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

第14章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第14章

小说: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如海深知贾府水深,叫贾敏带了诸多银钱细软上路,深恐妻儿受到半分委屈。

这边行李逐渐收拾妥当,那边才得了消息的瑶小妹却是又惊又恐,心中甚是不安。

明明已经脱离了原定的命运,怎的又要去贾府?莫非她还是没办法把林府原有的命运改变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瑶小妹怎么也想不通,整日里郁郁寡欢,郁闷至极。

奈何林府上下都为了去贾府做各种打点,黛玉和静德二人又心生期待,自是没人注意到瑶小妹的心思了。

瑶小妹思索了几日,终是不得要领。无奈之下提笔写了书信,将自己的郁闷写了出来,绑在了自家养的鹞鹰腿上叫它送信给胤祥。

这鹞鹰本是凶猛的肉食动物,样子与鹰相似却不及它大。也不知道胤祥怎么弄到手的,还训练的听话温顺。至少在瑶小妹身边的确非常温顺。

胤祥在当初走时说自己会再来看她,瑶小妹只以为他在说笑,想着一位皇子哪会记得她这样的小姑娘呢?

谁知到了第二年,胤祥的确没有食言,一年往林府跑了两趟。开始时林如海还有些忐忑,以为这十三皇子有什么企图。

后来见他只是与自己的儿女玩耍,也就放下心来。到了后来更是习以为常,与胤祥倒是颇为熟稔了。

胤祥来了两次后,第三次便送了瑶小妹一只鹞鹰。道是有事没事便可通信,瑶小妹想着反正也没坏处,便收了下来。

几年下来,瑶小妹与胤祥虽见得不多,书信来往却从未间断过。两人的情谊也越发的深厚,胤祥有时得了什么好玩意还会叫人送与她。

是以,如今心里有了不痛快,瑶小妹便想到了胤祥,将郁闷写在了纸上传递过去。

过了几日,鹞鹰带着胤祥的书信回来了。胤祥只道若是瑶小妹来了京城,他便带她吃遍整个京城,让瑶小妹看的心中发笑。

胤祥的书信犹如一颗定心丸,让瑶小妹镇定了下来。反正她也改变不了什么,倒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她都能将母亲和弟弟从阎王爷手中抢回来,难不成还会怕一个贾府?更何况,她与胤祥关系这么密切,若是出了什么事,胤祥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想到胤祥,瑶小妹顿时大安。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得很。胤祥是未来的皇帝——雍正最信任的兄弟,没有之一。有这么一个大靠山,她还怕甚什么?

想通了这些,瑶小妹也不心烦了,乖乖的随着母亲打理行李。甚至有了些期待,她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城呢!

好不容易收拾妥当,贾敏带着孩子便要离家了。瑶小妹走之前特意叮嘱了爹爹林如海,叫他绝不能累坏了身子。她还记得林如海在原著中早死的命运,生怕他会出什么差池。

林如海连连答应,其实哪里用得着瑶小妹叮嘱呢,他自己都会小心万分的。毕竟此时的林如海同原著中的林如海不大相同,不仅幼子健在,娇妻亦未离世。

林如海现下正是人生最得意时,哪里会同红楼梦中一般心灰意冷,黯然离世呢?倒是瑶小妹多想了。

总之,不管瑶小妹是何复杂的心情,终是随着贾敏离开了扬州城。此去一别,归期遥遥。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归来,或许……再也不会归来了吧……

瑶小妹惆怅的心情没维持几天,便因路上的奔波劳累而将之忘却脑后。只想着能早日到达京城,好能休息一番。连日里的坐船,可把她晕得够呛。

一路上走的水路,一连几个月过去。这一日,终是到了京城。

贾敏等人弃舟登岸时,早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等候多时了。贾敏原是府上最为得宠的人,早有几个二等仆妇前来拜见。

贾敏与其说了几句,便带着几个孩子上了轿子。进了城,瑶小妹有些好奇的将纱窗偷偷掀起了一个小角,露出一只眼睛朝外看了看。

果然不愧是京城,比之扬州城好上数倍。街市之繁华与别处大不相同,看的瑶小妹心中有些亢奋,倒也没做别的,将纱窗又归了原处。反正来日方长。倒也不急于这一时。

又行了半日,终是到了荣国府,从偏门进入。轿夫抬到了将转弯时便退了下去,后面忙上来十多个十七八岁的小厮抬起了轿子。

又过了会儿,瑶小妹终是被扶下了轿子。脚踏上地面时,她是心下大定,舒坦许多。

☆、第21章 入贾府,见宝玉

几个月来待在船上,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就是不大爽快。

瑶小妹移了几步,与小静德一同紧挨着贾敏。黛玉则站在贾敏的另一侧,扶着婆子的手,过了垂花门,转过了插屏。

又走了不多会儿,看到【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贾府果然如书上写的一般,富丽堂皇至极。可惜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家,再风光不得几年了。

