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64章

明末行-第364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二十九章 还是我来吧

众人惊讶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人的身上,只见这个人慢慢抬起了头,露出了满头的白发,望着众人苦笑道:“怎么,大家难道不愿意相信我么?”

良久,阿济格才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笑脸道:“当然,我们当然相信你了,只是五哥你这些年来……呵呵……”

望着阿济格在那里干笑,满头白发的中年人不悦的说道:“怎么,你以为我在家里呆了几年就不能带兵打仗了么。我告诉你,我阿敏是大清的巴图鲁,天生就应该征战在沙场上!”

原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崇祯九年带领进攻朝鲜,后被庞刚打得落花而逃,五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的爱新觉罗。阿敏。

大败而归的阿敏被一怒之下的皇太极削去了所有官职爵位后幽禁在家,知道最近才放了出来。但是等到阿敏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才发现,原本满头黑发的阿敏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看起来就像是七十岁的老头。

看到阿敏的惨样,就连皇太极也心有不忍,下令恢复了阿敏的爵位,恩准他在军中行走,这次也是阿敏被幽禁后第一次参加这个高层的军事会议。

原本看到有人站出来领这个吃力不讨好甚至是有些危险任务,众人应该是暗自松口气才对,但看到阿敏如今那苍老的面容和颤巍巍的身躯,就连皇太极也不禁有些担心。

皇太极看了看下面的阿敏。关心的说道:“这个……阿敏,你刚出来,身子骨还虚弱,应该多休息一些时日,这种事还是留给其他人去做吧。”

按理说皇太极难得这么温文尔雅的说话,被关心的人应该感激涕零才是,但阿敏对这位将自己关了好几年的皇帝可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倒是淡淡的说道:“陛下,臣弟虽然是老了,但也是先皇御封的巴图鲁。如今还能骑得了马开得了弓,还是能为我大清再立新功的。”

“你……”

感觉自己热脸贴到了对方冷屁股上的皇太极冷哼一声,沉声道:“阿敏。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可是要提醒你,军中无戏言,若是出了什么差池,朕可是要治你的罪的!”

阿敏轻蔑的看了皇太极一眼,昂然道:“皇上有心了,臣弟虽然被关了几年,但还没有将打仗的本事给忘掉!”

“你……”皇太极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忽青忽红,咬了咬牙后点头道:“好,既然阿敏你如此有信心。朕就调拨给两万兵马,你就给朕将李岩的五万大军牢牢的托在此处,若是不能做到……”

“若是不能做到,臣弟就将自己的首级献给皇上!”

听着阿敏决绝的话语,皇太极脸上也挂不住了。冷哼一声道:“好吧,既然你如此坚决,朕也不好阻止你,那朕就从各旗里调拨给你两万精锐。而你的差事就是将李岩牢牢的钉在此处,待朕率领大军将另外一支人马消灭后,再回过头来于你一起歼灭李岩所部!你明白吗?”

“喳。臣弟领旨!”

阿敏朝着皇太极一躬身,面上露出了一丝决绝的神色,很快就退下了。

待到阿敏退下后,皇太极这才抬起了头,对着众人道:“诸卿,除了阿敏率领的两万人马外,朕决意留下两万大军驻守盛京,其余十万大军都跟随朕一同往东,将犯我领土的大华军一举歼灭!诸位有信心吗?”

众将齐声喝道:“臣弟(奴才)等誓死追随皇上!”

会议结束后,众人都徐徐退出了大帐,多铎依旧和多尔衮走在最后,看着兴匆匆走在前面的阿敏,多铎疑惑的问道:“十四哥,五哥(阿敏)这是怎么了,他被幽禁了几年,身子骨几乎都被废掉了,还能打仗吗?”

多尔衮神色凝重的摇摇头,“这有什么难猜的,五哥这是已经萌生了死志了!”

“什么?”多铎吓了一跳,吃惊的看着多尔衮,嘴巴张的老大:“不可能吧,五哥干嘛这么想不开啊?十四哥你不是在吓我吧?”

多尔衮没好气的瞪了多铎一眼,闷声道:“难道你还看不出来么,五哥的身子骨其实快不行了,现在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地步了,他这是想用自己最后的性命为他的几个后人博一个前程啊!”

