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芝麻官悟语 >

第10章

芝麻官悟语-第10章

小说: 芝麻官悟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腕硬要有胆气。胆气是一种力,是腕硬所需之力。有力则刚,有刚则硬。腕硬必须有一定的胆量和勇气,必须心硬,不能心慈手软。为了坚持原则,捍卫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一些党纪国法所不容、民愤极大的人和事,不管势力有多大,不管关系有多硬,不管有多少干扰和阻挠,都要敢于下手,果断处理。震动全国的厦门走私案,涉及大小官员上百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法严惩,毫不手软,使触犯党纪国法者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大小贪官为之心惊胆战。可以说,惩治了一批贪官,教育了一大批官员,赢得了党心和民心。

腕硬要有骨气。骨气是一种魂,是腕硬所需之魂。要腕硬,没有办法、没有手段不行,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骨气,这是根本,是核心。当领导必须有刚强不屈的气概。朱基总理在就职演说时讲到,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表达了一个共和国总理的决心和雄心,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志气和骨气,让人听了就感觉到他的“腕力”。

一个领导有了锐气、胆气、骨气之后,就能做到腕硬,腕硬的领导者自然有一种威严。朱元璋率红巾军打天下时,军中屡有发生欺压百姓的事情,影响红巾军名声。为严明军纪,朱元璋传令将徐达大将军斩首示众。手持钢刀、杀气腾腾的刽子手把徐达当众押了出来,众将士一看要动真格的,纷纷跪下求情:“军务紧急,正是用将之时,望元帅宽恕,不能只怪徐大将军,我们都有责任。”朱元璋脸色铁青,一派威严,半晌才问:“我们起兵为什么?”众将士齐声回答:“替天行道,除暴安民!”朱元璋接着说:“我们起兵反元,就是因为元朝官府欺压百姓。如果我们反过来欺压百姓,该由别人替天行道,把我们除掉了!看在众将份上,这次暂且饶过,以后再发生欺压百姓之事,定斩不饶!”此后,徐达带领的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深得民心,节节获胜。朱元璋施威,换来了好军纪。可见,有威严的铁腕领导,才能形成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

当然,腕硬不是独断专行,以权压人。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硬得有理有节,要恩威并施,刚柔相济,让人口服心服。

拳 重

“拳重”,就是狠抓落实,工作有气势,有魄力,有力度。

无论干什么工作,最终要看实际效果。如果思路再好,决策再好,就是落实不了,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抓落实需要下大力、出重拳。“拳重”就是要五指并拢,形成拳头,找准突破口,打出漂亮仗,把好的思路和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拳重须有气势。拳击运动员在比赛时,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并且要以重拳出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干工作也是一样,要成功,首先要摆出一种势在必行、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的决胜态势,让人们感受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样,部下才会感到形势咄咄逼人,不干就要落后,不落实就要受惩,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活力。各个级次相互促进,整个工作全盘激活;一步推进,步步推进。气势足,才能营造声势,鼓舞斗志,提高士气,形成合力;气势足,才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没有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和精神,再好的思路和创意,既干不好,也干不成。

拳重须有魄力。有魄力,就是有胆有识,作风果断。领导者要善于从大局着想,从大处着眼,从大事着手,敢于抓大事、办大事、成大事,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抓好关系国计民生大决策的落实、大工程的实施和大项目的推进,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使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深圳特区建设开始,东部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实现共同富裕,又适时实施西部开发大战略;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一批举世瞩目、福泽千秋的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敢抓大事、成就大业的雄才伟略。

拳重须有力度。领导者开展工作,要敢于见真的、碰硬的,如果说得多而干得少,吹得大而干得小,就是空谈主义、浮夸作风,这种领导无所作为。比如人事制度改革,光说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但不动真的,就起不到改革的作用。重拳出击就要让混日子的人感到疼才有效果,不疼不痒、触及不到人的根本利益,改革就不会成功。郑板桥有一副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说的是语言的力度。抓工作没有力度,软绵绵的,就叫不起套,就鼓不起劲。把工作抓稳、抓准、抓到底、做到位,直到干出成效,达到目的,这才叫有力度,才叫重拳出击。

为官“八字经”(3)

“拳重”体现的是一个领导者的工作力度和工作到位程度,展现的是一个领导者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唯有“拳重”才能干大事;只有“重拳”才能干成大事。所以说,实施任何一个战略,干好任何一件工作,如果没有一种重拳出击的气势、魄力和力度,是万万不行的。

“脑清”、“心正”、“腕硬”、“拳重”是优秀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是非常可贵的素质。这八个字,就像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挑、折、钩八种基本笔画,由此可组合变化出千万汉字与万千文章。“脑清”、“心正”是内功,内练其德;“腕硬”、“拳重”是外力,外展其才。一内一外,相辅相成,可成就事业,大有作为。

做官必有为,有为才有位。要想有作为,就要磨练八字基本功。“脑清”可见为官的学问与修养,“心正”可见为官的道德与气节,“腕硬”可见为官的胆识与威严,“拳重”可见为官的能力与作风。

为官“七音符”(1)

