣时刻不离,偶尔还搭把手,给瑞玟嫣簪上几只金钗,间或询问几句,以免瑞玟嫣有不适之处——可教姑娘们惊叹汝国公府出身的姑娘们“姐妹情深”。
  旁人不知个中缘由,唯有瑞珑嫣心里清楚,自个儿到底是对昨夜瑞玟嫣请她前去摘星楼说的话上心了。
  瑞珑嫣原以为,那傲气脾性的三姐姐大抵是气不过,想着最后一日咒骂她几句撒撒气也无可厚非,孰料一贯强势的三姐姐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屏退左右,似倔强又似恳求:“此生再见难矣,长姐与我不在京城,二姐又身居后宫,弟弟们还小,日后汝国公府便全靠你一人费心照料了。”
  “你我皆是一家,瑞氏一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自当倾力为之。”瑞珑嫣一愣,但很快回过神来,“伯父伯母与父亲母亲年富力强,乃是吾等之中流砥柱,有几位长辈在,三姐姐尽管放心就是。”
  瑞玟嫣轻笑一声,仿佛瑞珑嫣说了什么了不得的大话。自个儿要强惯了,只怕下半辈子也免不了“要强”二字的,到这当头,又何必假惺惺地装模作样:“如今你倒好了,敦王嫡妃,荣华富贵与你不远。”
  “广南胡家富可敌国,论说‘荣华富贵’四字,我又怎及三姐姐万分之一。”
  瑞玟嫣闻言大笑:“哼,我就知道你这副铜牙利齿向来不饶人。”富贵虽有,荣华可论不上,商贾末流焉有出头之日?“也好,也好,我们汝国公府的姑娘,就该这般情理两占,决计不能教旁人看低了去!”言语间的自信,更教瑞玟嫣大放光彩。
  待瑞珑嫣回过神来时,主事的喜嬷嬷已看过时辰,笑吟吟地来报:吉时到了,新娘子该要起驾。
  按照规矩,瑞玟嫣给老夫人以及父母亲叩头谢恩,以示拜别生养长辈——因着老夫人特许瑞玟嫣从明慧太公主府出嫁,故而新嫁娘瑞玟嫣要眼下要到公主府那厢去行礼、等着新郎官迎亲的人马抵达。
  胡家人来得极快——毕竟求取京城贵女可不容易,明面上自然端的是恭恭敬敬,教人丝毫挑不出错来,莫说对出难题刁难阻拦的几个妻舅哥儿那叫一个奉承,就是对一众乐乐泱泱的丫鬟仆妇,随手打赏的都是指头大小的赤金镙子,沉甸甸得看着就喜庆。
  新郎官胡斌意气风发,规矩倒也齐全,一一给几位长辈叩头请安。
  老夫人连连说好,亲自嘱咐一番话,又让公夫人母女俩说上最后的一些体己话,便让新人拜别,免得误了吉时。
  周遭伺候的丫鬟低声啜泣,隔着薄薄一层金穗边儿红盖头的瑞玟嫣倒是未曾流下一滴眼泪,依礼给长辈们跪安拜别,道一声“孙儿谨记祖母教诲。”便由新郎官胡斌同喜嬷嬷搀扶上了花轿。
  与瑞玟嫣自小到大一直争闹不休,真到了离别这一刻,瑞珑嫣倒生出些许不舍来。
  “玟姐儿出嫁了,接下来,就该是为娘的四儿了。”
  瑞珑嫣闻声扭过头去,原是自家母亲眉眼带笑,口中略带几分调笑之意。
  “娘。”瑞珑嫣嗔怪一声,暗自羞红了脸。
  但见自家母亲笑眯了眼、似有逗弄之意,瑞珑嫣忙把“女儿去寻阿婉了”作为推脱的由头,一溜烟地跑了。直把二夫人逗得一乐,兀自掩着嘴偷笑,却又难免伤怀,养大了的闺女要嫁人了,做母亲的如何舍得。
  “怎的了,自打你进了府门,我便见你愁眉不展的,嘴巴撅起来都能挂上一小油瓶了。”瑞珑嫣拉着瑞婉婉的手不放,悄悄寻了个没人的地儿,“谁给咱们家婉婉姑娘气儿受啦?说出来,我给你出气儿去可好?”
