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执棋天下 >

第54章

执棋天下-第54章

小说: 执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晔的脸色登时冷了下来,半晌才道:“爱卿虽为朝臣,可却不懂朝政。这朝中有许多事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朕也知林伯礼冤枉,但这只能怪他不识时务。他那时上的那道奏折,置朕于何地?朕此时为他平案,朕的威信又何在?”

楚晔的一席话说得陶景文默然无语。

潋滟听了楚晔的话,眼中几欲冒出火来。她也知道楚晔的话没有错,这朝中打倒一个人,或是扶植一个人,不是说这个人做得错了或是对了,而是他做得是否符合当权者的需要。正义不过是权力的奴隶,对于权力而言,正义只有服从。

纵使如此,潋滟却无法不去恨楚晔,他为了个人的权力,竟然毁了她的家,逼死了她的父母,让人凌辱了她的姐姐。

屋内一片寂静。

楚晔走到书案后坐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陶景文会意,躬身行礼,道:“微臣告退。”

楚晔点了点头,陶景文慢慢的退了出去。

陶景文一走,楚晔扭头看向潋滟,道:“朕见你适才注目陶爱卿良久。”

潋滟敛去了眼中的怒火,不慌不忙的答道:“奴婢今日才知天下竟有这般重义之人,所以想看看他究竟是何等模样。”

“哦?”楚晔似乎很感兴趣,示意潋滟接着说下去。

潋滟道:“奴婢没想到他竟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奴婢一直以为重义之人多是赳赳侠士。”

楚晔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楚晔便笑着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潋滟见楚晔批阅起了奏折,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晚膳后,楚晔带着来喜去了景晖宫。

月光照在雪地上,一片银白,越显得空旷寂寥。潋滟一个人慢慢的朝自己的屋子走去,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声音在这寂静的雪夜传出去老远。

潋滟已到了自己的屋子,伸手推开屋门,满室的昏黑,只有雪光透过窗纸映入屋内。

一团火光从桌旁燃起,桌上的烛台被点亮了。潋滟看见倾楼少主正端坐在桌旁,没有一丝的意外,轻轻的关上了身后的门。

倾楼少主望着桌上的烛台,轻叹道:“我今后再想来你这里只怕就难了。”

潋滟明白他是说自己一旦封妃,他来见自己就没有现在这般容易了,不由轻笑道:“这天下还有少主办不成的事情吗?”

倾楼少主慢慢站起身,走到潋滟身边,轻轻拂去她鬓边的清霜,道:“楚晔的宠信,韦家的势力,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你必须尽快成为楚晔最宠爱的妃子,让高皇后和崔贵嫔认识到这宫里最可怕的敌人是你。我今晚来这里,是想告诉你也许明天是一个机会,明天高皇后、崔贵嫔都会去,而女人的嫉妒是很可怕的。”

潋滟对于他知道韦太后拉拢自己一事,毫不意外。自己曾说过自己在朝中毫无势力,当时倾楼少主告诉自己他已经安排下了一步棋,自己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韦太后。潋滟无法猜出倾楼少主究竟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能让韦太后做了他的棋子。

倾楼少主见潋滟定定的看着自己,不由问道:“你在看什么?”

潋滟答道:“我想知道这张面具下的容貌?”

倾楼少主轻笑出声:“这张脸也许你从未见过,也许你早就见过。”他说完这句话,人已经消失在了屋外。

潋滟怔怔的出神,反复揣摩倾楼少主这句话的含义,难道他一直在自己身边,自己却没有注意到他,所以他才会说自己有可能见过,也可能没见过。

――――――――

抱歉,昨天对着电脑报了一天的表,眼睛疼得要死,所以没有更新。请大家多多原谅。今天睡了一天,方才好点,不过还是有点干疼。

章十三 赏梅

本章二合一,补周五的欠更。求红票,求收藏,谢谢大家。

――――――――

次日早朝,崔光烈上了一本奏折,举荐了几个有名的儒士为官。楚晔不由暗中赞叹崔光烈的精明,自是一一准奏。对于崔光烈的这番举动,高炳业却是不动声色。群臣自然乐得作壁上观,因此这件事竟然没有在朝堂上掀起任何风浪。

下了早朝,楚晔因昨日韦太后派人来说今日赏梅,所以命来喜去宣潋滟,自己则带着几个太监朝寿康宫行去。

等楚晔到了寿康宫,韦太后正在用早膳。

楚晔忙给韦太后请安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韦太后含笑道:“皇上快起来吧。”韦太后边说边拉楚晔在自己身边坐下,又问道,“外面冷不冷?”

