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兵器奇闻趣事 >

第7章

兵器奇闻趣事-第7章

小说: 兵器奇闻趣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9 “烧海”计划的妙用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希特勒应用闪电战,坦克加飞机横扫欧洲大陆,侵占了法国,扬言随时要进攻英国。
英国军民提心吊胆非常害怕,全国上下都在研究两件事,一是用什么兵器打击坦克;二是用什么兵器阻止德国人登陆。有位军事专家提出,在海上倒放燃油,用烧海来阻止德国人登陆。英国参谋部感到这个方法可能行,尽管代价很大,但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于是他们就在圣玛嘉烈海湾进行试验。
试验的结果不太理想,主要有两个弱点,第一可能流布大广,第二燃烧起来之后不认敌我,自己的舰船也会有伤亡。军方有些泄气了。
但英国间谍机关提议,应巧妙地利用这一次试验,把它说得神乎其神,这样起码可以推迟德国人的进攻,给英国争取更多时间作抗登陆战的准备。
英国间谍机关在中立国家首都,散布了这个消息,说英国军队已经掌握一种海上放火阻止德国人登陆的方法。德国间谍机关很快得到这个情报,立即向总部报告。
正好这个时候,英国的轰炸机群空袭法国卡莱,投掷了大批燃烧弹,刚好落到德国人准备进攻英国的舰船上,烧成一片火海。那天刚好德军有个团正在海岸边演习,被英国飞机看到了,就把这个团炸得一塌糊涂。这样一来,整个卡莱医院都塞满烧伤德国士兵。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渡海作战被英国火攻烧伤的。于是无形中替英国人作宣传,使“烧海”的消息流传更广。
与此同时,英国人还派特工队奇袭卡莱湾的舰船,乘混乱中捕获一艘德国军用船,活捉十名德国鬼子。刚好这十个鬼子来自十个不同部队,英国人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在广播里点出他们的姓名、单位,说他们是被“英军从大海里救出来的”并说这些人,“不知道他们同僚的命运”还播放葬礼哀乐。这使德国海岸进攻部队更加相信“烧海”计划是真的,心里更加害怕。
英国间谍机关这一系列心理战,使德国统帅部有口难言。他们几乎也信英国人真有此准备,这种烧海战术一定很厉害,要不为什么流传如此广呢?
统帅部一些高级军官提议,应该进行一些反“烧海”战术训练,研究出一套对付英国人“烧海”计划的办法。
在费里舍湾,德国人真的进行了这种“反烧海”战术训练。他们准备一艘船,船上装有防火石棉船体,士兵们也都穿有石棉衣。实验开始了,海上倒满了油,突然把它点燃,顿时海面上一片火海。指挥官下令,要这艘装满德国士兵的船,开着高速从火海中冲过。
德国船果真向火海冲来,船带着一股强大的海风,使海面上的油火飞腾旋转起来,火趁风势更加厉害,立即扑到船上,钻进每个舱室,德国士兵那点石棉衣根本就挡不住,很快被烧焦烧烂,在一片惨叫声中死去,有的跳进海里,又被海面火焰烧死(小说下载网|。。)。这批烧死烧焦的尸体,漂流到法国海岸,使许多德国士兵见了心惊肉跳,更加相信英国广播是真实的。
英国心理战这一招,不但打击了德国人的士气,而且确实推迟了德国人的渡海登陆计划。
30 用鱼雷吃掉迫击炮
鱼雷是水中兵器,迫击炮是陆上兵器,好像两家无缘,风马牛不相及。
可是战争往往出现一些使人难以预料的情况,鱼雷真跟迫击炮干上了。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一艘潜艇发现,德军在新罗西斯克港有个特殊的布防。在高厚的防波堤后面,修筑了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阵地。
苏军要在这个港口登陆,一定会遇到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的猛烈反击。舰上的炮火打不到它,用飞机去轰炸,但敌人防空力量很强。因此,很难一举歼灭迫击炮阵地。
苏联得到这个情报,多次召开作战会议,其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搞掉迫击炮阵地,有位船长提出,用鱼雷去对付迫击炮。战友们一听,都哈哈笑了起来,感到太荒唐,根本不可能。
