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85章

二流-第85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流正在为笋壳如何处理发愁,这时,刘越能到了二流的院坝里,说:“二流,什么时候安排我家也打一口沼气池啊?”
    沼气池!听到这三个字,二流眼睛一亮,终于想到了解决笋壳的办法,不由得意地笑出了声。笑完,不理刘越能,跑回自己的寝中,拿出纸笔,开始写起计划书来。
    “刷刷”一个个汉字随着二流思路的泉源跃然纸上。
    二流的计划是,找一块地,建一个大型的加工厂,有笋子的时候烤笋子,没笋子的时候烤红薯,把红薯烤成薯条,包装起来卖还是挺管钱的。剥下来的笋壳、红薯皮放到沼气池里面去,变成沼气。再用沼气来作为燃料,用于烤东西。沼气所腐化的渣作可以作为肥料,用来浇灌红薯。这样就成了一个循环,这中间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肥料钱、燃料钱,可以增加农业的综合效应。这种模式在经济学上称为循环经济。
    写完计划,二流意,又赶紧联系几个理事讨论这个计划。
    很快,五个理事都到齐了,:想到,二流把计划抛出来,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好计划,但是,都提出了异
    刘海的意见,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发展势头正旺,应该先巩固好现有的成绩,把基础打牢,应把重点放在开拓市场上,等市场开拓稳固了,再来发展加工业。
    同时,刘海还有点担心薯条的市问题,毕竟这东西要进超市才好卖,而现在协会出产的产品还不具备进超市的条件。
    刘越能的意见是,现在做的几件事,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害怕资金链出了问题。他这一阵子不停地在看经济学的书,知道资金链出问题不是闹着玩地。
    刘越能给二流算了一笔:
    “路还在进行。这修路很烧钱地。一天二十来个工人。除了一半地义务工。还有一半得开工资。加上每天每人二十块地伙食标准。加上工具地损耗。一个月下来。就要烧掉将近四万块钱。这还不算因为一些边角土地给村民地损失赔偿。大块地土地都在村集体土地中给予补偿。估计把土坯挖下来。不算三道悬崖处。都要花掉将近四十万。
    硬化公路先不说。开悬崖地费用保守估计也得五十万吧。
    收地笋子一时半会卖不出去。现在已经垫了二十来万。全部收完后。估计得垫资六十来万在里面。
    这三笔大地支出就是一百五十万。会以前有地一百五十万就这样被分割完了。
    从现在到明年四月。如果干笋子卖得不好。都不会有什么收入进项。收秋季菜赚了四十来万。给理事分红后还剩下三十万。暂时还没有用途地钱就剩下这一些了。况且。这笔钱还不敢随便动。明年四五月收红薯地时候还得靠这笔钱来周转。”
    经刘越能提醒,二流和几个理事才发现,原来协会地资金链这么紧~。
    吴刚在换届中也被选为了村主任,村上处理的事情多了,见识也跟着高了一些,他提出,要尽快争取把公路的事情先落实了。又要修路,又要发展加工业,时间上忙不过来,资金上也跟不上。如果路没有修好硬化完毕,把加工厂设在高原村,交通很不方便,显然不利于协会的长远发展。
    刘越深也提出,二流想要跨出地这一步迈得过大,可能有些问题会来不及解决。
    五个人的意见,一下子给二流泼了几瓢冷水。二流在最初的冲动下,也静下来。他经过思考,也发现,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发展势头迅猛,把里面潜在一些危机给掩盖了,而这些危机可能在一瞬间爆发,导致所有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
    二流又提出了尝试性努力,即先建两个烤炉、两个沼气池,形成一个小型的加工企业,创造条件把竹笋加工的事情先落实了。
    这个尝试性努力地意见,获得了五个理事的一致通过。
    最后,理事会通过了几个事情,一是尝试二流提出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二是尽快把协会转为公司,为建工厂和销售作前期准备;三是积极组织烤干笋地销售,如果资金回收快,那最好不过;四是全力支持刘海扩大市场,到临近的县区去开分店。
    会议以后,二流便开始组织落实这几件事情。
    第一件,修沼气池、建烤炉,
    业生产模式。
