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66章

医圣记-第166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郑姑娘回答,“但是虎狼之药,不敢多用。停了药之后。许先生仍是不通便,而且伤了身子,什么药都喝不了。喝下去立马吐出来。”
    诊了这么多天,最终将许先生弄到了喝不得药的地步,郑姑娘和郑公子愁死了。
    于是,他们这才想起来有人举荐过的少年神医。
    郑姑娘从来不相信什么少年神医。她是有见识的人。
    直到许先生连药也喝不得。她才不得不请陈璟。
    如今,陈璟拿着一堆药方,看了半天都不说话,让郑姑娘心里微冷。想到这孩子当初敲诈他们十两银子,郑姑娘对他的印象难以改观。
    “陈神医,你可有妙方?”郑姑娘问陈璟。
    许先生、郑少爷和孙大夫,也看着陈璟。大概陈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这是伏气化热证,所以之前的那些承气汤、四物汤。都是白用了。”陈璟放下药方,对他们道。“应该用白虎汤。”
    郑公子茫然,不知道什么是白虎汤,“哦”了声。
    许先生和郑姑娘、孙先生却同时变了脸。
    白虎汤很有名气,出自著名的医书《伤寒论》,治疗肺胃实热,能清热生津,多半用于外感病发烧等。
    许先生学富五车,他什么知识都涉猎,所以知道。而他是郑姑娘和郑公子的老师,郑姑娘天资聪颖,教过的都记得,自然也知道。
    孙大夫是郎中,更是明白。
    人家燥结,陈璟却开了治疗外感病的白虎汤。
    太不靠谱了。
    “许先生并无外感病,如何用白虎汤?”郑姑娘神色一敛,美眸里透出几分不悦,“你真的是陈央及?”
    她说这话,讽刺意味十足。
    哪怕真的是陈央及,也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亏得半夜把他请来。
    “我说过了,是伏气化热。冬或者初春感染了微寒,并没有发病。寒伏在三焦脂膜之中,阻碍升降之气化,久而化热。到了暮春,潜伏之气随着春阳而化热,故而许先生脉弦长有力,重按则实,舌苔厚而黄、多芒刺。
    伏热炽盛,灼伤了津液。津液少导致的燥结。我开的白虎汤,清伏热,而且生津液,哪里有错?”
    许先生听了,眼睛微亮。
    郑姑娘也怔了下。
    孙大夫折服,看了眼陈璟,再想到自己比他年长十几岁,顿感惭愧。
    屋子里微微沉默下来。
    许先生看了眼郑姑娘。师徒两人目光交流,彼此明白。
    郑姑娘就开口,对陈璟道:“陈神医所辩证,我们信服。方才言语中多有唐突,陈神医勿怪,还请赐方。”
    陈璟点点头。
    他坐下来,开了药方。
    “许先生喝药呕吐,暂时不能服用汤剂。先用两天散,再用汤药。用过三天之后,再用润肠丸,七日之内可初愈。”陈璟道。
    他先开了药散:生石膏二两、赭石八钱,研磨成细末。再取四两仙茅根,熬汤。用仙茅根汤送服生石膏,分两次,一日一次。
    服用这种药散两天,肯定不会再吐了,到时候再服用白虎汤三天。
    到了第五天,就可以用润肠丸。
    “上幸,取半瓶润肠丸出来。”陈璟对魏上幸道。
    “。。。。。。润肠丸?”一旁的孙大夫,感觉很莫名。他是从医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润肠丸。
    “是啊。”陈璟道。
    陈璟的润肠丸,出自金代的《兰室秘藏》,由桃仁、麻仁、当归尾、煨大黄组成,用于脾胃伏热、大肠缺乏津液的燥结,就是许先生这种情况了。
    “在下从未听闻过润肠丸。”孙大夫对陈璟道,“是宗德堂的新药?”
    “不,是望县玉和堂的新药。是我们陈氏祖传秘方。”陈璟笑道,然后对魏上幸道,“取一瓶来。”
    魏上幸道是。
    孙大夫心里非常想要。嘴上还客气道:“这使不得。。。。。。”
    “送给您了。”陈璟笑道,“上次若是用得好,您可以去玉和堂进药。最近不少药铺到玉和堂买成药,都说比宗德堂的好用。”
    这话,甚是狂妄。
    孙大夫还没听说过比宗德堂更厉害的。
    陈璟慷慨送药,孙大夫也不好太过于腹诽他,点头微笑。勉强附和着陈璟胡说八道。
    他把这瓶药仔细说起来。
    陈璟也把药方和半瓶润肠丸,拿在手里,对郑姑娘道:“是这样的。我明早就要赶回望县,没空等着看效果。
    你们千两银子求医,不会食言的吧?”
