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121章

大明帝师-第121章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和克低声问那翻译这是怎么回事,江夏亲耳听见那翻译用蒙语对勒和克说:“这是大明开国皇帝心爱之物,价值连城,这大明臣子舍不得将它送出来。据我估计,这东西至少值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勒和克惊讶地看着翻译,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他低声道:“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银子?”

    那翻译低声对勒和克道:“将军,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这东西是中原古董,传承至今好几百年。这样的东西,在中原往往价值连城。”

    勒和克这一次总算是明白了,点了点头后低声嘱咐道:“收好它,千万不能有任何损坏。”

    “是。”翻译应了一声,抱着那夜壶站在勒和克身后。

    接着江夏又从马车上抽出了一个画轴,展开画轴,只见上面画着一副《小鸡吃米图》。

    那笔法之稚嫩,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未懂事的小孩儿创作的。江夏把那图往那翻译面前一展示,一副神气的样子说道:“认识这是谁的大作吗?”

    那翻译其实很想说这就是一个小屁孩儿的创作,但是他从江夏的神情上猜测,这画必然有它的不凡之处。

    翻译仔仔细细地看着那副画,而站在太和殿门口的杨一清忍不住问道:“江夏好像唬住那朝贡大使了,只是他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一部分去窑厂拖来的,一部分去国子监收来的。原本劝他去找街上找画师购买一些画,但他嫌那些画要银子,所以没肯。”李东阳低声说道。

    “就那样的画,他估值多少银子?”杨一清忍不住问道。

    杨廷和在一旁扯了扯嘴角,最后说出来:“一万两”

    “一万两?他这是把那朝贡大使当傻瓜呢?”杨一清忍不住惊讶地低声说道。

    杨廷和没好气地说道:“老夫还没说完,那一万两,指的不是白银,是黄金。”

    “一万两黄金?”杨一清觉得江夏肯定已经疯了。

    但是这个时候那翻译却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地大声叫道:“阎立本!这是阎立本的画?”

    江夏伸手拍了拍那翻译的肩膀,一脸敬佩地看着他:“有见识。”

    其实什么有见识,无非就是他在那画的右下角故意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阎立本”三个字,等着被这翻译发现而。

    江夏道:“阎立本,初唐画家。号称‘一画万金’。而他的《步辇图》,更是号称‘万金不易’。可是这一副《小鸡吃米图》,乃是他七岁学画时画下的人生第一幅画。

    其意义,其价值,就算是《步辇图》也无法和它相提并论。这幅画当初被唐玄宗意外获得,然后将其小心封存带入墓穴之中陪葬。

    之后唐玄宗皇陵被盗,这幅画才重现人间。我以为一般人都不会认出这是阎立本的真迹,没想到却被你一眼看出来了,高手!你绝对是一个精通书画的高手!”

    那翻译被江夏这么一夸,顿时胸膛挺的高高的。他故作谦虚的对江夏说道:“客气,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江夏怀疑地看着翻译,摇头道:“谦虚,真人不露相,我等明白。”

    翻译低声对勒和克道:“将军,这是一件难得的宝物。至少价值一万两黄金。”

    “一万两黄金?”勒和克激动的呼吸都有些紊乱。

    他忍着内心的兴奋,一脸感动地抱了抱江夏,道:“江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大明的热情和诚意,我已经感受的一清二楚。”

    江夏点了点头,把画递向那翻译。

    那翻译还没伸手去接,江夏微微举起左手。

    文武百官立刻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高声叫道:“太傅大人,你连这个都送出去,你会成为大明罪臣的。那可是大明镇国之宝啊”

    此刻御史冯敬离走出来在江夏面前吐了一口口水,愤怒地骂道:“卖国贼!尔等羞于你为伍!”

