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382章

重生孙策-第382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这里,毛玠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诉说。抬眼看向了依旧不动声色端坐的曹操,他不知道主公会对自己的实话,做出什么反应。必竟忠言逆耳。直言也是要冒掉脑袋的风险的。
突然听到毛玠将两地对比的话,众位谋士都陷入了深思之中。大家当然都相信毛玠所说的必然是事实,要知道如今各地报上来的消息。
不论是豫州,徐州,还是扬州,甚至远在冀州与京畿之地。每日都有无数活不下去的人正拖家带口的向着江南前进。
特别是去年大旱的京畿之地,庐江更是在沿路都的驿站,都派出了一些郡兵进行施粥。
以让逃难的百姓们,不至于饿死在路上。据说,去年单只京畿一处。逃入庐江的人口就达到了三十万之多。而这些人进入庐江后就再也没有人向回走过。
曹操心中翻腾,脸上却依旧平静,堂下的众谋士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异常来。
他当然不会以为孙策也采用了当年戏志才的方法,去对付那些流民。必竟各地相互间也都是派有斥候的,孙策要是有这样异常的行动。有经验的曹操一定会第一个就知道。
而毛玠刚才所说的情况,却从来没有斥候向自己回报过。这让曹操有些生气,又有些悲伤。兖州派出的斥候,关心的只是善战的江南军如今调去何方,将要进攻何处了。
对这些百姓的生计问题,却没有斥候意识到,这对全州的军民却是同样的重要。
而兖州的情况,身为州牧的曹操当然十分清楚。民以食为天,如果明年开年后的前三个月,兖州不能解决粮食问题。那么下半年的兖州,又将要回到戏志才当初要面对的难题上去。
“是的,兖州又要缺粮了。可是说真的,自从曹操入主兖州以来,一直是天灾人祸不断。先是黄巾之乱,之后又来了吕布与世家联合叛乱。紧接着又是去年突如其来的东南大疫,兖州百姓再次死亡无数。”
如果不是周瑜奉孙策之命,派来了能治大疫的郎中,如今的兖州都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人。
兵祸连结,瘟疫横行,兖州百姓冻死,饿死,病死无数。加上今年的大旱之下,百姓纷纷逃难而走。
当年曹操入主兖州,并吞并青州流民得来的150万人口,如今只剩下区区的不到五十万。当年以众多的人口养着10万大军,尚不觉得吃力。
但眼下的兖州,连养着八万兵马都已经捉襟见肘。这样的霉运连连又怎么能不让曹操感慨万千。
原以为今年终于能缓过气来的曹操,刚刚叹息一声,这霉运终于过去时。却在入夏之后,得到总管全州事务的荀彧禀报。
“今年又是一个全州大旱,这回不但是兖州。就连京畿更是旱的厉害,颗粒无收之下,真正到了人尽相食的地步。
朝廷的统治都已经崩溃了,常常是一县的百姓逃的一个也不剩。据说,被近迁都的皇帝与大臣们都险些饿死在向长安前进的路上。”
此刻已经是饱受天灾人祸打击的曹操,心情是极其的复杂。
禁不住低声说出声来:“孙伯符啊,孙伯符!为何老天爷如此照顾你这头江东狮呢?江北大旱的颗粒无收,你的江南却依旧是风调雨顺的丰年,让本官情何以堪!何以堪!”未完待续。。


