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

第13章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第13章

小说: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州又怎样?我才……”男童气冲冲的想要说什么,可话还未说完,便被他妹妹强行打断了。

“哥,爹爹说了,在外你要听我的。你若是闯祸,爹爹回去又要罚你了!”小姑娘见劝不住兄长,便将自己的爹爹说了出来。

男童闻言顿时气焰全灭,想起自家爹爹那张不怒而威的容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再不敢多言了,只是恶狠狠的瞪了胤祥一眼。

胤祥察觉到对方的目光,眼睛眯了眯,冷冷道:“看来你还心生不满?”说着便招了招手,叫了两名侍卫上前。这样的人,哪里配得上让他出手?

本来胤祥是不想与其多计较的,奈何这人太过没有眼色,又不懂得识时务。他是一名皇子,有着自己高贵的骄傲,哪能是什么人都能冒犯的?

“是我哥哥太过鲁莽了,他不是有心的,我代他向您赔礼!”小姑娘见状不好,忙上前一步挡住了自己兄长,放低了姿态,向胤祥柔声的道歉。

她是个极其聪慧的姑娘,家中又是行商的,从小被当做男孩培养。眼界、见识及心计都是同龄人的佼佼者。很多好东西她都见过,亦知道其中的价值。

开始瑶小妹的时候她扫了一眼,见其虽是穿戴整齐,但衣物配饰与自己的穿戴是相差不多。再加上对方是个小孩子,自己又的确是喜欢那个香囊,这才稍稍出言挑拨了下。

而她却疏忽了一旁站着的胤祥,当看到胤祥的时候,她就有些头皮发麻。别看这人打扮简单,但那衣料,那配饰,无一不代表着此人的身份决非普通的富贵人家。

她家是皇商,最是清楚行情。这少年的身上有些东西甚至是皇室专用的,这也就意味着……少年的身份很不简单!

因此这才紧紧的拉着自家哥哥,不愿他多说话得罪了贵人。她亦知道自己是个姑娘家,一般情况人家是不会跟一个小姑娘过多计较的。因此便将姿态放的低低的,柔声道歉。

事实证明,她也的的确确猜对了。胤祥见对方是个小姑娘,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不耐的挥了挥手,叫其离开。

小姑娘见状松了口气,忙将香囊恭敬的送到了瑶小妹的手中,好声好气的说了些赔罪的话便忙拉扯着不满的兄长离开了。

“妹妹,你扯我作甚?我们可是金陵……”

“这里是扬州不是金陵……”

“咱们薛家……”

那对兄妹一边走,一边争论着,聊天内容顺着风吹到了瑶小妹的耳边。虽是只言片语,却让瑶小妹听得一怔。

这话说来……可不就是金陵薛家么?瑶小妹仔细回想了下,越发的确认了。原来这对兄妹便是薛蟠、薛宝钗二人了。又算了下年龄,的确是对上了,看来是没错了。

瑶小妹想到了薛家的命运,心中升起淡淡的同情,都是可怜的人呢……恐怕过不了几年,薛家的主心骨就要倒了吧?

只是,这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只需要顾好自己的家就行了,瑶小妹想到这儿,便将这事抛之脑后。

反正目前为止,她的到来已经为林家的命运做出了改变。今后若是一直这样,恐怕这薛家是她第一次见,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将转瞬间想到的念头抛开后,瑶小妹抬头看了看胤祥,心中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她从来未见过胤祥这个样子过呢!

一直以来,胤祥在她面前都是嬉皮笑脸的模样,从未发怒过,让她都快忘了这人是个皇子了。而且是今后最有名的四爷党,威名流传百年仍不消散。

如今胤祥这般,忽的给了她一股奇怪的感觉,让她说不清又道不明。这是怎么了呢?想了想仍是未能想通,瑶小妹暗自摇了摇头。算了,想不出就不想了。便将香囊付了钱,和胤祥离开了。

瑶小妹和胤祥逛了许久,中午吃了饭后,便去河边包了条船来划着玩。

尽管两个人都不会划,但看着艄公划的很是容易,顿时兴趣上头。胤祥试着划了两下,倒是有模有样,可惜船只在原地打转,不会移动。

“这桨不好……”胤祥在瑶小妹的注视下有些不好意思,毫无愧疚感的将责任全部丢给了无辜的桨。

“嘻嘻……”瑶小妹低头笑了起来,一点都不给胤祥面子。让胤祥无奈的放下了桨,也不再试了。

因着昨日才下过大雪,湖面上时不时的有些碎碎的积冰。艄公的技术很好,左右一使桨,小船便绕开了。

两人玩了好大一会儿才意犹未尽的上了岸,天已经慢慢的黑了下来。

“回去吧?”胤祥低头看向瑶小妹。

瑶小妹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我想买些吃食回去。”

