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兵器奇闻趣事 >

第6章

兵器奇闻趣事-第6章

小说: 兵器奇闻趣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分成两列纵队,形成钳形,用猛烈炮火轰击英国“海狼”号。“海狼”号势单力薄,很快被炮弹击中,起了浓烟烈火,接着就往海里沉了。全舰38名官兵大都落水遇难,只活了一个人。
这个水兵叫约翰·卡尔,他为什么幸免遇难呢?原来他身上的那条裤子帮了大忙。卡尔出航前住在女朋友家里,跟女朋友住在一起。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后,他迷迷糊糊起了床,黑灯瞎火的把女朋友的裤子穿上走了。当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进海里,奇怪的是,当他头朝下钻进海里时,呼噜一声,
他身上的裤子正自己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冲满了气,卡尔来不及多想,伸手一把抓紧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漂流17小时,终于被人发现救了起来。
事后,海军部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总结,为什么其他37入都死了,而卡尔却能活着漂在海上呢?调查结果发现是女朋“友的裤子救了卡尔一命。其他遇难的官兵,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下海后,裤子贴到了肉上,怎么也脱不下来,越来越重,就一个个被沉下海去。海军部觉得这种女式不开裆的裤子,很适合海上水兵穿戴,裤子两边开衩,入水时易脱离,裤角在垂直入水后又容易充气,平时裤腿宽肥,冲刷甲板时也易卷到膝盖以上。这样,水兵裤就改用这种女式裤子了,以后经过发展,一改再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而且各国海军也通用了,它成了跟军舰匹配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肯尼迪与椰子壳
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个奇怪的爱好,他睡觉的房里要放一只椰子壳,就连他到白宫总统办公室上任那天,也首先把装有椰子壳的塑料盒摆在办公桌上。他到国外访问或是休假,他的秘书和随同人员,也都要为他带一只椰子壳。这到底是什么缘由呢?这只椰子壳跟总统肯尼迪到底有何神秘传说呢?
的确事情很不平凡,有个传奇故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年轻的肯尼迪那时是109号鱼雷艇的中尉指挥官。
8月的一天,上级命令肯尼迪鱼雷艇立即出航,到所罗门群岛中部海域巡逻。次日凌晨,大约2点20分,109号鱼雷快艇跟日本驱逐舰相遇,驱逐舰以猛烈炮火轰击肯尼迪鱼雷快艇。肯尼迪命令鱼雷手作好瞄准,他想高速地进入战斗射程内用鱼雷打击驱逐舰,可是两枚鱼雷打完了,一枚也没有命中。而他的鱼雷快艇机舱却被打中,主机不行了,鱼雷快艇在漂泊。
这时日本驱逐舰更加神气,开着高速,用舰首朝着鱼雷艇冲来,咣铛一声,舰首像刀一样把鱼雷艇切成两截,全艇11名水兵都被抛进海里。有几名受了重伤,情况很严重。当时周围几个小岛上,都驻扎着日本鬼子,肯尼迪带领大家拼命朝最近的一个海岛游去。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到了3海里远的海岛上。这里没有淡水,只生长着稀疏热带植物,是个荒岛。
天很热,像个人炉,没有一点水和食物,又饥又渴,生命受到威胁,肯尼迪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我们要到对面那个大岛上去,可能那里有水。”大家同意后就又向大岛游去。
当肯尼迪他们上了大岛后,抬头一看,夭啊!一排椰子树上结满椰子果,这下大家眼睛都闪亮,拼命扑了上去搭起梯,摘下几个椰子,赶快用刀打开,甘甜的椰汁使他们的生命有了活力,有了希望。
