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169章

国策-第1169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源死刺岣咧髡阶氨傅幕芰ΑD肈Z…31来说,其防护能力就无法抵抗自身火炮发射的穿甲弹,严格说来,这样的主战坦克并不合格。
  到了21世纪中叶,特别是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陆军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美国很难在短期内提高高强度合金的生产能力,但是可以通过加大电磁炮的开发力度来弥补防护上的差距。说简单一点,如果美国陆军的主战坦克能够装备性能足够强大的电磁炮,即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上击毁共和国的主战坦克,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情况下,即便防护能力差一点,也不会吃多大的亏。
  这个问题对共和国陆军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在坦克炮的威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提高威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这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上常说的边缘效应,比如在正常交战距离为3000米的情况下,就算共和国主战坦克的坦克炮能够摧毁10000米外的美国坦克,在实战中也用不上。
  如此一来,共和国陆军将别无选择,只能提高坦克的陆护能力,迫使对方继续增强坦克的火力。当然,要想始终压制住对方,就得让防护进步的速度超过火力进步的速度。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更厚的装甲。不管怎么说,通过增重的方式来提高防护能力,绝对要比开发一种全新的电磁炮简单得多。
  正是如此,在开发新一代地面主战平台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坚持要求采用开放式架构。
  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厚装甲来提高防护。
  问题是,这么一来,地面主战平台的机动能力必然下降,即便采用模块化设计,主战平台仍然能够用各类运输机空运,但是随着模块增多,空运量必然增大,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部队的战略机动能力。拿陆军的战斗单位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运输机群能够在24小时之内将1个战斗单位的全部官兵、主战装备与标准情况下72小时的作战物资运送到5000千米范围内的任何一处战场(空运距离每缩短1000千米,空运能力能提高一成左右。比如执行距离为2000千米的空运任务时,能额外运送48小时的作战物资)。如果按照最高战术防御要求进行配制,即所有主战平台都需要增加防护装甲,同样在24小时之内就只能运送24小时的作战物资。
  相对而言,体现陆军进攻能力的不是战术机动能力,而是战略机动能力。
  从技术角度看,随着电动装备普及,各国电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加上军队自身的电力供应能力增强,所以增强防护对部队战术机动能力的影响并不大。以DZ…31来说,在最大防护与标准防护的情况下,最高公路行驶速度由每小时140千米降低到120千米,而最大越野速度受行走机构限制,仍然为每小时60千米。因为部队只有在长途行军的情况下才会在公路上机动,在作战的时候,特别是在装甲会战中,基本上都是越野机动,即便在依靠公路机动的情况下,从最大行程上考虑,主战坦克也很少以最大速度行驶,所以最大公路行驶速度降低一点,对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实际上,拿DZ…31与内燃机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豹2”做相互比较就能发现,两者战术机动范围有95%的相似性,只有在极少数的时候,DZ…31的战术机动能力才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上看,5%的可用性实在没有太大的价值。
  以中东战争为例,虽然共和国陆军的主战装备的战术机动能明显超过了美国陆军的主战装备,但是在作战行动中,美国陆军的主战装备并没有因为战术机动能力而受到影响,真正让美国陆军败下阵来的,还是部队的投送能力。
  用杜奇威在后来总结时说的话,如果美国陆军能够像共和国陆军那样,以极快的速度,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将部队送上前线,美国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
  毫无疑问,这就是陆军的战略机动能力。
  问题到这也就非常明显了,部队增重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了部队的进攻能力,迫使指挥官更加重视防御战术。
  仍然拿中东战争来说,正是因为美军无法像共和国陆军那样,以极快的速度向前线投送增援部队,所以杜奇威与达扬在部署作战行动的时候,不得不以防御为主,不敢在进攻中投入太多兵力。
  事实上,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陆军,海军、空军与天军也大受影响。
  仍然以中东战争为例,虽然共和国海军与空军用一次漂亮的长途奔袭,联手歼灭了美国海军的一支航母战斗群,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除掉突然袭击、与共和国当局在政治上的冒险之后,这次突击没有太大的新意。要知道,在整场战争中,共和国方面一直没有办法对东地中海上的美国舰队构成威胁,原因就是因为舰队的防御能力大大增强。按照共和国海军在中东战争后做的一次兵棋推演,随着动力系统与能量防御系统性能大幅度提升,在不久的将来,舰队的防御能力还将大幅度提高,甚至能够拦截来袭的大口径炮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进攻能力进展缓慢,在打击同等规模的舰队时,需要投入的进攻力量越来越多,甚至得动用战略打击力量。由此可见,在海洋战场上,海军的防御能力已经超过了进攻能力,特别是在制海作战中,防御优势已经体现了出来。
  空中作战的情况也相差不大,要知道,中东战争是21世纪以来,共和国空军第一次没有能够在战争结束前掌握全部制空权的战争。虽然这与现实有关,毕竟美国没有像半岛战争那样半路退出,而且以色列空军的能力也不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重型制空战斗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以防御为主的空战方式成为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手段,即交战双方的首要目的都是保住自己的制空权,然后才会考虑夺取对方的制空权。如此一来,在空中作战中,防御一方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
  当然,对新成立的天军来说,防御更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天军成立的那一天就以战略防御为首要任务,即便在共和国与美国都在大力发展空天战机,也就是提高天军的战略进攻能力的时候,战略防御仍然是天军的第一重任。以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以及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来说,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防御,而不是用来打击时方。虽然按照外界估计,共和国与美国的战略防御系统都具有战略打击能力,比如可以用拦截弹道导弹的激光器摧毁敌人的卫星与轨道空间站,甚至可以用动能拦截器对付大气层内的目标,从而具备战略打击能力。但是从根本上讲,战略防御系统,主要还是防御系统,而且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就得确保防御,然后才是考虑进攻。
