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

第234章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234章

小说: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谦只得耐着性子去答。

    这二人一问一答,问答之后,郝风楼又挥毫狂写,不知不觉便是一个多时辰过去。

    郝风楼还显得意犹未尽,可是到了饭点,肚子却是饿了,只得道:“朱郎中,多有打扰,今日就到这儿吧,只是不知,你说了这么多,却不知有没有图纸?”

    “这个……怕是库里有……”

    郝风楼笑了,道:“这便好极了,不妨借我一用,我命人抄录一份。”

    朱谦不知该应下还是不该应下,他总觉得郝风楼的笑容背后带着几分恶毒,似是择人野兽,偏偏此时却不容拒绝了,他只好道:“也好,我命胥吏去取,郝大人少待。”

    …………………………………………………………………………………………………………………………………………………………

    第三章送到,最近一阵痛骂,老虎知道错了,一定要改,重新做人,可是这个星期真是悲剧啊,点击、推荐都悲催,月票惨不忍睹,后头有人已经把老虎爆了,老虎好不容易叫了这么多票,结果又要名落孙山,这尼玛没有主角光环,果然各种悲剧,大家能在这悲剧之中给那么一点点希望不,赏点月票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神威

    图纸送了来,这大明的造船倒是有个好处,那便是此时的造船业已经开始使用图纸了。

    而此时的欧洲却需要在两百年之后才有了先绘制图纸,再根据图纸进行修正,最后实施造船。

    郝风楼看了图纸,图纸可谓极为详尽,甚至连桅杆的用料和高度都记录下来,林林总总,能让人一见便知个大概。

    郝风楼收了图,笑吟吟地道:“朱郎中,告辞了。”

    朱谦几乎是目送郝风楼离开,等到郝风楼出了门槛,他的脸色已从那挤出来的笑容立即变为了寒霜。

    “哼!”

    一声冷哼之后,朱谦便眯起眼睛,不安的坐在椅上,开始努力的推敲着方才的细节。

    一开始……姓郝的便是奔着这造船来的……

    造船……似乎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可是,此人又问东又是问西,甚至还要图纸,可见……

    朱谦深吸一口气,越发淡定不能。

    …………………………………………………………………………………………………………………………………………………………

    那朱大人哪里知道,拿到了图纸之后,郝风楼便回到了船厂的下榻之处,把门关上,亲自点了油灯,将图纸摊开,便开始琢磨了。

    近来在这船厂走动,确实获益匪浅,郝风楼虽然在后世曾是个半拉子的所谓船友,可是这船到底怎么个造法。却他娘的是两眼一抹黑,而如今,真真切切的走进各个工坊。看他们制造缆绳,制造铁锚,制造风帆,还有铺设龙骨,郝风楼才知道原来造船是这么回事。

    既然知道了怎么回事,郝风楼便开始琢磨图纸了。

    图纸的内容很浅显,毕竟是给那些匠人看的。不可能过于深奥,郝风楼琢磨了半天,再根据从朱谦口出问出来的话来相互印证。心里已经有底气了。

    这宝船……还真他娘的非同一般,此时大明的造船技艺,只怕算是名列世界前茅了,不过……

    郝风楼想了想。便开始举一反三。自己画了一些图纸。

    这些图纸对原先的图纸并没有太大的改动,只是在譬如风帆,如那转舵,倒是可以调整一些,大局,他是完全无能为力了。

    忙了一日,总算是整理了出来,旋即命人直接送出去。

    一个校尉行色匆匆。带着郝风楼的‘书信’离开了。

    这一举一动自然落在朱谦的眼里,朱谦的疑心更重。已经有些忍耐不住了。

    可是那郝风楼却还是三天两头的拜访,今日问这个,明日问那个,先是说船,接着是船匠,此后又说船料。

    反反复复的问,朱谦几乎可以确认,这位郝佥事是在寻找一个突破口。

    他心里冷笑,却是谨慎回答,生怕露出什么马脚。

    而另一边,周芳的帐在经过半个多月的整理之后,却是查得差不多了。

    他不敢怠慢,连忙来见郝风楼,道:“大人,账目已经核查完了,大致上没什么问题,不过……有些小节,学生却是有些糊涂,比如这绳缆,还有油漆、铆钉,里头的废料实在太多,一料的绳缆竟然有三成是废料,学生以为,或许……”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留下来的话足以让郝风楼去发挥想象。

