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黑医 >

第4章

黑医-第4章

小说: 黑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作品相关 经脉学摘选
     更新时间:2008…12…8 22:43:05 本章字数:14212
    2。1。针灸学的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别提示:针灸学不能等同于针灸疗法。针灸学是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针灸的历史源流、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作用机制和防治疾病的规律;针灸疗法只是一种治疗方法,注重针灸操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2。针灸学的特点
    a)。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b)。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60年代,电针治疗仪广泛用于针灸临床;
    70年代,激光治疗仪问世;
    80年代,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微波针、电磁针、生命信息治疗仪等;
    70年代后,对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几乎运用了当代最新科
    技成果,包括最新的边缘学科和最现代化的手段,如红外线热象图、超声波、经络电
    学特性探测、化学示踪、声信息探测、超微弱冷气测定、辐射场照相等技术。
    c)。适应症广,疗效独特:1979年,WT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目前据
    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症已达300种,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
    d)。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2。3。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a)。经络腧穴理论:重点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61个经穴和38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
    b)。刺灸法: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另对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也给予系统的介绍。
    c)。针灸治疗:介绍针灸学的常用辨证方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处方规律和78种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循鱼际(11),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
    【注释】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