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45章

医圣记-第45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就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模模糊糊的,他闻到了一股子馨甜的浓香,似乎是丹桂的芬芳。前世他祖父的书房外,就有株古老
    的木樨树。
    每到了金秋时节,那金黄碎蕊会随风落在窗台、书案上,光影错落间,满院馥郁。
    一个稚嫩的声音,坐在窗台背书:“。。。。。。夫陈氏为医,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凡治
    病,必当安神定志,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天下含灵之苦,无欲无求。。。。。。”
    猛然一个激灵,陈璟就醒了。
    暮春时节,根本没有丹桂。
    他的书案旁边,也没有那个严肃的身影。
    可那个稚嫩的声音,却落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那是年幼的他。
    他背的,是陈氏家训,改编自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学医之前,先背家训,记住先志和传承。
    陈璟前世十八岁出师,悬壶京师。从那一刻起,他的心就浮躁了,从未没有做到无欲无求,家训也
    忘到了脑后。
    他那时候,追求成就感,追求认可。
    换了一世,他仍是做不到祖父要求的医德。
    不知怎的,今天会突然梦到祖父和年幼的自己。
    是李永容的事,让他触及心绪?前世,他也有过和李永容一样的心里历程。那些历程,毁了祖父交
    给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内心深处,他是很自责的。
    陈璟扶额,手支在书案上,良久没有抬头。
    ***
    李八郎出去,直到宵禁时才回来。
    回来之后,他来找陈璟,说:“蔡二哥答应帮忙。”他心情还好。
    “挺好的。”陈璟笑道,“他很器重你。”
    上次在马球场,陈璟就看得出,蔡书渊很欣赏李永容。
    李永容笑了笑。
    杜家行事迅速,蔡书渊更迅速。
    因为李芊芊的病,陈璟的大嫂准备再多住五日,等芊芊病情稳定了再走。
    第二天,陈璟和李家众子弟在花厅用膳,小厮突然跑进来,对李大郎禀告道:“孙大夫来了。。。。。。
    李大郎蹙眉。
    昨日陪莫老太太用午膳而不肯前来救命,李大郎对孙大夫失望透顶,心里添了几分冷意,道:“让
    他到中堂喝茶。”
    片刻,小厮又来禀告:“崔大夫来了。”
    崔大夫前脚进门,姜大夫后脚也到了。
    这三位,都是昨日拒绝出诊的。
    今天这么早就登门,可见事情已经办妥,杜家撤招了。
    李八郎暗中舒了口气。
    李大郎却惊疑不已,不知到底怎么回事。用了早膳,他并没有去会三位大夫,而是带着陈璟,去内
    院看李芊芊。
    李芊芊已经好了大半。
    她仍是发痒。现在只要发痒,立马涂上熬煮的药汁,就不会好很多。
    “。。。。。昨夜睡了几个时辰?”李大郎在女儿面前很慈祥。
    “痒得醒了三次。”李芊芊笑道,“醒来抹了药汁,又睡着了。爹,您无需担心我,二叔的药好用
    得很。”
    “你应该好好给你二叔道谢。”李大郎松了口气。
    “是,多谢二叔!”李芊芊笑道。
    陈璟也笑,让她不用谢。
    李大郎见女儿的病情已经在好转,就知道陈璟的药是管用的。什么孙大夫、崔大夫,今天是用不上
    了。
    “。。。。。。你好好歇着,我回头再来看你。”李大郎还有正事,没有多耽误,坐了一会儿起身要走。
    李芊芊道是。
    陈璟也要走。
    李芊芊却挽留他:“跟我说说我的病嘛,我想听。”
    陈璟看了眼李大郎。
    “央及跟她说说。”李大郎笑道。因为陈璟年纪小,又是亲戚家的孩子,李大郎对他是不设防的。
    况且,李芊芊这里,还有满屋子的丫鬟婆子呢。
    “好吧。。。。。。”陈璟答应。
    李大郎留下陈璟,自己快步出去了。那三个昨日不肯出诊的大夫,李大郎要好好会会他们。
    等李大郎一走,李芊芊立马调皮吐舌头,撸起半截袖子,把细嫩的胳膊伸到陈璟面前:“可怎么办
    ,我都被你的药汁染成黑色的了,你瞧瞧!”
