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06章

明末行-第306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倒是洪某人的失职了,曹公公,这位是“平贼将军”左良玉、这位是江苏总兵曹振华,这位是浙江总兵马进,这位是……”

随着洪承畴一个个的介绍过来,曹化淳也一一和他们笑嘻嘻的打了招呼,只是当他的目光扫视到其中某个人时,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

当天晚上,洪承畴在守备府大摆筵席,除了他亲自作陪外,南京城里的勋贵也来了不少,其中有忠勇伯李进忠,平阳侯曹式,以及南京兵部尚书赵亚伯,林林总总的来了一大群人。

大明的政治体系和以往的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两套班子,一套在北京,一套在南京,当然了南京这套属于备胎,基本上也是养老院的代名词,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因此在席间赵亚伯这位南京兵部尚书对曹化淳这位崇祯身边的红人频频的敬酒。

“曹公公,您难得来一趟南京,可一定要在这里多留几日,好让本官和诸位同僚和将军们一尽地主之谊哦。”又敬了曹化淳一杯酒后,赵亚伯笑着对曹化淳说着,只是这个笑容在众人看来怎么都有股献媚的味道。

曹化淳却矜持的说:“赵大人说笑了,咱家只是皇上身边的一个奴婢,可不敢喝诸位大人如此费心费力,咱家现在只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带领大军北上,以解京城之围。”

“那是那是,曹公公公忠体国,那是人尽皆知的。”赵亚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但他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变化似的,依旧陪着笑脸不住的劝酒。

赵亚伯的模样落到众人的眼中,许多人眼里都露出了轻蔑的神色,洪承畴则是坐在曹化淳的旁边,眼中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因此他发现在席间,曹公公的目光却是有意无意的总是往一边扫去。

一顿酒宴喝得宾主皆欢,酒宴散后,洪承畈亲自将曹化淳送回了守备府歇息,随后才来到了位于守备府西北角的书房。

这是一间很小的书房,里面摆放的书籍也不多,但书案上却是白了一大堆的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端正的小楷,一名年约四十,嘴角长了颗豆大黑痣,面向有些阴森的幕僚模样的中年人正坐在书案后埋头写着东西,他就是随着洪承畴来到南京的幕僚丁群。

听到开门的声音后,丁群抬起了头含笑问道:“大人,今日的情形如何啊?”

进了书房,洪承畴就露出了疲惫之色,他淡淡的说道:“还能如何,这位曹公公拼了命的催促本官出兵,恨不得明日即刻出发才好,哼,大军出行岂能儿戏,本官在江南一年多,好不容易才整顿了一支兵马,总不能凭他一句话就全部带到北京去,真当本官是傻子么?”

丁群的眉头皱了皱,问道:“大人,您是说要留一部分兵力在江南么?”

“当然!”洪承畴傲然道:“此次贼寇侵犯京畿重地,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本官估计能有二十万已经是顶天了,咱们带领两万兵马进京足矣。一是咱们的船只不多,此番进京还得征调至少数百艘民船运送粮草兵马才行,否则光凭南京水师那些废物想要送咱们进京那还得等上二十年才行。”

丁群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您带两万兵马进京是不是少了点?须知那些贼寇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洪承畈摇摇头:“不能多了,若是人少了左良玉的尾巴可又要翘起来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庞刚第二

“左良玉?”

丁群失声惊叫了一声,惊道:“大人,此次勤王您不打算带左良玉进京吗?再者说了,您若不在,还有谁能压得住他?近年来,左良玉骄横拓跋之心日盛一日,若非您这个江南总督能死死的压住他,他早就无人能制了!”

洪承畴沉下了脸道:“丁先生,你在担心什么?”

丁群毫不畏惧的于洪承畴对视着,一字一句的说道:“学生担心这个左良玉会成为第二个庞刚,届时悔之晚矣!”

