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63章

明末行-第363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其量只是一支偏师,贡献盛京其实还要靠他这个两个军团来完成。

一想到光复辽东的大业就要在自己的手上完成,王志的心情就激动得不能自持。

“若是能一句攻克盛京,想必下一步就是兵发南洋诸国了吧?”王志喃喃的自语着:“唉,若是我能再多念点书,兵部尚书的位子也未必没有我的份,可惜了。”

自打跟了庞刚之后,在重视教育的庞刚的引导和重视下,军队里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许多士卒都能看得懂一般的书信,或者是用歪歪扭扭的自己给家里写信了。

但是王志和他们不一样,在庞刚请人来性情敏锐的王志第一时间久意识到了今后想要在庞刚的手底下爬的更高,只凭借打打杀杀的功夫是不行的,还要有知识文化才行。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了,识几个字然后再读一封信,这样的事虽然简单,但知识、文化和修养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养出来的。但信奉笨鸟先飞的王志很不甘心,因此他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本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两三年的刻苦专研,王志终于被庞刚任命为独挡一面的将领。

但是这还不够,王志的心愿是能当上统兵无数的大帅,为大华开疆扩土,成就一番赫赫威名。

为了这个心愿,王志已经努力了很久了,他有预感,只要能再这场大战中漂亮的将盛京拿下,那么大华第一个大将军就非他莫属。

“噔噔噔……”

一阵脚步声在木制的甲板上响起,全身披挂的卫江走到了王志的身边。

“王将军,咱们已经快到了丹东了,是不是命令士卒们准备好小船,以免届时手忙脚乱。”

王志点点头:“也好,那就劳烦卫大人了,估计咱们还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准备,本官这就去通知屠海统领,让他准备好小船,准备登陆。”

“哈哈哈……还准备什么,若是连这点小事都要你们操心,我屠海这个大华海军都督不是白当了么?”

正在说话间,一个声音在他们身后响了起来,屠海那健硕的身材和漆黑的面孔就出现在两人的身后。

“呵呵……说曹操曹操到啊!”一转头看到屠海,王志也笑了,他转过了身子,朗声道:“屠大人,今日午时我们即可踏上辽东的土地,攻城拔寨是我等的职责所在,但背后的安慰就要指望屠大人了。”

庞刚大力发展海军,这些年来海军的重要性也渐渐为陆军将领所接受,而且许多运输已经通过海运来解决。五万大军在异地作战,光是每天人吃马嚼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屠海的海上保障运输,恐怕不到十天他们就得饿肚子,因此才有了王志方才的那些话语。

屠海爽朗的笑了:“王将军客气了,就像陛下说的那样,保障你们陆军作战本来就是咱们水师……呃,就是咱们海军的职责,都是行伍中人哪来那么多客套!”

屠海是个痛快人,这也是他能在竞争激烈的海军当中一直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之一。

看到屠海这么说了,王志也就不再不客气,双方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又过了半个时辰,一道隐隐约约的地平线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王志长吐了口气道:“终于到辽东了,皇太极啊皇太极,等到本官攻下了盛京,本官看你还能往哪跑,传令下去,所有人马准备上小船!”

“呜呜呜呜……”

长长的号角声在岸上响起,站在船上的瞭望手们已经能从千里镜内看到清晰的看到了岸上有一些人影在跑动,估计那是留在岸上警戒的清兵发现了己方的到来。

紧接着一道道黑烟在岸上升起,快速的向着远处蔓延……

PS:这些天阿顶一直在构思新书的事情,如今终于获得了编辑的同意,新书将在下个月和大家见面了。新书的内容还是近代抗战,依然是打小鬼子,阿顶也不会写别的,那些情情爱爱的阿顶要是写出来估计得跌破一地眼镜,好了,不说多了,请大家继续支持阿顶吧!…)

第五百二十八章 商讨对策

“王大人,咱们的行踪被鞑子发现了!”

看到对岸上黑烟升起,屠海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他也知道你这么大一支船队到来必定会惊动清军的瞭望哨,但事到临头心里总是不大舒服。

王志却丝毫不在意,淡淡的说道:“算了,原本就没想过要瞒过他们,自打陛下前些年在辽东大闹了一场后,你们海军这些年三天两头的便来到此处练兵,难道还不许鞑子在海边多放几个瞭望哨啊!”