    她顽皮的晃着胳膊。
    嫩白的胳膊,的确被药汁染成了棕黄色,不如从前那般可爱。
    陈璟失笑。
    他的手指,轻轻在李芊芊的额头敲了一下:“这是治病,染黑就染黑了吧,你个小鬼!”
    “会不会留疤?”李芊芊笑嘻嘻的,继续晃胳膊。
    这是,李大奶奶来了。
    李大奶奶服侍婆婆用完早膳,就赶过来看女儿。她一进门,就瞧见她女儿把大半个胳膊露出来,伸
    在陈璟面前。
    而屋子里丫鬟婆子四五人,居然没一个人拦着。
    李大奶奶脚步微顿。

第053章借住
    李芊芊的母亲进来,看到陈璟在这里,而李芊芊在陈璟面前又活泼,没有男女大防,脸色不太好。
    陈璟看在眼里,起身告辞。
    李芊芊略有遗憾,她还有很多问题没问。
    但是她母亲紧绷着脸,留了陈璟在这里,陈璟也不舒服,李芊芊就没有多挽留。
    陈璟从李芊芊的院子出来,路上想:“像芊芊这么大的女孩子,其实不太通男女之情的。大人疑神疑鬼,强行阻止,反而会诱发她往那方面想。。。。。。”
    李芊芊天性热情,待陈璟和自家兄弟差不多。
    她母亲,却不这么想。
    陈璟是李二娘的小叔子,和芊芊差了一个辈分。哪怕再有情谊,也不可能结姻亲,这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观念。
    李大郎是明白的,所以李芊芊留陈璟,他没说什么。
    李芊芊无疑也是知道的,她待陈璟亲切,也仅仅是把陈璟当个谈得来的长辈。小孩子都喜欢没有架子的长辈。
    而李大奶奶,作为李氏主持中馈的长房大妇,李家内宅未来最高决策人,她最应该有这种见识的,偏偏她不懂。
    “虽说妻贤夫祸少,可单贤惠也不行。以后讨老婆,要找个有见识的。”回去的路上,陈璟暗想。
    不过,在这个盲婚哑嫁的年代,娶到什么样的女人,得靠运气。你不可能在婚前和未婚妻接触太多,能见上一两面,知道长什么样儿,都算好的。
    “想这个干嘛?一年半载又不会娶老婆。”陈璟甩甩头,快步走了出去。
    过了两天,李芊芊的风疹就好了大半。
    已经不那么痒了。
    这是陈璟那药浴的功劳。
    内服的药,她还在用。
    “学医也不错!”李大郎对李二娘道。
    陈璟治好了李芊芊,让李大郎对学医这件事大为改观,甚至主动帮陈璟劝说他大嫂。
    李二娘带着小叔子回娘家,是指望兄长帮忙劝说,让陈璟断了学医的念头。不成想,最后她哥哥反过来劝她支持陈璟学医。
    李二娘哭笑不得。
    她看陈璟的目光,和之前也大不相同。
    她心里对学医,几乎没了再阻碍的念头。
    又过了两天,李芊芊的病情稳定,陈璟一家人要告辞。
    前一天晚上,李家阖府准备了晚膳,给李二娘一家人辞行。
    男女十岁不同席,于是整个用膳的花厅,用黄杨木底座十二扇屏风隔开,男人们坐在东边,女人们在西北,孩子们在角落安置两桌,随便他们胡乱坐。
    陈璟是亲戚,所以跟着李大郎等人,坐了主桌。
    饭桌上原本挺热闹的,大家相互敬酒。
    这时,李八郎突然道:“我跟着二姐,去望县。”
    饭桌上突然一静。
    他的几个哥哥都愣了愣。
    李二郎问:“去做什么?”
    “。。。。。。我想闭门读书。在家里,总有亲戚朋友人情往来,心静不下来。二姐家人事简单,还有央及作伴。闭门苦读半年,我明年要下场考学。”李八郎道。
    这话似响雷,哄得炸开了。
    李八郎的几位兄长都惊愕看着他。
    从前只惦记着打马球,不让他出去,他偷偷摸摸也要去的,从来不提读书的话。
    现如今是怎么了?
    “突然说要读书,也是蹊跷。”李大郎道,“我们兄弟几人,你最小,不指望你中兴门庭,你该玩就玩,我们也不拘束你。到底有什么事,和我们明说,别拿读书做幌子!”
    “不是幌子!”李八郎神色肃然,“虽说读了书,哪怕是中了进士,也未必能做官。可不进学,就更加不可能做官了。
    难道打一辈子马球?
