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

第83章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83章

小说: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王天威,非寻常人承受得起。
  若非有太后姑母和公主祖母这层干系,不说兀然面圣,便是备足了心思,瑞珑嫣指不定也会在璟宣帝跟前两脚发软,御前失仪。即便是当初“甚得帝心”的瑞玟嫣,也是装着乖巧蛰伏了小半月,一言一行不知推敲了几十遍,才敢在璟宣帝面前说上那么一两句话、做那么一两个小动作的。
  瑞珑嫣半垂着眼眉,心里想着:这黄家的姑娘果真是有本事的。
  眼见走在自个儿前头的姑娘身子微微晃了晃,好似有些吓住了。瑞珑嫣皱了皱眉,并没有抬手扶她一扶,只悄悄探头道了句“你还好罢?”不怪她警惕,在这当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我没事。”那姑娘稳了稳身子,半侧着头轻轻摇了摇,声音极低极低。
  瑞珑嫣认得她,她乃是正五品工部给事中(jǐshìzhōng)①梁锦之女梁幼佳,她的父亲是去年刚调任来京中的,今年初夏,梁幼佳才随母亲一道进京。只是两人并不熟识,偶尔几次宴上,也不过点头之交。当下瑞珑嫣并不曾听见梁幼佳说了什么,但只见她无碍,便也就放了心。
  很快,几人便到了殿前。
  照着规矩,由一名礼司太监一旁唱喏,道出秀女家门年岁,再有秀女出列磕头请安,教璟宣帝同秦皇后试看。
  合了心意的,赐玉牌;不合心意的,赐御花。
  曹元禄苦哈哈地皱着脸,暗唾后宫嫔妃多折腾,四两拨千斤支开奉命前来打探消息的小太监,黑木拂尘挂在肘弯处,两手拢于袖中,瞧似身形恭维□□,实则打着心思琢磨说法。倒不是他怕了那些个小主,宫中行走谁面子上不给他客气一二?只是连瑞太后都参和了,便教曹元禄不免为难。
  嫔妃们的意思,自然是进宫的秀女越少越好,最好是些身家低下又空有漂亮皮囊没有半点心计的,往后拿捏起来也容易。
  瑞太后的意思,则是进宫的秀女越多越好,皇家要开枝散叶,才能保王朝延续。膝下只皇后所出的太子徐崇瑞和刘顺仪②所出的大皇女两个皇孙,瑞太后老早便很不满意了。再者也要分一分皇后和王氏的宠,掌控几个得皇帝青眼的新人,省得自家侄女宫中难熬。
  可就是借给曹元禄一千一万个胆子,曹元禄也不敢左右璟宣帝的决定呀!更何况秦皇后还在一旁盯着呢,瞧她不过动动嘴皮子,便把一干秀女唬得御前失仪——这都半数秀女选过了,留下的只有领侍卫内大臣黄大人家的姑娘,足见秦皇后手段不差。
  作者有话要说:  ①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②080 侍疾/085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五品良仪晋位为正五品顺仪。