“行,走吧。”胤祥笑着拍了拍瑶小妹的脑袋,欣然允许。

“不要老是拍我的头啦,被拍笨了怎么办?”瑶小妹不满的龇了龇牙。

“拍笨了我负责。”胤祥哈哈笑道:“干脆你做我的小媳妇好了。”

瑶小妹翻了翻白眼,懒得理他。胤祥笑笑也不在意,拉着她去买吃的。

瑶小妹连点了十多份菜肴,吩咐人将这些东西送到林府上后,便和胤祥离开了。

回府后,贾敏早已等候多时。看到两人回来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一日的光景是瑶小妹自出生后最轻松的一天,以至于多年后瑶小妹仍是记得此时的欢乐。深藏在记忆海洋里,不曾遗忘。

又过了几天,胤祥一直留在林府不曾离去。每日里与瑶小妹斗嘴,享受着小静德的崇拜,与黛玉的接触虽是不多,但也颇为熟稔。

这日一大早,林府便来了一个侍从说要见胤祥。胤祥见了来人后无奈的摇了摇扇子,对一旁的瑶小妹和小静德道:“在这儿停了许久,我也该走了。”

“啊?”小静德闻言颇为不舍,望着胤祥问道:“祥大哥,你以后还会来么?”他对胤祥最是敬佩,不想其这么早就离开。

“会的,我下次来还要检查你的武功呢,你可别忘了习武。”胤祥笑着蹲下身来,安慰的拍了拍小静德的肩膀。

“恩,我会的!”小静德坚定的点了点头,他一定会好好练武的,以后随着祥大哥一同骑射狩猎,成为满族的巴图鲁!

胤祥转头又看向瑶小妹,点了点她的额头问道:“你这丫头,我都要走了你怎么还没什么表示?”

“唔……”瑶小妹低下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荷包递给了胤祥。

“恩?”胤祥一怔,诧异的看了看,问道:“这不是你前些天买的其中一个么?”

“本来就是给你买的。”瑶小妹笑嘻嘻的答道:“只是忘了给你了,现在你要走,便给你了。”

“你这丫头……”胤祥笑呵呵的将荷包仔细的收好,捏了捏她的小脸。“记得不要整天吃太多,小心变肥。”

“哼!”瑶小妹一把打掉他的爪子,斜了一眼,傲娇的转过头。

“好了好了,我说着玩呢!”胤祥忙讨饶的哄了哄瑶小妹,随后潇洒的站起身来道:“我走了。”

“一路顺风。”瑶小妹及小静德两人目送着胤祥离去,不知怎的,瑶小妹心里有些空荡荡的……

冬去春来,斗转星移。五年时间已然而过,瑶小妹几人均长了许多。

五年中,林府其乐融融,并未发生过什么大事。瑶小妹与黛玉二人专注读书习字,琴棋书画及女红等诸多事物,过得倒也充实。

瑶小妹喜的便是这种生活,乐得自在。总比去什么大观园要强上许多,每日里活的累人,哪有如今自在?她可是要立志做米虫的人!

看着一旁娴静文雅的黛玉,瑶小妹心生感慨。在自己家里就是比寄人篱下强,光看黛玉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一世的黛玉和红楼梦中那位动不动就犯病的弱女子大不相同。虽然也是身子弱些,但在贾敏和林如海两人的悉心照料下,比之大观园中却是是强了多倍。

便是那性子也开朗大气的很,全然不见书上所说的那种孤僻高傲。

想来也是,虽然贾府里贾母对黛玉是真心的疼爱,当做眼珠子一般珍惜,可他人却并非如此。

便是嘴上说是最怜惜她的贾宝玉也是个懵懂不知的蠢物,哪里懂得她的处境?不然也不会逼得黛玉说出什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了。

想到这儿,瑶小妹看着坐在一旁认真做画的姐姐心中一阵心疼。这么好的姐姐,怎么能让她落到那种地步去?

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决不能出现像红楼梦中那样的结局!

