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222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22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们的彩电由于在信号接受能力上强,而让顾客‘情有独钟,,顾客会怎么想?在营销学上,这就是差异化。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优。总是领先一步。”
曾智说道:“我觉得关于市场方面,广东省外我们暂不进入。我们倒是考虑一下香港市场,这一市场购买力上是没说的。并且。这一市场完全是自由竞争,只要产品过硬,就一定会有市场,对于我们来说,还要在营销上下一些功夫。”
袁侯道:“我也同意加强香港市场的营销,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们国家对出口有优惠政策;二是香港是个自由港,也不需交关税;三是香港就在眼前。运输成本低,再加上我们产品本来的成本就低,那么我们产品的竞争力是有优势的,关键就是质量上一定要保证。”
李思明看着诸位股东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十分高兴。他伸出双手。热烈地鼓掌,不过没人响应,更没有掌声雷动。浪费自己的感情啊!
李思明清了清嗓子。老板总是最后做总结发言滴:
“哎,你们把该说地都说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下次我要求第一个发言。
关于产能,这个我们说了不算,要让市场决定,市场部要下功夫研究一番,研究这个需求到底有多少,那么我们的产能扩充就有了依据。这个要快,给市场部下个期限,以后我们在分配任务都要注意这一点。我说过要像解放军学习,军队里在下达命令时,一定是准确无误并且是有完成期限地。所以军队是一支最有执行力的组织!对于我们这个新公司尤为必要。
关于产品设计本身,我十分同意渡边地观点,这个所谓‘差异化,深得我心啊,咱们就要跟别人不同,如果在顾客眼里,我们跟其它厂的产品一个样,那我们就没必要打香江牌了,给别人加工挣点加工费得了。所以技术部一定要加强研究,这个研究不是呆在办公室里研究,要跟市场部合作,要深入到市场一线,听听顾客有什么要求。科技以人为本,这个设计工作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设计的,就是以人为本。我们靠数量取胜,因为这个我们即使拼命增加产能,也达不到国营大厂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从单件商品的毛利率上下功夫,这就要在品牌形象、技术等级和差异化上下力气。
香港市场值得研究,价格会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要警惕,在许多人地眼里,价格低就是低档货,是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商品。我们可以使用这个优势,但是不能依靠这个优势,因为一旦在消费者的眼里形成了思维定势,那我们的品牌形象就被固定了,这是我们要避免了。将来我们的目标是做高档的产品,因为利润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是最关键地。
另外,在电视机用IC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在这方面我们有专家,一旦我们的晶圆厂建成,我们可以自己生产,而且从工艺上来讲,更先进,集成度要高得多,至少减少百分之五的成本。
最后,我想再谈晶圆厂。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地工作,大约夏天的时候,就可以试生产,将来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出现。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不过到那时候,一批在美国的留学生就会学成归国,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美国各大半导体公司有过经验,到时候一定会帮上大忙。所以大帅要会同人力资源部考虑一下如何安排好后勤,他们对于我们来讲是关键,能留住人就是了不起的工作。”
……
经过认真总结,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统一了全体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思路,纷纷表示坚决执行李思明“科技以人为本”的伟大战略,努力开创微星科技的新局面。最后,与会人员深入细致地讨论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和三年发展纲要,并表示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各位,我后天要去香港一下,先请个假!”开完会,徐大帅说道。
“正好,后天我也回香港,咱们一起?”渡边三郎边收拾着文件,边说道。可是徐大帅一溜烟早就闪了。
曾智和李思明相视一笑,曾智道:“渡边,你就别耽误人家的美事了。”
“我说错话了吗?”渡边一脸不解,表情很无辜,“跑得比兔子还要快!”
“没有,你没说错话,只是时间不对。”李思明笑着道,“有时候,好心也会办错事滴!”
李思明将徐大帅香港之行的目的解释了一番。
“哦,原来如此,这有啥不好意思的。不过我更要跟他一起去了!”渡边恍然大悟,“你们不知道,我老婆刚开了一家婚纱店,这个有钱的大客户怎么能这样白白地从我眼前溜了呢?”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迈步从头跃


这一天的早晨8点,李思明从笔筒里取出一支铅笔,在办公桌上的台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和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之后,让郑秘书泡上一杯浓茶,捧着茶杯离开了办公室,继续扎进晶圆厂的建设之中。
这一天的上午8点半,苏成功博士,在了解昨日的工作进展情况之后,又例行召集自己的手下,对今天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讲解,然后各项目小组分头去忙自己的任务去了。
远在大洋以东的美国,陈剑刚从加大的鲍威尔图书馆出来,揉了揉发酸的双眼,草草地填饱了肚子,喝了一杯浓浓地咖啡并且花上两分钟感叹一下生活是如此千篇一律之后,又回到了图书馆检索起最新科技资料。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叶同志,他的校友,在读博士生叶向东正利用实习的机会,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某半导体巨头公司的研究室里,紧张地参与某个项目的研究。