    说完,冯敬离一甩衣袖大步离开。

    江夏内心评价着:“嗯,这冯敬离戏码倒是不错,刚才简单两句台词,内心的愤怒和不屑全都表现了出手,最后离开时甩衣袖的动作更是将情绪推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翻译低声对勒和克说道:“将军,我看这江大人应该是把大明皇帝收藏的宝物都给拿出来了。所以现在大明的官员都很愤怒。

    要不我们就不要一一检验了,拿着东西先走。等离开京师以后,再找行内人估值。”

    勒和克也看出来这坝子上的气氛有些不对,按照江夏所说,这可是一千万两白银的东西。

    就算是江夏夸大其词,那至少也值五百万两吧?

    怎么算自己这次出使大明都大赚特赚了,万一大明的臣子联合起来反悔,这到嘴里的肉恐怕得吐出去。

    勒和克想到这里已经有了决定,他对正在拿第三件物品出来的江夏说道:“江大人不用再说,贵国的情谊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天气已经不早,我们就先带着东西上路了。回国以后,我一定将贵国的情谊转达给我们可汗。”

    江夏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虽然这一次我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相信我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不会白费,愿我们大明和亦力把里继续友好下去。”

    勒和克心中也是惭愧,自己骗了人家这么多宝物,还骗了人家一番真挚的感情,可是国内开战的声音却越来越大。

    勒和克忍不住对江夏说道:“容我提醒江大人一句,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请小心为上。”

    江夏重重的点了点头,真诚地说道:“好朋友,祝你一路顺风!”
 第四二九章 朝贡
    安仁海的事给江夏敲响了警钟,朱载江现在正处于是非意识逐渐形成的时间,自己应该多找时间教育他,这样他才不至于会误入歧途,他日变成一个暴戾昏君。

    虽然现在大明的江山是自己在替他打理,但是未来迟早也是要交给他的,到时候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将直接影响大明江山会是什么模样。

    如果他真变成一个昏君,江夏真不知道自己死后有何面目去面对朱厚照。

    叹了口气,江夏到东暖阁去接朱载江出来。

    换上一身龙袍的朱载江看见江夏立刻兴奋地跑过来牵着他的手,大有一副讨好的意思。

    江夏笑着摇了摇头,顿着捏了一下朱载江的小鼻子,然后将他抱起来,低声对他说道:“一会儿到了恩荣宴上,记得要注重皇帝威仪,不能调皮知道吗?要”

    一路说一路走,朱载江最后终于捂着耳朵,调皮地翻着白眼道:“太傅,你好烦呐像你给朕讲的《西游记》那里面的唐僧。”

    “哟呵臭小子,你敢嫌太傅烦,看太傅怎么罚你。”说着,不断着挠着朱载江的痒处,弄得朱载江呵呵直笑。

    欢快笑着的一大一小,看上去就真像两父子一般。

    方才东亭玉林的事,仿佛在这一瞬间已经烟消云散。

    到了玉林苑的入口处,江夏把朱载江交给宫女牵着,自己则从另外一个入口走进玉林苑。毕竟他是臣子,是不能和皇上走同一条道的。

    江夏先朱载江一步走进玉林苑,一众学子见到江夏,纷纷起身向江夏行礼。江夏点了点头,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他先对左上手位的李东阳行了一礼,叫了声:“师父。”

    李东阳点了下头。

    然后他又对右下手的杨一清行了一礼,压着声音叫了一句:“岳父大人。”

    杨一清轻轻抚着胡子,明显对这一声“岳父大人”比较受用,他低声对江夏说道:“见过邱文石了?”

    “嗯。”江夏点点头,“您早就知晓此人?”

