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

第23章

惑-第23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用了“完美”一词,脸上也写满了眷顾与怜惜。 
我知道,她这个年龄其实是还不能读懂其中深喻的那层哲理的,但是,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描写,以及文字间充满了魔力的神奇意向,却是深深打动了她的。孩子的心是一片纯净的沃土,充满了自然的和超现实的气息,也有着对一切美好的冀望和同情。多少年后,当她读《小王子》时,她仍带着那样一种纯挚的神情和悸动。 
之后不久,在学校学了一篇什么课文,老师布置了一个题为《根》的作文。点点那次非常令我吃惊,她的年龄不足以写出一种灵性的文字,但那个篇幅精短的小文,竟带出了一点散文诗的意味,让我足足激动了好一会儿。 
几天后,我照例去接她放学,但是女儿却满脸沮丧,低着头像犯了什么大过失。我一问,才知道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当着许多人的面问她文章是从哪抄来的。她说是自己写的,老师不信,当场教育她做人要诚实。这件事后,女儿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好像有了污点,开始抬不起头。偏巧,接下来的期末考试让她又遭受了一次打击,那次全班数学考试只有她一人得了100分,老师对班级成绩不满意,认为丢了她的脸,所以对全班狠狠呵斥了一顿。然而她也没有放过女儿,凶巴巴地说:“得100分的那个同学你也别得意,还不知道是怎么蒙的呢!下次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好好的一件事,得到的不是鼓励,却是一种公开的贬损,女儿从此对学校和学习再提不起兴趣。 
点点毕竟是孩子,有时会丢三落四。其实这也怪不得她,别人家都是一家人忙一个孩子,而江川在海南,我又忙得不得了,点点常常是看着我伏案的背影睡去,第二天早上我俩也常是赶落得什么似的。有几次她作业忘记带去学校,交作业时才想起,为此挨了不少训,也受了不少委屈。那天,她恰巧忘了带班主任老师的数学作业,老师说:“你没写就说没写,不要撒谎找借口!”这激恼了点点,顶了她。结果闹到校长那儿,班主任叫板:“这学生我教不了了!”自然孩子受到了更严厉的训斥,直至把我这个家长“请”到学校。 
进了校长室,我看到女儿被罚站在一边,那小小的身影蜷缩着,真的是让人可怜。女儿一见我,眼泪哗哗地就流了下来。 
校长和班主任历数女儿的罪过,我听着听着忍不住急了,便说:“我们都是搞教育的,应该懂得,孩子即使有过错,但也不致被你们说到如此不堪。”我讲了前面的几件事,校长缄默了,不再说话。但从此,女儿却真出了麻烦。 
她开始拒绝写班主任老师的作业,对上学也充满了厌倦情绪。有好一段时间,我费尽心思但怎么也解不开女儿的心结。她甚至自己说:“我是‘问题小孩’,反正别人都这么看。” 
我愁得不得了。但是,到小学毕业那年,她突然变了个样。好像不太在乎老师、同学怎么看她了,开始努力学习,毕业考试时,除作文外三门功课卷面只丢了1。5分。 
初中时,我知道她充满了一种新的渴望和希冀,但那三年她却又经历了一次炼狱,书读得坎坎坷坷,许多事对她构成困扰。我那时已非常注意她的心理状态了,但成效仍是不很明显。在我一筹莫展、暗自焦虑时,女儿突然再次给我惊喜,她好像完成了生命的又一次蜕变,忽然蹦上一个台阶,在出国前的那个高中时段,她可以说是青春勃发。 
出国前,我们俩有过一次深谈。我说:“点点,你一个人去那么远,我真的是很担心。在国内,不管遇到什么,妈妈总可以帮上你。但在那边,你就只能靠自己了。因为我没有办法想到你身边就能飞到你身边,出国手续很麻烦,我又身不由己。”   
惑 19(3)   