阿敏被幽禁后,所有的财产仅留庄六所、园二所,外加奴仆二十名,其余财产都归了济尔哈朗,他的六个儿子当中爱尔礼被杀,其余的五哥儿子都被削去了爵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若是阿敏一死,估计他家就得败落了,因此多尔衮才说出了上面的那番话。

听了多尔衮的话,多铎沉默了。良久才有些迷茫的问道:“十四哥,你说四哥的下场会不会就是是咱们的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多尔衮的眼睛开始有些迷茫了,过了一会才渐渐恢复了清明,他停了下来,看着前方好一会,才沉声道:“不会的,咱们不会重蹈五哥的覆辙的!”

说着多尔衮就向前走去,脚步异常的坚定……

清兵的行动很坚决,当天夜里,十万名清兵便开始悄悄的向东边移动,待到第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整座大营只剩下了两万人马,其余的都已经出现在了距离李岩大营外数十里的地方。

由于皇太极脱离大营时大部分人只是带了随身的干粮和兵器,因此撤离速度非常之快,因此李岩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对面的十多万清兵已经和自己脱离了接触,待他得到消息时,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十月份的辽东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寒冷,极个别地方已经开始飘起了蒙蒙的小雪,原本游荡在平原上的野羊群、野兔、野狼等动物也因为缺少食物不得不在大地上不停的游荡着。

“疙瘩疙瘩疙瘩……”

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从西边响了起来,一队骑兵飞驰着向东边跑来,当这些骑兵靠近后才发现他们都穿着厚厚的黄色皮甲,粗大的铜钉密密麻麻闪着寒光裸露在外面,衬托着这些皮甲的坚固和厚实,在这些人的脸上闪动着就连小孩子也看得出来这些清兵比起一般的清兵更加的凶狠彪悍。

一名年约三旬,长着大饼脸的满族骑兵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队形,大喝了一声:“大清的勇士们,全体换马,保持警惕!”

说完,这名骑兵率先打了个呼哨,一个箭步就跳上了旁边另外一匹马的马背上。

换了马后的骑兵们速度快了不少,但是雪越下越大,很快他们身上黄色的铠甲渐渐变成了白色。

风忽忽的刮着,寒风夹杂着冰雪刮得人几乎睁不开眼,但这队清兵依然继续艰难的前行,为首的分得拨什库用双手使劲擦了擦脸庞,努力让自己的脸温暖一些好保持清醒。

正当他尽力让自己保持清醒的时候,他发现前方的远处慢慢的出现了一个个小点点。这些小点刚开始时在风雪中隐隐约约的看不大清楚,但过了一会,这名分得拨什库就看清楚了,对面也出现了一群骑兵。

“这些人是什么人?难道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出来搜索对面大华军动向的探哨吗?”

分得拨什库心中一惊大声喝道:“所有人都注意,放缓速度。牛库鲁、鄂尔多图二人上前确认对方身份,其他人立刻散开,做好迎接准备!”

这些清兵不愧是训练有素,分得拨什库的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两骑较快速度向前飞奔而去,剩余的三十多骑则自动散开,一眨眼的功夫就将背后的长弓抓在手里,一支支箭镞已经搭上了弓弦,闪着寒光的箭头已经对准了前方,此时双方相聚还有二百步。

而对方显然也发现了他们,对方的反应速度也是非常之快,只是他们做出的动作却和清兵大相径庭,他们做出的反应并非分散开,而是立即摘下了背后的东西,排成了两排,然后鼓捣了一会后就端起了一根长状的东西,将其对准了清兵。

看到这样的情形,那名分得拨什库心脏猛的抽搐了一下,狂喊道:“不好,对面来的是汉人,牛库鲁、鄂尔多图,你们快回来!他们要开枪啦!”

只是这名分得拨什库的话已经迟了,只听到几声沉闷的声响,正向前方跑去距离他们还有一百多步的两名清兵已经随着枪声跌落下马,倒在了雪地上。

“啊……”

那名分得拨什库看到此情此景,几乎是眦目欲裂,刚才跌落下马的两名探哨可是跟了他近十年的勇士,弓马娴熟,等闲十多个大汉进不了他的身边,可现在就这么轻易的被人打死了,连对方的面都没看到,这让他如何不气炸了胸膛。

“你们这些该死的尼堪,我要把你们全部杀光!”