他们在岛上熬过8天8夜,完全靠椰汁椰肉维持着生命。他们希望同伴来船救他们,可是这天傍晚,突然一群土著人冲上岛来,把他们活捉了,开始说要吃他们的肉,肯尼迪一听,感到完了。可是后来土著头人来了,听说是抗日的美国人,立即把他们当成朋友。土著人派人到新乔治亚岛陆战队去联系,当夜就派一艘船把他们接到新乔治亚岛。后来他们11名水兵回到了美国海军基地。
这次遇难,椰子救了他们的性命,从此肯尼迪就将荒岛上的椰壳带在身边,直到1963年11月遇刺身亡。
26 倒霉的“夏伦荷斯托”号战列舰
“夏伦荷斯托”号战列舰是德国纳粹的宠儿,号称“海上之王”在装备方面可以说是集当时世界科技之最了。可是这个“宠儿”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个多灾多难不争气的东西。
1940年舰造到三分之二时,“夏伦荷斯托”号突然船体哗啦一声倾倒,使正在上面作业的16名工人,被压在它的身下,成了血肉模糊的肉饼,全部丧命,其它还有110人受伤。为弄出这些尸体,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使工人们对它有些畏惧,称它是个“黑色魔鬼”。整整折腾了三个多月,才把舰体恢复到原来样子。
“夏伦荷斯托”号总算建造完毕,人们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举行隆重的水下典礼。这个“海上之王”要走向大海,要走参加侵略战争,当然使纳粹头面人物很开心。希特勒、希姆莱、大林、赫斯军军政要员都答应亲自出席典礼。可是不争气的“夏伦荷斯托”号有意要给头面人物难看,在下水典礼的前夕,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自己不吭不响地下水了。这个巨大怪物冲下水去,目空一切,咣铛一声,把水面上的两艘小船撞得粉碎,船上十几个人当场失踪死亡,又闯下一场大祸。
“夏伦荷斯托”号总算离开了船厂,正式开始服役,成了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好容易盼到一个出风头的机会,参加了炮击波兰但泽港的战斗,它在海面上摆开了架势,把巨大的炮口指向港口,疯狂地向港内飞出炮弹。突然,前甲板上一号炮轰隆一声巨响,一团火光冲天而起,一发炮弹在一号炮膛内爆炸,9名水兵被炸得血时纷飞,当场丧命。在别的炮塔上,故障不断,不是拉不开栓,就是填不进弹,又有一炮门咣铛一声炸裂,旁边12名操炮手又成了替死鬼。
经过检查抢修,总算排除故障,换装新炮,又神气活现的去参加包围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战斗。它刚刚进入战斗阵位,就轰轰隆隆飞来盟军舰队的炮弹,劈头盖脸地在它身上和周围爆炸,打得它抬不起来。指挥台很快起火,中甲板冒烟,舰后舱破损进水。水兵们死的死,伤的伤,鬼哭狼嚎,忙于救火。幸好旁边“古纳泽娜”号战舰帮了忙,赶快抛过铁索,把它拖到安全区抢修,差一点沉到了海底。
“夏伦荷斯托”号撤出战斗,奉命回港修理。在航途中好容易躲开了英国轰炸机的追踪,回到了埃尔贝港。这时天很黑,港内和军舰都得灯火管制,怕英国轰炸机来袭击。舰长松了一口气,总算回到家门了,在自己防区了。
他操着军舰徐徐朝港内驶去,谁知迎面一个巨大黑影高速地驶来,直朝“夏伦荷斯托”号而来。舰长吓得惊叫起来:“天啊!又要倒霉了!”他的喊声刚过,咣铛一声巨响,军舰猛烈晃动,和一个巨大黑影已经靠在一起了。原来是“布列门”号军舰,从船舷正面撞上了,两舰“拥抱”在一起。“布列门”号几乎断成两截,汹涌的海水冲进舱内,舰尾渐渐下沉,舰首翘了起来,像把刀一样朝海底直插而去,很快沉没消失。
在惊慌混乱中,“夏伦荷斯托”号拉响损害管制的警报,全舰展开堵漏抢救,那个大洞幸好多半在水线以上,倒霉透顶的“夏伦荷斯托”号,带着重伤才进了港。
“夏伦荷斯托”号躲在港内,抢修好多天才恢复元气。它又奉命驶出埃
尔贝港,驶向北海去参加战斗。准知中途被英国侦察机发现,英国舰队马上赶来迎战,把它包围起来。成千上万发的炮弹,落到了它的身上,到处在爆炸,到处在起火,百孔千疮,海水涌进了舱内。“夏伦荷斯托”号在浓烟烈火中结束了它的“生命”,葬身于冰雪严寒的北海底下。数百人只活着两个水兵,这两个人乘坐一艘橡皮艇在海上漂泊。可是几个月后人们才发现,漂到岸边的橡皮艇内有两具尸体。查明是橡皮艇的油加热器发生了爆炸。
纳粹的“海上王牌”真是一艘没有好下场的军舰!
27 德国为何没有航空母舰?
