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46章

医圣记-第46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记得临行前,沈长玉派人送了端午节的节礼给他。结果,他没有登门拜访。难道是有事?
    李二娘心里微动。
    她跟葛家婶子道谢。
    大半个月不在家,家里落了层灰。
    李二娘和清筠准备收拾屋子,就对陈璟道:“你带着八郎,去城里逛逛。八郎还没有在咱们望县逛过呢。”
    “。。。。。。我帮你们收拾吧?”陈璟道,“这么多屋子,你们要收拾到什么时候啊?我去提水。”
    收拾屋子,肯定要用水洗擦。
    李八郎错愕看了眼陈璟,又看了眼他二姐,心里嘀咕:帮忙打扫?去提水?二姐,你是拿小叔子当下人用吗?
    李二娘看明白李八郎的眼神,有点尴尬,轻咳道:“不妨事,很快就好了。”
    “没事,我先去提水。”陈璟道,“家里水缸的水半个月了,都臭了。我带着八哥去玉苑河边看看景致也不错,明日再带他出去逛。”
    然后他又对李八郎道,“你见谅,我们家没人小厮,总不能让她们女人家去提水做粗活。”
    李八郎回神,茫然道:“好。。。。。。好啊。”
    他又看了眼清筠。
    提水这种事,就算没有小厮,丫鬟不能做吗,为何要陈璟亲自去做?
    算了,他们小门小户的,不讲究规矩,去提水就提水吧!
    李二娘要拦,又想到李八郎在此,陈璟说什么就是什么,别质疑他,于是没有多阻拦。
    “你挺疼我二姐的。”路上,李八郎回过神,也挺欣慰的。
    “她是我大嫂。我没有母亲,她就是我娘啊。”陈璟笑道。
    这是对外人的说辞。
    他心里,只是做不到自己享清福,让女人去劳累。这种观点,和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也是格格不入,陈璟只得一遍遍强调,他把大嫂视为母亲。
    孝顺是大义,这个就没人再见怪了。
    ****
    又到了周一,求推荐票~~

第054章事发
    李八郎到了望县后,住在陈璟隔壁的小耳房。
    第一天晚上,兄弟俩用膳后,在陈璟的耳房里闲聊。
    陈璟告诉他:“我要开家药炉。。。。。。”
    这算是把自己的理想,告诉了李八郎。
    李八郎只比陈璟大两岁,彼此算同龄人。见陈璟坦言,李八郎也没有藏掖,把他突然顿悟,有了争名夺利之心的缘故,告诉了陈璟。
    “。。。。。。从前打球,因为赛马是中下等,哪怕赢了,也只是赢比自己赛马差的人,意料之中。跟杜世稷那种人打球,输的时候多。
    那时候,心里总想:要是哪天痛痛快快赢一回,该多好,也不枉自己苦练球技和马术那么多年。然后,端午节那天赢了,的确很高兴。高兴之余,又觉得空虚,赢了又能如何?
    赢了,之前的努力就有了个交代,可那又怎样?那胜利,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说得苛刻点,根本没意思。
    那几天,我整日在家里胡思乱想,很茫然,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后来,芊芊生病了,杜氏又一手遮天让我们请不到大夫,我一夜之间就想通了。
    我们李家根基浅,在姚江混下去,永远不能与杜氏、蔡氏比肩。将来我娶了蔡氏,也要被人攻歼一辈子,说我们高攀。唯一出头的机会,就是家里有人考个功名,去做官。
    与其指望其他兄弟子侄光耀门楣,还不如我自己去,所以我想念书了。”
    “我知道啊。”陈璟笑。
    他这些心路转变的过程,陈璟能猜到。
    李八郎笑了笑。
    “你呢,真的要开个药炉?”李八郎问陈璟,“做个郎中,难道不是身不由己?你也是从小读书,放弃了可惜。。。。。。”
    “的确也会身不由己。”陈璟笑,“可这人世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事。发大慈恻隐之心,救世间含灵之苦,无欲无求,这大概是我的理想吧。”
    这是前世的陈氏家训。
    陈璟想起来,心里就有几分忐忑。
    没做到啊。背了一辈子的家训,从来没做到过。也许,这辈子可以尝试下?
