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芝麻官悟语 >

第19章

芝麻官悟语-第19章

小说: 芝麻官悟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官“三难得”(2)

这样看来,真话说难得实在难得,但要真正想得也并不难得,关键看你是否有听真话的诚意、胸襟和行动。

人心难得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句歌词唱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歌词点破两层涵义:一是人心重要,二是人心难得。三国时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除了得到关、张、赵等几员大将和军师诸葛亮这些不可多得的人才外,还得益于他以汉室皇亲为旗号,招兵买马,战败时也不忘把百姓带在身边,这样就赢得了人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把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战役期间,你看那千千万万的支前民工队伍,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那车轮滚滚的动人情景不正是人心所向的最好注解么?渡江战役前,长江北岸找不到一艘渡船,可战役打响后,长江沿线竟一下子涌出千万条战船,千帆竞发,直指对岸,转瞬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这时,难道你感觉不到人心所向的巨大威力么?现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最根本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心的向背,对于一个领导干部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至关重要的。究竟什么是人心?人心隔肚皮,谁也看不见,摸不着;谁也骗不到,吹不来。不要看你在位时,有权有势,别人对你点头哈腰,甜言蜜语,但这不一定都是真正的人心。你可以用金钱收买个别人心,但却无法收买全部人心;也可以收买人心于一时,但却无法永远收买人心。你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征服一切,甚至包括人的肉体,但却无法征服人心。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人心呢?那就应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以爱心换人心。爱心,就是时时处处理解人、关怀人、爱护人,有一副好心肠。人与人之间需要同情,需要理解,需要真诚的爱。平时互相之间问个好,敬杯茶,让个座,客客气气,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在别人有难的关键时刻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对处于困难中的父老乡亲,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包括捐钱献物,哪怕仅仅是几元钱,都是爱心的体现。做官能够做到万家忧乐挂心头,视群众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视群众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时时处处考虑到群众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以清心换人心。清心,就是要淡泊名利,不贪不占。为官应做到清心寡欲、清明廉洁,要严于律己、理智冷静,不为私欲所动。钱财是生活所需,人生一世,没有不行,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所谓取之有道,就是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一分不拿。对于普通人,该拿的,是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得;不该拿的,是通过偷、抢、骗这些非法途径得到的东西。对于做官的,该拿的,是国家和人民给你的工作报酬;不该拿的,是通过贪、占、捞这些以权谋私的手段得到的东西。只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以宽心换人心。宽心,就是对人要有宽容之心,为人要有宽广胸怀。逢事不必斤斤计较,对人不必耿耿于怀。同事之间,不记恨,不结仇。领导之间,遇事能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互相理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领导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容忍别人的缺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责备,更不可吹毛求疵,因小而失大。宽以待人则矛盾可以化解,积怨可以消除,气氛可以和谐,关系可以融洽。

以公心换人心。公心就是公正之心。领导者要有公正之心,不论对人对事都要做到公正公平。对一个人的不公平就可能影响到对众多人的公平对待;对一件事的不公正就可能影响到对其他事的公正处理。为官做人切不可心术不正,一个玩心术、搞权术的人,其心田就会杂草丛生,其舌头就会杂语乱喷,其行为就会杂乱无章。这样的人是非不明,良莠不分,黑白颠倒,终会丢失人心。从政者一定要讲公平。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倾,不平则鸣。待人处事如讲亲疏、分远近、论薄厚,其结果只能加剧矛盾、助长风波,甚至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毁了自己,误了事业。为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做官更要堂堂正正,公道正派,秉公办事,不偏不倚,这样才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立无愧于人。

以诚心换人心。诚心,诚信,乃立身之本。曾国藩说过,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建立根据地才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诚,就是真实无妄,实实在在,没有虚假,没有装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就是信誉。诚不至,则信不立。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有言而有信,才能立得住,走得稳,在你的人生路途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谁虚情假意,谁就会被别人所唾弃。

以殚心换人心。殚心者,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之意。为人做事要胸怀大志,持之以恒。胸无大志,难成大事。空有大志,或朝立夕改,半途而废,也不能成大事。有志者,事竟成。有了志向,还必须卧薪尝胆,一以贯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做官必须立志,有了志向,就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殚精竭虑为党和人民做事。只有切实为老百姓做事并带来实惠,自己才能无愧无悔,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

为官“三难得”(3)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呢?一是听掌声,在一些重要场合听群众是否有发自内心的掌声,特别是离任时群众的掌声就是对自己的最好评价;二是听口碑,经常倾听上级、同事、部下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了解他们背后对自己有何评价,政声人去后,离开原工作岗位,再听听人们对自己是否还有些留恋、怀念,这是对自己是否得人心最有力的的验证;三是看票数,在民主选举、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时看自己的得票数有多少,这也是人心向背的重要标志。