“多来米发索拉西”七个音符,可以演奏出美妙动人的乐章。“1 2 3 4 5 6 7”七条“官经”,好比七个“音符”,熟悉和掌握它,可以得心应手地演奏出领导艺术的和谐之曲。

○一大法宝○二说作风○三个环节○四把尺度○五欲五先○六条准则○七种方法一大法宝团结是法宝。团结出智慧,出力量,出成绩,出干部,出人才,更出生产力。

团结意味着放弃和付出。如两个球体要粘在一起,就必须各自削去一块,由点的接触形成面的接触。否则两个球体就难以粘在一起。俗话说,枣核尖对尖,永远合不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法宝。假如一个单位有6个领导,这6个领导之间团结状况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算式:六个人齐心合力,则是:1+1+1+1+1+1=6有一人不团结,则是:1+1+1+1+1-1=4有二人不团结,则是:1+1+1+1-1-1=2有三人不团结,则是:1+1+1-1-1-1=0有四人不团结,则是:1+1-1-1-1-1=-2上面几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算术题,但其中所隐含的深刻道理却往往被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所忽略。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团结,就是同心同德,齐心合力。

《北史·吐谷浑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阿豺突然病重,将诸子叫到一起,让儿子们各拿出一支箭,折断扔在地下。接着又让慕利延将其余的十九支箭合在一起令其折之,慕利延无法折断。阿豺就说:“你们懂这个道理吗?单个的很容易折断,合在一起就难以摧毁了。大家戮力一心,国家就稳固了。”

同舟共济海让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集体团结起来,可以战胜前进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一个民族团结起来,可以抵御外侮与欺凌;一个国家团结起来,可以走向富强,屹立于世界之林。可见,“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可以强化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建设美好幸福的明天。

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关键是党政一二把手要真诚合作。他们两个团结了,整个班子就团结了,一二把手的团结对整个班子的团结至关重要。党政一二把手的团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诚相待。一二把手既然走到一起工作,就要珍惜这种合作共事的缘分,要处成朋友,而不能成为对手;要相扶相助,而不能互相拆台;要真诚合作,而不能心存猜疑。二是经常沟通。领导成员之间,尤其是一二把手要经常通气,在大事上要取得共识,不能各拉各的套,各唱各的调。切不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人常说,话不说不透,事不说不明。长期共事,工作中难免有矛盾、有分歧、有误解,大家要经常谈心,及时沟通化解。三是宽容忍耐。对一些非原则问题、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不可因小失大,要经常提醒自己,多忍耐一些,多宽容一些,小事不计较,闲话不在意。做到容人、容事、容言、容怨。四是姿态要高。主要领导要姿态高一点。一把手是主帅,也应该是兄长,不能与副职、下手斤斤计较,分高低,争长短。更不能抬高自己,压低别人。尤其是不能拉帮结派,互相攻击。若为争权夺利而拉帮结派,说不定未收其利倒先蒙其害。喜欢拉帮结派,只能失败更快。五是进行必要的思想交锋。班子要经常开民主生活会,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话说在桌面上,敞开思想,分清是非,形成共识。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一二把手团结的如果像一个人一样,那么,一些挑拨离间的人就无机可乘,一些是非、闲话、矛盾也就随之减少。在这样团结和谐的环境中,大家一门心思谋事,心情顺畅干事,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如果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一二把手不团结,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言和意不和,明争暗斗,相互内耗,其结果只能是各拉一派,互相拆台,最终两败俱伤,各自垮台。

领导班子只有团结和谐,作风硬、形象好,才有号召力;只有团结和谐,同甘苦、心相通,才有凝聚力;只有团结和谐,想干事、会干事,才有战斗力。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法宝,从政者必须牢牢记住。

二说作风说了就算,说了就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想说了就干,领导者必须首先说了就算。领导者只有说了算才有权威,领导者有权威下级才能做到说了就干。一切工作关键在干,干好一切,关键又在领导者过硬的“二说”作风。

说了就算说了就算,就是说话算数,守信用,重承诺,想方设法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人生在世,信用为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讲信用,便不知道他怎样立身处世。

说话算数才能取信于民,树立威信,成就事业。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他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们不相信,谁也没去动它。于是商鞅又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赏五十金。这时一个男子站了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使百姓感到他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行开了。军令如山倒,三国时期当马谡失去街亭要地时,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他,履行了战前的诺言,维护了军威。

为官“七音符”(2)

一个领导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权威,权威的最起码要求就是领导者说了有人听。让下级感觉到你的话份量很重,不听不行。要形成这样的工作局面,你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风,必须有说了就算的领导气概。比如,在某些责任重大的工作中,事先立下军令状,违者必纠,对重大失误者要给予撤职处分。假如真的出了问题,该撤职的撤了职,该查办的得到查办,领导承诺兑现这种无声的行动,好比商鞅移木赏金,好比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常常给下级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久而久之,领导者说话算数的威信就会在下级心目当中形成,领导说的话就自然有了份量。领导者说话算数,言出必行,那么下级才会把听到的话一句当一句,不敢敷衍应付。假如领导者说话很随便,常常说了不算,那么下级便不会把你的话放在心上,那你的工作就十分被动。因此,说了就算,一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