瑶小妹心中暗腹:怪不得雍正一上台便着手抄了贾家,也不顾贾元春当初的一丝情分。

台阶上早已有几位穿红戴绿的丫鬟恭敬的等候着,见到贾敏几人立是明了来者是谁。忙都笑着迎上前道:“老太太今儿都念着许多回了,姑奶奶可是来了。”

说着几人便争着打起帘子,又有人道:“姑奶奶到了。”

瑶小妹随着贾敏进入房中时,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由人扶着,神色甚是激动地迎上前来。

几个孩子一看便明了,这便是他们的外祖母了。

贾敏见到母亲亦是伤感,上前几步想搀着母亲,却被贾母一把搂入了怀中。边哭边道:“我的乖女,你怎的如此狠心,今日才来看我!”

“娘,都是女儿不孝!”贾敏自嫁给林如海后,因路途过于遥远,十多年来只是逢年过节打发了人来送东西,并未回过贾府。

因此亦是心中对贾府思念得紧,越是靠近京城,她便越是近乡情怯。早在踏进贾府时,她看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便已心情澎拜。如今贾母一哭,她再是忍耐不住,同贾母相拥着哭了起来。

当下站立一旁的侍从也纷纷掩面而泣,不知作何感想。

黛玉和静德二人是小孩子,看到母亲与外祖母相互对哭,不由得也都低头垂泪。让瑶小妹有些无奈,也不得不跟着照做。

要她说,这可是大喜事啊,哭个什么劲儿啊?还有那些丫鬟侍从,我娘和外祖母哭是因为当事人,你们哭什么?

瑶小妹一边低头憋泪,一边心中无限吐槽着。怪不得人说古代内院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这话果然不错。这几个丫鬟拉现代都能当影帝了!

贾母和贾敏两人哭个不停,众人一时纷纷劝解着,终是停了哭意。只是贾母紧紧拉着贾敏的手,挨着自己身边坐下,生怕一松手女儿便不见了。

贾敏未出嫁前是千娇百宠,自是不会觉得有甚不对,理所当然的坐在贾母身边,位于上首。

“这便是我那三个外孙儿吧?来,让我看看。”贾母一坐下,便叫黛玉几人上前来。

几人上前围住贾母,齐声道:“见过外祖母。外祖母安!”

“哎,好好,都好!”贾母一看几个粉雕玉琢的人儿围着自己,顿时高兴地笑眯了眼。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反倒不知道该搂谁入怀了。索性一并拥入怀中,心中疼爱无比。

众人见贾母的模样,当下明了许多。早前便听说这位出嫁了的姑奶奶曾是府中最受宠爱的人儿,说是除了天上的星星月亮,别的要什么都一应允了。

这位姑奶奶出嫁时,那可是满城皆知。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怕是贾母对其的宠爱是有增无减了。

贾母与问了几个孩子些话,几人一一作答,口齿伶俐,乖巧无比。贾母与贾敏又说了几句,方才记起与几人介绍下在座的几人。

瑶小妹这才打眼打量了下四周,见人坐的甚满,比之书上写的黛玉初次进府时多出许多。

再一细想便明白了怎么回事,黛玉毕竟是个晚辈,不必叫人专门等着。而贾敏则不一样,她可是贾府出嫁的姑奶奶,论身份地位,那可是一等一的,谁敢怠慢?

瑶小妹又细细回想了一路上的情况,更是确认了自己的观点。

正想的出神,忽听一句轻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姑母不愧是老祖宗的亲女,这般风姿真是闻所未闻。便是几个弟弟妹妹,那通身的气派,哪里像老祖宗的外孙外孙女儿呢?嫡亲孙儿还差不多!”

瑶小妹闻言回过神来,朝出声着望去。只见此人打扮甚是彩绣辉煌,如仙子般的人儿。身量苗条,粉面朱唇,可不正是王熙凤?