这名眦目欲裂再也忍不住,用力在马背上狠狠的抽了一鞭,随即一夹马肚子,高举着长刀朝着前方冲了过去……)

第五百三十章 一触即发

大雪依旧下个不停,刚才响彻了好一会的枪声此时已经停了下来,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但随即又被无情的寒风给吹散。

一队三十多人的骑兵慢慢的策马向前,中间一名为首的骑兵大声喊道:“第一小队下马清理鞑子尸体,第二小队继续警戒!”

“是!”

随着命令的下达,数十名骑兵很快就分成了两队,警戒的警戒,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显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当第一名下马的骑兵将一具尸体翻过来时,看到尸体的他先是一怔,随即惊叫道:“大人,这些都是鞑子正黄旗的鞑子!”

“什么?正黄旗?”

下马骑兵的话音刚落,周围的骑兵顿时微微骚动了一下,随后才静了下来。

为首的骑兵立刻下马大步走了过来皱眉道:“侯六,你看清楚了没有,到底是不是正黄旗的鞑子,可别搞错了闹出笑话来。”

下马的骑兵深吸了口气,颤声道:“绝对错不了,这些鞑子身上穿的绝对是正黄旗的铠甲,要是错了您将我的招子挖了去!”

说完,他从腰间掏出了一张毛巾,将地上尸体的积雪给擦干净,很快,一句制作精良的明黄色的铠甲就显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名为首的骑兵眼里闪过一丝厉芒,大声吩咐道:“将地上的尸体仔细检查一下,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份!”

“是!”

很快,数十具尸体身上的铠甲都显露在众人的面前。

“嘶……”

为首的首领深吸了口气,沉声吩咐道:“好了,不要打扫战场了,所有人随我即刻返回,向将军禀报情况!”

“是!”

很快,数十名骑兵就消失在了雪地上,只留下地上数十具无人问津的尸体被雪花渐渐的覆盖起来。

两个时辰后……

“什么?你们发现了清军的探子,而且还是正黄旗的?”

在一座帐篷里。王志看着面前站立的夜不收外委,神情很是严肃,现在大军距离盛京还有两百多里,怎么就会出现正黄旗的探哨呢?要知道正黄旗可是上三旗中精锐中的精锐,向来都是伴随在皇太极左右从不离开他身旁的。夜不收发现了正黄旗的探哨,莫非皇太极本人已经离己方大军不远了?

想到这里,王志全身开始颤抖起来,这并非是害怕。而是一种包含了激动的兴奋。

一直以来,自打庞刚崛起后,他麾下的军队在对上鞑子时就是屡战屡胜,因此在心理上就有着一股先天上的优势。

更何况这些年来,他们和鞑子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等旗都交过手,惟独正黄旗这个对于满清来说最为尊贵强大的这支军队没有交过手,这也让大华军上下都在摩拳擦掌,想要成为第一个打败这支军队的第一人。

这时,一旁的第五军团长卫江的眼睛却是凝重起来。他挥手示意让这名夜不收的外委和帐内的亲兵都出去,待到大帐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时,这才对王志道:“将军。前方发现鞑子正黄旗的探哨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是说明皇太极就在前方啊。而皇太极一旦出现在咱们的前面,这也意味着……”

“意味着鞑子的主力就在咱们前面,而且数量绝对不小。”

王志止住了笑容,淡淡的说道:“这个情况本官自然知道,但是卫将军不觉得这正是咱们一句歼灭鞑子的好机会吗?只要歼灭了鞑子的主力,咱们此次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一半,剩下就是如何同他们好好玩玩了。”王志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隐隐的透出着一股血腥味……

王志的话很灵验。时间又过了一天,当大军行进了数十里后,前方的夜不收就不断的传来发现鞑子大队人马逼近的消息。王志立即下令大军开始结阵,准备迎敌!

烈烈的寒风下,一队看起来无边无际的大军正迎着西北风向着东面前行。在这队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马当中,有一队全部身穿黄色铠甲的大军在大军中显得特别的彪悍精锐,他们拥着上百名身穿精致铠甲的将领来不紧不慢的走在路上,在最中间一顶高大的大纛下,一名身穿明黄色铠甲的胖子骑着一匹神骏的战马走在中央。这个人正是满清皇帝皇太极。

虽然周围有无数的大军将他们拥护在一旁,但皇太极周围的骑兵们依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