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404章

大唐军魂-第404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业诩却是知道皇帝为何会对自己这般放心,李业诩所想的,长安有自己那尊敬的祖父李靖在,还有父母,一大堆的妻儿,若是自己有不轨之心,那这些人终难逃厄运。以李世民对自己的了解,也肯定明白这一点,只要这么多的亲人在长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不顾这么人的死活的,做出谋逆之事的。
  还有一点,李业诩虽然还顶着安东大都护的职,但在皇帝的命令里,主要负责的还是东夷道行军部的事,也就是说,李业诩在行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时,安东的事务基本就交给苏定芳掌管,李世民在临行前的命令,也是让李业诩尽快赶往新罗国都金城。
  编入东夷道行军部的只有十万人左右,包括六个近卫师约四万六千人人,水师将士两万人,改编的高丽、百济军队各约两万人,其他的都是留守在安东大都护府的驻守,包括一部改编的原高丽、百济军队,这些留守的军队全部由苏定芳统领,并不归东夷道所属。
  也就是说,李业诩实际上能指挥的军队只有东夷道的十来万人,这些军队也必须在年前抵达新罗境内,到金城至金浦京一带驻守。金城离平壤有千余里之遥,且沿途多山,来回可就不是这么容易回来的,更别说李世民还有另外的手段留着。
  还有一点,那就是李业诩自己心里,也从来没有过要自立为王的念头,对于权力并没太多欲望的李业诩来说,重生后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凭着如今大唐雄师的力量,将四夷征服,成就一个异常强大的大唐。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基本实现,东西北三个方向基本都已经平定,余下势力并不强大的南方还未有兵事,但南方对大唐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征服也得慢慢来,大唐也不可能不停息的征战的。
  这么多年的连续征战后,李业诩很想好好地过一段平和的日子。
  李业诩心中有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府中这么多妻妾,还有数量不少的儿女,他都没好好地陪他们过。李业诩也希望,这次战事后,能好好地休息几年,陪陪妻儿,不然再过几年,妻妾们的容颜也老去,自己年岁也大了,光顾着打仗,风花雪月的日子没过上多少,这太遗憾了,好歹得发挥一下自己另外一个方面的超强能力,将一众妻妾们打得落花流水,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最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色彩斑斓才好,并再造些儿女出来。
  当然,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也不能拉下,!
  还有,出征前李靖也对李业诩有过特殊的嘱咐,这场战事后,要好好地休息几年了。
  但这些东西都是在战后才可以去想的,李业诩现在所考虑的,还是要如何处置新罗和倭国的事,对倭国的征伐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了。对新罗,李业诩却是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和平解决的手段就是搞定金胜曼这个新罗王。
  金春秋、金庾信、阏川三名新罗国内的权臣,还有一些亲信手下,也都跟着皇帝李世民一道去长安,这三位重量级的大臣一去,新罗国内除了金胜曼这位女王外,主事的只有一个名唤作信的将领,还有一唤金仁问的波珍,只是这几人与三位权臣相比,影响力却是小的多,李业诩相信,大唐军队抵达金城后不久,新罗的事也基本就解决了。
  与皇帝御驾一道归去的,还有被俘的高丽王高藏、百济王扶余义慈,及这两国内一些与高藏、扶余义慈一道被俘的官员,还有十多万的战俘。
  皇帝踏上归程,李业诩也将踏上新的征程,他将和金胜曼一道,率领所部四个近卫师及百济旧军、高丽旧军一部,还有大部的新罗军队从陆路启程,往新罗境内进发,抵到金城与金海京附近驻扎,李业诩将亲率一部护送金胜曼到金城。