女儿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我很是受到触动。她说:“妈妈,在国内,其实也不是什么事你都能替代我的。这些年,你总惊异我为何会是跳着长大的,你知道,你平时说的话我都听进去了,但是对孩子来说,不是你说的对他就能立即照着办。还有些时候,你作为大人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孩子的世界。你的阅历,使你对许多事情会有一种超然态度,可当到了孩子的世界———你不要认为孩子就单纯,很多时候孩子的偏见和世俗气更厉害,因为孩子不成熟,更容易受周围的影响,有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事却恰恰可能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你总是叫我宽容、善良,叫我做事要看清主要目标,做人要豁达,我知道这是对的。可是你教给了我识别好的、美的、纯的东西,却并没有告诉我那些不好的、不美的、不纯的,没告诉我人性中复杂甚至阴暗的一面。所以,当我按照你说的去做时,我就处处碰壁,我的苦恼也总比别人多,有时甚至会显得和环境格格不入。你知道,当我‘停止长大’时,我是处在最混沌和孤立的状态,好在一路有你陪我。但是妈妈,我一辈子不能总在你的羽翼下活着,我得自己应对这个世界。上高中前,那个暑假我读了好几本小说,特别是乔斯坦·贾德那本以通俗方式讲述哲学的《苏菲的世界》,给我很大启发。我也想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只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和该在意什么,至于其他的不必那么绝对和固守。否则我就始终融不进环境,就始终没有快乐。当然,你也许不屑这种廉价的快乐,你和我爷爷一样,都是骨子里清高和追求完美的人,但是,你不觉得这对于你们要达到的目的有更多阻碍吗?你们碰壁时,总是最先想到改造自己,而对于环境却缺乏把握能力。倒不是你们不对,而是环境常常比你们强大,你们不懂得变通。所以,妈妈,你想没想过,你的处世准则是不是也已经落伍了呢……” 
我被点点的话震慑住了。我从没有想过,我给孩子的教育因为美好而脱离现实,我没想过我那种追求纯粹的执着竟造成了孩子“停止长大”的困惑。同样,我更没想到,女儿不满18岁,竟然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我庆幸女儿的长大,庆幸她有健全的思维,但是,我也由此有点悲哀。当人的内心失去了一种温暖的寄托,当真理都得要向世俗屈膝礼让,当一切美好都需要包裹着厚厚的伪装,那么,我该否定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事物真纯的本质呢? 
我没有办法强迫女儿完全接受我的人生观,我也不希望女儿像我一样经常被磨难啃齿蹂躏着,我不能想象当这个世界没有我的时候,女儿形单影只找不到栖身之所。我可以获得安慰的是,我已把我的精神全部摊晒于女儿的面前,我把最好的全都呈献给了她,她可以不赞赏我的固执、纯粹,但她知道美好与丑陋的区别,知道尊重一种高尚。所以,关于“落伍”的话题,我跟女儿在今天的信中要做一次倾心的交谈。 
接下来的信,我完全拿出了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在信中,我讲到了几个对我生命有影响的人,讲到了人格魅力。我想告诉她的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生存选择,但是人还是要坚守住自己最本质的生命防线。我说:“这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些人的根本所在,我知道妈妈有些‘传统’,不合时宜。但是我如果把这一点也放弃了,那么我又是谁呢?人类永远摆脱不了‘我是谁’的诘问,这就构成了一种追求的原因和价值取向,我希望在你开始接触哲学的时候,能独立地思考这些问题,即使它将带给你苦恼,但也总比浑浑噩噩活过一生要值得多……” 
我不知这封信对女儿来说是否有过于明显的说教之嫌,但是,我真的期望女儿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能够更张扬地活出一份生命的精彩。 
把信给女儿寄出后,我回归到自己的沉潜静思中。我有些奇怪,自己精神如此疲惫的情况下,为何对女儿交谈时竟还会如此坚持。许多次,朋友和家人都说过我“活得太虚,不实在”,按照“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说法,我也真算是有些迂腐。那么,我究竟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因为一种现实中还看不清的“希望”,就该如此抱守一种真诚吗?我又为何自己坚持的同时,还非要女儿也陷入同样的一种思考中呢?   
