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 >

第17章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第17章

小说: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能自我控制吗?

你足够自信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真我吗?

如果别人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你觉得舒服吗?

你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目的时可以不伤害别人吗?

你是否问过自己想要什么?

你是否设置过自己的权利?

你是否能够为自己的成绩自豪而不自大?培养自信的技巧

培养自信的技巧最好的方法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与你可以信任的人一起实践。让他们告诉你你的言谈举止有没有不匹配的地方。

注意!好斗不是自信!

我们在实践中运用自信的沟通技巧时,很容易越过自信的边界,那就成为好斗。就好像我们被新开发的潜能冲昏了头脑,急切地表述着自己的观点,甚至忘记了别人也有表述自己观点的权利。在自信技巧中要时常检查神入和相互尊重。记住∶“表示你对他人的尊重,并非常情愿地倾听他人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仅仅能够提出你自己的观点,那是一种好斗,而不是自信。

注意!被动不是自信!

沟通中另一个错误是在给出积极的信息的同时肢体语言却是被动的。这时人们会相信我们的肢体语言,而不是我们口头的语言。

当你发现你处于自信的交流中时,提醒自己,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你该如何处理,然后再行动。模仿直至掌握,这是实践自信交流技巧的座右铭。

积极地谈论自己

积极的沟通有助于我们在谈论自身以及我们的想法、感受时,不会听起来狂妄自大。

拥有自己的信息。人们常说“人人都知道……”这句话表明这条消息不是你所拥有的。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藏在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见解后面。

“我认为……”“我相信……”这说明是你所拥有的信息。

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认为……”“我们相信……”

除非你是在代表官方对大家讲话,否则你这是在隐藏自己的观点,把你想说的藏在别人的后面。“我认为……”或“对于我……”才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

拥有自己的感觉

下面是一些拥有自己感觉的例子:“我觉得我们好像在原地兜圈子,或许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

“我真的想不出任何办法,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

“我简直被搞乱了。”

“这件事太让我生气了,我想以后再谈吧。”

“我觉得我被逼到死胡同里了,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我觉得现在讨论不会有什么结果。如果你不介意,以后再说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大家共同分担所遇到的麻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随意。你是否相信人们对你了解的越多,你就越容易被攻击呢?请三思!事实上,如果人们对我们一点也不了解,沟通将很难进行。我们越随意,人们越容易了解我们。而他们对我们的了解越多,就越理解和信任我们,同时也会对我们更放心。

提供关于我们自身的信息,我们的爱好、价值观、目标,我们的信仰、观点、经历,我们的成功与失败等等,帮助别人了解我们。这一过程建立了联系、理解、信任和友谊以及沟通的共享框架——“我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暴露自己的灵魂和最内在的东西,也不意味着我们要不停地谈论自己,试图变成人们注意的焦点,或者就像宇宙都在围着我们转一样。

这意味着应当把关于我们的事实在谈话中与别人沟通——我们的工作、爱好、假日、想法、计划等等,这些题目不会有问题,对方知道了也是如此。

不要偏离主题。如果有人忽视你的主要信息或企图偏离你的主题,你要抓住时机运用“打破常规”的技巧。所谓打破常规,就是平静地重复你的主要内容,必要时可以反复地重复,直到人们听明白为止。你可以表述你对别人观点的理解,以这种方式表明你已经听到了。然后重复你的主要信息。

这并不意味着你漠视别人所说的,同样也不能让他们漠视你所说的。例如∶李∶萨姆,我想和你讨论你的计时工作问题。你知道,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已经议论过两次,但是我不能忍受你今天早上又迟到了。

萨姆∶对于今天早上的事我很抱歉,我的车在路上出了点麻烦,这辆车已经给我带来不少麻烦。最近又……

李∶这我理解。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按时上班。

萨姆∶好的,我会利用中午的时间把耽误的工作做完。

李∶好,我同意你这样做,但还是要求你不迟到。

萨姆∶简昨天也迟到了,你却没有说她。

李∶简事先和我打过招呼。萨姆,你还是想想怎样才能在早上按时到达这里吧。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你说明观点,而不要造成敌对。果断地处理批评意见。有时人们攻击你或批评你,批评意见常常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够提供给你重要的信息,值得你认真考虑。

寻求更多的信息。如果你不知道那些批评建议是否值得一听,采用否定式询问,它将帮助你获得更特别的信息。

坚持探究别人的批评意见,直到他们给你讲清楚为止。例如∶克里斯∶帕特,我想看看杰尔的更完整的报告。

帕特∶我不敢肯定你的意思,什么是“更完整”?

克里斯∶具体说吧,我想看到更多的关于你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细节。

帕特∶我可以追加一些信息,你看还需要我做什么?

克里斯∶如果能增加一些事例来支持你的报告那样会更好。

帕特∶我可以在附录中增加一二个报表,你觉得怎样?

克里斯∶我认为可以,我希望能在星期五看到这个报告,你认为可行吗?

第五部分给予正确信息减少讨论的方法

有时我们不想卷入到讨论中,至少是此刻不想卷进去。或者我们不同意那种批评意见,又不想引起争论。我们想要敏捷而礼貌地转移话题。

消极地肯定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赞同批评者。首先,我们假设帕特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同事;而克里斯需要维护与帕特的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时,消极的肯定是较为理想的做法:克里斯∶帕特,这份报告不会被认可的。

帕特∶我知道,可我不知道该怎么修改。

克里斯∶喔,是吧,的确这需要费一番功夫。

帕特∶对啊。

克里斯∶好,我很高兴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克里斯是帕特的上司,帕特这时会如履薄冰,这时最好详细地阐述这份报告应当如何修改。

克里斯∶帕特,这份报告不会被认可的。

帕特∶喔,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想我应该把版面修改一下,露出更多的空白,再增加一些表和图,更清楚地展示我的观点。此外,还可以在开头插入一个小结。你觉得呢?