    “自然不会了。”郑姑娘回答。她对男人如此爱财,很是反感。眉头轻轻蹙了下。君子两袖清风。哪有像这人,满身铜臭?
    “那先把钱给了。”陈璟道。
    他的药方和药瓶,仍没有给郑姑娘。
    孙大夫也大为惊讶。医出于儒,学医的人多少有点儒家的清高和廉洁。而陈璟,似乎一直把他的手艺当初买卖。
    他谈钱如此直接,让孙大夫很是意外。
    反正孙大夫不好意思如此,更不好叫病家先给钱。
    郑姑娘眼眸微沉,道:“荒唐。若是你的药方不用管,我们去哪里讨回你的诊金?”
    “这样吧。咱们折中下,你们给五百两。”陈璟道,“剩下的五百两,若是好了,亲自托钱庄转到望县玉和堂;若是没有好,下次路过玉和堂时,拆了我的药铺。我是开药铺的,人跑得了,铺子却跑不了。”
    许先生看了眼郑姑娘。
    郑姑娘的小手轻轻攥了攥,心道这厮无耻、贪财,简直没有半点医德。不过,人家不放心他们,怕他们不给钱,也是正常。
    况且,药铺在呢。
    郑姑娘权衡一下,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她当即拿出五百两,交给了陈璟。
    然后,她又让陈璟写了收据,对陈璟这个人很不放心,怕他以后抵赖。
    “好啊。”陈璟很痛快,收下了银票,把药方和药瓶交给了郑姑娘,写了字据。
    临走的时候,陈璟又告诉了郑姑娘一遍,如何用润肠丸。
    拿了钱,陈璟就和魏上幸,回了客栈。
    已经到了半夜子时。
    清江仍没有安静下来。有的药商昨晚走,有的半夜走,有的仍在准备,连他们住的朋悦客栈,也是热热闹闹的。
    郑姑娘让护院去买了药。
    在清江,取药是最方便的。
    药取回来,郑姑娘让护院,照着方子把生石膏和赭石磨成细末,又去熬仙茅根汤汁。弄好了之后,慢慢服侍许先生喝下。
    许先生这几天喝什么都吐出来。
    一开始喝下去,他胃里也难受,打了个寒战,这是想起了从来呕吐的痛苦。
    而后,他缓缓躺下。
    过了半个时辰,并没有吐。
    “看来,那个年轻人名不虚传。”许先生对郑姑娘和郑少爷道,“你们也回房去歇了吧。”
    郑姑娘和郑少爷却不肯走。
    姐弟俩在梢间的长榻上挤了后半夜。
    次日,陈璟他们离开了清江。
    许先生的病尚未痊愈,郑姑娘他们没走,留下来继续给许先生养病。吃了两天的药散,呕吐的毛病就算彻底治好了。
    而后喝白虎汤,也没有吐。
    郑姑娘大喜。
    三天的白虎汤喝完,许先生也感觉肚子有点松动。吃了一天的润肠丸,就下了便。从此,这病就好了。
    郑姑娘高兴道,“我明日就拖钱庄,把剩下的银子转到望县玉和堂去,这是答应的。”
    “这钱,应该我出。”许先生道。
    “不,先生的事,自然就是我们的事。这一路对亏了先生照料。”郑姑娘道。
    许先生不再说什么。
    “那个陈央及,真的厉害。”郑公子兴奋道,“姐姐,等回了京,让父亲去同陛下说,把陈央及选入太医院。往后,他就可以在我们府上行走了。。。。。。”
    郑姑娘却冷笑了下:“那人贪财如命,没有医德!”


第215章密信
    第215章密信
    清江的药置办齐全了,陈璟他们初六离开了清江。
    他们清早启程。
    码头停靠了不少的船只,都在准备启程。昨晚走的,毕竟是少数。大家都在忙碌,就有点乱。
    “有人给您的。”突然,有个渔家的小孩子,黝黑瘦弱,透着一股子古灵精怪,将一个袋子递给陈璟。
    “谁给的?”陈璟接过来,有点好奇。
    “不知道,昨天给的。”小孩子口齿伶俐,“他们昨天走了,说是给您的。”
    陈璟笑了笑:“怎么知道是给我的?”
    “他说,上了这条船的年轻人,像个少爷的。”孩子道。
    然后不等陈璟再问,扭头一溜烟跑了。
    陈璟拿着袋子,顿了下,最终没有当即打开,而是等上了船在所,免得耽误开船。
    清筠也颇有好奇,问陈璟:“东家,是谁啊?”