贾母笑道:“就你这个‘凤辣子’偏会说话。”话是这么说,可见她笑的脸上像出花一般,可见是极其受应这般话了。

贾母见几人不知王熙凤是谁,又稍加解释了一番。接下来的众人贾敏几乎都认得,瑶小妹三人一一上前拜见过,这才轮到迎春、探春、惜春三人。

几人年龄若仿,倒是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只是现下并非是聊天的时候,只得说了几句便住了嘴。

这一番拜见下来,倒也不费功夫。贾母又拉着贾敏,关切问道:“你来信说是有病在身,要来京城医治。到底是出了何事,你还未出阁时,身子甚是安好,怎的如今闹得要来京看治?”

“其实也并非大病。”贾敏笑着拍了拍贾母的手背安慰道:“只是前些年,怀着德儿和瑶儿时,不小心落下了些病根。本来是好了的,没想到前阵子又犯了病。扬州城里找来的大夫尽是些庸医,总是说的严重些。老爷对我甚是重视,怕我有个什么差池,这才叫我来京城求医。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偏他不愿我迁就,便有了今日之事。”

这些话本就是贾敏与林如海两人编好的话,以应对贾府的询问。如今贾母问来,贾敏是对答如流,未露出一丝破绽。

“他是有心了。”贾母闻言点了点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这一生诸多儿女中,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了。偏你又嫁的远,我生怕你每年是报喜不报忧,怕林家待你不好。如今看来,当初为你千挑万选出的夫君,果真是未辜负了我的期望。”

“老爷待我甚好,母亲不必担忧。”贾敏低声笑了笑,满脸的幸福之色,看的贾母心中大安。

“今儿你们才到,定是舟车劳顿的紧。我早就命人把你先前住的院子收拾起来了,待到明儿一大早,便叫人持贴请了太医来,定要为你调理好身子。”贾母望着女儿有些疲惫的神色甚是心疼,这可是她宠了十多年的心肝宝贝,便是不小心磕着碰着哪点,也会让她心疼半天的。

若论贾府中,贾母最疼爱的是谁?不是贾政,更非贾赦,而是这个最小的女儿,贾敏。当初贾敏未出嫁时,便是贾政也要靠边站。索性她性情温和,与几位哥哥的关系又较为不错,兄妹之间倒也关系融洽。

贾母又留了贾敏好大一会儿,方才叫她去安顿住处了。因着除了贾赦贾政二人是男子,出去办公务未曾归来,其余人皆见过了。并且贾敏的身份在那搁着,倒也不必去拜见谁。

贾敏带着三个孩子暂时安顿下来后稍稍歇了歇,又去了贾母那。母女两人十多年未见,一时半会儿是聊个不停,倒是让在一旁坐着的三个孩子颇感无奈。

不知不觉中,便到了传晚饭的时候,众人按规矩入座。贾母拉着贾敏坐到了她身旁的空座上,贾敏笑着应了下来。

王熙凤甚是有着眼劲儿,见旁边有几个空座,忙拉了黛玉几人要他们挨着贾敏坐下。

几个孩子十分推让,贾母却笑着发话,让他们坐下便是。又见贾敏微点了头,几个孩子这才放心坐下。

贾府的饭时规矩与林府有许多不合,好在贾敏之前已经细细对几个孩子有所交代,几人也未曾出差池,做的是有模有样。

贾母见黛玉年龄最大,便问了几句读了什么书,平时都做些什么之类的话。黛玉一一作答,话音还未落下,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而后又有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瑶小妹一听,顿时浑身警惕起来。她可不想自家姐姐再跟这块石头有所牵连了。管他什么玉石顽石,爱祸害谁家就祸害谁家去,别扯上她姐姐就成。

什么木石良缘,金玉良缘,有她在,统统别想跟她林家沾上关系!

她才不管自己姐姐是不是绛珠仙子,更不论是否要还泪。总之一句后,有她在,别想让她姐姐为个破石头掉半滴泪!

瑶小妹心中所想别人并不知晓,只是她的态度却让坐在一旁的小静德纳闷的瞅了她几眼,不知道妹妹是怎么了。

两人是一胞所出,相互之间最为了解。瑶小妹警惕的模样自然被他有所察觉,只是不知道妹妹要干什么,作为一个从小就被瑶小妹欺压惯了的孩子,自然不会多嘴去问。便在一旁呆呆的看着,觉得会有什么好戏上演。

☆、第22章 黛玉受辱,贾敏发飙

这边瑶小妹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