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403章

大唐军魂-第403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其他人准备皇帝的归程时,总理安东事务的李业诩,却不停地忙碌着,派出人员将命令送到安东大都护府属下的各地,让那些还没归附的城池地都向我大唐归降,也同时令属下的军队准备攻击那些还没向我大唐归降的城池。李业诩也是希望在天寒前能结束原高丽与百济境内的战事,逐步施行皇帝颁布的新政,以陆续到来的汉人官员与原高丽、百济的官员相互协同,治理安东境内诸地。
  在皇帝启程前,安东大都护府境内大小事务都是需要皇帝裁定,皇帝走后,李业诩将有权处置安东境内所有事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李业诩的职权比原来高丽王、百济王相加的还要大,这也是各大都护府大都护在战时和战后都具有的职权。
  但李业诩知道,这几时暂时的,在他率军出征倭国时,没有被委以行军总管职的苏定芳将行安东大都护职,安东大都护府境内事务都交由苏定芳负责。
  ………………………
  这天已经深夜了,李业诩在王宫内与李世民及其他诸将一道商议了老半天事情出来,回到自己所住之处,准备休息。
  安东大都护府新建,事务太多,虽然大多事务苏定芳都会处理去,但李业诩这个总理境内事务的最高长官,诸事也都要关注,并要向皇帝汇报。李世民将启程回长安,也常把李业诩拉去,聊一些事儿,无论大小事,还是私下的事,都会说起,但说得最多的,还是新罗的事,李世民甚至暗示李业诩,要他不择手段,让金胜曼自请除国,以最简单、代价最小的方法征服新罗。
  李世民说要不择手段搞定金胜曼的话时,脸上还是一副猥琐的表情,让李业诩觉得,皇帝甚至都允许他霸王硬上弓,将金胜曼人弄到手,通过这样的手段搞定金胜曼。
  这让李业诩大惑不解,不知道皇帝到底有没有召见金胜曼过,若是聊事过又说了些什么,许了什么条件,金胜曼又是什么态度,但皇帝这些东西都不说,也没明确的表示,让李业诩琢磨了半天,也不得其解。
  这样的日子可是过得很累的,李业诩回到自己的房内,吩咐亲卫没有大事不要来打扰,自个除去一身的铠甲,连里面的衣服没脱,倒头就躺在榻上,梳洗都懒了,准备睡觉。
  哪知正迷糊间,亲卫头子李成却小跑着进来。
  李成走到已经听到动静,翻身坐起来的李业诩面前,小声地报告道:“大帅,外面新罗王求见…”
  “新罗王?”李业诩打了个激灵,这位已经好几天没见过的新罗女王,有什么事要来和自己说?
  李业诩知道金胜曼此时来,应该有什么事儿说的。
  只是这金胜曼来找自己,为何要在这夜半时分,刚刚还在和李世民说着过这个女王,想着皇帝说话间的那一副嘴脸,若是让李世民知道这事,少不了又要八卦一番,但人家已经在门外了,不见又不好,只得令李万让金胜曼进来,自己站起身迎出外屋去。
  一身平时装束的金胜曼跟着李成后面走了进来,几名侍女留在了门外。
  “李大都护,本王此时来访,打扰了大都护休息,还请见谅!”金胜曼施了一礼道,神色有些不自然地瞄了瞄李业诩。
  “呵呵,新罗王来访,本帅可是非常的欢迎!”李业诩有些干巴巴地说道,退站到一边,作了个请的手势,“请里面坐吧!”