克里斯∶听起来不错,你想过添加一个目录吗?

帕特∶好主意,还有别的建议吗?

克里斯∶没了,我想这样改完后就可以了。帕特在最后运用了消极的要求,我们可以随意地组合运用这些技术。

化解争论的另两个办法

我们还可以采取模糊技巧。比如∶当你对某种批评意见感到困惑时,你感觉它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可以运用模糊技巧。弗雷德∶保罗,你在行政例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长了。

保罗∶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把任务说清楚。

弗雷德∶我是说你应该少讲几句。

保罗∶我明白你的意思。

弗雷德∶作报告真是令人厌烦。

保罗∶我想你一定是发现了令人不感兴趣的地方,或许下次我注意吧。

弗雷德∶希望你能这样做。有时重复主要的观点是很有帮助的。

而有时我们明明知道一些批评意见的言外之意,但是我们不想在那个时刻与之争论。这是消极肯定技巧的运用。

为了避免冗长的讨论,接受批评时不要附加任何解释。例如∶弗雷德∶保罗,你在行政例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长了。

保罗∶是的,我知道。但我现在不想讨论这个问题。

弗雷德∶喔,我不是想责怪你。你一定很尴尬。

保罗∶我真的不想现在谈这个,弗雷德。

弗雷德∶哦,当然,没问题。

优雅地说“不”

人们有问的权利,当然,我们也有说“不”的权利,用不着觉得伤害了谁。

如果别人的要求违背了我们自身的权利,或者需要额外的时间或精力,或者我们就是不想答应,我们需要用尊敬、清楚、节制的方式表达“不”的意见。

有时以积极的用语开头会有帮助:昂:……我真的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委员会。

杰姆:我明白这是一个好机会而且我也愿意帮助别人。可实在没办法,我现在没有时间。

昂:杰姆,我知道你很忙,我也不愿意强人所难,但你的很多才能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发挥。用别的替代方法坚决地建议:杰姆:我真的很想帮忙。这件事很重要,我确信这会是一次有益的经历。如果我能够帮忙我一定不会犹豫,但很不巧。你有没有想过问问麦瑞?我曾经和她共事过一段时间,我确信她也可以把很多技巧带入委员会。

昂:我明白你有多忙了,杰姆。我想对麦瑞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棒的主意。今天下午我去问问她。你是否意识到上面的例子中的良好沟通技巧,说“不”但并没有树敌。不过,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提供一个代替方案:托尼∶简,你能帮我写份报告吗?

简∶现在我不能,因为我遇到点儿麻烦,我必须在4小时内做完我的工作。否则我又误事了。

托尼∶但这不需要太长时间。

简∶我明白,但我真的没有一点儿空闲的时间。

托尼∶简,谢谢你,就帮我这一回吧。

简∶现在我真的帮不了你。

你不能责备别人的请求,而且我们有权利说“不”。

如果愿意,你可以提供一个简短的解释,或者就礼貌而直接地说“不”。

卡尔:早上好!今天怎么样?我想请你参加一个关于如何通过免税投资节省大笔开支的研讨会。那是一个很不错的酒店,点心做得非常可口。你想要这周二晚上参加还是周三下午?

泰盖特:我哪天也不想参加。

卡尔:这是一个很棒的机会,你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投资。我肯定你想从中获利或者至少多了解一些。我们还打算下周再为你提供别的研讨会。我能送你其中一封请柬吗?你的地址是哪里?

泰盖特:我对参加研讨会一点兴趣也没有。

卡尔:真的吗?这可是很好的机会。干脆我直接给你寄一封请柬你再考虑一下好吗?

泰盖特:不必了,谢谢你。

卡尔:难道说你宁愿付一大笔税而不想减少一点吗?

泰盖特:我真的没有兴趣。

卡尔:那好吧,谢谢你,打扰了。自信的沟通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而是基于相互尊重的一系列沟通技巧,包括收集和给予正确的信息,即:愿意听取从别人的立场出发的意见,同时能够清晰而谨慎地表明我们自己的立场。

第五部分给予正确信息不要把观点和事实混为一谈

一个聪明人曾经指出事实、幻想、传言和感受之间的区别。他说∶“事实就是事实,尽管我们喜欢用不同的形式来伪装。但不会有那么多的事实和我们想像的一样。”观点在他看来是幻想。他说∶“我们有个坏习惯,喜欢把观点看作事实;而实际上观点仅仅是观点,是我们可怜的想像。”

传言即所谓的道听途说、谣传、谣言工厂。他说∶“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些谣言。”

“我们也常常过分夸大感受,”他说,“有两种感受,都同样重要。第一种是我们的感情——我们是幸福、悲哀、狂热还是高兴,我们需要知道;第二种是我们的直觉、预感和内心感受。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和复杂,这些变得日益重要。”

所以他劝告∶

1。确认事实,不要伪装不是事实的事实。

2.你陈述你的观点时,让人们知道那是你自己的观点,不要掩饰它的真实性。

3.不要扩散传言。

4.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感受,相信自身的直觉。

5.当有人告诉你什么事情时,仔细倾听并且鉴别是事实、幻想、传言还是感受。

这并不是说观点是没有价值的,它们有价值。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观点,那我们没有必要讨论。作为一个管理者,吸收和利用别人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掩饰真实的观点或者混淆事实。

幻想和传言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感受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认识感受并小心地处理它们,我们还要注意直觉——我们的和别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警惕,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必须认真倾听和询问,以便能够区分事实、幻想、传言和感受。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