 第二六七章兖州募捐

主公的感慨让荀彧等谋士,大冷天却都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可是老天爷不保佑江北,谁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主公的忧郁,却是属下无能的体现。众文武正想要上前请罪,请求主公的责罚。
瞬间醒过神来的曹操,已经重新振作起来,大声说道:“诸君,本官并无他意!天意如此,谁也不能意料,只是本官想问一句诸君,可有良策,以助兖州出此困境!”
深通商业之道的曹洪,上前一礼道:“主公,属下以为,当务之急是要与庐江进行粮食贸易。只有从庐江大量的购入粮食,才能解决兖州眼前之困!此事,亦可由孝先做为特使,与庐江方面磋商。
咱们双方刚刚联姻成功,舒县说什么也应当给兖州一些关照!
若是能从庐江购入粮草,不论如何,对兖州是极有好处的。至少能为府库省下大批钱财!
今年冀州出产粮食也不算富裕,中山甄家送来的粮价很是偏高。而且听说春节之后粮价还要再次党的大幅上涨,唉!”
身为曹操的兄弟,擅长经营的曹洪与众谋士一样,都是最亲信的人。自然知道如今兖州的钱粮状况危极。戏志才的意外暴死,那些摸金校尉也似乎变得有些懒惰!
据曹洪所知,那金甲自从探查舒县的太守府失败回来后,就再不曾向兖州的府库中上缴过什么收获。而他们终究是对兖州有过大贡献的,说穿了双方只是依附关系。
对他们这些高人。骂又不能骂,赶走就更不可能了。让曹操自己开口向他们要财货,那就有些没脸了。但最近曹操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没脸。也想要向金甲开口了。
对于曹洪的意思,众谋士当然会全力赞成。这明显是解决眼下问题最好的办法。
只有荀彧是一脸的苦相:“主公,诸位,荀彧也知道,买舒县的粮食那是好办法!可是,如今府库中,除去明年开春的春耕所需,已无余财。难道咱们能从舒县赊来粮食吗?”
“啊!没钱了?”
在众人眼里,府库之中应该有着源源不断的钱财,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怎么可能会没钱呢?没有钱可用。兖州的财政已经陷入了一个死结,没钱,必然没有粮食。
等吃完了最后几个月的存粮,全州五十万军民就只能等着饿死了。除非两军能在开春的行动中获胜,并得到大量的粮草与财物。
看见众人的惊讶。荀彧也只能说实话:“今年全州收入大减,又因大旱要购粮赈灾,导致全州粮价大涨。如此一进一出,本就不多的余财早已开支干净。
若是想要让库中有钱。如今只有向全州加税一途!”
“不可!”荀彧的话未说完,就被曹操大声打断:“文若。不可加税,当年本官入兖州就向百姓做过承诺。五年之内不加一厘之税。本官又怎么能食言呢!”
看着窘迫的荀彧,无奈的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着在外侍候的史涣吩咐道:“公刘!你去请金甲校尉来,等散议之后本官有事于他相商!”
史涣领命而去。如今州中窘迫的局面,让谋士们的建议也变得少了许多。本来就是如此,想施行任何计谋,什么事不要钱财的支持呢。
就算是积极的献了计谋,主公却没有财力支撑去实施。那不是在为双方找尴尬吗?
曹洪再道:“主公,洪有一计!主公可在州中向世家大族,发起募捐。洪愿率先捐金十镒,以作表率,这也是为那些世家提供一个赎罪的机会。我军收取财物,反而能安世家之心!”
自从戏志才死后,荀彧的皱了两年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不论如何,只要按照曹洪的办法,正是惴惴不安的世家们绝不敢再有所推诿。为了表明他们的心迹,没有哪家会少捐。
这样一来,不说是否宽裕,至少能解了兖州如今的燃眉之急。
“来年的事,来年再做打算。有睿智的主公,与能干的下属们在。兖州不会一直这样混乱下去的。需要的只是再多一年的时间而已!待生产恢复,百姓们自然会回到故土。”
荀彧立即上前道:“主公,子廉将军此计甚妙,属下全力支持。属下愿捐一年俸禄!同做表率!属下以为,此事还需子廉将军亲自施行方可!”
同是老奸巨滑的程昱一楞,马上明白了荀彧的意图。心底暗道:“这个荀文若,倒是打的好算盘,既表了他的忠心,又暗中捧了子廉将军一场。
哈哈!只是他居然给了主公一张白条。一年的官俸吗?你有本官亦有!”
连忙也是出列道:“主公,子廉将军妙计,属下亦附议。属下也愿追随荀军师,捐出未来一年的俸禄,支持兖州渡此难关!”
有这两个谋主级的人物领头表态,余下的文臣武将们不论愿不愿意,只能纷纷附议。帐中的募捐下来,让曹操有些哭笑不得。
除去了曹洪最先捐出的十镒黄金,其他的居然都是一堆白条。唯一还让曹操感到有些安慰的就是,明年,自己手下的这群谋士武将,自己都不用开工钱给他们了。
这样算来,居然也能省下近万石粮食,也算不错的收获了。不过曹操的目的根本不在与自己手下的这一堆白条,若是风调雨顺,偌大一个兖州,哪里还会差这点工钱。
主要是看曹洪能从各地的世家,募到的钱财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无奈的曹操微微的瞟了一眼起头的荀彧,对着曹洪郑重道:“如此甚好,子廉!此事事关兖州今后的大局,就由你统管。
你无需自己出面,只要让属下们放出风声即可。也是时候与那些墙头草清算一番了。”
虽然之前曹操向世家承诺过,不会因为吕布的事与世家们为难,做什么秋后算帐的事。
可是如今兖州的钱粮如此窘迫,还不都是世家所造成的吗?
完全不让他们负责,只不过是一句当时为了安慰人心的客套话而已。一生强硬的曹操,又怎么可能是吃了亏却忘了回报的人。未完待续。。


