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65章

二流-第65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又开始了,新的收获又开始了。
    高原红的销售员经过昨天晚上的培训,效果完全出来了,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虽然穿着很朴素、很不整齐,但因气质改变自然而然透露出的女人味,与村姑独有的气息融合在一起,独有一番风味。
    前来参加和参观展销会的路人,从高原红红薯摊前经过,都不约而同地眼睛一亮。
    二流和刘海吃过早饭已经办事去了,剩下的理事和吴雅诗都到了销售现场。这最后一天能不能出彩,对协会来讲关键无比。一众理事高管看着销售员气质的变化,都觉得满意无比,这才是高原红的风采!
    吴雅诗看着自己培训出来的村姑美女们,很得意地微笑着。这是她努力的结果。
    早上这一段时间,前来买红薯的人比昨天多了很多,与昨天早上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没吃早饭的过客都纷纷前来购买。
    其他几个红薯摊昨天悄悄收购了大量的生红薯,今天拿出来烤来卖,最开始只卖两块钱一个,与昨天高原生红薯的卖出价格相比,足足少了一块钱。这是他们的应对措施,万一高原红薯摊拿出大红薯出来卖,他们只卖两块,逼着高原红薯跌价。如果高原红薯不跌价,他们也有赚的。如果跌价了,他们再暗中收购。等高原红薯摊一走,他们再高价卖出去。总之,算来算去,自己都有赚的。
    生意人都是精明人啊!
    这些红薯摊看到高原红薯摊果然没有再卖大个的生红薯,随即放心下来,看到生意好,价格也涨了起来,卖成了二块五一个。
    有些精打细算地顾客有了比较。买一个大红薯二块五一个。习两个小红薯才两块钱。加起来重量差不多。这样一算。他们就发现。买高原红薯还强一些。加之。昨天高原红薯地名气已经打了出来。很多顾客都是冲着正宗地高原红薯来地。自然在高原红薯摊前购买。因此。高原红薯摊比其他红薯摊生意要好得多。
    看到生意好。吴雅诗四人分别去不同地红薯摊帮忙去了。
    但是。其他几个红薯摊在高原红薯摊地带动下。生意也很好。
    展销会场门口。各个红薯摊各做各地生意。昨天悄悄进货进地多商家还偷着乐呢。
    今天是展销会进行地最后一天。人气格外地足。各种名优商品地专声促销会和签约仪式将要在会场里举行。因此。格外地热闹。展销会场地中间空出地场地上。不知何时已经搭起了半个篮球场大地展销台。
    上午九点一过。按照事先地安排。各路商家纷纷登上展销台。尽最大地努力来推销着自己地商品。希望有销售渠道地商家能够看中他们地商品。签下长期合作地协议。让自己地商品走出家门。卖得更好。
    各路销售渠道商也集中而至,在台下随意找了个位置站着,看着供货商的表演,在心底里打着小算盘。只有少数的几个大供货商才有在展台下有位置坐,其中就包括肖天宇。
    其实,很多商家在展销会召开的这几天,都在私下里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这种最后的表演大部分是一种形式,但还是有例外的情形出现。比如,某个商家突然决定与另一个商家进行合作,现场签下合同的。也有商家突然决定放弃与其他商家的合作的。
    商场的事情,如果没有白纸黑字,哪说得个准啊?
    当然,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看供货商们最后的表演了。因此,各路供货商都格外卖力。
    里面搞得热火朝天,巨大的喇叭声音从会场里面传了出来,偶尔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偶尔是伶牙利齿的促销声,冲击波在会场四周飘动,震得人身发麻。高原红薯摊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按照常规卖着自己的红薯。
    听着里面热闹的麦克风的声音,刘越能终于忍不住,走到另几个红薯摊前,找到刘越深和吴刚,说:“走,我们进去看看热闹。”两人早就想进去看看了,连忙丢下手中的活跟着吴越能进了展销会场。
    他们进来才发现,吴雅诗早就在这儿看了,眼睛珠儿骨碌碌直转,看到刘越能三人进来,连忙给他们打着招呼。四人挤到了一堆,一边议论着一边看起展销会来。
    刘越深惊叹道:“真没想到这种促销活动这么热闹。你看,连跳舞的都上了,还穿这么短,也不怕**。”
    吴雅诗哈哈一笑,说:“这是最后的手段,当然无所不用其极,每个商家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多数供货商还排不上号,只有一些产品热销的供货商才有这种机会。”(有点像**的强推封推,一笑)
    刘越能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说:“如果我们也到展台上去走一圈就好了。”
    吴雅诗一听,眼睛一亮,开始思考起来。
    刘越深却摇摇头说:“我们可没有那些商家花哨的手段,上去不被别人轰下台?”