    马球打得再好,旁人也不会高看我一眼,又有何益?不玩了,我去读书,和姚江这些朋友暂时断绝来往。留在姚江的话,哪怕我不出门,他们也会来找我。所以我说,去望县住个半年。”
    李大郎几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李八郎居然有这种志向。
    邻坐的陈璟也听得一清二楚。
    陈璟没开口,只是看了眼李八郎。
    “你。。。。。。”李二郎错愕半晌,“你怎么突然想起要做官?官那么好做吗,熬个十几年也未必能考上,考上了也未必有官做。”
    他们觉得,走读书这条路,太难太远,费时费力,可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李家不是书香门第,他们不以读书为己任。
    如果子弟说要读书,将来当官,李家无疑是愿意倾家荡产支持他的。可说这话的是李八郎,就没什么可信度。
    李八郎都快二十了。
    他都玩了快二十年。
    一个人,是不可能突然该性子的。
    李八郎的哥哥们只当他又想玩什么花样。
    “我知道,我愿意熬!”李八郎道。
    满桌微微静了静。
    “你那些赛马呢,怎么办?”李三郎试探着问了句。
    “卖了!”李八郎决然道。
    这下,李家几位兄弟都惊容满面。
    愿意卖了赛马,这是破釜沉舟,下了狠心的。
    吃饭之后,李家几位兄弟继续商量。
    他们问陈璟,同意不同意让李八郎去陈家读书。
    “。。。。。。这事,得问我嫂子,是她当家。”陈璟笑道。
    李八郎自己问了。
    李二娘也是惊愕不解。
    反复确认,知道李八郎是真的想找个安静地方苦读书,李二娘答应了。
    李二娘答应了,李家众人又是一番商量,最后李老太太点头,李大郎也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来的时候五个人,回去的时候六个人。
    李家的马车送他们。
    马车宽敞,李八郎和陈璟、陈文恭三人乘坐一辆。
    陈文恭很兴奋,他非常喜欢八舅舅。
    陈璟却笑着问他:“。。。。。。你去读书了,那只小猴子怎么办?你不打算娶她吗?”
    李永容笑了笑。
    提到蔡书闲,他眯起了眼睛。
    那姑娘很喜欢他,他知道。
    “我和蔡二哥商量过了。我说以后不打马球,专心读书,明年考个童生,蔡二哥很赞同了。等明年考到了童生,回去成亲,以后在慢慢读。”李八郎道。
    蔡家是同意的。
    陈璟觉得这也不错。
    路上,他们又谈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话题。
    陈璟建议他:“应该找个老师。自己闭门读书,还是很有风险的。”
    “。。。。。。我没有名气,连个童生也不是,名师哪里肯收?”李永容道,“既要拜师,就要拜个才华横溢的,而不是碌碌之辈。”
    看来,他做了很多功课,而且目标很远大。
    那些真正的大儒,收徒是不看对方家财的,給再多钱也没用。当然,有时候也不看对方的名气和功名。但是有点功名,有点名气,至少有点优势。
    拜师不能全凭运气。
    像李永容现在这样的,如果去拜大儒为师,就是全靠运气了。运气往往是靠不住的,还是要先念出点小名堂作为资本。
    从端午节后,李永容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他是打算洗心革面,好好上进的。
    “也是。”陈璟笑道,“我哥哥也是闭门读书,考中了举人。你好好努力,别说童生,也许一举中个秀才呢。”
    “如此最好了。。。。。。”李永容道。
    马车在官道上飞奔而行。
    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望县。
    七弯巷的宅子太小,卸下行礼,李八郎就把车夫们打发回去了。
    知道他们回来,邻居的葛家婶子跑过来,对李二娘道:“这些日子,总有人上门,说找你们家二爷。还敲我们的门,问知道不知道二爷去了哪里。”
    李二娘微讶,问:“是什么人啊?”
    “都是些体面人,衣着光鲜,客客气气的。”葛家婶子道。
    不是地|痞|流|氓,李二娘就舒了口气。
    “也不是同一批人。。。。。。”葛家婶子又说。
    李二娘看了眼陈璟。
    陈璟耸耸肩:“我不知道啊。也许是沈家的人?”
    他记得临行前,沈长玉派人送了端午节的节礼给他。结果,他没有登门拜访。难道是有事?
    李二娘心里微动。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