 第二六八章枣祗屯田

曹洪领命退到一旁,深懂商业规则的他当然有十分的把握,将这件募捐的差事做好。
心中甚至早已想好了行动计划:“只要派人上街大力宣扬一番,本将再对几个领头的世家逐一拜访一番,呵呵!所需的钱粮,必然手到擒来!”
募捐的计议已定,毛玠不失时机的上前道:“主公,属下有话要说!”
见主公点头,毛玠朗朗说道:“如今天下分裂,天子东迁西移,百姓们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想我兖州军民上下,更是没有一年的钱粮储备。
州郡的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绝对是难以持久。如今属下看那袁绍和刘表,虽然百姓众多,钱多粮广且军队强大。
但他们都没有谋划远大事业的考虑,也没有树立根基的打算。打仗作战,正义的军队一定能够取胜,但若是想要保持强大的地位,凭借的就是充足的财力。
您应当遵奉天子,并挟天子之名,向外号令不履行臣子义务的各方诸侯。要求各地向兖州进贡粮食与钱财;对内则大力鼓励农耕生产,积储军用物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可以成功。”
曹操小而敏锐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霸业与王道!好一个霸业与王道!孝先说的甚是,
仲德,此事就交由你办理。先去做些必要的准备,看有合适的机会,咱们就将皇帝接到鄄城来。
好。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候!果然是神妙之计!”
感慨了一番的曹操“孝先果然大才!不过你眼下可有具体的办法,以解决我兖州的困局?”
得到主公认可,已经知道自己的设想正中主公的下怀。毛玠变得胸有成竹的说道:“主公,其实属下在庐江月余。已经找到了江南富足的根本原因!”
毛玠的话,让厅中所有人都死死的盯住了他。这家伙去了一趟庐江,得到了多少秘密啊!
而粮食,才是这个世道的根本啊!若是兖州也有能养活百万人口的充足粮食,有着如此多的猛将强兵,兖州的崛起之势就必然无人可挡。
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毛玠微感得意:“属下敢问主公,可还记得今在东阿的枣祗否?”
曹操一楞:“枣东阿?当然记得。前年若不是东阿提供的军粮,咱们可赶不走吕布那厮!”
本是东阿人氏的程昱对自己的家乡最是关心,突然醒悟:“孝先,你是说那江南也是与枣东阿一般。行那屯田之法,才会富有粮食吗?
唔,倒是有可能?主公,想东阿一郡从来不曾有过缺粮之时。就算最为艰难的这两年,也多向周边郡县百姓供应粮食。
当年他也曾向主公进言。在全州境内屯田。只是战乱频乃,才耽搁了下来。主公,属下以为此策可以一试!”
“屯田?”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片刻之后,军祭酒候声站了出来。大声道:“主公!属下以为屯田实不足取,不论是对官对民都无丝毫利处。不但会让百姓变得懒惰刁钻。
且施行屯田之主将,若是有所异心。人多势众之下必然会引动全州大乱!属下反对!”
众人瞬间哑口无言,连原本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曹操,同样冷静了下来。这拥兵自重,可从来都是居高位者心中的大忌!更何况是素来多疑的曹操呢。
若是屯田有了功绩没有自己份,但若是真有屯将聚众而反,自己支持屯田的话语,就很有疑问了。谁能说清,支持的人是否与反贼有勾结呢?
见众人都不再出声,毛玠有些无奈的说道:“主公,其实此事也易。只需找一忠心之人主持,且屯田民户暂时不以军伍之法操练。屯民没有战力,以我军之百战精兵,又有何惧。”
见曹操终于放松了脸色,微微的点头,毛玠接着说道:“属下以为那枣祗本是忠义之人,这两年来袁绍曾多次来信相召,许以高位皆被他所拒。
属下以为,如今兖州已经安定。以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