惑 19(4)   
思想是种累人的东西。学会思想可能会创造奇迹,但也可能是一种毁灭性的导火索。我在想,古希腊人因为对思想的崇尚,创建了当时人类社会最文明的希腊城邦;可也是由于思想,伽利略却被钉在了宗教的火刑柱上。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不是因“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而苦受折磨吗?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更是写下了为追求“天条”的信仰而牺牲在“人间法律”下的安提戈涅和王子海蒙……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定要做那种悲剧性的人物吗?我的勇气和生命力是否能承受得起那种坚毅、持久的扼逆? 
有些牺牲也许可以换来一种意义,而更多的时候,作为普通人,其牺牲却可能是毫无回应,连一波涟漪也留不下的。我在想,许多人恐怕曾经都有过这样一种思考的吧,否则,为何无奈会成为人们最常见的情绪之一呢。所以,当一些人坐到某个位子,终于可以拥有一种“话语权”和执行权时,他便不再坚持自己的初衷,而是患得患失地努力维系着自己得来不易的“成果”。想想,腐败会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集体无意识”,应该说也是有其客观背景的熏染的。 
想到近期的一本小说《沧浪之水》,写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情形。彤非就此曾对我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做些妥协达到目的后再说,也不为过。钢为什么脆?因为太纯。而合金就不同,加入了其他成分,韧性就强多了。” 
可是,对于很早就熟记屈原那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我,一直愿将其理解为泾渭分明、洁身自好。虽说水清洗头、水浊洗脚,但这不该加入进实用主义的歪曲和诡诈。 
抬眼看到爸爸的遗像,他的目光依然那么睿智、和蔼,我记得自己对爸爸该负有的一种责任,便对自己说:“人还是要活得像自己!毕竟我的生命中,原就注有一种美丽的基因,我不能毁了它!”   
惑 20(1)   
2003…3…16(周日) 瓶颈突围 
今天本想悠闲地读点书,但想起周末聚会时陈子凯提到网上有一篇文章值得看看,便先打开电脑,用搜索引擎查找,果然,很容易就查到了。那是一篇涉及公共领域改革路径的文章,讲到在市场调节失灵的公共领域,没有民主监督则无法约束权力滥用对社会的危害。文章的分析不可谓不犀利,让我读着不免感触良多。想想身边发生着的一些事,难道不也是一种事实印证吗?出版局一再实施的“改革”,哪一件不是于己有利则改,不利则废呢?好在国家大势已露健旺之象,否则这样的探讨恐怕也难浮现。估计陈子凯介绍我读此文,其意就在证实他和彤非的兴奋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我也该多有点乐观的期待。 
读过这篇文章后,我的确因陈子凯的用心而感到心情舒展了不少。想想反正还在网上,不如顺势也扫看一下邮箱吧。不想这就见到了简志峰两天前夜里发来的邮件,而这个邮件,居然改变了我一天的计划。 
我赶紧点开邮件,标题是“看附件”,文本字数不长。 
简志峰说,终于有时间坐在电脑旁了,十分高兴看到了我的两封邮件,高兴之余也有一种愧疚,觉得自己有点不礼貌了。又说,最近事情实在太多,有些难以言说:出差、新局长上任、党员领导干部教育,此外,明天3。15还要参加消费者维权活动。在说了这些面上的事之后,他话锋一转,告诉我最近老是感到处在一种变动的状态,心得不到安宁。不过,他说:“除了工作之外,最近写了两篇文章。附件中这篇是报社催要的,希望月底交稿。但这还是初稿,思考还不成熟,想请你提提意见。” 
邮件中说的一些事多数是我已知道的,但说到“新局长上任”不免让我感到吃惊。难道局长不是他,又派了别人?记得简志峰代局长已有些日子了,我还听说他干事很有魄力,也颇有脑子,所以呼声很高。再说,他的年龄、学历都是令当今人们所看中的。听当地一个朋友说,他在大学曾教过十年书,自身是博士,在一家出版社当社长时还有过惊人之举。现在,看着他邮件中的简短文字,觉得他怕是遇到了什么瓶颈。 
点开了附件,见到是我们前些天正经谈起的那个话题,心中便有种舒畅感。我觉得,起码他没因周遭变化或是心情的因素,而忽略我大约半个月前和他所做的那次认真的交谈,这说明此人还是有心的。于是,我开始认真地读起他的文章来。 
从出版业的双重属性展开,他提出了应按产业发展要求推进出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