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592章

官策-第592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从对方采访的言论中找到问题,从而为苏北的宣传做准备。

    王平作为多年公职党报的名记,有一套很独特的宣传理论。

    他的宣传理论概括起来说就是两个字——比较。

    只有对比的宣传,宣传才有说服力,才能让人信服。

    所以,这一次宣传的重心就是要把苏北的优势有意识和岭南来对比,要把岭南各方面给比下去,这就是成功!

    在会议结束以后,王平回到酒店电脑前面开始分析研究岭南各代表的资料。

    现在马上有个很关键的宣传工作要开展。

    黄海作为本土媒体,他们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尤其是黄海卫视,作为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每每在县域经济论坛开始之前。

    他们都会上一批专访节目,这一批专访节目目标全是这次参加区县经济论坛的县域经济体的书记。

    从目前的形势看,作为龙头老大,虎山区肯定是雷打不动有一个名额。

    虎山有专访,那么苏北接下来的二三四名能够上几个专访就是关键。

    王平这一次通过关系到黄海卫视打了招呼,制定的目标是保二争三。

    现在他必须马上挖掘出苏北几个主要县区各自经济发展的亮点,因为黄海卫视采访着重是要亮点,有亮点的区县重点采访这是原则,而这一方面,王平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相对于岭南的先发展,苏北是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区,各种经济发展方式和思路参考的岭南,并且规避掉了岭南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吸取精华,弃其糟粕,苏北县域经济亮点能够全国出名,这是主要原因。

    “咚,咚!”

    王平扭头皱皱眉头,道:“是谁啊?”

    “电视台周谨!”一个清丽的女声响起。

    “进来吧!周记者!”王平站起身来。

    推门进来的周瑾是省台的记者,她和王平名气不相上下,王平胜在资历比她老一些。

    周瑾进来打量了一下王平的住处,道:“王头儿,没打扰您休息吧?”

    王平忙摆手道:“没,没!我正在整理资料呢,明天我去黄海电视台见一下马总监,争取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帮我们把宣传往前推一大步。”

    周瑾面露古怪之色,道:“头儿,我感觉有些不妙,你开电视看,今天黄海电视台重点搞了一个访谈,好像和我们预先设想的很不一样。”

    “恩?”

    王平连忙快步过去把电视打开。

    电视节目就定格在黄海卫视,黄海卫视县域经济专访系列,卫视的当家女主播乔青莲专访岭南省海山市区委书记陈京,畅谈大区建设的新思路!

    电视台演播厅,坐在采访席位上的是一张极其年轻的面孔。

    陈京?

    王平一下愣住了。

    这个陈京他很熟悉啊!

    不就是上次沙明德秘书左帅亲自送他出酒店的那个年轻人吗?

    王平可是见识过陈京的本事的。

    当时苏北访问团沙书记安排了好多场小型交流。

    那一次陈京上演了舌战苏北群儒的的好戏,王平自始至终都在现场,对陈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印象都相当的深刻。

    后来,王平更是听闻陈京去流年酒店拜访了省委沙书记。

    而且,还有小道消息传,说沙书记找岭南的苗书记要五个人,这份五人名单中有陈京的名字。

    可是苗书记其他四人都同意,唯有陈京他坚决不放。

    王平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言感觉是个笑话,但是后来他会苏北之后,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了解这件事。

    这一了解,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无论是省委知道内情的领导还是省委组织部直到内情的干部,对这个问题都含糊其辞,作为担任多年党内核心刊物记者的王平,他感觉这件事十有**是真的。

    他当时后悔得只差用锤子砸自己的头。

    这么重要的新闻当事人,当时他竟然没有安排一次采访。

    如果有这一次采访,不仅能够证明岭南是故作大方,而且还能结识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官员,以后说不定哪天,陈京就真会去苏北,有这份人脉在,以后自己不就可以更容易的获得独家新闻吗?

    王平直愣愣的看着电视,在电视上陈京思路依旧清晰锐利,言谈充满了自信。

    乔青莲有好多问题都是故意为难他,可是陈京都一一给予轻松的回答,应付起来相当的自若。

    周瑾这一旁也看得很仔细,她不由得感叹一句:“这个陈京还真年轻啊,这次参会最年轻的书记我估摸就是他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亮点啊!“

    王平叹一口气,使劲的甩甩手臂道:“要反省啊,我们的工作要反省!这个失误太重大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岭南代表团里面还有陈京呢?”

    王平十分懊恼,旋即脸色变得很沉重。

    他用手指了指电视对周瑾道:“小周,你上次没去岭南,不知道这个陈京的厉害。当时我们在酒店安排了一场小型交流会,我们这一方有五个正副厅干部,还有好几个正处一把手。

    岭南这边就陈京一个嘉宾。

    当时的那场交流非常的精彩,你别看这年轻人年纪轻轻,可是非常的全面,当时他是舌战群儒,表现出了极高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后来我准备想办法安排一次他的专访。

    可是时间太紧,没来得及!

    我有一段时间了解过他所供职的海山邻角区,邻角发展势头相当的快,从一个很落后的边缘区,在两年之内现在成为了海山经济指数排名靠前的区,这在海山是相当轰动的。”

    他越说越懊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又道:

    “黄海卫视不愧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他们很敏锐,很善于挖掘亮点,作为同行,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啊!”

    周瑾笑笑,道:“头儿,你就别懊恼了,我们现在必须针对这个意外紧急制定一个计划出来。你可别忘记了我们这一次是有重任在肩的!”