作为领导干部,究竟有哪些行为最不得人心呢?一是不讲科学,盲干瞎干,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二是追名逐利,欺上瞒下,虚报浮夸,炫耀“政绩”;三是贪得无厌,狮口大开,受贿索贿,生活腐化;四是作风粗暴,官气十足,颐指气使,横行霸道;五是心术不正,办事不公,奖罚不明,徇私枉法;六是不求进取,固守摊子,求稳怕乱,政绩平平。

人常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你要有所作为么?切记:人心最重要,人心也最难得。

人才难得

翻开历史,不难看出,任何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网罗人才,重用人才。人类历史上所有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都是由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所绘就的。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也是最难得的。

汉高祖刘邦如果没有张良、萧何、陈平的鼎力辅佐,怎能成就一番帝业?刘备欲得天下,桃园三结义,得关羽、张飞这样的患难兄弟,又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出山,这才“如鱼得水”。试想,如果没有关、张、赵的神勇无敌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凭什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呢?我党历史上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敬爱的周总理大智大勇,才华横溢,蒋介石曾多次慨叹,为什么国民党内就没有一个像周恩来这样的人呢?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摆脱美国当局的百般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气极败坏地叫嚣:我宁可枪毙了他,也不愿把他留给中国,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师。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但矢志不渝,愈挫愈奋,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四个字:人才难得。正是这位难得的人才日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航船。

当今,我们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人才的作用更为重要。许多领导干部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大会小会讲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才;提供优惠的条件,留住人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大胆破格选用德才兼备、符合“四化”标准的优秀人才。对此,我们几乎耳熟能详,但事实是,我们天天喊人才重要,可是真正能够独挡一面、支撑大局、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又很难选拔上来,或者选拔上来又重用不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韩愈的《马说》里面有一段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人才是有的,但缺“伯乐”,或没有伯乐的眼光,发现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情况不熟,难以选才。有的领导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或有的领导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连干部的基本情况、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选任干部只能人云亦云,轻率决策。

二是世俗观念影响,难以选才。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些领导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上,使用干部没有胆识,求稳怕乱,仍用过时的用人惯例,一味地考虑论资排辈。

三是人情关系干扰,难以选才。一有人事变动,各种关系网、说情者便会闻风而动,老上级、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送纸条,托人说情,往往是把一些不合格的人选甚至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蠢才推到你的面前,干扰人才的选拔任用。

四是私心杂念作怪,难以选才。有些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买官卖官,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只能顺水推舟,昧着良心把不合格的人选安置到重要岗位上。

五是心胸狭窄,难以选才。有些领导自身素质不高,或昏庸无能,或刚愎自用,或鼠肚鸡肠。他们不忘过去的一些恩恩怨怨,对一些能干的人才抱有成见,认为不是自己的人,以种种理由不愿放到重要岗位。

六是求全责备,难以选才。有的人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有的人本质很好,但在枝节上有些小毛病;有的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锋芒毕露,不时会顶撞领导。把这些人放在某种岗位上,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才能和作用,但由于个别领导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得不到重用。

七是搞平衡照顾,难以选才。有些领导提拔干部往往是这个部门提几个,那个部门也得提几个;你的部下上几个,我的部下也得上几个,搞相对平衡,求相安无事,而不是从工作出发,选贤任能。

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得到重用,首先必须有一种好的选人和用人机制,其次,领导者必须做一名“伯乐”,会相马,善选才。为此,应该做到:

一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决破除传统观念和世俗的束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拘一格,启用人才。

为官“三难得”(4)

二是出以公心,任人唯贤。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可掺杂个人的私心杂念,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

三是公道正派,排除干扰。要行得正,站得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顶住各种关系网和说情风,用好的作风选出作风好的人,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以一身正气消除在用人上存在的最大腐败。

四是依靠群众,民主推荐。解决用人方面存在的弊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阳光作业”。通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的方式,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规范干部选用程序,增加透明度,加大监督力度,力争把各类优秀的人才最大限度地选拔出来。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造就和选拔千百万优秀人才。如果你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真心实意广纳群贤,就一定不会再感叹人才难得了。

为官底线(1)

排球、网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比赛,球场上都有底线。球出了底线,就会丢分。领导者做事也有许多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原则。如果我们做事出了原则底线,同样也会丢分,这个“分”就是人品,就是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