☆、089 帝选

  且不论曹元禄心里如何琢磨,瑞珑嫣却已垂首恭敬地接过璟宣帝着宫人赏赐的御花。
  只因这一队六人中并未有得璟宣帝高看的,更有旧时手帕交瑞珑嫣在,故而秦皇后不比前两队秀女那般针对,颇是笑语晏晏,偶尔璟宣帝查问之余,还客套几句,反教六人皆倍感皇恩了。
  出了顺贞门,最后一队秀女也教宫人领走了,已不复先时那般热闹。
  瑞珑嫣暗道:方才遇上的那最后一队秀女中并未瞧见瑞婉婉,料来她排到第四队去了,左右无事,便到神武门外等她一等也好。若要久等,便是她有福气着赐了玉牌,往后该如何走,也当做好准备。
  这队六名秀女都是着赐了御花的,送她们出宫的宫人面上心里多少带着轻慢,嘀嘀咕咕说着不许滞留、不许张望、不许喧哗等等规矩,将人领到神武门外,也不待看清楚各家姑娘有没有被家仆接走,便转身回宫复命去了。
  好在各家派来的伺候的丫鬟仆子还是十分上心的,见有姑娘出来,莫不抬头张望,是自家主子,便规规矩矩上前迎接;不是自家主子,遂低头私语耐心等候。
  落梅向来机灵,一眼便瞧见当中的瑞珑嫣,遂上前迎她。虽见瑞珑嫣手捧御花,是落选的意思,有些遗憾,但还是恭恭敬敬将她扶上马车,不忘叨叨絮絮:“四姑娘辛苦了,可是累了?乏了?奴婢铺了软枕薄被,四姑娘歇歇罢?里头还有备好的茶水点心,四姑娘吃些填填肚子如何……”
  “这些不急。”瑞珑嫣先吩咐了牵马的仆子稍候,再从马车车窗处探头,与落梅说道,“你在此等候,可曾见着三叔家的人?”
  “啊?”落梅皱眉细想,摇摇头,“回四姑娘的话,奴婢没见着,想是车马停得远,遇不上,四姑娘可是要奴婢去寻上一寻?”三爷府上来的人,多半是伺候婉姑娘的,伺候婉姑娘的,多半是暖玉。落梅自是认得暖玉的,寻她也不难。
  瑞珑嫣想了想,却是摇头:“罢了,左不过一会儿她当是要出来了,咱们在宫门禁地还是不要四处乱走的好,免得坏了规矩。”
  不管是赐了玉牌还是赐了御花的秀女,今日还是要回府的。待占星官定个黄道吉日,赐了玉牌的秀女才能进宫成为真正的小主。只是赐了玉牌的秀女还要教秦皇后一番训诫,再由软轿送出神武门,故而需要些许时候。
  “奴婢晓得了。”落梅应下,又抿抿唇,垫脚凑上前,低声说道,“禀四姑娘,奴婢方才瞧见辅国公府的李四姑娘了。”
  李四姑娘偏爱凑乎三姑娘欺负四姑娘,落梅早就看不过眼了。这会儿见她一派嚣张泼赖地从神武门出来,与旁的秀女推推搡搡,所驾车马还呵斥别家,偏要别家让路,落梅更是心生不喜,当下便有些添油加醋地向瑞珑嫣述说李妩的不是。
  “瞧她那一幅做派,活似蹬祖儿泼皮上脸,只差没一众溜儿给她磕头告饶,奴婢瞧着别的姑娘主子都走得好好的,就她多事,偏爱与别的姑娘主子起话头,还要别家给她让路,只当这路是她家开的,旁人都走不得似的……”
  落梅只说了一半,瑞珑嫣便让她住嘴了。
  无论李妩如何不是,她都是正儿八经的主子,非议主子的不是,教人听了,会说汝国公府的人不懂规矩。落梅要说要骂,大可回了府回了莞园关起门来自说自骂,在神武门外在一众车马仆役中嘀嘀咕咕骂骂咧咧,像什么话?
  落梅讪讪,还道是自己添油加醋的说法教瑞珑嫣察觉了,便顺势住了嘴。
  正这时,又一拨秀女由宫人领了出来,落梅眼尖,立时给瑞珑嫣回报:“四姑娘您瞧,打头那位就是婉姑娘哩!”
  瑞珑嫣探头一瞧,瑞婉婉正好教暖玉接走,扶上一辆臧色帷帐黑木马车。当下瑞珑嫣便让落梅坐上车辕,催促牵马的仆子跟上。
  瑞婉婉与瑞珑嫣也是一道心思,教暖玉寻找瑞珑嫣的马车。待两辆马车行至一路,瑞婉婉还招呼暖玉扶她下车,偏要与瑞珑嫣挤一辆马车。
  苦得暖玉哭奶奶告爷爷:“祖宗姑娘,这马车安排得小了些,挤伤了可怎好?”
  倒不是这车马真的小到坐不下两个姑娘,也不是暖玉嫌弃瑞珑嫣的马车,只是暖玉打小伺候瑞婉婉,总想着要将瑞婉婉伺候得舒适才好。也是瑞婉婉脾性大,常在自家府里胡闹,使得暖玉养成了习惯,但凡瑞婉婉要做的事,都要开口劝上一劝。
  “行啦行啦,我又不是那些个膀大腰圆的悍婆子,这马车这么大,我还坐不下不成?”瑞婉婉罢罢手,招呼一旁的落梅取来脚凳供她上马车,动作利索地进了车厢内,还不忘吩咐那给她牵马的车夫自行回府,顺道给府里的三夫人报信,只说她要到公主府去给明慧太公主磕头请安。
  暖玉拦她不住,只得念叨一声祖宗,一旁护着以防瑞婉婉着急摔下来,见她安稳地进了车厢,才给瑞珑嫣请安福身。
  瑞珑嫣自是让她起了,教她同落梅一道坐上车辕,回了汝国公府。
  瑞珑嫣没有被赐玉牌的消息不出半日便在汝国公府传开了,一时间,一众丫鬟仆妇看二房的人的眼神都带了几分异样——长房的三姑娘是没有翻天的本事了,莫不成二房的四姑娘也要遂三姑娘一般嫁入商贾了么?
  只是宫里的旨意尚未下达,就是有什么咕哝,也只敢在私底下碎嘴。
  倒是瑞婉婉心大,只管笑呵呵地伺候老夫人跟前,小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伯祖母长、伯祖母短,哄得老夫人喜笑颜开。
