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国色 >

第130章

国色-第130章

小说: 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之前孟行等人卡住刘桢入朝议政的事情来说,假若换了刘远还在的时候,刘远一锤定音,非议的声音固然有,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不绝于耳,无非是因为刘楠资历浅,压不住场面,所以才会被朝臣反客为主。
  “阿父,你唤我来,可是有何嘱咐?”刘楠行了礼之后就在竹榻边上坐下来。
  天气有些热,可刘远全身上下依旧用薄羊绒毯盖得严严实实。
  刘远抬了抬手指,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刘楠连忙将手掌递过去。
  刘远写字的速度很慢,有时候字形复杂的,一个字还要写上半天,换了不是日日随侍身边的,就不一定能马上认出来了。
  这一回,刘远写的是两个字。
  刘楠看清楚他写的是什么之后,不由愣在当场,他转头去看刘桢,后者也是一脸愕然。
  “阿父,这,这……我不行的!”刘楠脱口而出。
  听了这句话,刘桢哭笑不得。
  而刘远看向刘楠的眼神却瞬间变得严厉。
  刘楠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
  他看得清清楚楚,刘远写的分明是:退位。
  刘楠虽然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成为这个王朝的第二任君王,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即使是在刘远生病之后,刘楠也总认为自己还需要磨练,如果有人告诉他十年之后才能登上帝位,他说不定会更加高兴。
  从刘楠本心来说,他完全不会有那种“太子当久了很不爽,希望当皇帝”的想法。
  换作以前,刘远巴不得将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虽然对刘楠怒其不争,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楠这种性格待在太子位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好的。
  但现在,他只希望长子能够成熟得更快一些,能够更稳重一些,否则自己要怎么放心将这副担子交给他呢?
  “阿父,如今我资历尚浅,经验不足,贸然登基,只怕难以服众,如今凡事有宋丞相他们在,就算宋丞相要告老,周允,孟行他们也都是老成谋国的臣子,我遇事会多多征询他们的意见,但退位一事,还是先不要提了罢?”
  刘桢也劝道:“阿父,太医说过,你的身体需要好好静养,不宜多思多虑。”
  刘远的眼睛快速地眨着,这明显是想要反驳他们,却又说不出话,以至于内心激动,情绪起伏,连脸色都憋得涨红起来。
  兄妹二人吓了一跳,连忙抚慰:“阿父,你想说什么,慢慢说罢,我们都在听着呢!”
  刘远的胸膛激烈起伏,许久之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表示他有很重要的话要对他们说。
  刘楠与刘桢的视线片刻不敢离开老父。
  刘远在刘楠的手上慢慢地,写下六个字。
  收权,分权,匈奴。
  最后两个字很好理解,刘楠知道老爹念念不忘匈奴给中原带来的耻辱,不仅是皇帝一个人,所有中原人都无法忘记这种耻辱。
  自秦末以来,天下纷争,群雄逐鹿,为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所有人各出奇招,雄兵百万,不惜陷在内斗之中,然而面对匈奴人,却偏偏束手无策,还要奉上公主以求短暂的和平。
  面对父亲渴盼而灼热的眼神,刘楠跪了下来,郑重起誓:“阿父放心,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打败匈奴,将其驱逐出中原,将阿妆接回来的!”
  刘远闭了一下眼睛,眼里缓缓流出泪水。
  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希望能够亲自葬送这个耻辱。
  他这一生做对了许多事情,也做错了许多事情,唯一觉得心中有愧的,就是刘妆。
  塞外路程迢迢,音信杳杳,即便朝廷有心派人留意,也很难像在京城那样,有什么事情立马就能得知。
  冒顿单于在匈奴早就有好几个女人,来自周边各个部落,而且也都被冒顿封为阏氏,刘妆一嫁到草原,立马就落入需要和别人争宠的不利地位。
  这几年从匈奴传来的消息并不多,刘楠他们只听说刘妆失去了一个孩子,又生了一个孩子,最终在冒顿单于身边站稳脚跟,成为他最钟爱的阏氏之一。
  单是这寥寥数语,就足以令人想象出无数的惊心动魄,腥风血雨。
  刘妆在草原上的日子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然而她终究还是撑了下来,虽然当初是她主动要求远嫁,但是不可否认,刘妆的下嫁确实为乾朝争取了不少时间,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或许会因此欢欣或庆幸,然而对于刘远这样的皇帝来说,女儿的委曲求全则是需要铭记的耻辱。
  这个耻辱,总有一天,要用铁与血来洗刷。
  刘楠不愿意看着父亲伤心过甚,主动转移话题:“孩儿鲁钝,敢问阿父,收权与分权是何意?”