“呵呵呵呵……”

左良玉不禁轻声的笑了出来,他轻蔑的说道:“庞刚第二?就凭他他左良玉也能成为第二个庞刚?你也太危言耸听了吧,不是我洪某人瞧不起他,他左良玉要真有那个本事,也不会被流寇从湖北赶到南京来了。”

左良玉原本奉命屯兵湖北,和李自成打了一仗后带着残兵退入了湖南,会又被刘宗敏从湖南赶了出来,最后灰溜溜的跑到了南京,虽然他是屡战屡败,但由于他手中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数万大军,虽然这些大军除了人数不少之外,战斗力差得一塌糊涂,但这毕竟是一支军队,在整个江南地区算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朝廷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封了他一个“平贼将军”。

当上了“平贼将军”的左良玉来到了南京这个花花世界,这才发现秦淮河上美女是如此之多。南京城里的生活是如此之美好。把眼睛都看花了的他除了拼命搜刮钱财,收集美女外,还整天在南京城里作威作福、扩充实力,最盛时曾一度号称拥兵十万,在这个有兵有权就是老大的明末,他的日子过得那是相当的畅意。

可左良玉的好日子没过几天,洪承畴来了,顶着江南总督帽子的洪承畴不但带来了圣旨、还带来了一营神机营,于是左良玉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一年多来。洪承畴整合了江南的兵马,又编练出来四万大军,这支大军就成了能制衡左良玉和大周军的重要力量。

就在洪承畴正准备再次将军队扩充到六万的时候,不甘在陕西整天啃沙子的李自成裹挟着号称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冲向了北京城。当洪承畴受到了这个消息后,他就知道,自己在江南的安逸日子很可能就要结束了,果不其然,曹化淳这位大明内廷的二号人物就带着圣旨来到了南京城。

洪承畴本人是自信满满,但丁群身为幕僚,主要的职责就是为自己的东家拾缺补漏,他总觉得有些不放心,想得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子,良久他才幽幽问道:“大人。适才那位曹公公有没有露出什么异色?学生相信咱们这位皇上可定会留有后手吧?”

洪承畴轻叹了一声才缓缓说道:“这个自然是有的,曹公公的怀里肯定还揣着一份密旨,若是本官估计不错的话,这份密旨肯定是给那左良玉用来制衡本官的。”

说完这话后,俩人都沉默了起来。皇帝的用人之道就在于此,他们从来就不会绝对信任一个人,也不会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洪承畴身为江南总督,总理江南四省军政,崇祯又怎么会没有一点后手呢,这位皇帝的多疑可是出了名的。

良久。丁群才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左良玉的为人您是清楚的,虽然您留下了两万兵马,但您若一走,江南可就没人能压制得了他了。”

洪承畴忽然诡异的笑了笑:“谁说没人能压制得了他的?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人。”

丁群不解的问:“谁?”

洪承畴淡然道:“自然是北边那位了!”

“北边那位……您是说……”丁群猛然一惊。骇然道:“大人,您是说周王庞刚吗?”

“正是”

洪承畴胸有成竹的说道:“左良玉虽然嚣张跋扈。但也不是傻瓜,他虽然骄横一点,平日里纵然是欺男霸女或是欺上瞒下,可他毕竟是一介武夫,皇上和本官也不会太过计较,但他若是真有不臣之心,别说皇上和本官了,就连那庞刚也断然不会容得下他的。毕竟一个庞刚已经足够了,但若是他不识好歹,想要自立门户,届时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

洪承畴的声音在小小的书房里回荡着,虽然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但丁群却觉得身上依然传来了一阵阵寒意。

就在洪承畴和幕僚密议的时候,南京城里一栋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府邸里依旧灯火辉煌,一间昏暗的灯光下,左良玉坐在了一张书桌前,他的两个儿子就坐在他前面,三人正对今日发生的事情进行商议。

“父亲,洪承畴这个老匹夫终于要走了,今后咱们在江南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咱们了。”率先说话的是左良玉的大儿子左于亮。

左于亮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他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在他看来,用手中的权势和实力最追求更多的荣耀和地位那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对于曹化淳的到来他表示了由衷的欢迎,因此一回到家里他就迫不及待的向他的父亲表示了他的欢喜之意。

坐在上首的左良玉约莫四十多岁,他有着典型的武人的外貌,一脸的横肉和壮硕的身体,但和其他武人不同的是他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让他比此时的大明武将们有着更大的野心,他从来就不甘心于只做一名武将,在信奉暴力的他看来,只要手中有了足够的兵马,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

