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82章

大唐军魂-第182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弃宗弄赞这些年亲自带兵征战无数次,无论哪次都是战果辉煌,虽然心性很是聪慧,但诸事过于顺利,不觉得有些狂妄。虽然说还未与唐有过太多的接触,但自信凭着所率的二十几万士兵,定能让唐臣服的。
  “赞普,唐军中战将无数,唐廷中有能力的官员不少,我们对其也不太了解,不能太大意!这两次在长安遇上的大唐官员,都不是普通的人。特别是那名唤作李翼的年轻将领,能力不容小看,!”禄东赞年纪比弃宗弄赞大上很多,心思也更是缜密,“这些年唐对周边那些地方用兵,都是无往不胜的,唐军战力肯定是不差!”
  禄东赞遗憾的是,还没有打探到李翼究竟是何人,但也明白,肯定不会是唐皇身边普通的侍卫出身。
  “大论,你太过于胆小了,是否是到长安被人逐回,就害怕了?”弃宗弄赞对这个常对他说教,掌握国内重权的大论禄东赞讥笑道,“本赞普即位以来,多次征讨,从无败绩,所过之处,那里不臣服?兵力雄厚的羊同不也一样,此次我们就是要好好教训一下敢于小看我们的唐皇!”
  “赞普,还是小心为上。毕竟大唐这些年国力正强,我们不可小看!”禄东赞却并没被弃宗弄赞这样的话语影响心情,仍然平静地说道。
  “大论,我明白,我会小心的,!” 虽然禄东赞常对他指手划脚,但诸多事儿弃宗弄赞还是要依赖于他,这次出征的事儿,在禄东赞回来后,大部都是交给他的,又突然想起一件事,再问道,“给唐皇的礼物和书信可准备好了!”
  “赞普,一切都妥当,到时遣人将此信送进松州,让松州将领转告长安,若唐皇不同意许婚,高原的勇士将横扫唐境,直抵长安,迎娶公主!”禄东赞说道这儿,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毕竟在长安所受到的屈辱不小。被唐军士兵押解着出了长安,且在士兵的喝骂声中,走了几个月的行程,出了唐境,才让他缓了口气,这样的境遇,让禄东赞耿耿于怀,心里下定决心,定要好好报复一番才解气。只是禄东赞并没弃宗弄赞那般狂傲的心态,凡事都是很小心的,“赞普,我们要做好深入唐境的准备,松州一定要攻取,所有的男丁都将杀死,女人都抢走…”
  “正是,我不信我们攻占了松州,再取龙州,唐皇还会无动于衷,!”弃宗弄赞脸上有些轻蔑的味道,“唐皇如此张狂,也是太看轻我们高原的勇士了!我们除了迎娶公主,还要再让唐皇赔偿我们的损失!”
  “赞普,想必尚赞和赞聂所部定已经抵达羌地,有赞普派出使者的游说,那些羌人面对我们十数万的大军,哪还敢不顺从,!”禄东赞脸上也满是自信的口气,这都是他和弃宗弄赞制定的决定。
  若要在周围的部族中取得更高的威望,使得赞普的统治更加的稳固,一定要将河源到青海一带的诸羌彻底征服,再也要给大唐一个警告。吐蕃所要求的,大唐必须答应。
  弃宗弄赞和禄东赞这一次都坚信,他们所率军队,北上攻占了羌地,再威胁青海,东面攻占松州,大唐上下一定会震惊,唐皇也肯定会重新考虑赐婚之事的。
  大唐对周边的影响力还是颇大的,迎娶大唐公主,这是个面子问题,而从大唐获取所需的技术。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
  松州城外,韩威正率领手下的三千人准备出击。
  “弟兄们,吐蕃人正向我松州而来,我们应趁其刚至,对地形不熟,先发制人,伏击其前军,再疲扰其军,使吐蕃人不敢深入,减轻松州的压力!”韩威挥着手中的长枪吼道,“因此本都督亲自率军出击吐蕃人,此战我们必须取胜!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大唐必胜!”三千士卒同样举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吼着。