  金胜曼随着李业诩的手势进了屋,李成退了出去,将门带上。
  李业诩在金胜曼身后,也是仔细地看了看这个漂亮女人今日的装束。金胜曼还是一身白色的裙装,但灯光昏暗,看不清质地。让李业诩可惜的是,天气已经转凉了,金胜曼身上穿着也多了,衣物也是那种比较厚实的材料所制,把身姿都遮掉了,身上的凹凸感也少了一些,让李业诩少了些眼福,微微的有些失望。
  战争时候长久不接触女人,天天看到的都是些男子,军中将士看到女人都会眼光发直,李业诩虽然好一些,但看到女人还是会有不一般的感觉,更不要说金胜曼如此美丽的女子。李业诩自觉也是凡夫俗子一个,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好色的男人,在夜间,面对金胜曼这样绝色的女子,心里也不经意间翻腾起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
  金胜曼似乎也感觉到了李业诩的注视,脸都有些微微的泛红,走路的姿势也有些走样了,所幸从进门到入座只是一小段的路,金胜曼尴尬的感觉随着坐正身子也消除了一些。
  战时比不得平时,没有好茶好东西招待,李成进来,送上一点吃喝的东西,也就退了出去。
  门又关上,与外面相隔了,屋内只有孤男寡女,李业诩无形中有了些暧昧的感觉。
  “大都护,此次皇帝委以金春秋等人职务,并令他们到长安任职,本王想问的是,这是否是大都护的主意?”出乎李业诩的意外,金胜曼却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口相问。
  “新罗王你说呢?”面对金胜曼如此的问话,李业诩还是露出了微笑,看着金胜曼道,“皇上做出决定自有他的道理,作为臣子的只是执行即可!”
  “本王知道大都护这是为我作的考虑,只是为何让阏川上大等也到长安去?”金胜曼不解。
  “新罗王觉得呢?只把阏川留在金城合适吗?”李业诩反问金胜曼道。
  “这…我也不知,!”金胜曼似有些恼怒!
  几位有威望的大臣都被皇帝召到长安去了,新罗国内已经失去了中坚力量,金胜曼虽然是个匆忙间被推上位的王,但也不希望新罗国内出现混乱,她也看得出来大唐已经针对新罗做出了实质性的举动,这让作为新罗王的金胜曼心里挺不是味儿,只是身在平壤的她却无力做出什么应对的措施。
  金胜曼叹了一口气,在李业诩没有回话前继续说道:“皇上曾召本王商议一些事儿,大都护可否知道是些什么事?”
  “哦!?”李业诩听了一愣,李世民果真召金胜曼密议过什么事,只是不知道李世民对金胜曼都说了些什么,有没有进行威吓,但金胜曼不说,他也不好问,只得说道,“皇上与新罗王商议了何事,本帅可是不敢打听!”
  金胜曼一眼妙眼盯着李业诩看了一会,只把李业诩看得有些异样,正想开口转移话题时,却听金胜曼微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皇上想让本王也去长安!”
  “新罗王不是挺想去长安的吗?那正好可以随皇上的御驾一道去长安!”李业诩对李世民所做的很是吃惊,把新罗国内的三大人物都弄到长安去了,再劝金胜曼也去长安,那新罗国内不是没有人掌朝政了吗?
  “皇上是希望本王能助你一道平了倭国后,再随你到长安去!”金胜曼眼中露出一些异样的神色,矛盾的心理都浮现在脸上。
  听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有些知道皇帝如此做的用意,也明白皇帝如何一番心思了,但却装作不知其中意思的样子,再次微笑地看着金胜曼:“有新罗王鼎力相助,那平定倭国定是容易的事!只是出征倭国,又要渡海,不知道新罗王是否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见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微微的有些失望,看着李业诩道:“你…没想过其中什么事儿吗?”说着低下头去,似在做什么决定。
  “本帅不敢推测圣意,皇上有令,本帅只有尊从的份!”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哪能还不知道皇帝对金胜曼许诺了什么,只是他想不明白,金胜曼真的就头脑如此简单,上了李世民的套?
  见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更是失望,眼睛有些失神地望着前方,不说话,一些决定太难下了。
  看到金胜曼如此,李业诩却是心中大乐,也很快地转变了心思,用轻松的语调说道:“皇上有令,让本帅护着新罗王返回金城,我们这次不需要那么急速行进了,本帅还希望能好好地看一下新罗境内的美丽风光,还希望新罗王能给本帅指点一二,到了金城,新罗王就是主,还望能尽些地主之谊,好好地招待一下本帅…”
  一些事如果要发生,那就顺其自然吧!!
  听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有些落寂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喜色,连说话的语调也变了:“那是一定的,若你有闲,我可以陪着你好好看看新罗的风光,还有金城的胜境,想必你一定会喜欢的…”
  “那自是好,只是这一路行去,都是陆路行进,难免会受颠簸之累,不知新罗王身子可吃得消?”