楚晔忙答道:“还好。”

谢有道亲自拿过一套碗箸,放在楚晔面前。

韦太后道:“今早有红枣百合粳米粥,还有肉糜粥,皇上吃哪个?”

楚晔道:“儿臣和母后用一样的吧。”

谢有道闻言,忙捧过一碗红枣百合粥来。

韦太后又指着一盘小菜道:“皇上爱吃这个。”

谢有道忙将那盘小菜朝楚晔面前移了移。

韦太后和楚晔一边用膳,一边说些闲话。饭后,韦太后洗了手,漱了口,对楚晔说道:“皇上不如和我一起去请太皇太后娘娘赏梅。”

楚晔忙说道:“儿臣也正想着去给太皇太后娘娘请安。”

一旁服侍的宫女闻言,忙上前服侍韦太后换上了雪褂子。

韦太后扶着楚晔出了寿康宫,见谢有道早已准备好了两付肩舆,就道:“今日天气还好,且路也近,我和皇上步行过去吧。”

楚晔道:“雪后路滑,母后还是坐着肩舆过去妥当。”

韦太后笑道:“我还没老到那般地步。”说完,她已迈步朝外走去。

楚晔扶着韦太后朝永信宫行去,一路上行人寥落,与昔日何家当盛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早有小太监先去禀明韦太后和楚晔的到来,等韦太后和楚晔到了永信宫,就见张国忠已经恭候在外面了。

张国忠一见韦太后和楚晔,忙迎上来请安问好,又侧身相让。

韦太后见永信宫静悄悄的,忙问道:“太皇太后娘娘可起身了?”

张国忠答道:“回太后娘娘话,太皇太后娘娘昨晚咳了半夜,到四更才睡下,如今还睡着,奴才不敢惊动。太后娘娘和陛下不如先进来坐着,太皇太后娘娘一会儿想也该起了。”

韦太后道:“既是如此,我和皇上就不进去了,免得扰到太皇太后娘娘。我今天来不过是瞧着天气还好,想请太皇太后娘娘赏梅,也没什么正经事情。”

张国忠陪笑道:“太后娘娘既是如此说,等太皇太后娘娘醒了,奴才再回明太皇太后娘娘。”

韦太后对楚晔说道:“我和皇上不如先去梅园瞧瞧,一会儿人多了,只怕没那个闲情赏梅。”

楚晔答道:“母后说得是。”

韦太后扶着楚晔朝梅园走去,早有机灵的小太监悄悄跑去禀告高皇后和崔贵嫔。

因梅园距永信宫甚远,走了一段路,楚晔见韦太后有些气喘,忙对谢有道使了一个眼色。

谢有道早就令几个小太监抬着肩舆在一旁候命,如今见了楚晔的暗示,忙快步走到韦太后身侧,道:“太后娘娘不如坐着肩舆过去,一路瞧着雪景去梅园,倒也雅致。”

韦太后也觉得有些疲累,见谢有道如此说,点头道:“也好。”

谢有道忙指挥小太监抬过肩舆,楚晔扶着韦太后坐了上去,自己上了另一乘肩舆。

韦太后和楚晔还没到梅园,远远的就闻见一股淡淡的清芬扑鼻而来。等到了梅园,就见小太监们正在打扫雪,准备酒席。领头的小太监没想到韦太后他们这般早就到了,忙迎上来,跪下道:“奴才给太后娘娘请安,给陛下请安。奴才办事不力,还请太后娘娘和陛下责罚。”

韦太后笑道:“我因闲来无事,所以先过来瞧瞧。你没什么错,忙去吧。”

那小太监忙磕了一个头,匆匆退到一旁。

韦太后扶着楚晔进了梅园,边走边看。因那日的雪下得甚大,梅园内银装素裹,宛若琉璃世界。一树树梅花傲雪绽放,红比胭脂,灿若云霞,越冷越艳。

梅园内建了四座凉亭,样式各不相同,分别命名为“孤芳”、“傲雪”、“疏影”、“暗香”。

韦太后赏了一会儿梅花,就带着楚晔进了孤芳亭。亭内刻着各朝咏梅的名句,韦太后一首首看去,遇到喜欢的句子,轻吟出声。

楚晔陪侍在侧,时不时的应答几句。他不经意的一回头,就见来喜带着潋滟朝自己所站的亭子行来。

韦太后笑着说了一句什么,却不见楚晔回应,扭头看向楚晔,却见楚晔正望着不远处。韦太后顺着楚晔的目光看去,已经看到了潋滟,不由微微一笑。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禀道:“皇后娘娘来了。”

韦太后朝园门看去,就见高皇后裹着一件紫貂皮里子的大红色斗篷,扶着银屏,带着一众宫女、太监走了进来。

早有小太监赶上去请安问好,又引着高皇后朝韦太后和楚晔所站的地方行来。

高皇后扶着银屏,缓步步入凉亭,福身行礼道:“臣妾给母后请安,给陛下请安。”

韦太后携着高皇后的手,道:“天冷,皇后怎么也不拿个手炉?着了凉可不得了。”韦太后又看向银屏,道:“你怎么不替皇后拿着?”