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人们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德国实力那么强却没有一艘航空母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总觉得是个奇怪的谜。
其实德国也有航空母舰,只不过一艘还在图纸上,还有一艘还在船厂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航空母舰也没有造好。第一艘建造之中的叫“齐伯林伯爵”号;第二艘图纸上的航空母舰叫“彼德·施特拉塞尔”号。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这第二艘建造计划就取消了。
为什么德国航空母舰迟迟不能加入海军的行列呢?此话说来就长了。德国空军总司令是个霸道而又独裁的人,他曾经说过:“在德国土地上一切会飞的东西都属于我的。”海军多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这位空军总司令就坚决反对,他清楚知道,这航空母舰是海上的流动机场,有了这玩艺儿,海军岂不是有了飞机吗?航空母舰是海军的,我空军司令管不着,岂不是削弱我的力量,扩大了海军力量了吗?因此他空军司令坚决反对。
后来在海军一再申诉下,又看到美国、日本纷纷建造航空母舰,德国议会就同意海军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空军司令心里很不痛快,就有意捣乱。他知道,希特勒是支持他的,跟他是一个政治观点的,因此他就背地里使心眼。
当时航母舰体部分由海军监造,而机场和舰载机方面由空军研制,结果舰体早造好了,机场和舰载机却迟迟不配套,许多重大技术没有解决。
德国海军看到这种情况,没有指望了,因此只好投入上千艘潜艇跟盟军作战,采取“狼群”战术,切断海上运输线,以困住英国的经济命脉。一旦这些“狼群”被消灭,德国海军的实力也就完了。
1942年,德国海军曾经把两艘大型邮船“欧罗”号和“波茨坦”号改装成为小型的航空母舰,可是那位霸道的空军司令,始终不给舰载飞机,给了几架陆用的,根本不能在舰上起飞,只好不了了之。
另一个原因是大战初期,德国大型战列舰、巡洋舰纷纷被盟军击沉,这也使更多人失去对大型舰艇的信心,因此对航空母舰也不那么热心了。
那艘没有出厂的“齐伯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在德国投降之前,被凿沉在波罗的海港口斯德丁,1947年被苏联发现后把它打捞上来,但拖到列宁格勒的途中,又触上水雷,还是沉到海底了。
28 “老爷舰”海战创奇迹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正在进行。在圣克鲁斯群岛的港湾里,四艘美国驱逐舰正在待命,他们要去执行南太平洋日军舰艇基地蒙达
港布放水雷的任务。
四位舰长都有点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因为以“皮利主”号为首的四艘驱逐舰,都是准备退役的老爷舰,装备落后,对空人力很弱,速度又慢,这样的老爷舰能完成这次布雷任务吗?
四位舰长经过周密研究,决定利用夜幕的掩护,钻到蒙达港去,迅速布好雷,在黎明前撤离蒙达港,躲在敌机难以发现的地方去,这样才有可能免于葬身海底。
夜幕降临之后,四艘老爷舰拔锚起航了。经过3个来小时的航行,终于悄悄地进入蒙达港。他们正要动手布放水雷时,突然一艘日本军舰朝他们驶来,还用灯光朝着“皮利主”号啪啪地发来信号,急得“皮利宝”号舰长一头冷汗,谁也看不懂日语灯光信号,再不回答对方就会开炮啊!整个布雷计划就将完蛋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水兵钻到驾驶台,他是澳洲牧羊人出身的士兵,懂得日舰灯光信号,他对舰长说:“对方是一艘驳船,要求我们补给东西,日本人把我们当成日本补给舰了。”
舰长马上说:“你快回答,不!”
日舰一看这个灯光信号是个不字,知道不是补给船,立即调头走了。“皮利宝”号舰长,这才松了一口气啊!
四艘驱逐舰迅速开始布雷,一个来小时后,布雷计划完成,指挥员下令赶快返航。可是意外情况又发生了,一艘驱逐舰在掉头时,突然舵机失灵,调不过向来了,咣铛一声,把“皮利宝”号撞了个大洞,海水哗啦啦冲进中舱,驱逐舰歪斜下沉两尺多。
“皮利宝”号舰长急死了,天亮前不离开这里,那就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了。他动员大家全力堵漏抢修,用木板、钢支柱、快干水泥、被子终于把破洞堵住。抽掉了一部分海水,使驱逐舰平衡过来,勉强可以航行,天亮前才离开敌区20海里,幸好一支美国舰队赶来保驾,这才回到美方基地。
这四艘老爷舰布下的水雷,作用可大了,使蒙达港日本军舰触雷沉没16艘,另有10艘受到重创,四艘“老爷舰”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
29 “烧海”计划的妙用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希特勒应用闪电战,坦克加飞机横扫欧洲大陆,侵占了法国,扬言随时要进攻英国。
英国军民提心吊胆非常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