    “这是一个人才,值得好生培养。”杨一清没有正面回答。不过既然他都说是个人才,江夏心里倒是对邱文石上起心来,决意好生观察一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

    突然,一声尖锐地长呼:“皇上驾到”

    众人立刻起身,等到朱载江一踏进玉林苑就对他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接着朱载江走进玉林苑,对众人说了一声“免礼,平身”,然后众人谢过朱载江,纷纷站起身来。

    当晚的恩荣宴因为没有邱文石的参与,所以状元、榜眼、探花之位基本上就是按早已定好的人选宣布的。

    整个程序都是按照即定的规矩一板一眼的来,无聊的差点儿没让江夏昏睡过去。

    但是末端的时候,杨廷和竟然主动请江夏代圣钦点状元、榜眼、探花,这却是江夏没有想到的。

    因为如果是江夏代圣钦点,那么状元、榜眼、探花就跟他有了一个师生关系,那么这三人就算得上是江夏一系的人了,这分明是在便宜他。

    江夏搞不清楚杨廷和是怎么想的,但是李东阳和杨一清也支持他去代圣钦点,于是江夏最后还是亲自在圣旨上写下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

    恩荣宴散去,江夏坐着马车离开皇宫时,心里还在想着为何杨廷和会如此反常,当自己代圣钦点金科三甲?

    同样的问题,杨廷和也在出言询问。

    他出了皇宫以后便坐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刚刚走出皇城范围他就看见了另外一辆马车。杨廷和立刻下马车,上了停在路上的那辆马车。

    他一上去,马车的车门就关上了,马车里面乌漆麻黑,但是杨廷和一坐下就问道:“最近江夏风头日盛,满朝文武投向他江系的越来越多,天下士子也对他推崇备至,如今他的讲武堂又办的风生水起。

    如果真的如他所说,讲武堂的学员最后都进入军中为将,那未来大明的兵权等于全都会落入江夏之手,我们不仅不出手阻拦他,反而还让他代圣钦点三甲,这是何意?”

    “江夏此人,能力和才智兼备,的确是个人才。但是他还是太嫩了一点,不懂得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

    “什么道理?”杨廷和追问。

    马车中,略显苍老的声音缓缓念道:“势不可以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以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以说尽,说尽则人必易;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事必繁。”

    “法演四戒?”杨廷和疑问出声。

    突然那声音说道:“停车,你下去吧。”

    “是。”杨廷和下了马车,独自一人站在街道上,口中念着那《法演四戒》。当他第五遍念出“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时”杨廷和眼睛突然一亮,嘴角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我明白了。”

    两日以后,京师再次震动。因为江太傅又纳妾了。并且还一次性纳了四位妾室。

    虽然三妻四妾在大明也属平常,但是江夏这频率也太快了一些,故而还是被不少人所诟病。

    不过这其中最惹人非议的,还当属杨一清的女儿杨菁菁。

    毕竟是一朝顾命之臣,处于权力巅峰的人物,独生女好歹也是大家闺秀,竟然去给人家当了妾室。这不免让人在背后戳杨一清的脊梁骨。

    幸好杨一清也是一个豁达之人,对于那些非议全都充耳不闻,只是嘱咐江夏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

    当夜,逍遥山庄再设宴席,江夏的一众至交好友到场共同庆贺,不过动静很小,很是低调。

    好不容易应付完一班损友以后,江夏这才进入自己的新房。

    房内,四位娇妻挨着坐在一起,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

    原本这样的事情,应该四位妾室一人一间新房。但偏生江夏就不按照这样的礼数,硬将四人安排到了一个房间里面。

    拿着秤杆一一挑起四女的红盖头,看着娇羞美艳的四人,江夏有一种好像活在梦中的感觉。

    就连他自己也感叹道:“我江夏何德何能,竟然得到如此福分。”

    他目光从尹诗琴、尹娇娇、雪如沁、杨菁菁的身上一一扫过,四人哪一个不是天姿国色,得一个平生已足。

    但是江夏如今却一得得四,并且家中另外还有六位娇妻。

    何谓十全十美,恐怕这就是传说中的十全十美了。

    江夏坐到中间,左边是尹诗琴,右边是雪如沁。他将手从二人的背后伸出去,拉着尹娇娇和杨菁菁的手。感叹道:“有你们陪着我,就算什么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