  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相反的概念,如果说刘远的意思是想让他加强君主的权威性的话,那为何又会有个分权?刘楠完全被弄糊涂了。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绝对不是写几个字就能解释明白的,刘远的嘴唇不由自主地微微阖动,眼睛却是望向刘桢,其中隐含期待,也许是认为以长女的聪慧,能够理解他的深意。
  刘桢想了想,道:“阿父,我姑且一说,若是不对,你便打断我。”
  刘远眨了一下眼睛。
  刘桢:“如今朝臣权力太大,丞相更是权柄通天,不仅能够否决君意,百官亦要从其所命,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若是宋丞相这等克己复礼之君子,自然令人信服,但若是换了旁人,却很容易将公权私用,难保不会重演宫变之乱,是以阿父的意思,是要大兄登基之后,适当收回朝臣手中的权力,以巩固君权。”
  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灵魂的人来说,刘桢深知君权太重的危害,皇帝乾纲独断,威加天下,如果他是明君也就罢了,如果是昏君,那无疑会给天下带来极大的祸患,这完全需要取决于君王个人的素质。
  但是反过来说,臣子的权力太大,当然也不是好事,纵观史书,因为掌握权柄而生出不臣之心,从而扰乱局势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这其中必然要取一个平衡点,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但如果这个平衡点取得好,就能够尽可能延长制度的寿命。
  当然,作为一个君王,他们绝对不会想要这种平衡点,对于皇帝来说,权力当然是越大越好。
  刘桢停下话头,询问道:“阿父,我说得可对?”
  刘远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眼睛眨了一下,手指也在她的手背上轻点了点。
  刘桢受到鼓励,继续道:“至于分权,如果我没猜错,阿父所指,分的不是君王的权力,而是朝臣之间的权力。”
  刘远眼中的赞赏之色愈浓。
  刘楠若有所思:“朝臣?”
  刘桢不假思索:“不错,一言以蔽之,三公九卿制优劣各半,阿父当初不设太尉,也正是因为太尉手掌兵权,又位列三公,权力过大,不好辖制,如今丞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有将这些职位的权力分化,才能达到前面所说的‘收权’的效果!”
  刘远在刘桢手上写了一个字:善。
  刘桢笑道:“多谢阿父夸赞!”
  但她心中却隐隐泛起一丝不祥,刘远今天如此耐心教导刘楠,明显有种在交代后事的感觉,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想到这里,刘桢鼻子一酸,连忙低下头,她无论如何都不希望自己的猜测会成真。
  刘楠毫无所觉,他仍在思考刘桢所说的话,见刘远也赞同,便郑重道:“阿父,孩儿会将这六个字铭记于心的!”
  刘远看着长子的目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柔和,以往对儿子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满随着他的生病彻底远去,此刻,他像是想要将刘楠牢牢记在心间一样,手指轻轻碰着对方的手背,表达着自己无法用言语说出来的心情。
  不知不觉,刘楠似乎也感觉到什么,他的眼泪落了下来:“阿父,你不要退位好不好?太医说了,你的身体还能好转的,国家外有强敌,内未大治,这些都离不开你啊!”
  没出息!刘远的目光明明白白表达了这个意思,他怒其不争地看着刘楠,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
  刘桢的心情不比刘楠好过多少,但她强忍心酸,咬了咬下唇:“大兄,阿父好像还有话要说。”
  刘楠连忙强迫自己止住哽咽。
  刘远在他手上写下两个字:桢,佐。
  这下不必刘桢解释,刘楠也能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是要刘桢辅佐自己!