可是这位舰长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用鱼雷打击迫击炮阵地完全是可能的。他说了一个自己亲身的经历。在一次演习中,他的一枚鱼雷从海面冲到沙滩上,并向前滑行了20多米,这说明鱼雷是能“登陆作战”的。他所说的这个事例,引起了一些指挥员的兴趣。虽然这条登陆的鱼雷是偏航出故障造成的,但它说明一个事实,鱼雷也有可能“登陆作战”。
作战会议之后,指挥员下令成立专门小组,研究“鱼雷登陆作战”的难
题。当时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防止鱼雷碰撞防波堤后爆炸,而是使它越过防波堤在着陆后最远点上才爆炸,不然很难消灭防波堤后的迫击炮阵地。
苏军的兵器专家、军械人员,绞尽脑汁来解决这个难题,最后,他们制造了一种合适的惯性引信,使鱼雷飞过防波堤高度之后爆炸。他们改装鱼雷之后,进行了实弹试射,结果令人兴奋,鱼雷“登陆”成功了。
攻击新罗西斯克港的战斗打响后,苏军一个中队的鱼雷艇,针对港内防波堤,发射数十枚鱼雷,这些鱼雷冲上水面,越过了防波堤之后爆炸,把德军迫击炮阵地、大口径机枪阵地,炸得稀巴烂,使其在瞬间失去战斗力。苏军发起登陆,很快地占领了港口。
有几个活下来的德国炮兵,他们纳闷地问苏军士兵:“那些从水面上来,会翻腾的炸弹,到底是什么武器?”苏军士兵告诉他们:“这是鱼雷!”这几个德国士兵摇头说:“没听说过还有会登陆的鱼雷!”苏军士兵风趣他说,“我们就是用鱼雷吃掉了你们的迫击炮,信不信由你!”
31 罗斯福总统被吓出一身冷汗
故事发生在1943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兴致勃勃地坐上汽车,要去参加海军舰艇防空演习。罗斯福是不会忘记珍珠港血的教训的,那次就是军舰对空作战太弱了,结果太平洋舰队毁在日本舰载机上。
罗斯福的汽车开往墨西哥海湾,那里的一艘漂亮交通舰在接他们。许多高级官员在那里等候着他,大家向总统行礼,谈笑风生的总统向大家招手,然后依次登上交通艇。
墨西哥海湾海碧天青,相当漂亮,交通艇靠上了“依阿华”战列舰,全体水兵站立甲板上列队向总统行举目礼。一位海军中将向总统请示,演习是否开始?总统点点头,防空警报就拉响了。几艘美国驱逐舰犁开波浪,迅速展开了防空队形。飞机带着空靶掠空而过,舰艇上的高炮猛烈地朝天射击,有个空靶当场空中开花。总统和将军们观看到这一战绩,都露出满意的微笑。
正在这一兴头上,突然海面上出现一条白浪,一个箭头朝着“依阿华”总统所在旗舰直冲而来。驾驶台上的信号兵,惊慌地喊了起来:“鱼雷!是条鱼雷!”
舰长朝前一看,天啊!果然是一条鱼雷拖曳着一道雪白浪花,正朝“依阿华”号袭来。幸好军舰处在机动状态,舰长急忙下令“右满舵”,又命令舰上所有炮火从朝天转向朝海射击,在600码外鱼雷被炮弹击中,轰隆一声巨响,鱼雷爆炸了,罗斯福总统和将军们吓出一身冷汗,要是鱼雷在“依阿华”号战列舰上爆炸,总统不死也得伤,这场祸可就闯大开始指挥官相当紧张,以为演习区钻进了日本或者德国的潜艇,要干掉总统。因此所有军舰停止对空演习,而转入全力以赴地搜索水下潜艇。
经过一场忙乱之后,没有发现水下有任何活动目标。那么这条鱼雷从何而来呢?这自然成了追查的主要课题。事情很快弄清楚了,这条鱼雷来自美国一艘驱逐舰上,这艘军舰在远航中,机械检查时,一个鱼雷兵粗心大意,把雷管留在了射击锁里,忘记拿掉了。航行时,他们相互作为目标开始瞄准,万万没有想到,那条鱼雷咣铛一声真的发射出去了。对方军舰是躲开了,可是鱼雷失踪了,没有想到它对总统乘坐的旗舰有兴趣,竟钻进了演习场,来
了一次恶作剧,把总统吓出一身冷汗。
32 冰制的航空母舰
1943年8月15日,英国蒙巴顿海军上将,板着严峻脸孔,全身武装地走进魁北克战略会议室,在坐的都是英美高级总参谋部的将校军官。蒙巴顿扫视了一下在坐人员,看了看对面墙上,突然脸色一怒,拔出腰间手枪,对准墙上两块白色玻璃似的东西,“当当”就是两枪。其中一颗子弹从白色玻璃体弹了回来,呼地穿到会议桌下,差点把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的大腿打伤,把会场上许多人吓出一身冷,不知道蒙巴顿要干什么。
蒙巴顿眉头一扬,用擦枪布轻轻地擦了擦那支手枪,把它别在腰里,然后指着墙上那两块白色晶体,开始了他的演说:“诸位不用惊慌,请你们看那两个白色晶体,这是冰制成的板,第一块被子弹击得粉碎,第二块丝毫无伤,反而把子弹弹了回来,这是因为第二块冰里掺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硬度和强度要比普通冰块大得多,如果用这种特制的冰块制造成航空母舰,敌方的潜艇将无能为力”。