    他想,他永远做不到他祖父那样的名医,因为他心里,很难做到无欲无求。
    李八郎却顿了顿。
    而后,他无奈笑了笑,道:“你还太小了。。。。。。”
    他觉得陈璟的想法幼稚,特别是“无欲无求”那几个字,说出来有点可笑。小小年纪,又不是出身高门,是没有资格说那几个字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各自回房睡下。
    次日,陈璟卯初就起来了。
    李八郎因为择床,睡意很浅。陈璟在院子里拎水桶,也吵醒了李八郎。
    “你作甚?”李八郎推开窗棂问陈璟。
    陈璟声音轻轻的,怕吵醒对面的侄儿侄女:“去提水!”
    李八郎的睡意一下子就没了。他忍了忍,还没忍住,问了出来:“你天天在家做这些事?”
    陈璟点点头:“是啊。走了啊。。。。。。”
    潇洒拎了水桶,出门去了。
    琼华曳地,夜阑人静,檐下的月色清明,天还没亮呢。
    李八郎惊呆了。
    陈璟在家里过得这么清苦吗?
    陈璟回来第三趟的时候,天际红霞染透,似锦缎悬挂屋脊树梢,天终于亮了。
    李八郎起来梳洗,看陈璟的目光就有点怪。
    提完水,用了早膳,大嫂让陈璟带着李八郎去街上逛逛。
    她特意塞了个荷包给陈璟,里面有两张一百两的银票,是上次在姚江陈璟打马球赢得的。
    陈璟就带着李八郎,在望县四处看看。
    李八郎问陈璟:“你们家,要不要买个小厮?”
    “不用啊,我可以自己提水。”陈璟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
    李八郎语塞良久。
    “你也可以帮我提啊。你这么大个子,又不是拎不动,对吧?”陈璟见他不说话,又道。
    李八郎:“。。。。。。”
    就这样,他们回去的时候,多买了两只木水桶。
    ****
    回到家后,陈璟每天又开始提水、读书。
    只是,没有在玉苑河旁再遇到杨之舟。
    上次他说去明州一个月。结果,快两个月了,他也没回来。
    他在,陈璟提水的间歇可以说说话儿;他不在,陈璟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依旧如常过着他简单的生活。
    李八郎读书,挺努力的,不会像陈璟那样经常打瞌睡。
    到了第三天,旌忠巷那边有下人登门。
    陈璟还以为有什么事,结果那小厮只是说:“二少爷让小的来看看,央及少爷回家了不曾。若是回来了,让央及少爷改日到旌忠巷去。老太爷有话说。”
    这是伯祖父找他。
    李氏也听到了,却不知何事,对陈璟道:“别改日了,现在去看看吧。”
    家里人都很敬重伯祖父。
    而且李氏有块心病:她卖掉的那些祭田,还没有买回来,她怕旌忠巷那边知晓。昨天,她已经找了帮她卖田的掮客。可是那掮客说,那些田已经别人买走了,李氏急得不行。
    她已经托了那掮客帮她查,到底是谁买走的。
    现在旌忠巷来找陈璟,李氏担心是东窗事发,心里忐忑不安,催陈璟去探探口风。
    “好啊。那我去了,晚点回来。”陈璟道。旌忠巷那边人多,去了少不得给叔伯们请安。
    “不妨事。”李氏道。
    当即,陈璟就跟着旌忠巷的小厮,去了旌忠巷。
    陈二没有什么事,是老太爷找陈璟。
    老太爷对陈璟道:“以后搬到松鹤堂念书,也给我这个老头儿做个伴。你的笔墨和衣食,归我们管,告诉你嫂子一声。”
    陈璟微愣。
    这么简单粗暴,让他搬到旌忠巷来?
    不过,君权父权至上的年代,老太爷吩咐小辈,的确不需要商量。
    “不敢打搅伯祖父。”陈璟笑了笑,语态缓和,“我大嫂娘家的兄弟,来了七弯巷读书,给我作伴,伯祖父无需担心我形单影只。”
    伯祖父肯定不需要陈璟作伴,因为旌忠巷的孙儿、重孙太多了,没必要找陈璟一个非直系孙儿。
    他是想管束陈璟。
    陈璟想,大约还是学医那事闹的。
    “是吗?”这点,让陈二和老太爷微讶。
    他们还不知李八郎来了七弯巷的事。
    陈璟点头:“是的。”
    陈二和伯祖父相视一眼。
    “是你大嫂娘家哪位兄弟?”陈二问。
    陈璟就把李八郎介绍了一遍。
    “。。。。。。和你年纪相当?”伯祖父蹙眉,“两个人哪里是结伴读书?依我说,结伴玩闹倒是真的。”
    陈璟沉默。
    “你哥哥不在家,你年纪尚小,若是走了歪路,祖宗泉下有知如何得安?”伯祖父又道,“你到旌忠巷来,旁的不说,至少咱们不会害你,任由你荒废了学业。你嫂子若是不同意,让她到我面前说话!”