    打沼气地技术人员被二流召集到他家,把小池塘的地挖了,用来建沼气池。为了加快进度,二流又出工钱聘用了十来个临时工。曾经地偷菜贼刘越金对这件事很上心,缠着二流给他一个临时工的名额,为了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二流便答应了。工程动工以后,刘越金干活特别卖力,二流也感到一丝欣慰,这刘越金终于学好了。
    堆在院坝角落的笋壳逐渐开始发出臭味,而沼气池的建设还没有完工。为了保护环境,这些笋壳被运到了已经打好沼气池的几家,倒在了他们的沼气池把沼气池的盖子一盖,什么臭味都闻不到。
    另一个烤炉很快就建设起来了,两个烤炉把二流的院坝占了四分之一。烤炉一建成,立刻投入了运行,干笋的速度刚好够得上收购冬笋的速度。
    徐夫子听说了二流关于用沼气烤冬笋的建议,他表示了担心,害怕沼气池出的气,烧起来温度太高,不好掌握火候,如果把烤的东西烧糊了,多的都亏了。
    这一点,二流也;到了办法:如果温度过高,则在火上用多层钢板建一个隔热板,钢板中间形成中空,让沼气烧几个小时,把隔热层烧热,就熄火一段时间,让隔热层积累的热通过中间的空气传递到上面一层钢板上,然后把冬笋烤
    当然,这只是办法,还没有过实地实验。沼气池也还在建设之中,这个方法能不能成,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第二件,把协转为公司。这个好办,去找了董镇一说,董镇听说协会将要办工厂,还要生产能够进超市的产品,这样就有税收了,高兴得得了,立马同意了这个要求,并指派专人负责给二流跑手续。
    二流只在一些需要他出面的环去一下,其他时间都有人帮他跑,他倒少操了不少心。
    第三件,组织烤干笋的售,二流暂时还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便想着把吴雅诗召回来,听听她的意见。吴雅诗今年卖红薯找了十万,高兴得不得了,借着过年之前的这段时间,与家人一起跑以海南去旅游了。她一听到二流召唤,立刻往家里赶,不过,还要三四天时间才能回来。
    第四件,刘海扩大销售规。这一件也不需要二流多操心,刘海已经在周边的七个县区联系好了门市,已经进入装修阶段,打的仍然是高原红果蔬协会的招牌,准备在新年后就正式营业。这一次装修,刘海专门请了装修公司设计,以红色为主调,体现高原红的主题,一定要装出一个统一的风格出来,其中的投资还不小。
    与秋要放假了,借着这几天的空档,二流决定去城调查一下冬笋市场的情况,同时把在省城读书的王与秋接回家。
    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二流便踏上了进省城的
    他没有事先告诉王与秋,想着给她一个惊喜。
    二流在省城读的大学,对省城比较熟悉。到了省城,已经是下午了,就找了间价格相对便宜的旅馆住下。把东西放了,二流又赶紧朝省城里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奔去。
    到了市场,里面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二流眼花缭乱。二流找到批发干货的门市,一家一家挨着问干笋子的价格。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干冬笋在卖了,零售价格都在十六七块一斤。销售的老板告诉他,临近过年的这一个月,送礼的人多了,这些东西都比较好卖,越往后价格也会越高。等年翻过去了,价格会小跌一段时间,到了六七月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价格又会涨起来,最贵的时候能够卖到二十四五一斤。
    二流又装成小批发商找他们谈生意,通过了解,干笋的批发价都要十二块以上,还得自己出运费。
    为了认真对照一下这些干笋和自家做的干笋的区别,二流买了一斤品相好的,回到寝室里,拿出自己带来的二十斤干笋子,对比起来。果然如徐夫子所说,这些干笋子都白白净净的,外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粉末,内行一看就知道是放了硫磺的。而自家做的笋子虽然有点发黄,却贵在清爽,无污染。
    通过比较,二流对自家的干笋质量有了底,但是,也有些担心,自家做的干笋卖相并不好,不知道大多数不懂行的消费者愿不愿意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33章 惊喜
     更新时间:2009…10…29 8:11:36 本章字数:3911
    上八点左右,二流估计着魏老这时候还没休息,便给电话,告诉他明天早上九点去拜会他。  首发魏老接到电话后很高兴,问清了二流的地址,告诉二流,明天让司机去接他。
    二流带上来的二十斤干笋,便是准备送给魏老的。同时,二流也想借此机会,听听魏老对干笋子的销有什么好的主意?