☆、第20章 终进贾府

彼时的瑶小妹并不知晓,其实再过不久,她就要和千防万防的贾府见面了。

这日,林如海归来便是一阵皱眉,惹得贾敏心生不解。

入夜时分,贾敏为林如海收拾衣物,不由得问起了此事。

林如海长叹一声,答道:“夫人有所不知,如今政局变化多端。太子年长,怕是有了心思。我恐自己一有不慎会出了差错,我便是罢官也无所谓,就是怕连累了你们,让你们无依无靠居无定所。每思及此,我便心生忐忑。”

贾敏闻言大吃一惊,慌忙握住了林如海的手问道:“老爷何出此言?”

林如海这才将事情细细道来。

原来,最近有位新上任的官员是□□,即索额图阵营中人。他虽无林如海那般位高权重,但也算不得低。

与林如海来往时,言语多有暗示。林如海深知这便是拉拢之意,明白此人怕是受了太子的授意。即便不是,恐怕也是索额图的意思,总是脱不了这二人的干系。

林如海做官多年,能够在巡盐御史一职上坐的稳当,心思手段可见是如何过人。话说回来,若他并无大才,康熙也不会派他担任这么重要的位置了。

林如海私下一琢磨,结合最近几年来朝堂上的风云暗涌便明了,这太子……再也不是康熙心中小时候的那个太子了……

只是这事林如海无法,他是坚定的保皇党,定是要站在康熙这头的。别人可以改阵营,唯独他不能。

不说他与康熙的同门情谊,便是这二十多年的交情也叫他不能改变。做人,是要有原则的。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深知康熙是多么可怕的一位帝王,能够十多岁便扳倒鳌拜的人,他敢冒险去背叛么?

林如海敢打赌,若是自己背叛了康熙,康熙第一个饶不了的就是他!因为他是康熙的心腹,人最受不了的背叛就是被自己信任的人所背叛。

所以林如海不能,也不敢背叛康熙。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了太子。照林如海对康熙的了解,只要这太子不做大逆不道的事情,恐怕日后上位是妥妥的。

这就是林如海担忧的地方,他虽然猜想太子有异心,但万事不能说死,万一太子啥事也没做呢?那日后太子上位,倒霉的定是林家无疑!

林如海这么一说,贾敏亦是担忧,两人脸色相对不好起来。

连续几日,林如海和贾敏这对夫妻脸色都是乌云密布,便是几个孩子也察觉出异样了。

偏生去问母亲时,贾敏矢口否认,让他们好好念书,莫作他想。黛玉几人也颇为无奈,只得作罢。

好不容易过了几日,林如海终是下了决心,做出了一个决定。叫贾敏带着几个孩子离开扬州,去京城。

“老爷,你这是何意?”贾敏不解的问道。

“我改不得阵营,只能将以后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林如海叹了一口气道:“你带着孩子去了京城,一方面有圣上在,自是不必担忧处境。另一方面,太子便在京城之中。你去了后,可与其亲眷相互走动。你是妇道人家,不会引人注意的。”

林如海说到这,又是一阵叹气。“若是日后我出了什么不测……你与孩子或可保命。再则可投奔贾府,有老太太在,想必她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贾敏闻言忽的落下泪来,哭泣道:“我虽是一妇道人家,却也懂得什么叫做生死与共。我怎么能丢下老爷,独自苟活于世?”

“痴儿!”林如海看着娇妻一阵心疼,将其揽过怀中低声安慰:“若不这样,莫非你想看着咱们林家就此绝后?况且这只是我做的最坏打算,朝堂上的事谁也说不准。”

贾敏听得心酸,哭的愈发的很。林如海只得细细劝说,最终贾敏还是点头答应了。

林如海见她答应,便修书一封给贾府。倒也没说为何,只道是妻儿身子虚弱,扬州城内难以医治,想让贾敏带着孩子去京城调养。再言自己公务繁忙,恐有照料不周,劳烦贾府照看一二。

贾府的人收了信,立是回了消息,道是姑奶奶回娘家自是悉心照料,让林如海不必担忧。来信又道贾母闻讯还哭了几场,叫贾敏快快收拾东西,早日进京才是正事。

这书信一来一回便是两三月过去了,贾敏早已开始收拾着行李。她未出嫁前最受宠爱,知道贾母闻讯定会同意,去信不过是为了报备一声而已。

林如海深知贾府水深,叫贾敏带了诸多银钱细软上路,深恐妻儿受到半分委屈。

这边行李逐渐收拾妥当,那边才得了消息的瑶小妹却是又惊又恐,心中甚是不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