  余下的军队及水师,将在刘仁轨、刘伯英及扶余隆的率领下,先返熊津,待在熊津与郑仁泰会合后,从海路进发,抵到金海京港口,在金海京驻防。
  倭王如何回复皇帝的诏令已经不重要,无论如何回复,大唐都可以找出其他理由来对倭国开战。
  …………………
  李业诩在与送出平壤城五十里的苏定芳告别后,即率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共四个近卫师,还有三万新罗军队,各一万百济、高丽旧军,踏上往金城的行程。
  这一路行去,并不要求太快的速度,只需在年前抵达金城即可。
  为了使金胜曼及其侍女等军中女眷行进间不太劳累,李业诩也特意吩咐了军中的巧匠们赶制了数量马车,供金胜曼等人使用。
  有了减震的马车,虽然一路行去还是有些颠簸,但坐在车里,比以往硬绑绑的感觉那是舒服多了,李业诩希望有自己的照顾,这千多里的行程,不会让身心都很是疲惫的金胜曼,再添一些累。
  李业诩自己都没觉得,有意无意间,他已经将金胜曼视作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了。
  因为李业诩已经猜到了皇帝的一些想法…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五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
  东夷道的大军从平壤城出发已经行进了五天,只是行程比较缓慢,五天下来只走了不到三百里。
  其实这次行程对于将士们来说负担还是比较轻的,火炮等火器及其他不太好带的辎重都是随着水师的船只走,大军所带的只是自己所需的粮草及其他一些必须的物资,这样的行程对于习惯了连续高强度行军的各近卫师将士来说,是能够轻松完成的事。
  但对于那些没有经过高强度训练的高丽与百济旧军来说,因为有大量的时间要花在扎营、起营上,这样的行军强度也是比较大的,要跟上大队人马,还是有些难度的。李业诩也是严令这些仆从军,不得掉队,一定要跟上大队人马,并行军时候将这些归降改编的军队都置于各近卫师中间,同时派置一些人员到他们军中执行监军职责,逼迫这些仆从军快速行进。
  慑于李业诩的威严,仆从军的领军将领都不敢违令,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快速行军。
  又一天天黑,大军在一山坡河岸处扎营。
  李业诩在召集手下的将领们议事,布署下一天的安排,处置好所有的军务后,正想休息,亲卫头目李成匆匆走近帐来。
  “大帅,新罗王在外求见!”李成小声地报告道。
  李成等亲卫也都不是木头疙瘩,他们都已经看出这位美丽的新罗王对自家的主人有不一般的感情,各人心里也都是一副八卦的心态,只是因着他们的身份和职守,没有人敢议论什么。
  当然金胜曼来拜访,他们也只能通传。
  “让她进来吧!”听到金胜曼来访,李业诩竟似有些微微的激动。
  从平壤出发后几天行进下来,李业诩为了避嫌,不想让军中产生什么流言,与金胜曼的接触也不多,大多只是礼节性的会面或者是军务的交流,公事公办的性质,这几天两人间并没有单独相处和交流的时间,李业诩心里虽然也想着能与金胜曼能私下单独呆一些时候,为枯燥的行军生活添加一些色彩,只是这些天金胜曼并没有到他帐中来拜访,作为大军的主帅,李业诩拉不下面子往金胜曼所住的营帐去拜访。
  但没想到近半夜了,金胜曼意外地来窜门了。
  一身冬衣装束的金胜曼随着李成走进帐来,几名侍女仍然留在帐外。
  李业诩站起身,迎了上去,一礼道:“不知新罗王来访,未及时相迎,还请见谅!”
  金胜曼还了一礼,一本正经的样子,很是客气地说道:“本王深夜来访,很是冒昧,还请大总管不要见怪!”
  “新罗王请坐!”李业诩作了个请的手势,盯着金胜曼的脸看,只是帐内烛光有些昏暗,看不清金胜曼的表情。
  昏暗中金胜曼明亮的眼睛看了一眼李业诩,又侧过脸去,在李业诩边上坐了下来。
  李成告退出帐而去,帐内只剩下李业诩和金胜曼两人。
  “这几日下来,不知新罗王身子可否吃得消?”气氛微微的有些异样,金胜曼没开口,李业诩也只得没话找话说。
  “多谢大总管的关爱,有了大总管所赠送的马车,这一路行来好走多了,!”金胜曼说着转过脸,深深地看了李业诩一眼,“再过几日,大军就要进入新罗境内…也很快就到金城了,只是…只是大总管可否有兴趣,让本王陪着你看看新罗的山山水水?”