  这三千士卒在平定剑南、陇佑一带獠人叛乱的战事中,跟随着韩威打过多次漂亮的战役,战力异常出色,因此出击吐蕃人,只带这三千人而新增的那两千人,被韩威留在了松州城,担负防卫的任务。
  “全军出发,!”韩威长枪一指,命令道。
  韩威信心满怀,自吋对松州周边地形熟记于心,对付战力如此差的吐蕃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
  “将军,我们所选的这条路,还算好走,吐蕃人并不是从这边过的,!”率部跑在最前方的苏定芳,正与李业诩商议情况。
  大军行进一段时间了,都是山路,一些地方虽然比较险,骑在马上不易通过,需要下马牵着走,但总体来说,还算平顺,行军速度不慢,士兵们携带着干粮,每天的行程大概在六七十里间。最多的一天有一百多里。
  从河曲地往东南方向,已经行进了五天时间,据在前方探听消息的特战队员报告,离松州城已经差不多只有三百里地。
  也就是说,按目前的行进速度,再经过三四天的行程,基本就可以抵达松州城下。
  只是剩下来的这些路,都是更难行走的山路,比前面所走过那些地势虽高,但相对比较平缓的路,要难走的多。
  而且行进间,还要不断地派出人侦探搜集吐蕃人的行踪,同时避免被吐蕃人发现。
  “报告,!”一队全身山地装束的特战队员疾速地跑回来,为首的一名队员喘着粗气回来报告,“报告将军,前方发现吐蕃人的行踪…”
  这几人是跟随着赵启东在前方探听情报,回来报告情况的。
  他们都是骑着马和徒步交替行进,凭借着其良好的体力,在山间道路上行进的速度比一直骑着马的特卫其他士兵要快上很多。先行两天的陈雷所率的几十人,都已经抵达松州一线,他们已经探查到吐蕃人的动向,在通报松州守军的同时,也往回传。
  赵启东所领的,也是发现了吐蕃大军的踪迹,一部分人员正跟着吐蕃大军一道儿行进,同时派几名队员回报情况。
  “在哪里?”一听到发现吐蕃大军的踪迹,李业诩和苏定芳都为之一振。
  一份不算太详细的地图在地上摊开来。
  这些地方地域过大,虽然曾有队员在这些地方经过,但所画的路线图都是比较粗略的。
  “吐蕃人在我军右前方约两百里的地方,!”这名特战队员喝了一大口水后,喘气已经平缓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张新画的地图,“吐蕃人在一个叫做毛儿盖的地方扎营,此地离我们约两百里路程,离松州也是约两百里!”
  一听吐蕃大军才离已方两百多里的地方,最快两三天的行程即可抵达,李业诩更是兴奋。
  只是一看地图,却有些郁闷,虽然这称作毛儿盖的地方离特卫所处地方才两百许里,但也隔着几座高大的山头,没有直接的路可以抵达。人员少数的特战队员可以从山脊上过,但都是骑兵的特卫不可能全军连续翻山而过的,必须得沿着山谷绕行,而绕行的距离要远上一倍。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力争在吐蕃人在抵达松州前追上他,给予其一个突然的打击!”李业诩命令道,又吩咐李成,“使人再把此消息通传给大总管!”
  诸人领命而去后,李业诩重新看着地图想着问题。
  “将军,你说韩威会不会出城迎敌!”苏定芳问李业诩道。
  “应该不会,有朝廷及大总管的命令,我想韩威会据城死守!贸然出击,吐蕃人正面的都是战力最强的队伍,难免吃亏,折损兵马,对守城不利!”李业诩道。
  其实李业诩也有些担心,万一韩威立功心切,出城迎战,那如何是好?
  依侯君集对韩威的分析,此人是生性好战!