    “不知道。”陈璟道,“回头打开东西瞧瞧,就知道是谁了。”
    清筠颔首。
    等他们准备妥当,船离开了码头,陈璟这才打开了码头小孩子交给他的袋子。清筠和阿来也好奇,伸头过来。
    陈璟倒了出来。
    全是草药,而且不多,就几样。
    “泽兰、防风、紫苏梗、秦皮。”陈璟慢慢扒开这一小堆草药,认出了其中的品种。只包括了这四种。
    陈璟沉思。
    阿来糊里糊涂的,看了看陈璟。又看了看清筠。
    “防风、秦皮。”清筠突然把这两样药材拢在一起,对陈璟道,“东家。如果这两样在一处,是不是‘防秦’的意思?”
    上次她和陈璟出去逛,遇到了秦九兄弟的事,清筠至今记得。
    当时,清筠就很担心,怕秦九再闹事。
    虽然已经顺利采办药材结束,并不意味着回去也是一帆风纯。看到防风和秦皮这两味药。清筠很敏感的想到了“防秦”二字。
    防秦,防止秦家的兄弟,这是提醒陈璟要小心秦氏兄弟使坏么?
    “什么是防秦?”阿来却不懂。
    魏上幸也不知道。
    陈璟却点点头。道:“应该是了。这是苏泰留给我们的,让我们提防秦氏兄弟,一路上小心。他也会帮我们阻拦秦氏兄弟行事。”
    紫苏梗、泽兰,里面有个“苏”字。一个“兰”字通拦。
    阿来瞠目结舌:“。。。。。。东家。别是多心了吧?就这么几味药。”他觉得陈璟和清筠能从这几味药里,猜出这些事,有点妄想。
    不过,无缘无故托渔家的小孩子留下这些不值钱的药材,又这么少,也是很可疑。
    “应该不是多心。”清筠道。
    阿来是伙计,他对陈璟敬畏有加,陈璟的事他并不是很清楚。清筠却是陈璟的枕边人。除了尊敬陈璟,她更关心他。生怕他有事。
    她很敏锐。
    “差不多就是我猜的意思了。”陈璟也道。
    “东家,那咱们要小心点。”阿来道。
    陈璟点点头。
    午饭的时候,阿来又把这话,告诉了船老大魏四夫妻。
    “东家,咱们干脆就别上岸了,一路回望县吧。月色好的时候,也可以走夜路。”魏四对陈璟道,“若是顺风顺水,十天就到了。”
    大家人心惶惶。
    陈璟却笑了:“也不用如此。若是非要对付我们,河面上更容易些。毕竟水匪无处可查,弄死了往河里一丢——”
    说这话的时候,不知为何,陈璟莫名其妙想到了他哥哥,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魏四他们却打了个寒颤。
    原来还好,如今却因为陈璟的话而提心吊胆的。
    魏四当时很害怕,事后倒也平静下来。他们夫妻跑水路有了年月,虽说不认识什么厉害的人物,至少知道一旦出事去哪里求救。
    况且这两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城里做工的也多,水匪自然就少了。
    做水匪的,多半是活不下去了。一旦能找个正经活路,辛苦点,安分点,人们宁愿辛苦,这大概就是世人的普遍心理。
    清筠却日夜留心,恨不能一下子到望县,几次询问陈璟:“东家,咱们到了哪里?”很担心的样子。
    “糟糕,早知道不告诉你的。”陈璟笑了,轻轻握了下她的手,“你这样慌,我都害怕了,怎么办?”
    清筠愕然,抬头去看陈璟。
    她似乎从来不知道,陈璟也会害怕。
    却发现陈璟满眼戏谑,正望着她。
    清筠正满腹忧心,见陈璟丝毫不当回事,还拿来取笑她,有点恼怒。她碍于陈璟是主子的身份,不敢发作,只是低垂了头。
    可到底觉得陈璟过分,没把她的担心当回事,心里愤愤不平。于是她伸出手,拉住了陈璟的手。
    她捧着陈璟的手,在陈璟手背掐了下。
    陈璟不防备,似蚂蚁咬一口。看清是清筠用指甲掐的,陈璟笑了,道:“还会这样掐人的?像只小蚂蚁。”
    清筠没有发泄恼怒,反而得了个“小蚂蚁”的昵称。当然,仅限于陈璟,其他人也不会这么称呼她。
    从此之后,私下里两个人喁喁私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