王志的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都笑了,屠海更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打脑袋。自打前些年庞刚率领一支精锐奇袭辽东,连驻守丹东的正红旗将领鳌拜都被打死了,最后更是大摇大摆的杀了数万满人平民百姓和数千兵马,掠夺了无数的牛羊财务后才大摇大摆的乘船从海上撤退,鞑子要是还不提高警惕的话简直就可以集体自刎了。

因此,王志说出这番话也是事出有因的,毕竟五万大军登陆,那得是多大的动静啊,除非鞑子换上了集体盲眼症,否则断无不知道的道理,因此王志也没想过要隐瞒这个消息。

不过虽然不能隐瞒这个消息,但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兵贵神速,登陆的速度还是要越快越好,否则等到满清反应过来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变数了。

当六百多艘小船载着数千名第一批登陆的军事踏上海岸,便立刻冲到了设立在岸边的瞭望哨。却发现上面的哨兵已经全都跑光了,只剩下一堆还在冒着浓烟的狼粪。

这也让憋了大半个月的军士们腹诽了好一会,不过想来也不奇怪,己方战船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海面上,而瞭望哨上就这么几个人,是个人就不会留在这里送死。

掌握了海滩后,步卒们登陆的速度有快了许多。上百艘吃水较浅的快速装甲巡航舰更是充当起了后世登陆艇的角色,冒这搁浅的危险,行驶到了距离海滩很近的地方。将上面的士卒、马匹、粮食等物资卸下来。

饶是如此,整个大军依然花了近五个时辰才将五万大军、两个炮营的数百们火炮、近两万辎重部队和诸多物资全部卸下了船,当大军全部上岸后。已经时值深夜,在王志的命令下,大军毫不停留,立即就向着盛京方向浩浩荡荡的杀了过去。

当皇太极收到又一支大华军队在丹东登陆,正在向盛京挺近的时候,立刻就着急了,若是等这支军队来到盛京,自己可就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了。

清军大帐内,皇太极端坐在一张巨大的龙椅上,龙椅铺着一张稀少的白虎皮。神色不愉的望着面前正战战兢兢站在自己面前的镶白旗旗主多铎。

“多铎,你是怎么回事,朕命你率领镶白旗引诱那李岩出营,可三天过去了,依旧没有动静。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是怎么办的差?咳咳咳……”

说到这里,皇太极忍不住咳嗽了起来,一阵连续不断的咳嗽声在大帐中响起。

“父皇!”

一直肃立在他下手的豪格赶紧上前拍着他的后背,试图缓解他的痛苦,可很快他的手就被皇太极推开了。

皇太极恼怒的说道:“你让开。朕还没老到让人捶背的地步!

豪格的大饼脸一红只好灿灿的红着脸退了下去,上次自从他再吴三桂哪里吃了个亏回来后,皇太极就对他没什么好脸色,这些日子他总是想办法讨好皇太极,没想到今天的这个马屁却拍到了马腿上,还惹来了一身骚。

而这一幕看在下面众人的眼里也不禁暗暗称奇,难道这个豪格就因为上次吃了一个亏后就失宠了吗?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豪格的目光就有些不对劲了,长期以来,皇太极都是在不予余力的培养豪格,想要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难道皇太极如今改变了注意了么?想到这里,群臣看向豪格的目光开始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看到众人的目光,豪格不禁有些慌了,一直以来他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的勇武和皇太极的宠信,一旦失去了皇太极的宠信,他可以肯定自己的下场一定会很不妙。

“父皇,儿臣……”

豪格结结巴巴的正要再次辩解什么,皇太极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好了,豪格你不用说了,朕一切心中有数。”

说完,皇太极从新把目光对准了多铎:“多铎,朕给了你三天的时间来办这个差事,可你却太让朕失望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多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皇上,臣弟无能,请皇上责罚。”

皇太极冷哼道:“无能?你岂止是无能这么简单?你简直就是废物!你的镶白旗可是有近万名精锐,可连诱敌这样简单的事也做不好,朕要你何用!”