    吴刚不屑地一笑:“这有什么,我们八个销售员往台上一站,那种村姑的气质自然会吸引到不少眼球,总比这些肚脐儿都露出来的好。”
    听到这句话,吴雅诗把手一拍,说:“这个主意好,我们联系一下二流,看能不能上台去走一圈?这可是宣传的大好机会,大家都想想办法。”
    刘越深拿起电话,拨打了二流的手机,关机?刘越深又拨打了刘海的手机,还是关机?刘越深无奈地把手中的手机关上,说:“两人都关机了。”
    吴雅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是那种想到了事情就去干的人,不干心里就不踏实。她眼睛一转,忽然看到传声里的一个人影,笑呵呵地走了过去,说:“童哥哥,还认识小妹吗?”
    这人正是童空,高原红薯第一天摆摊的时候,他来露了一下脸。童空一见面前的女子,是自己的堂妹的同学吴雅诗。他听堂妹童彩说过,吴雅诗是个很有能力的女孩,一直把追求财富作为自己的梦想,读高中的时候,被一个女性朋友以财富为引诱,引到沿海地区搞传销,现在醒悟了,回到了家中。虽然钱没赚什么,但营销方面的知识和见过的世面却不少。回来后,看着别人上大学干事业,她心里不平衡,意志消沉了好长时间。他的堂妹不忍心,鼓励了她好久,才让她有了一丝信心,恰好展销会有个公司缺发宣传资料的,便动员她来了,让她来看看有什么机会没有。不想,没过几天,她就加入了高原红果蔬协会。
    童空一看是吴雅诗,笑着说:“是你啊,有什么事?”
    吴雅诗心头一喜,脸上堆出了一朵花:“童哥哥,你一定听童彩说了,我加入了高原红果蔬协会,如今小妹我遇到难题了,全靠你帮我哟。”吴雅诗的声音娇脆,让人听了就有一种帮他的冲动。
    果然,我童空点点头说:“还真没看出来,你的眼光这么好。这高原红果蔬协会的生意比展销会场里的供货商还要好。我也尝过高原红薯,的确好吃。你有啥事就说吧。”
    吴雅诗心头一喜,指了指中间正有商家在卖力地秀着的舞台,说:“童哥哥,你看专场促销会还安排得出来不,我们高原红果蔬也想去秀一下,怎么样?”
    “这个啊?”童空犹豫了一下,拿起手机,说:“我可以给你问一下,不过,希望不大,这些供货商都是事先联系好的,有的还交了赞助费,为了上去秀一场,交上万的赞助费的都有。”说完,童空打起电话来,不一会儿,他抱歉地摇摇头,对着吴世雅诗说:“上下午都安排满了,你看你也不早说,早点说还有点希望,现在,已经迟了。”
    吴雅诗只得无耐地摇遥摇头,叹息了一声,对童空说了声谢谢,便离开了。同时,心里嘀咕道:“这二流,还真是一点也不急。”
    众人又看了一会儿,都觉得极其的无趣。
    “专场促销会展示的是什么?是商品的潜在价值。而这些商家,却舍本逐末,搞些花哨的动作吸引眼球,其实,没有一点实际效果。”吴雅诗评价道。
    众人都觉得吴雅诗说得很有道理。
    这时,刘越深的电话响了,他把电话接起来一听,二流焦急的声音传来:“你快把你们四个找齐,到刘海的店子来帮忙,开工了。”
      首发
    正文 第104章 红薯推介会(2)
     更新时间:2009…10…17 7:44:31 本章字数:2590
      四人回到刘海的店子,便看见刘海和二流正在忙碌着,往一个小包装袋里装着红薯得,刚好够装一个稍大一点的红薯。  首发刘越清拿起包装袋念道:“高原红薯,高原红果蔬协会出品,地址:阿南镇高原村,电话:**。”
    吴雅诗和刘越能眼睛一亮,知道这是宣传用的。
    刘越能和吴刚还不明白,问道:“把红薯装起来,这是干什么啊?”