    很显然,有人在这上头动了手脚。

    不过……陛下向来看重造船,这船厂倒还不至于犯浑到大手笔的贪墨,所以查到的这些,几乎可有可无。

    郝风楼自然显得兴致缺缺,虽说是有问题,可是相比于其他地方,这船厂简直就他娘的是廉洁奉公的榜样,若是拿这个报上去,宫中多半也不好意思处置。

    如此一来,查了这么久就等于是白费了功夫。

    可是宫中明言,多少得查出一点东西,所以郝风楼自然而然的决定留下来。

    船厂里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锦衣卫的行为显然已经告诉了所有人,人家是要找渣了。

    分明查账查不出什么,却还赖在这里,这么多人在此吃喝,瞧这样子,分明是不肯罢休。

    为何不肯罢休?

    朱谦的耐心已经彻底的消磨了个干净,他心里清楚,这些人是要动真格的了。

    结果,正在他惊疑不定的时候,郝风楼又来了。

    郝风楼依旧是那样的如沐春风,这让朱谦意识到,眼前这个人绝不可小视,这厮脸皮之厚,心之腹黑都远远超出了朱谦的想象。

    郝风楼在朱谦的跟前显然比从前熟络了许多,开口便问:“不知朱大人的茶叶还有没有?”

    朱谦恨不能一脚将这厮踹飞,口里却是不得不道:“有的,有的。”

    叫人泡茶来。郝风楼扬着二郎腿,又道:“前几日造船,本官耳闻了一些事,说是这船上不能装载火炮?”

    朱谦连忙摇头道:“确实不能。”

    郝风楼道:“这是何故?”

    朱谦道:“火炮威力甚大,从前在明初时,前人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装上之后,一炮出去,炮身不能固定,反而将甲板撞穿了,木屑横飞,还死了几个兵丁。”

    郝风楼便明白,朱谦所说的就是后座力了。

    只要是火器就有后座力,而这种力量既出现于火铳,也会出现于火炮,火铳队之所以要长久的进行操练,问题的根本也就在于此,此时的火铳,毕竟不能和后世的枪械相比,力量越强,后座力越大,若是没有经过操练的人,贸然使用火铳,一铳打出去,只怕就要虎口发麻了,至于射击的准头,那更是只有叫天。

    所以许多小说之中,火铳出现,分发下去,便立即威力无穷,攻无不克,这显然是大错特错。

    火铳如此,火炮更是如此,一只火炮打出去,若是在平地上,怕都要尘土飞扬,而假若是在木质结构的船板上,后果可想而知。

    郝风楼陷入沉思,却是一时之间有点儿失魂落魄。

    朱谦则是偷偷观察他,心里觉得奇怪,这个家伙为何问起火炮……

    突然,郝风楼一笑,道:“哦,大人所言,实在是字字珠玑,嗯,告辞。”

    于是急急忙忙的出去,回到自己下榻之处,又去画他的图纸了。

    朱谦的脸色自然可想而知,老脸抽搐了一下,最后冷笑。

    此时,却是有个胥吏过来,道:“大人,这儿有份名刺。”

    “名刺?”

    朱谦接过,顿时激动起来,消息终于盼来了。

    递来名刺的,虽是自称某某举人来访,可是这字迹,朱谦却是知道的,是萧月萧公公的字迹。

    上头说明,明日便到,这是什么意思?