皇太极的声音在大帐里嗡嗡作响,众人看到皇太极正在气头上,皆不敢做声,只有多尔衮这个和多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看不下去了,站了出来硬着头皮道:“皇上息怒,多铎其实已经尽力了,只是李岩狡诈异常,无论如何也不上当,咱们拿他也是没有办法。若是强行攻营的话,臣弟和多铎又恐兵力单薄、伤亡过大,这才一筹莫展的。”

多尔衮的话软绵绵的,但有藏着机锋。人家就是不出来,多铎又有什么办法,咱们下五旗这几年实力下降得厉害,您手里的上三旗可是大清最精锐的兵力,怎么不见您亲自上去呢?

这些话听在皇太极的耳朵了,令他好生郁闷,但又不好发作,李岩五万大军据营而守,想要攻营的话至少也得出动同等数目的大军吧,若只是让一旗单独上去那就是纯粹是送死了。

到底是上阵父子兵,看到多尔衮这么和自家老子说话,豪格不乐意了,他跳了出来喝道:“睿亲王,你这般和皇上说话到底是何意?”

多尔衮斜眼瞄了豪格一眼,淡淡的说道:“肃亲王此言差异,本王如今已经不是亲王了,是郡王,你明白吗?”

“你……”抡起嘴皮子,十个豪格也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啊,他顿时被多尔衮不阴不阳的话给噎了个半死。

不说豪格了,就连皇太极,听了多尔衮那不软不硬的话,都气得肺要爆了,但此刻大敌当前,皇太极也只得强忍着怒火道:“够了,咱们如今是商讨退敌之策,不是来吵架的。如今又有敌军从丹东杀来,诸卿难道就没有一丝良策了吗?”说完,皇太极又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看着皇太极难受的样子,下面的大贝勒代善站了出来,在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当中就属他年纪最大,也属他为人最厚道,他对皇太极躬身道:“皇上,如今汉人大军压境,若是让其两军汇合咱们可就难办了,因此为今之计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才是良策。”

“嗯,大贝勒言之有理。”

听了代善的话,皇太极心理才好受了些,总算是说了句人话,看来还是大贝勒为人忠厚啊。

皇太极眯着眼睛道:“继续说下去!”

“喳!”

代善低着头道:“因此,臣以为,既然咱们一时间难以歼灭对面那些据营而守的李岩部,还不如留下小部分兵马牵制敌军,剩下的八旗主力尽出,迎击那远道而来的另一部孤军,只要将其歼灭,剩下的李岩部也将不足为虑。”

“嗯,大贝勒言之有理。”

听了代善的话,大帐内的敌军纷纷点头赞同。继承了努尔哈赤战术思想的清军最崇尚的就是这点。

想当年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明征集十四万兵分八路向清军杀来,当时的满清首领努尔哈赤在兵力占据绝对劣势的情况狂下依然毫不在意,高喊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拿下了开原和铁岭,而后大败明军,屠杀明军约六万人,取得最后胜利,如今的情形和当年是何等的相似啊。

想到这里,大涨内的众人气氛开始高涨了起来。

平日里很少说话的饶余贝勒阿巴泰也赞同道:“大贝勒言之有理,但如今咱们的情形比起当初可是好了不少,咱们有十数万大军在手,而汉人两路人马也不过是十万大军而已,算起来咱们兵马比他们还多,咱们完全可以将其一举歼灭。”

看到众人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皇太极暗暗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既然如此,由谁愿意率部留下来牵制敌军啊?”

“这……”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面面相窥,历来玩阻击的都是苦活,拼死拼活风险大不说,最后还没捞到多少的好处,傻子才愿意干这活呢。

看到众人都不答话,皇太极的眉毛渐渐竖了起来,眼看又要发怒了。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皇上,臣弟愿意率部再次牵制李岩部。”

众人一听,齐齐的转过头去一看,纷纷吃惊起来,竟然是他……)

第五百二十九章 还是我来吧

众人惊讶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人的身上,只见这个人慢慢抬起了头,露出了满头的白发,望着众人苦笑道:“怎么,大家难道不愿意相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