    这话,就有点重了。
    已经是在下最后的通牒。
    陈璟也知道,这代年代的人很歧视女人,男人的教育是不可能交给女人。
    端午节后,伯祖父就想说这话。
    结果,陈璟一家人躲到姚江去,这么久不回来,伯祖父的话也憋了大半个月。他原本还想好好说服陈璟,现在没了耐心。
    老太爷其实是好心。
    若不是希望陈璟好,也不会想管他。
    旌忠巷的子弟这么多,能到松鹤堂念书,将来就在家族里有一席之地,谁不稀罕?可老太爷一个也不要,只要陈璟。
    这是对陈璟的器重。
    陈璟医学天赋异常,让伯祖父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因为陈璟有塑造的可能,老太爷不忍心他荒废,贴钱又花时间教导他。
    这的确是恩情。
    但陈璟的理想,不是读书走科考,他想做个郎中。
    他顿了顿,心想话到了这个份上,用什么理由拒绝呢?
    顶撞伯祖父自然行不通。不说长辈是为了陈璟好,就是看着伯祖父这么大年纪,陈璟也不能随意出言不逊。
    他犹豫着,门口却传来了脚步声。
    小厮跑进来,对老太爷道:“二老爷和三少爷来了。。。。。。”
    已经过了请安的时候,他们来做什么?
    平素没事,大家是不会亲自让松鹤堂跑的,只是让陈二代为传话,老太爷不喜欢很多人吵闹。
    陈二老爷和陈三亲自来,说明有要事。
    “访里,去看看。”老太爷对陈二道。
    陈二道是,出去见了陈二老爷和陈三陈珉。
    陈璟留在书房,继续纠结怎么回答。老太爷也不急,慢悠悠喝茶,等着陈璟开口。他表情有点严肃,浓眉微拧。
    最后,陈璟笑了,道:“伯祖父,您知道我找不到借口推辞。。。。。。”
    这话,逗得老太爷也笑了。
    “。。。。。。既然找不到,就不要找。一日日大了,该以读书为己任。”老太爷道,语气缓和不少,“别以为我害你。将来你大了,就知道伯祖父是为了你好。”
    “我一直知道。”陈璟笑道,“只是,我着实不想读书。”
    老太爷脸孔一板。
    他正要说什么,陈二又走了进来。
    陈二表情阴晦,看了眼陈璟,然后在伯祖父耳边,嘀咕了几句。
    伯祖父神色大变,怒意顿现。
    他手里的一只天青色旧窑茶盅,砰的摔到了地上,茶水和碎瓷溅了满地,差点打湿了陈璟的鞋。
    “大胆妄为,简直放肆至极!”伯祖父气得大骂。
    然后,他把目光转向了陈璟。
    陈璟心下一顿。
    这是说谁?说他,还是他大嫂?

第055章出言不逊
    老太爷这么大年纪,还这么大的火气。
    他摔了只茶盏,扭头就问陈璟:“你嫂子卖了祭田,你可知晓?”
    果然是这件事。
    看来二伯和三堂兄查到了,告状到了老太爷跟前。
    对他们有什么益处呢?
    为何要查七弯巷的事?
    “我嫂子并没有卖掉祭田。”陈璟道。
    他的语气很肯定,甚至带着几分平淡,不带惊疑,根本不是猜测。
    老太爷和陈二就判断他不知情,而且信任他嫂子。到底只是个孩子,他们也不怪陈璟。
    “哼。”老太爷一甩袖,抬脚往外走。
    陈二忙跟了出去。
    陈璟只得紧随他们其后,心里在想:老太爷这么一把年纪,脾气挺暴躁的。听说他年轻时喜怒无形于色,装了一辈子高冷,到老终于随心而为。
    还不错,陈璟想。
    松鹤堂的中堂,二伯和陈三父子俩端坐。他们俩都穿着宝蓝色团花束腰裰衣,眉眼间暗携几分喜意。
    老太爷出来,父子俩忙站起来行礼。
    然后,他们看到了陈璟,表情有点惊讶。
    大概没想到陈璟会在这里。
    来做什么?
    是听到了风声,提前来辩解的吗?
    陈璟给二伯父子俩拱手行礼,然后站到了陈二身后。
    “。。。。。。派人去把七弯巷的李氏叫来,也把大老爷叫来。”老太爷在正位坐定,声音不怒自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