  “有大都护照应着,我一定吃得消的…”金胜曼有些扭捏地说道。
  “嗯,那就好…”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帝御驾回京
  在攻取了平壤后,按皇帝的诏令将率部留驻在安东大都督境内并领安东大都督职的牛进达,已经率一部将士率先从平壤出发,准备攻击那些在皇帝的诏令及安东大都护的命令送出后,还拒不归降的高丽城池。
  虽然平壤被攻取,原高丽境内的大部城池也都已经向我大唐请降,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官吏守将还在观望,甚至拒绝向我大唐臣服,这些地方必须将其强势占领。那些想叛乱的人,失去了城池作为其固身之地,影响力也就少很多去了。
  辽东一带还有契苾何力所领的数万大军在扫荡高丽的残余力量,牛进达所部攻击清理的主要是鸭绿水以南、浿水以北的这一块地方。大军直击平壤时,这一带的大小城池基本都没攻取,平壤在我手中了,正是解决这些地方的时候了。
  浿水以南的那些地方,将由苏定芳亲领的人马去平定,这一大片地方因与新罗、百济接壤,情况更是复杂,需要采取的行动会更加的多。
  三个地段的将士们也将协同合作,相互支援,并与熊津大都督府内的兵马相呼应,最终要把这一大片地方牢牢地置于我大唐统治之下。
  待将原高丽境内主要的城池都占领后,我方的军力也慢慢地向那些小的州、县城扩展下去,并逐步委派汉人的官吏下去任职。以李业诩的估计,辽东一带应该比安西、安北那些地方好统治,因为这一大片地方,多年来一直受我汉文化的影响,高层间所行的多为汉礼,习俗也接近汉俗,官方通用的文字也是汉字,还有非常多的汉人后裔在此,对我大唐的认同感肯定比北胡那些地方的住民强。
  李业诩相信,以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安东应该能很快地平静下来。
  只是现实的问题也很多,天已将寒,数十万大军云集平壤,吃饭是件天大的事,幸好郑仁泰所负责筹集的粮草也在大军攻占平壤几天后送达,只是面对近二十万的大军,这些粮草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还好平壤城内还贮存了数量不少的粮食,除可以保证平壤城里的军民食用近半年外,还可以挤出近三分之一供应其余军用。
  郑仁泰在送来的信中也一再表明,他和属下部将尽最大努力筹集粮草,以保证平壤一带的军用,后续的粮食也将陆续送来。
  李世民在平壤磨蹭了几天,将一切事布置妥当后,也终于踏上归程。
  李世民临行前给了李业诩几道密旨,一再叮嘱李业诩在特定的时候才能打开,并再次给了李业诩便宜行事的权力,并说,待李业诩率军平定倭国,凯旋回京时,他将再次亲自出城迎接。
  待李业诩千恩万谢地对圣恩表示感激后,李世民这才率领群臣及数万将士,满怀豪情地归去了。
  李业诩及留守的众将,还有新罗王金胜曼一道,送皇帝的御驾出平壤城五十里。
  与皇帝一道归去的,有尉迟恭所率的一万多羽林军,还有李世绩、李道宗、执失思力所领的约四万大军,余部皆扔给李业诩掌管。
  一时间,李业诩麾下有十二个近卫师九万余人,水师约三万五千人,再加上原高丽军队改编的一部,百济军队改编的数万人,总军队人数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还不包括单独编制的辽东道行军部那数万大军。
  李世民对李业诩委以如此重要之责,将安东大都护府这么大块地方交由李业诩掌管,并将近二十万的军队交由其统领,大多的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放心。这样规模的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甚至一些大臣私下怀疑,以李业诩的能力,再有属下的这多么数量的大军,在辽东自立为王也是件容易的事。
  但看到皇帝意气奋发地归去,所有人都只能这样理解:皇帝对李业诩那可是不一般的信任。
  一些的人想到与李业诩有隙的长孙无忌,曾几何时,这位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风光无限,深受皇帝的信任,只是如今却有些莫名其妙地被除去所有的职,押在辽州,没有人知道皇帝最终会对其如何处置,只是再过一些时日,不知情况会如何演变?
  李业诩却是知道皇帝为何会对自己这般放心,李业诩所想的,长安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