银屏忙跪下道:“奴婢知罪。”

高皇后素来疏略,见银屏跪在地上,竟没帮银屏说一句话。

韦太后道:“罢了,你起来吧,今后万万不可如此大意。”

银屏谢了恩,站起身来,退到一旁。

韦太后又问高皇后,道:“怎么不见大长公主?”

高皇后道:“回母后,母亲前些日子着了凉,略有几声咳嗽,也就在家歇着没过来。”

韦太后道:“我整日在宫中坐着,竟不知道大长公主病了。”韦太后说完,扭头吩咐谢有道,“你去大长公主府瞧瞧大长公主可好些?”

那谢有道忙躬身行了一礼,匆匆而去。

韦太后与高皇后寒暄着,高皇后虽然口中答着韦太后的问话,却一直暗中留心楚晔的动静。

楚晔负着手站在凉亭内,只是望着亭外的梅林出神。

过了一会儿,崔贵嫔带着宫女、太监也来了。

等崔贵嫔请过安,韦太后嗔道:“你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了,怎么还这般不小心?如今天气又冷,路又滑,今后你去哪里,都坐着暖轿罢。”

崔贵嫔忙道:“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只是臣妾在宫中乘轿,恐不合礼制。”

大周皇朝制度:皇后以上方可在宫中坐轿。崔贵嫔虽是三夫人,可却没有在宫中坐轿的资格。

韦太后道:“你不必多虑,如今暂且从权,皇上子嗣要紧。”韦太后又扭头对高皇后说道,“皇后说是不是这个理?”

高皇后见韦太后如此关切崔贵嫔,心中早就不是滋味了。如今又听韦太后如此问自己,心中更是将崔贵嫔恨入骨髓,可却不得不点头称是。

崔贵嫔忙福身行礼:“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谢皇后娘娘恩典。”

韦太后笑道:“这点子事也值得你谢。”语气甚是亲昵。

高皇后的眼中几欲喷出火来,恶狠狠的看了崔贵嫔一眼,就见崔贵嫔一脸得意的笑容,不由暗咬银牙。

那崔贵嫔穿了一件白狐狸皮里子的粉红色斗篷,高皇后猛然记起外臣进贡了四件上好的白狐狸皮,楚晔给了太皇太后和韦太后各一件,剩下的两件赏给了崔贵嫔和平阳郡主。

想到这里,高皇后更是气得浑身乱颤,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方才好些。

突然从园外传来一声娇叱,众人就见一个人骑着马进了梅园。

转眼间,连人带马已到了凉亭前。那人一勒马缰,从马上跳下来,福身行礼道:“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给陛下请安……”

韦太后笑道:“原来是平阳,我说哪个这般淘气。”

平阳郡主笑着走上凉亭,拉着韦太后的袖子,撒娇道:“太后娘娘。”

平阳郡主戴着白狐狸皮面的昭君套,眉间贴了艳红色的花钿,里面穿了一件绣着各式折枝花样的桃红色胡服,外面披着一件里外发烧的白狐狸皮斗篷,足下是一双红色的小皮靴。

韦太后指着平阳郡主笑道:“今日怎么打扮得这般俏皮?”

崔贵嫔在一旁笑道:“郡主素来会打扮,京师的仕女都竞相模仿郡主的穿衣打扮呢。”

高皇后见她们三人说得热闹,心中越发不是滋味,脸色更冷。

韦太后道:“怎么不见崔太妃?”

恰这时,有小太监回说临川王府派人来了。

韦太后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崔太妃的心腹太监吴安泰走了进来,赶上来给众人请了安,就道:“回太后娘娘,太妃娘娘感染了时气,已经病了三天了。”

韦太后闻言,笑道:“偏我赏一回梅花,不是这个病了,就是那个病了。”

崔贵嫔在一旁陪笑道:“太后娘娘,如今天气骤冷,人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

韦太后道:“可不是呢。”韦太后又问吴安泰道:“如今太妃可好些了?”

吴安泰忙答道:“回太后娘娘话,太妃娘娘如今好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