    第二日一早,二流在饭馆里吃了一碗刀削面,魏老的车就到了。车门打开,一个壮实的人影便从驾驶室里闪了出来,亲热地贴了过来,给二流来了个熊抱。
    “魏哥?是你!”二流感到一阵惊喜,他可没想到魏掠影会亲自开车来接他。
    这时候的魏掠影,与上次到高原村的时候略有不同,穿着笔挺的西服,显得成熟稳重,但见到老朋友,还是显出了他豪爽冲动的一面。
    熊抱过后,魏掠拍了拍二流的肩膀,说:“走吧,上车,今天刚好我在老爷子那里。”
    坐上魏掠影的车,一辆别,在省城来说档次并不高,但号码却却不简单,前面3个后面两位小数字的那种,传说中的车?违章了交警都不大管的那种。
    魏掠影一开车,一边说个不停,一点也没拿二流当外人:“上次从你那儿回来以后,我家老头子便看上了我拿回去的兰花,我没舍得给,老头子说我没时间养兰花,硬要帮我养着,我便和他约定,无论如何,产权是我的,看在他辛苦管理的情面上,欣赏费就不用给了。”
    亲两子,还明算帐?不过,挺有趣的。为了一盆兰花,至于吗?
    “凡子三个家伙,回来后就把我晾在一边,开始闭关,把在山上描的那些东西整理出来,联合开了个艺术展,还把我的兰花拿去展览了。艺术展上,有人给我出十万的价格买兰花,我没舍得卖。”
    开艺术展地事二流也知道。报纸上报了地。但是。并没有报道兰花地事情。真不知道这些城里人是怎么想地?在山里普普通通地一株兰花。拿出来就跟宝贝似地。争着抢着要。难道这样子做作。才觉得自己是懂得风雅之人?
    “告诉你个好消息。我都升副总了。这当副总比中层干部是要好一些。时间上自由度很大。员工们公司地规程操作。副总除了上传下达、督促检查以外。没什么事做。”说到升职。魏掠影很得意。
    二流赶紧祝贺:“那我以后得叫你魏总了。恭喜恭喜。”
    “哈哈。”听到二流叫地一声魏总。魏掠影觉得外舒服。说:“二流。我们俩是同过生死地哥们。不管人前人后。你都不许叫我魏总。只能叫魏哥。”
    “好。到了。”说着话地夫。魏掠影已经把车靠好。
    二流赶紧从车上走下来。舒了一口气。刚才在钢铁城市里穿梭。眼睛挺累地。
    进了魏老的家。魏老从花棚里走了出来,手上还沾着泥土,笑呵呵地招呼二流坐下。然后,便去洗手机处理泥土去了。魏掠影赶紧去给二流泡了一杯上好地竹叶青。
    等魏老回来,二流赶紧把包装好的干笋子拿出来,递给魏老,说:“魏老,这是家乡的一点土特产,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魏老很满意,用餐巾纸把还有点湿的手擦干,把干子拿到手里看。这一包干笋子可算送到他心坎上去了。一边看一边说:“你过来看望我,还需要带什么土特产呢?嗯?你这土特产有意思,从颜色上看,肯定是自家烤的。”
    “是啊。”二流见魏老一眼就看出来这干笋的不凡,显得很高兴,说:“这确实是自家烤的,今年协会收购了快一百万斤冬笋了,都烤成了干笋子。这东西没有加硫,所以颜色上比市场上卖的要差一些,但是,品质绝对比市面上地干笋子要高。”
    魏老听了,叹了口气,说:“唉,现在食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让人纠心了,在大城市里住着,每天吃的东西基本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农药肥料,不健康啊。还是这笋子好,今中午就把他拿点来煮起,二流不要走了,就在我家吃饭。”
    魏掠影注意到了二流收购冬笋的数量,问道:“一百万斤冬笋,烤了能剩下多少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