  正是如此,在2050年之前,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家就对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如果说在2050年之前还是以讨论为主,那么从2050年开始,讨论就变成了行动。
  实际上,行动早就开始了。
  根据后来解密的一份文件,在2049年10月初,共和国国防部委托军情局,耗费240亿,由军情局控制的一家技术顾问公司订购了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在2050年底的时候,也就是这台超级计算机交付之后,国防部就用其对未来战争进行了一次耗时3个月的模拟测试,也就是常说的计算机模拟兵棋推演。从时间上就看得出来,这绝对是一次有着重大意义的兵棋推演。要知道,在印度战争爆发前,总参谋部利用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战争进行模拟推演,也只用了10天。在计算机性能提高了100倍的情况下,还需要用3个月才能完成的模拟推演,绝对与世界大战有关。
  事实上,这就是共和国当局第一次对世界大战进行模拟推演。
  这次推演的意义非同凡响,可以说,共和国后来的很多战略决策都与之有关,这其中就包括共和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即应该以防御为主,还是应该以进攻为主。
  毋庸置疑,美国五角大楼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双方的领导人都很清楚,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果连发展方向都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赢得胜利。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共和国与美国的选择都相对保守。
  也就是说,双方都认为在未来战争中,防御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63章 转变思想
  共和国与美国不约而同的将防御放在首位,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按照2050年时的国际情况,即便战争在2055年爆发,即《伦敦条约》的第二阶段削减工作顺利完成,共和国与美国的核弹头都将削减40%,总量缩减到2000枚左右,战略运载工具则将缩减到500件左右,从而使两国的战略打击能力均在对方战略防御系统拦截能力的上限之内,但是从战略角度考虑,首先确保本土安全,再考虑打击对手,肯定是共和国与美国当局的不二选择。换句话说,如果连本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算能够打垮、甚至摧毁对手,也无法赢得胜利。事实上,这也正是在2055年之前不大可能爆发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毕竟在相互确保摧毁的前提条件下,谁也无法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问题是,对双方的军事家、特别是高级将领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确定战略发展方向的时候,裴承毅就一再强调,即便必须更加重视防御,也应该积极防御,即以战术反击为主,而不是被动防御。
  美国的情况也很类似。在2048年的时候,离开五角大楼的史塔克就在接受CNN电视台特别采访的时候提到,在未来的战争中,防御将是取胜的主要因素,但是美国绝对不能因此而放弃主动权,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防御,才能击败对手。以史塔克跟杜奇威的关系,这也可以看成是杜奇威的军事理论,毕竟在杜奇威需要脱下军装的时候,不大可能以军事家的身份接受公众媒体的公开采访。
  不管怎么说,这种转型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双方需要花上好几年做准备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双方在这个时候做出战略调整,就是希望在战争爆发前,通过全面军备竞赛来拖垮对手,创造更大的获胜概率。
  事实上,这也是非常正常事情。
  要知道,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军备竟赛都是“前戏”。
  拿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在战争螟发前,德国与英国搞了近20年的军备竞赛,双方在海军建设上投入了几乎全部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德国在海军上投入的力量过于巨大,导致德国陆军受到影响,没能在地面上击败法国。
  在1916年之前,德国在地面战场上的优势非常明显,甚至在东线战场上打垮了沙俄,在西线战场上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如果德国能在战前花更多的力气来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恐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就将改写,甚至有可能让其变成第二次普法战争,从而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乃至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受重视的德国陆军在地面战场上左右开弓,取得了足以让所有德国人引以为傲的胜利,而受到德皇器重的海军却没能取得任何战果,最终成了协约国集团的战利品。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军备竞赛,实际上成了压垮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换个角度来看,协约国集团在战前的宣传,以及在军备竞赛中起到的引导作用也是让德国走上歧途的重要因素。
  德皇威廉二世是当时英国国王的外甥,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给德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德皇在海陆建设上,更加重视海军,轻视了关系到德国生死存亡的陆军。以当时的情况,德国是典型的“陆权国家”,即便具备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实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国家综合实力也仅次于美国),也应该把西面的法国与东面的沙俄当成主要对手,只有在击败了这两个强敌之后,才去对付英国,而不是同时与3个强大的敌人交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德国能够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就是因为在俾斯麦首相的正确领导之下,与英国保持了良好关系,利用英国的支持,稳住了东面的沙俄,创造了单独对付法国的机会。
  当然,这些已经是国家的战略问题,与军备竞赛的关系并不大。
  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海军军备竞赛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军备竞赛也非常突出。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英日法意等列强通过《华盛顿条约》与《伦敦条约》对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