    不管如何,朱谦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萧公公看来是按耐不住了,有他在便好。

    ……………………………………………………………………………………………………………………………………

    郝风楼却是不同,他的心思其实并不在查案上头,与那多疑的朱谦相比,郝风楼更关心的是他的船,船厂的造船资料,郝风楼几乎已经全部弄到了手,他立即命人飞马送去海防。

    而在他的印象之中,战舰必定都要装满一排排的火炮,在碧波无垠的大海上遇到敌情,于是万炮齐发,将对方船只直接打烂,更甚于到了某处港口,一排排乌黑的炮口自船身对向海岸,一轮射击之后,陆地上的建筑统统化为乌有。

    这才是郝风楼要的船。

    既然火炮的后座力太强,那么要解决火炮上船的问题,看来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加固船身,另一个是减少后座力。

    他琢磨了整整一天,终于有了那么点儿眉目,于是又命人送信去紫金山的神武造作局,让造作局去试试。

    空闲下来,郝风楼松口气,他终于可以好生歇一歇了。

    可是次日清早,周芳却是登门道:“郝大人,宫中来人了。”

    郝风楼不由奇怪:“宫中让我等查案,这时候为何又要来人?”

    周芳道:“来的乃是萧月萧公公,这位萧公公从前是船厂的督造太监,后来调入宫中,成了兵仗局的掌印,料来这一次是奉旨前来,督促造船的。”

    郝风楼点点头道:“人已经到了?为何那朱大人却不邀我一起去迎接?”

    周芳道:“学生也觉得奇怪,大人是指挥使佥事,可是无论是那朱谦,还是那萧公公,却仿佛都当作大人不在船厂,朱大人出去迎接,那萧公公也不问大人,而是直接与那朱大人去说话了,到现在还没出来。”

    郝风楼不由皱眉,他自认自己和太监的关系还好,毕竟有个师弟一直都在宫中,也算是宫中的头目之一,这个兵仗局的掌印也算是宫中的头目之一,即便是和自己有嫌隙,那也不该对自己如此漠视。

    这个家伙……到底来做什么的?

    ……………………………………………………………………………………………………………………………………………………………………

    抱歉,这章比较难写,所以第一章来得比较晚,请大家见谅哈。(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锦衣卫杀人了

    萧月公公虽不是出身于北平的燕王府,可是早在燕王靖难时,就曾为北军传递过消息。

    事实上,当时宫中这种情况很是普遍,建文皇帝深信亲近大臣,而对太监极为疏远,甚至对待他们比太祖皇帝时更加严厉,而朱棣却是恰恰相反,每到京师,对这些太监总是客客气气,甚至不吝重金赏赐,于是在靖难之后,整个紫禁城里,不知有多少个像萧月这样的太监纷纷为朱棣效命。

    靖难能成功,可以毫不避讳的说,太监们的功劳不小。

    也正因为如此,萧月在朱棣即位之后,很快就崭露头角,立即成了朱棣信得过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是刘公公的义子,而这个刘公公,身份更是非同凡响。

    那刘公公早在太祖时期就曾伺候太子,朱元璋虽然对太监不好,可是对这位刘公公却是赞叹有加,说是阉宦佼佼者莫过刘昌。刘公公凭着这个太祖皇帝的宠幸,很快就成了宫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几乎八面逢源,当时无论是哪个藩王都和他有很好的私交。燕王在京师的时候,刘公公帮了朱棣不少的忙,在太祖面前也说了朱棣不少好话。

    更重要的是,他在宫中地位崇高,所以遍布他的徒子徒孙,单单义子就有十三人,人人在宫中的地位都是不低。刘公公老了,朱棣垂怜他,记得他的恩情,所以并没有因此而打发他去中都凤阳守灵,反而让他出宫颐养天年。

    准许太监出宫。这算是极高的礼遇,因为大明的皇室对太监的态度一向是压干榨尽的,即便是老了。也会安排去守灵之类,而朱棣这个皇帝却是开了大明天子善待太监的先河,不只是让刘昌出宫,而且还派遣两个小宦官服侍他的起居。

    让宦官服侍起居也只有宗室亲王才有这样的资格,而刘昌做到了,可谓开了大明的某种先例。这当然和朱棣对太监的信任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刘昌特殊的地位。

    萧月此时。脸色阴沉,自从消息传递入宫,他便几日几夜没有睡好。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到了天子面前自告奋勇,要求督促船厂造船,他这个举动很对朱棣的脾胃。朱棣对这船厂的工期一直上心。此时兵仗局掌印太监要求督促船厂,自是求之不得。

    于是这位萧公公便代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