蒙巴顿的开场自,一下子使在坐人员全愣住了,个个都瞪圆了眼睛,觉得蒙巴顿神经是否错乱了,太荒唐了。用冰块制造航空母舰,天方夜谭,他准是被德国入的潜艇吓疯了。奇妙的幻想,绝对是不可能的。
原来蒙巴顿上将是一位很不走运的指挥官,他指挥的舰队和运输船队,屡遭德国人的潜艇攻击,使英国这个靠海上补给的国家,几乎被封锁断了给养,连伦敦的生活用品也只能维持一个月了,急得丘吉尔首相都快疯了。蒙巴顿自己的指挥舰,也两次被德国人击沉,他本人也差点送命。蒙巴顿被德国人弄得脸上无光,感到屈辱。他指挥的战舰日益减少,国内钢材缺少,用什么东西造舰艇跟德国人对抗呢?德国人的水下“狼群战术”,使盟军难以对付这神出鬼没的潜艇。而且盟军在迪埃普、圣那撒雷和布洛涅的三次登陆均告失败。仅1942年11月,盟军就有134艘86万吨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
用什么对付德国潜艇呢,这成了战争的关键问题。
有人曾向蒙巴顿提出,利用冰块可以制造军舰,冰块从何而来呢?说到北冰洋去拖冰山,用冰山制成冰岛。然后撞击德国潜艇,或者在冰岛上建立飞机场或炮台来打击敌舰。但这个设想流产了,冰山绝大部分在水下,而北极地区冰块又太薄,根本不可能抗击大西洋高达数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国科学家赫尔曼·马克和瓦尔特·霍恩斯泰发现,将棉花和纤维加入淡水研制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这一重大发现,对蒙巴顿来说,真是喜从天降,用冰制造兵舰的念头又强烈地燃烧起来。
蒙巴顿立即向首相丘吉尔推荐,丘吉尔一听也着迷了。并下令,赶快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制,1943年的5月,这些专家小组,开始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建造了一艘冰制的航空母舰的模型,一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舱壁涂有沥青、船体上凿着管道状通风孔的冰制航空母舰模型问世了。后来这艘冰制航空母舰,竟然安然地度过了炎热的夏天而没有融化。
冰制航空母舰的消息传到海军部,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抗击30米高海浪的撞击,舰上的冰跑道要能适应战斗轰炸机起飞,而且它受到鱼雷攻击或重创时,只须用冰水填上即可堵漏;整艘军舰要有制冷系统保护冰层
不融化。
科学家们把海军的要求作为奋斗目标,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设计,很快一艘600米长、舰壁厚12米,总重量220万吨,有着26只螺旋桨推进器的“哈巴库克”号冰制航空母舰的图纸就出来了。
蒙巴顿在魁北克战略会议上的开场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布的,他提高嗓门继续说:“由于钢铁材料的短缺,加上德国潜艇战的日益猖狂,利用这种经济、快速的特制冰块制造航空母舰,就等于掌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武器。”蒙巴顿越说越兴奋,他认为一艘600米的冰制航空母舰,既可作为浮动岛屿停放大批飞机,又可作为反攻希特勒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蒙巴顿还拿着这艘冰制航母的设计图,详细地介绍起它的性能和结构来。
在坐的将军们,开始好像在听天书,后来看到这些图纸,听了蒙巴顿的介绍,都信以为真,都觉得是一个奇妙设想,是伟大的发明。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的游说下也批准出资建造冰制的航空母舰。但罗斯福比较谨慎,总觉得不放心,他就授权技术顾问去详细审查计划细节。
结果发现单项设计都可行,但组装成整体后矛盾百出,许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顾问带着这些问题,跟蒙巴顿进行了一场技术辩论,把蒙巴顿一下难倒了,觉得有些荒唐透顶了,要解决这串难题,当时的科学水平还相当困难,只好下令暂时停止执行。这时蒙巴顿又刚好调到盟军东南亚战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