    二流告诉他们:“今天上午,我去联系红薯推介会的事情,刘海则去印包装袋去了。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红薯推介会已经联系好了,刘海印了两百来个包装袋,把你们叫回来,就是商量一下怎么样把推介会搞好。”
    红薯推介会?不是已经安排满了吗?吴雅诗很疑惑,问:“是在展销会上搞?我听说专场会已经满了。”
    “呵呵。”二流神秘一笑,说:“我们的专场会排在第零场。”
    “零场?”刘越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二流道:“反正就是在最开始,你们有什么建议?”
    刘越能把他们在展销会现场提到的村姑表演说了说。二流道:“办法倒是可以,只不过时间太仓促,不知道这些村姑能不能行?”
    “没问题。”吴雅诗拍着胸脯保证:“上午叫他们提前一个小时收摊,早点吃饭,我利用中午的时间编排培训一下,就行了。但是,表演些什么好呢?”
    吴雅诗问题提出,其他几个纷纷建议,一个成形的思路在吴雅诗心中形成起来。
    时间转瞬即过。一切准备工作都有序地进行着。下午两点半。专场促销会地重头戏正式开始。下午地促销会与上午有所不同。安排领导讲话、专家评价等总结性地内容在里面。下午地商家促销也是最有竞争力地。因为县上分管农业地副县长和农业方面地专家都要来了。在这样地机会面前推销自己地商品无疑是最佳时机。各路商家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希望在最后地时间里把产品打红。
    专场会一开场。展销会地会声就立刻进入了**。会声里地人气也樊升到了顶峰。围着展销台密密麻麻地站着。
    二流带着众人朝会场里面不停地挤着。他们准备地时间实在是有点仓促。因此没有在人群聚集之前进入会场。现在进入。却麻烦了很多。吴雅诗身后。紧跟着八个穿着碎花布衣地村姑。服饰一致。一看就知道是新买地。八个村姑地脸上都涂了一层胭脂水粉。众村姑脸色绯红。不知是胭脂地颜色还是羞红地。
    二流大声一喊:“让一让!”围在前面地人便回过头一看。见是表演地队伍。便自觉地让开道。放他们进去。总算没有迟到。
    开始了。主持人上台说了几句庆祝和感谢地话。便让副县长上台讲话。接着是专家点评。上台地专家高原村地都认识。是韩天。刘越能抽空告诉吴雅诗:“肯定是二流找他解决地问题。朝天专家是县内数一数二地农业专家。”
    韩天往台上一站。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平时二流对他地印象就是一个老农。一个有知识地老农。可是。这一次走上去。却发现他在质朴之间。还多了一份睿智和稳重。
    只听韩天说道:“这一次展销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好多农业品种都是首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展销会,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欣慰。”开场白一过,韩天便开始点评起各种农业商品来。
    被点评到的供货商脸上都滚着一种幸福,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这一趟算是成功了。还没有被点到名的商家则显得很紧张,生怕专家把他们给忘掉了。
    韩天点评完毕,说:“接下来我要点评一种这次展销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农业品种。”
    韩天故意顿了顿,众人都丁起耳朵注意听。
    “这个品种没有机会参加展销会,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迟了,我们重视的也不够,没有发现这个品种。但是,在最后两天的时候他们自己来了,从十多里笔陡的山路上把果蔬挑了下来,又运到了县城。没有展位,他们就自己摆摊,没有宣传,却有很多顾客去光顾。据我得到的数据,他们的果蔬在这次展销会的最后两天时间卖出了两万斤,并且卖的品种想必大家都猜到的,那就是高原红薯。”
    高原红薯大家都是知道的,有部分人在电视上看到过报道,有部分人亲口尝过,有部分人听到自己请来的销售员提起过(这是吴雅诗的功劳)。大家听了韩天的介绍,都想起了那种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