    “叮,叮!”

    王平从沙发上坐起来接电话,渐渐的他眉头拧了起来。

    电话是江宁日报另一名记者打过来的。

    对方说江海市武周县的县委书记李克波在接受黄海卫视专访的时候,主持人给他介绍了岭南邻角区的大区发展模式,李书记当即对其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并且他对所谓的大区建设进行的痛斥。

    而且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李书记还表示在经济论坛开始之后,他会当面和邻角区的陈书记交流所谓的大区建设,他这是在向陈京下战书啊!

    王平听得张大了嘴,半晌不说话,周瑾在旁边问他什么事儿,他盯着周瑾看了好大一会儿,才长吐了一口气道:

    “是武周县的李书记挑了事儿,你道他要干什么?他要和陈京当面辩论陈京的大区建设的可行性!这个李金刚,他是糊涂不了解情况啊!陈京……陈京……”

    他用手指着电视,身子在发抖,“他怎么能够辩得过陈京?这个陈京最是伶牙俐齿,他不是在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这是要坏事!”

正文 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战不休!

    每一年县域经济发展论坛都有备受人瞩目的热点议题。

    大部分的热点议题都出现在县域经济论坛的过程中,一些区县书记提出一些发展新观念、新想法,然后各方面关注,大家共同讨论,最后其议题成为热点。

    纵观历年论坛的热点问题,包括三农问题之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发展等等问题。

    还有,县域经济经济区建设,招商引资的具体实施和操作,以及县域经济经济体如何激励中小型企业活力等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热点问题出现,论坛讨论完善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从而国内的县域经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热点的出现,正是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的亮点所在。

    因为每一年都有热点,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才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才越做规模越大。

    而在每一届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开幕之际,大家讨论热点,寻找热点,也成为了很多媒体和经济研究机构乐此不疲的工作。

    不得不说,正因为媒体的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才有今天的活力。

    可是这一届,出现的热点问题却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深感意外。

    黄海电视台的一次县域经济领导人的专访节目播出,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这一次专访对象是岭南省海山市邻角区的区委书记陈京。

    陈京在专访中提出了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大区县建设的构想。

    陈京的这个构想是基于从宏观规划,长远规划区域经济的角度考虑,提出要把区县当成一座城市来规划。

    要从发展思路,城市人文居住环境,整个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各个方面向城市看齐。

    香港从共和国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变成国际之都,临港从一个小渔村成为共和国最发达的一线城市,这一些例子都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有高的规划。

    陈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志当存高远”这句话。

    他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说一个人要有成就,首先必须要有大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人的立志高远,这是一种心态,一种各方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心态。

    有了这种心态,这样的人就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

    与此同理。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应该要有高的立志,过去很多例子都证明县域经济现状最大的毒瘤就是发展急功近利,很多地方热衷搞面子工程,搞破坏发展。

    还有。因为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有的地方一团糟,缺乏区域核心竞争力,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地域风险的能力差等等问题,这都和决策有关。

    陈京提出的大区发展构想,就是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要把小县城建设得像城市一样漂亮方便,这是陈京屡次强调的观念。

    关于陈京的这一次专访在黄海卫视访谈节目播出,第二天媒体舆论。官方研究机构纷纷热议。

    而在第二天的专访节目中,苏北著名的武周县的县委书记李克波在节目上谈到了陈京的大区建设的议题。

    他对陈京的议题进行了无情的驳斥,并且当场给陈京下了“战书”,要在论坛上和陈京对这个议题进行激辩。

    武周县是共和国著名的十强县,一个小小的武周县聚集了全国十大服装品牌的三家,服装产业是武周的龙头,一个小县城。经济产值达到千亿的规模,武周县无疑是全国县域经济的明星地区。

    而武周县县委书记李克波更是从村支部书记成长成为县委书记的传奇人物,他也是媒体关注的宠儿。

    因为他的无意中推波助澜,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理论更是被广泛热议。

    有反对者更有支持者,双方各自有各自的论点,各方有各方的观念,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坛还没开始。讨论已经是如火如荼,这在黄海县域经济论坛上,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陈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一次专访会引发这么多的热议,尤其是来自苏北名县武周县李克波的叫板,他更是没料到。

    李克波可是上过央视访谈节目的明星书记,在全国都有名气。陈京可和人家比不得。

    但是对李可波在采访中跋扈的言论,称邻角在经济发展上夸大其词,玩虚的没有实际工作成绩的说话,还是让陈京很恼火。

    他在接受岭南记者采访的时候给予了严厉的反击,把邻角这两年经济指标晒了一遍,而岭南的媒体正瞅没有得瑟的地方。

    当即在南方日报上就有撰文,文章的标题异常醒目。

    《别人十年,邻角两年》。

    文章以实际数据为基准,把邻角这两年高速发展的事实进行了深入客观的报道,并且文章最后还附上了所谓的陈书记豪言壮语:“再过两年,武周县将会被邻角赶超!”

    南方日报这篇文章一经刊登,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把这篇文章当成是陈京对李克波战书的响应,李克波和陈京两人,一个是传奇书记,一个是年轻气盛,很多人感叹,今年的经济论坛有亮点了!

    因为一不小心成了名人,陈京整天只敢窝在酒店,哪怕是出去吃顿饭,都会被一众记者跟上,他实在是缺乏当名人的经验,感觉招架不住,他惹不起,只能选择躲。

    可是整天窝在房间里面,三餐都由服务员送过来,实在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