  李业诩特意使人制作的几驾马车,让金胜曼在行进间少却了很多劳累,在感激的同时,她也对李业诩对她如此的体贴想入非非。
  这段时间以来,一种莫名难熬的感觉在折磨着金胜曼,特别是在平壤这些日子,大唐皇帝在,还有数不清的大唐国内重臣也在,使得她感觉特别的拘束,自那晚与李业诩说了一些暧昧的话后,她总是想见李业诩,但李业诩却忙于事务或者被皇帝召见,虽然有不少相见的时候,但大多只是隔着远,最多瞪上几眼,或者说几句客套的话,布置一些任务,这让金胜曼很是失落。
  幸好皇帝回长安去了,李业诩所领的大军也往金城出发了,金胜曼原本想着这次朝金城的行进过程中,能与李业诩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哪知道李业诩对她还是不冷不热的,最多只是行进间过去打个招呼,或者通报一下情况,甚至很多时候还是派人过去通报情况的,这让金胜曼有些气呼呼。
  多个夜晚好金胜曼都希望李业诩能到她帐中拜访,问候一下,或者陪她说几句闲话,听听她最近所想的一些东西,但最终都是让她失望,李业诩一次也没去过,这让她睡觉都睡不好,想着皇帝对她有些含糊应承的事,只是没有李业诩这个人的首肯,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看李业诩待她的态度,还真有可能朝着最坏的方面发展,这也让她心中的另外一种想法油然而生。
  金胜曼犹豫了好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在夜半时分到李业诩帐中来拜访。
  李业诩可不知道金胜曼想些什么,听金胜曼如此说,也只是面带微笑地回着话,“若不是军务在身,本帅当然愿意!有新罗王这样的美人儿陪着一道游山玩水,那是人生一大乐事。只是军令在身,军中人员混杂,常有一些矛盾产生,本帅不敢分心,擅离职守!”
  “你…”金胜曼对李业诩这样委婉的拒绝有些生气,自己低声下气说出这样的话,这人儿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吗?前些日子眼前这个人还曾要求让自己陪他去看看新罗的山水,几天时间就变了主意?
  “本帅希望大军抵达金城,一切事务安定下来后,再请新罗王带着我去走走看看,不知可否?”李业诩见金胜曼脸色有些难看,忙转变口气说道。
  “那当然好!”金胜曼一下子神色大变,刚刚的不快一下子没了影踪,脸上隐现出喜色来。
  “快回金城了,本帅想,一些事新罗王也该做出决定了!”李业诩温和地说道,这是大事,无论如何都金胜曼必须得做出选择。
  听李业诩突然如此一说,正沉浸在暇想中的金胜曼猛地回过神来,很陌生地看着李业诩:“大总管是否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事?大总管对我的关怀,是不是也是出自这个目的,希望我说,新罗愿意内附于大唐?”
  看到金胜曼露出恼怒的神情,李业诩并不意外,还是报以一笑道:“新罗王觉得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我…我不知道!”在李业诩这样的目光注视下,金胜曼底气又不足了,心内很是矛盾。
  “金春秋、金庾信、阏川都到长安去任职了,这对新罗来说,是保持稳定的最好办法,这几人一去,争斗就不会再发生,也不会与高丽、百济一般,百姓就不会遭乱,!”李业诩口气稍稍的变得严厉些,“新罗王不是也想去长安长住吗?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夜了,本王想休息了,一些事儿改日再与大总管聊,好吗?”金胜曼站起了身,脸上满是哀怜的神色,看着李业诩道。
  原来想到李业诩这里来找一份温情,哪知道李业诩却对她说这些话,这样的场面让金胜曼很是伤心,但她也知道,对于李业诩这样的一个统帅来说,大事如何解决才是最关键的,新罗国内几大权臣已经去了长安,新罗何去何从她必须做出决定,但顺从李业诩的意思她心内又有些不甘,这几天想到的一些大胆冲动的想法也不敢和李业诩说,这样的情景让金胜曼很是痛苦又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不能经历的事,遭遇了不该遇到的人,连决定也不敢下,结果如何,她不敢去想。
  “那好,新罗王早些休息吧,有事本帅会使人告知于你的!”见金胜曼如此,李业诩也只得罢休。
  ……………………
  看着金胜曼幽怨地离去,李业诩也是兴致大扫,他在琢磨着李世民到底与金胜曼商议了些什么事儿,又对金胜曼许诺了什么,这皇帝一点都不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