  却是瑞珑嫣为了哄瑞婉婉高兴使劲儿夸大了说去——今日乃是瑞玟嫣大喜的日子,谁人不喜气洋洋?瑞婉婉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只是瑞珑嫣自小与瑞婉婉交好,对她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瑞婉婉的小心思藏得再深,瑞珑嫣也能看得出来。
  这会儿除了敬安候夫人杨氏与其女白桂娘,也就只有三夫人和瑞婉婉留在汝国公府过夜,其余宾客已然尽数离开汝国公府,一时倒也不急着她俩在外头招待作陪。
  瑞婉婉扑哧一笑:“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瑞婉婉不愿说,只扯了旁的事儿来糊弄瑞珑嫣,但到底心有挂念,三两句间总要提点到宫中赐婚及睿郡王拒婚一事。瑞珑嫣惊奇地从中发现了瑞婉婉难得一见的少女怀春般娇羞模样,抽丝拨茧、顺藤摸瓜,竟模模糊糊般间摸到了瑞婉婉那蹩脚借口下的意思。
  瑞珑嫣忽地心里一沉,暗想:此事该是要和父母亲好生商量。
  皇子与伴读交好乃是人之常情,睿郡王自然也不例外。睿郡王关照伴读,连带关照伴读的父母兄弟姐妹原也无可厚非,毕竟; 年少时的伴读,也即是日后自己在朝堂叱咤风云时的后盾。而睿郡王的两个伴读一个是祖帝帝师温和文温阁老的族孙,一个是前汝国公爷之侄孙、从四品黎州盐运使司运同瑞书鸿之子,论起家世、门第、品质、才情来,可样样都是上乘。
  再者,睿郡王原定的嫡王妃温氏,正是伴读温章翰的族妹。
  睿郡王给温氏一族没脸,温氏一族除了咬牙承了帝后的“补偿”还能如何?但若教温氏一族知晓睿郡王痴情之人是谁,只怕那人死生都要被温氏一族盯在眼里。
  事先,瑞珑嫣即便想到了什么,也没往这处深想,更是不敢深想。
  一来事关瑞婉婉的闺誉,二来事关瑞氏一族的荣兴。无论是与不是,都不是瑞珑嫣一个养在闺中的府院姑娘能够置语的,然如今看来,却是要放在明面上考量的了——是又如何,不是又该如何,瑞氏一族都要有一份对策才行,以免落入僵局尤不知,失了先机不说、还处处受人牵制被动。
  毕竟,睿郡王痴情独宠,那是睿郡王才有的资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说得好听,但若真的落在身上,日后难免要遭人戳脊梁骨斥骂、为人所诟病——七出之过可不是用来摆设,那可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单单“妒忌”一条,就足以让世家子身败名裂。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0章撒花*★;°*:。☆( ̄▽ ̄)/:*。°★*
  进入大结局倒计时咩嘿嘿嘿(●ˇ?ˇ●)


☆、091 警告

  又三日,新姑爷胡斌携妇瑞玟嫣回门。
  瑞玟嫣盘了一个妇人发髻,却是广南时下最风行的惊鹄髻,胡家带来的梳头娘显然甚得瑞玟嫣心意,或者说,瑞玟嫣本就存有迎合胡斌喜好的心思,自然要花费精力放在广南风行之物之上。
  再一看,但见瑞玟嫣身着一袭掐金丝滚边绣芙蓉图样窄袖袄儿,下配十六层流裙,外罩一件镶兔绒短坎,一幅红玛瑙雕松石镶金万花朝圣头面,左右一对赤金金雀衔珠步摇,脑后还扣着一支累丝镶红宝石玉兔衔仙草发簪,两耳一对掐丝金坠子,脖间挂着一个由赤金、红玛瑙、东珠、砗磲制成的璎珞,左右手腕上各一只金镶玉镯子,腰间系着绣金丝暗纹红菱带,左右各系有一枚玉扣,行动间叮当作响,清脆悦耳,脚踏金丝白面底儿,细细一看,内有文章,那白面底儿夹杂着晶亮的暗纹,原是铂金①抽丝裁制纹绣而成,金灿灿的耀眼极了,端的是奢华无比。
  这一路拥簇了不少丫鬟仆妇,个个笑开了脸,嘴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巴巴地叫唤者姑爷好、姑奶奶好——胡斌家底殷厚,出手大方,一众丫鬟仆妇并非不识趣,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自然懂得要多说几句喜庆话儿来。
  老夫人同公夫人早侯,一旁则坐着二夫人同几个府中的少爷姑娘。
  相互见了礼,众人才坐下来说话。
  只是虽为瑞玟嫣的喜事,但今日回门,也不见瑞玟嫣有多大的欢喜悸动,只在老夫人和公夫人跟前规规矩矩地回话,言语间皆是胡斌待她的好意。
  论来,此间胡斌并不在场,他毕竟是男子,只给老夫人和公夫人磕了头,便要到外府去给国公爷请安问礼——可瑞玟嫣仍记挂着他,在知根知底的亲人面前,不说半句坏话,足见胡斌诚心,亦是夫妇二人新婚幸福之意。
  这门婚事先前有多不满意,如今便有多欢喜,老夫人同公夫人见瑞玟嫣识趣又懂事,姑爷胡斌又是真真待瑞玟嫣好、做不了假,自然愈发高兴,一人封了一个大红包给瑞玟嫣,也算是长辈们的一点心意。
  至于瑞玟嫣太过平静的脸庞,只当是姑娘家的矜持,谁也不想去深究。
  陪着长辈嗑叨了一上午,又用了膳,瑞玟嫣便提出要同兄弟姐妹们说些话。
  老夫人自然称好,只说瑞氏一族大兴、兄弟姐妹和睦才是正途,再有两个儿媳伺候午憩,遂吩咐众孙辈们跪安退下。
  瑞玟嫣说是要同兄弟姐妹们谈心,可明眼人都知道,瑞玟嫣真正想说话的,只有自小一起长大的二房同宗妹妹瑞珑嫣——毕竟,其余的弟弟妹妹年岁委实太小,奶妈妈哄笑都来不及,瑞玟嫣哪有那个耐心。也只有瑞珑嫣年岁与她相当,又同是姑娘家,说起话来也方便。
  “听闻昨个儿辅国公夫人同她族夫人递了帖子进宫,你可知晓?”
  “珑嫣略有耳闻。”瑞珑嫣虽心有疑窦,但这事儿并非什么隐晦私密的大事,遂老实答道,“辅国公无子承嗣,有意过继一位李氏族人,请立为辅国公世子,此番乃是求取太皇太后恩典、赐懿旨。”
  胡斌一心想和汝国公府长久交好,对瑞玟嫣自然上心,胡家在京城的生意,只要是不打紧的,都会一一透露给瑞玟嫣知晓,有些是明店,有些则是暗桩,其中更有几家点心铺归在瑞玟嫣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