  但愿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松州之战(二)
  韩威领着三千唐军士兵往松州西北方向行进。
  依那几名侯君集差人来传令的神秘人儿提供的情报所示。吐蕃大军将从这个方向而来。
  这些神秘人儿提供给韩威的情报中,注明了吐蕃大军的大概人数,行进方式,扎营情况,还有诸军的兵力配置等。
  在韩威看到这么详细的情报后,很是感慨,这些能力人太不一般了。在行动不便的大山里面,吐蕃数十万大军阵中,这些人儿可以探听到这么具体的情报,而且还来去自如,连他严密布防的松州城及松州都督府内都是如此。
  强将手下无弱兵,侯君集所领的都是一群悍卒,不然如何能在短短几天内全歼吐蕃十数万大军。
  韩威想着自己所领的士兵战力也是不差,都是身经百战的死士,与吐蕃人对仗,也定能旗开得胜。
  虽然侯君集在令中一再强调,要韩威据城死守,不许出战,但自信对松州地界异常熟悉的韩威立功心切,在经过诸将的讨论和一番内心的矛盾挣扎后,韩威还是忍不住那战功的诱惑。在加强松州布防的同时,亲自率兵出击。
  韩威不知,朝廷再一份的严令在他出城后的傍晚即送达,但城中守卫的主将,已经无法通知到秘密行进的韩威了。
  韩威的行进方向是非常保密的,连留在城中守卫的另一个将领都不知晓。
  韩威要让吐蕃人瞧瞧,还有已经立下卓越战功的当弥道行军总管麾下将士证明,他们这些守卫的边军,战力也是不错的。
  韩威也知道,虽然说守城的边军将领可以有临时决断的权利,但在朝廷及侯君集严令据城死守,若他不能取得重大的战果,那等待他的,将是异常可怕的后果。
  韩威也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行进间也是异常的小心,同时派出大量的斥侯探听吐蕃人的消息。
  出松州城六十里左右,已经是晚间,韩威命令在一个山谷外扎营休息。
  派人在山谷里面及山谷口做好警戒,虽然说吐蕃人距离还有些远,但也怕吐蕃派出的斥侯来探听消息,知道他们的行踪。
  韩威正对灯光看地图,这时有前些日子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情况,“将军,据探报,吐蕃人离我们还有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正往松州而来,人数估计在二十万以上。前军有五万人左右…”
  这几名探子一身疲惫,在这些高山河谷间行进,体力消耗巨大。
  “在什么位置?快把另外几份地图也拿过来,!”韩威命令道。
  很快,几张羊皮地图摆了开来,那几名斥侯详细地报告了所探的情报。
  韩威听完,看着地图,皱着眉头想了会,又吩咐自己的亲卫,“速传诸将议事!”
  一会,接到传令的几名部将也一道来了。
  “吐蕃人从毛儿盖起营,经过两天的急进,已经离松州很近了…”韩威对诸将道,“据我们的探报,吐蕃人离我们这里有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按行程,两到三天后即可抵达!敌军数量众多,我们不能与其硬拼,须得依托地形对其进行伏击,然后不断地派小股人员骚扰他们,延缓吐蕃大军的行程。为我们赶过来的大军争取时间,确保松州的安全。因此,我们不能死守,一定要与敌智斗,如今敌方还未知道我们的行踪,我军必须在敌行进的路线上,给予吐蕃人一定的打击!”
  诸将都不言语,只是听着韩威说话。
  韩威指着地图上标示的一个,“邛溪离我们所处之地不过六十里,可以比吐蕃人早一步抵达,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也是吐蕃人的必经之地,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韩威把他所想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将军所计不错,末将也觉得可行,!”那名唤作苏青的部将道。他也是韩威在商议事情时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员。
  如今苏青都认可了,其他诸将也都对这个计划没意见。
  “那我们分头去做准备,明日一早即出发,急行到邛溪,找好伏击地,选好撤退的路线,!”韩威威严地说道,“若战事不利,我们即马上撤离,回防松州,如果战事顺利,也须得一部留下袭扰吐蕃人,延缓他们行进的速度,谁愿担此任?”
  “末将愿担此任,!”苏青道。第一个站出来请命。其他诸将也都站出来要求担负这个最艰难的任务。
  “好,那就由苏将军领着五百人作断后人员,!”韩威对苏青这位手下郎将的能力也是很认可。苏青是本地人,对这一队的地形更是熟悉。
  ――――――――――――――
  “将军,大事不好了,松州都督韩威领军出城迎战了,!”一名特战队员策马疾驰来到正快速行进中的李业诩面前,把一份在松州外围执行任务的陈雷部所探听到再使人传回来的情报交给李业诩。
  “什么?”李业诩大惊,那点隐隐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韩威真的不顾朝廷和侯君集的严令,领军出城迎敌了。
  怎么办?这么重大的问题必须得与侯君集商量,如今特卫已经加快行军速度,与后面侯君集所率的人马已经有四五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