与此同时,在首都北京,四位国宝级老科学家在这一天,联名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这一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从这时起,“863计划”成为中国进入高技术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符号。作为发展中国家地高技术计划,“863计划”确定了相当有限的领域和目标,而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部署。这让国家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有限的目标上,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终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一些领域的差距,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国自主发展高技术的自信心,提高全民高技术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计划,每一个阶段的计划、项目和参与的人都在变,但是“863”地名称没有变,历史应当记住这一天。
李思明在这一天紧张的忙碌之余,却在不经意间,追忆起往日地岁月。那时候的自己也很年轻,当年自己地第一个项目被列为此项计划时。是何等的兴奋和骄傲啊!科技的号角在千里之遥的北京吹响,却又似乎在他的耳边响起。并在他的内心深处发出串串的回响,让他出奇地在这一天无法安心地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微星大厦十分雄伟,不管它地造型如何别致,也不管它的内部设备和功能是如何的重要,更不管它在李思明的心目中的规划和象征意义是如何的伟大,但是它地一切外在的东西和“内涵”都源于地下。那深埋在地下的钢筋混凝土,才是构成这座大厦最重要地东西。同样,一个国家的科技的复兴,也起始于最初毫不起眼的一个报告,一个计划,一个方案。
正如人生。人生道路充满着变数,少年人看起来似乎缺少锤炼,步履蹒跚得让人放心不下。但他们终究是长大了,并且他们跑起来的速度往往出乎了父辈的意料。李思明看着公司里蒸蒸日上的情景,心中也十分骄傲,虽然他才刚上路,可以预料到未来有更多的挑战,但他对未来却充满信心。在学会奔跑之前,先要学会走路,在会走路之前,不妨拄着拐杖缓缓前行,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得踏实,走得更远。这是李思明的想法。
临近中午时分,梁山正坐在仓库前的平板车上喝一口水,休息一会,敞开衣领让自然的风往怀里窜。他此时很惬意,脸上挂着自以为很憨厚的笑意,不过一侧脸上的刀疤让这个笑容在别人看来总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
梁山本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甚至很啰嗦,李思明因此曾说他像唐僧——他一直闹不明白,李思明为何说唐僧很啰嗦?他知道自己的这付长相不太招人喜欢,所以他很自觉,少说多做,跟别人处得至少不坏。他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很满意,这不是技术活,只要肯干,就会得到应该得到的,薪水令他满意。没人会找个借口扣你工钱,如果你愿意加班的话,得到的更多,这正是他最喜欢的。
他忽然想起去年自己第一天上班,按照李思明的吩咐,办录用手续的时候,那位热心的人力资源部小姑娘帮他填写简历时的巨大疑问:你劳改过十五年?梁山没有隐瞒自己的过去,事实上在李思明的公司上班,他想瞒天过海也是办不到的事情,没有谁能比李思明更了解他的过去。
梁山清楚地记得小姑娘一脸震惊的表情,她不明白公司会招一位劳改释放人员,而且看上去一把年纪了。梁山对这种表情已经习以为常,当时他用十分骄傲的语气说:“当年,我跟李副总裁住一个屋,睡同一个通铺,吃同一锅蒸的馒头!”
没有人会去找李思明证实一下,更何况此人也是崔经理亲自关照过,所以没有人为难他。梁山算是大彻大悟了,他很后悔年青时自己的荒唐,到现在才算是明白什么才是最珍贵的,那种人上人的生活不是自己所应该追求的,脚踏实地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自从离开劳改农场,他无时无刻不在悔恨,只是这个悔恨来得实在是太晚了。有时他还很庆幸,庆幸自己还活着,没有因为自己的鲁莽而丢掉性命。所以现在他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他希望保持这样的生活,直到终老一生。
只是,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风华正茂的青年岁月,大半是在监狱和劳改农场里度过地。等他现在醒悟了,已经年过半百了。
“老梁。吃饭时间到了,一起去食堂吃饭?”有年轻的同事在不远处高声喊道。
“你们先去吧,我歇会就去!”梁山回应道。
“哟,老梁,你挺悠闲自在的嘛!”有人在身后开玩笑道。
梁山忙回头,正是李思明。人是铁饭是钢,李思明也是人,而且是个十分健康的人,连感冒都很少得,一到吃饭的时间。肚子自然会抗议。
“李先生好!”老梁一骨碌坐起来,理了理工作服。
“李先生?这个词我听起来总觉得很别扭!”李思明笑着道。“不过,我还真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词。”
“应该的、应该的!”梁山道。
“最近一直没看你。你在这里上班觉得怎么样?工作吃得消吗?要不要给换一个工种?”李思明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让梁山很感动。
李思明因为自己过去的军人关系,当年第一次见到他左脸上地刀疤时,就想起了一位二战德军特种部队军官——斯科尔兹内,这位被称为“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地左脸上也有一个跟梁山几乎一模一样的疤痕。李思明在南疆时,还曾经模仿过这位斯科尔兹内地特种战术,搅得越军后方鸡犬不宁人人相互猜疑。而且令李思明佩服的是,这位受希特勒十分器重的斯科尔兹内战后啥事没有。还成了好几个国家独裁者的顾问,本人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不服不行!
“挺好、挺好,工作不太累,薪水也不错,就是加班太少了。要不然还可以多挣点。”梁山道。
“噢?那就好,现在公司的生产线还没开足马力,等过一段时间量就会上去了。到时候你们仓库的活就要多起来。”李思明道,“你吃午饭了吗?”
“正准备去呢!”梁山道。
“那一起去!”李思明一甩头道,“上一次跟你一起吃饭,还是在十年前吧?”
“是啊,那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梁山感叹道。
“那好,这一次我请你大吃一顿,咱们去二楼小食堂去吃。”李思明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
李思明所说地二楼小食堂,指的是这座两层楼规模的食堂最上档次的一部分。一楼主要是工人用餐的地方,价廉物美很受欢迎,公司食堂只求保本,不求赢利,这是当初就规定死死的。食堂地用餐秩序还不错,当初香江电器刚成立的时候,一到吃饭的时候,工人们抛下工作,一哄而上,将整个食堂弄得人声鼎沸,所以张华不得不规定必须按批次用餐。
当然你想改善一下,可以去二楼,那里地菜都是上档次的,这价格自然也是上一层楼。像苏博士这样的归国科研人员,像李思明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自然是在二楼用餐,久而久之,二楼与一楼食堂就形成了一个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这似乎就是阶级之分。不过天地良心,这不是李思明等人的本意,也不是食堂的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