  刘远是不能说话,又不是不能听,即使刘楠和刘桢没说,他从近来宫婢的议论里,也不难猜到刘桢的处境。刘楠虽有军功,又是嫡长子,继位顺理成章,但朝中开国元勋比比皆是,肯定会有人欺他年少,处处辖制,以刘楠的性情,要驾驭这帮人很不容易,所以他需要一个帮手。
  刘桢:“阿父放心,我会尽力辅佐阿兄,襄助于他的!”
  刘楠也道:“我不会让人欺负阿桢的!”
  刘远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睛。
  若是他还能主政,肯定是不会让刘桢入朝的,因为当年张氏说得对,即使尊贵如公主,也不能不顾忌世人的眼光,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因为太过强势而找不到夫家,姬家,郭家,她已经错过了,以刘桢的优秀,不应该被蹉跎。
  然而时势如此,他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安排,刘远毫不怀疑,如果没有刘桢,刘楠极有可能成为朝臣手中的牵线木偶,即便他并不昏聩,但他却缺乏作为一个君王所需要的权谋手段。
  而这些,在刘桢身上都不缺。
  以她与刘楠的关系,一定会尽心帮助刘楠,兄妹齐心,乾朝不愁不兴,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再过十几二十年,就能打败匈奴。
  也许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罢。
  从喉咙里逸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刘远想,可能只有自己听见。
  他的目光从刘楠和刘桢身上移开,投向更加遥远的山峦。
  那里必定也是山清水秀,天色如洗,就像他从小长大的向乡一样。
  眼前的景致渐渐模糊,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刘远仿佛看见,在那遥远的山峦脚下,有三个人影正在追逐嬉戏。
  那三个人,虽然不是亲兄弟,感情却情同手足,他们意气相投,结为异性兄弟,以天地星辰为证,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后来,大兄因为时局所逼,只身远遁,其他二人毫不犹豫,紧随其后,三人南征北伐,立下了不朽功业,推翻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
  再后来……
  再后来,这世上许多事情,总归不过生与死两个字。
  多少权力富贵,功名利禄,到头来都化作黄土一抔。
  若真有碧落黄泉,等你我兄弟重逢,是不是还能一笑泯恩仇?
  ……
  …………
  房羽是睡到半夜被匆匆喊进宫的。
  不止他一个人,许多人脸上,也都带着与他一样,既严肃又忐忑的神情。
  皇帝驾崩。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内的消息。
  从刘远伊始,很多人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但当这件事真正降临到头上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心中依然有着不安与迷茫。
  不安的是,太子是否真的能够履行皇帝的职责,毫无疑问,比起刘远,他的威慑力和执政手段都要弱上许多。
  迷茫的是,这个国家将会走向何方,是富国强兵,还是重蹈前秦的覆辙,二世而亡?
  房羽与其他人有点不同,他在忐忑不安之余,还带着一点兴奋。
  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候,他的目光掠过许多人的表情,从中发现了不少端倪。
  新君与老臣之间,必将会展开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的开场,可能会以一种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方式。
  房羽如此想道,带着这种复杂交加的心情,和所有人一样,朝大行皇帝的遗体,缓缓低下了头颅。
  三个月后。
  这是新君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小朝会。
  一般小朝会上才会商议正事,而且只有三公九卿,以及与朝会相关的官员,才有入朝的资格。
  众臣的座次依然不变,不同的只是丞相已经在半个月前由宋谐换成了周允,这同样也是新丞相的第一次朝会。
  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在皇帝之下,丞相之前,又加了一席,位置显眼,由不得人多加注意。
  “入——朝——”
  内侍的唱喏打断了所有人的窃窃私语,高冠正装的朝臣们按照职位高低依次入席正坐,等待君王的到来。
  皇帝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约莫半刻钟后,他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但跟在后面的,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影。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身穿厚重袿衣的长公主从皇帝身后走出来,在那个显眼的位置上坐下。
  与穿着相比,她的头饰就略显质朴了,长长的黑发被梳成叠云的样式,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