正是因为这个信念,虽然他被流寇从湖北赶到了湖南,再从湖南被赶到南京,按理说若是别的将领吃了这么多的败仗不是被砍头也早就被撤职查办了,可为何唯独他不单没事,反而还被加封为“平贼将军”呢?还不是因为他手中牢牢掌握着数万兵马,投鼠忌器的朝廷不但不敢处罚他,反而给他加官进爵。这件事也让左良玉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信念。

听到大儿子的话后左良玉淡淡一笑,随即又训斥道:“亮儿住口,洪大人也是你这黄口小儿能直呼其名的吗?就算是老夫见了他也得恭敬的称呼一声洪大人,你怎敢如此轻视他?”

看到老爹发怒,左于亮只得恭恭敬敬的低下了头。

训斥完自己的大儿子后,左良玉这才转过头来对坐在自己右首一直不说话的一名约二十岁左右,手中握着一把折扇的身材消瘦的年轻人和颜瑞色的说道:“青儿,你向来说说,洪大人会遵循圣意,带兵北上吗?”

这名身形消瘦的年轻人是左良玉的二儿子左于青,此子心思狡诈,为人阴险,在左良玉一家里一直是充当智囊的角色。

听到父亲文化,左于青轻轻一笑道:“父亲多虑了,此事已成定局,不管洪大人愿不愿意,他都得率兵北上,否则江南虽大则必无他的容身之处。问题只是在于他会如何北上,以及北上后咱们要如何收拾江南的这个烂摊子。”

听了左于青的话后,左于亮不服气的说:“二弟,若是那洪……洪大人执意不肯北上难道那曹公公还能逼他去不成?”

对于自己这位脑子一直不大灵光的大哥,左于青早就习惯了,他轻声冷哼道:“大哥,若你以为那位曹公公就这点本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若我所料不错的话,只要洪大人稍微露出一点不愿意率军北上的意图,这位曹公公立即就会亮出第二道圣旨来,届时恐怕就不是去不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性命的问题了。”

“呃……”左于亮愣了愣,才愕然道:“不是吧,今天我可看到了,这位曹公公看起来挺好说话的,难道真的会下狠手?”

左于青面无表情的说道:“哼,会不会的你看看今日洪承畴的模样就知道了,大哥,你就没有发现今日那曹公公宣读圣旨后神情有些奇怪吗?”

“神情?”左于亮喃喃的咕囔了几乎后才猛然一拍大腿猛然叫道:“对了,今日那曹公公的眼神有几次从父亲的脸上扫过,神情可是古怪得紧,难道就和这个有关?”

“呵呵!”左于青轻轻笑了:“大哥,你终于明白了一回了,若是那洪大人稍微露出不愿意的神情,曹公公的第二道圣旨必定就是当即下令由父亲接替江南总督之职,然后立即将洪承畴斩首示众,然后才是挥师北上,这下你明白了吧?”

“原来如此!”左于亮呆滞的目光停留了好一会才喃喃的说道:“草,那朝廷也太歹毒了吧,一言不合就要杀人砍头啊。”

左良玉无奈的看着自己拿鲁莽的大儿子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以为朝廷都是光吃干饭不干事的,那位曹公公若没有几分真本事能被皇帝派到这里来?”

“父亲大人稍安勿躁,大哥就是这脾气,您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了,骂他要是有用大哥早就开窍了。”左于青在一旁劝解起来,原本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忍俊不住的表情。

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发迎敌

“你……”看到二弟的神情,左于亮悻悻的闭上了嘴,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虽然他的这位弟弟平日里很少说话,但若是抡起斗嘴他从来就没赢过。

“好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左良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随即说道:“洪大人要是离开江南,那么江南可以说就是咱们的天下了。青儿,对此你有何好法子啊?”

左于青却没有像他老子那么乐观,他微微皱起了眉头道:“父亲,若是孩儿多料不错的话,洪大人虽然离去,但他肯定不会将他的兵马全部带走,他肯定会在南京留下一到两万的兵马来牵制父亲大人,您可别忘了,那些将领可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届时咱们依然无法随心所欲的办事。”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咱们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