  又过了十余日,宫里头才有旨意下达。
  一道“从四品城门领瑞书鹏之女瑞珑嫣定为敦郡王正妃”的旨意,可算是定了明慧太公主府和汝国公府的心。
  只是敦郡王的妻妾是什么人家,在这当头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不过茶余饭后的一二谈资罢了。世人更愿意时常品谈的,乃是得幸入宫为小主的人家——除了明文宣诏的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黄晨之女黄珏以外,另有京城贵女两名得幸入宫为小主服侍君上——这可惹得不少人家频频瞩目,或是私下派人打探,,或是干脆登门拜访。
  要知道,这可是璟宣帝登基以来头一回选秀,施恩之意非比寻常。再者,宫里头的大小主子不多,就是再添上三位,也不足二七之数。
  论说,这三位得幸为小主的人家本该是受万人瞩目,却偏偏教庆亲王之女卫珂郡主下嫁秦家长孙秦胜麟一事夺走了风头。
  且说这卫珂郡主年过二十,早过了出嫁的年龄,却仍待字闺中,原是她一来心有挂念不愿出嫁,二来朝局动荡国丧不断,如此便耽搁了。再说那秦家长孙秦胜麟,早年以婚约在身婉拒了卫珂郡主的爱意,奈何原配妻子难产而亡,只留下了一个女娃娃,兜兜转转,竟还是迎娶了卫珂郡主为妻。
  庆亲王对秦胜麟百般挑剔,恼恨他在世人面前给爱女没脸,又是个克妻的鳏夫,奈何爱女执意倾慕、亲自求到璟宣帝跟前请赐婚的旨意,便也只得松口答应这门亲事。
  可笑的是,这厢有请旨赐婚的主儿,那厢便有抗旨赐婚的主儿,没个安生的尽头。
  睿郡王徐泽北年十五,该到了出宫建府、成家立业的年纪,一等出了孝,便迁入宫外府邸居住。这几年国丧,瑞太后也没能为其挑选适龄嫡室妾室,故而今年的选秀,其一为充盈后宫,其二则为适龄的宗室子弟择选良眷。
  但说瑞太后为睿郡王择定的嫡王妃温氏,乃祖帝帝师温和文温阁老的族孙,恭敏娴良、性和温婉,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侧王妃长孙氏,乃正五品兵部郎中长孙仲之女,怀闵县主之孙,也算是出身大家,礼制规矩一向不差。
  岂料那传旨的太监都已经出了宫门,睿郡王的府兵还是冒着抗旨的大罪将其拦下,死活不肯放人。这便罢了,睿郡王还亲上太和殿,跪请璟宣帝收回成命、另赐佳眷,声称“值此一生,永不负卿。”
  此言一出,众生哗然。
  不消说,睿郡王抗旨拒婚、独宠佳人一事满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愣头青似的睿郡王倒是痛快,说一不二,该跪的跪、该请罪的请罪,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可苦了刚赐了婚便被退婚的温氏和长孙氏,算是丢尽了颜面——知道的,只当睿郡王痴情不二;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家姑娘有什么隐疾呢!
  温阁老虽故去,但温家乃是书香世家,积蕴深厚,世家子、门下子从仕者众多,在这一群读书人眼中,最不怕的就是讲理了。
  而长孙家的老祖宗怀闵县主,那可不是一个肯吃亏的脾性,只怕太皇太后武氏那厢,怀闵县主没少抱怨诉苦。
  璟宣帝为一方明君,总不能为了胡闹的皇弟而罔顾朝臣宗亲的颜面、寒了朝臣宗亲的心。
  但嫡亲的弟弟只愿在一棵树上吊死,璟宣帝也不能强求,免不了要费心费力地抚慰“受苦”的朝臣宗亲,还要嘱咐秦皇后为两位世家姑娘挑一门好亲事。
  睿郡王此举显然悖逆传宗接代的古礼法制,璟宣帝虽有责怪之意,但并不从严处理,一则顾念手足之情,二则顾念母后爱子之意,三则睿郡王由此落下诟病于璟宣帝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故仅仅以调拨军中历练作为惩罚。
  至于睿郡王求取的婚事,待过了这阵子风声也不迟。
  


☆、090 婚嫁

  瑞玟嫣出嫁那日,京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与当年瑞玟嫣诞生之日的那场大雪不同,薄薄的一层倒是不大,但这一阵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很快,外头盖满了一层白霜,颇有几分银装素裹的意味。
  不少丫鬟仆妇都说,这是老天爷来给三姑娘送行呢。
  汝国公府张灯结彩,红彤彤一片十分喜人,摘星阁更是热闹。
  一些零零散散琐琐碎碎的事儿自不必说,底下当值伺候的丫鬟仆妇是忙得脚不沾地。主事的喜嬷嬷忙里忙外,亲历亲为伺候新嫁娘瑞玟嫣沐浴梳洗、开脸绞面,巧嘴一张一溜溜地说着讨喜的话。
  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