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81章

大唐军魂-第181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我军中缴获的如此数量的牲畜,我们的士兵对如何驱赶牲畜并不太了解,因此末将以为,应该将那些愿意与我们合作的羊同和苏毗族人留下来,供我们所用,其他的吐蕃人,则可以不留…”
  李业诩觉得自己说这话都有些残忍,毕竟是放下武器的俘虏,无论何时,杀俘都是件不人道的事儿。
  “如此说得也在理,!”侯君集想了一下道,“刘将军,此事交由你负责,按副帅所说处置!”侯君集说这话的时候,并没过多的想法,战场上杀些俘虏,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况且还身处在高原上,环境不允许带着那些随时有可能反抗的吐蕃人行进,毕竟吐蕃人对高原的地形更熟悉些。
  ――――――――――――
  大军再休整一日后,即从扎营地出发。
  特卫万余人还是最先开拔,从特战队员所探明的另一个山谷间行成,穿过这座高山,过沼泽地的南缘,抄近路往松州一线快速插进。
  只是这一线沿途的路况还是挺复杂,但有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在前面探路和打探情况,行军速度也是不慢的。
  后面跟着的是牛进达部和执失思力部,侯君集的本部和牛进达部一起行进。
  作为前军主将的李业诩,如今想着的,就是尽快地赶往松州,对弃宗弄赞所领的大军发动攻击,兵贵神速,特别是敌方还不知情的情况下。
  李业诩要看看,吐蕃最精锐的部队战力是怎么样的…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松州都督韩威
  松州是剑南道的一个下都督府,管辖松州、扶州、龙州、文州四个正州,还有崌、阔、诺、雅等十几个羁縻州,治所在松州。所辖之地属吐蕃高原(青藏高原)东缘,位于岷山中段,邻近岷江与涪江,多高山和河谷,地形起伏显著。为剑南门户,扼岷岭,控江源,左领河陇,右达蕃地,依着其险峻的地形,屏蔽剑南蜀地。
  松州城所处地势已经是较低的岷江河谷地,城背依着险峻的高山…………崇山,紧依着岷江而建,城池高大雄伟,城墙宽厚,有十多米高。城前有一丈多宽,一人多深的护城河。引岷江水而灌之,站在城楼上向前望去,城面前是陡峭的山崖和河流屏卫着的狭长河谷地。
  依托高山和河流而建的松州城,极易守,攻击难度很大,有一夫当关之势。
  这也是当初李靖提出作战方法时建议固守松州的原因。只是当时李靖虽然想到吐蕃人会从松州一带进军,但思吋着松州地形过于险要,攻城的敌军只能从正面攻击,不可能集结过多的人员,有数千人守城,坚守数月也是异常的容易。弃宗弄赞可能只会派少许军队袭扰,因此更倾向于吐蕃人会从地势较为平缓的叠州一带攻击。
  当时的情报也是显示吐蕃大军是直往北而动,却不防弃宗弄赞临时分兵,率大部奔松州而来。
  松州城下地势狭长,不适合大规模兵团的作战,吐蕃数十万大军也无法全部在城下展开。
  只是此地也不能发挥骑兵快速攻击的优势。
  李靖在事后与李世民的分析中说,觉得吐蕃人如此分兵,应该是弃宗弄赞想趁我军没防备之时,快速攻取松州,再往长安方向攻击。
  吐蕃人若想从此道往大唐内地进攻,必定要先取松州地,才能再往内地。
  只是如今吐蕃人的动向被我军掌握了,弃宗弄赞没那么容易得手的。
  李世民听了李靖的一般分析后,也知道松州地形的险要及地势的重要性,因此在发布出征诏命的同时,也给予松州增兵,运送了数十万支箭矢。严令松州都督韩威坚守松州。
  这时,从长安往龙州再往松州的平坦驿道上,正有驿者以接力的速度传递着急报,那是朝廷再次严令松州都督府治下诸州依城据守的命令。
  ――――――――――――
  松州都督府,清晨时分,天还未大亮。
  都督韩威,却已经早早起身,正准备到城楼上巡视城防情况,再到军营内操练军士。
  这些日子,韩威在接到朝廷的诏命,知道吐蕃数十万大军有可能往松州一线来后,天天绷着神经,丝毫不敢懈怠,令松州守军及一些临时征招的乡团人员,加固城防,多准备守城的滚石、擂木等,城楼上日夜都有人巡逻,严防吐蕃人的进犯,同时派出诸多的斥侯,出城探听情报。
  只是在朝廷发布出征诏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也没吐蕃人的最新行踪探听到。出征的大军也已经从叠州方向进入高原,也没有我大军与吐蕃人交手的情况传来,让韩威有着有劲却无处使的感觉。
  韩威洗漱完毕,正想出房门,这时却从身后传来很轻的窗户打开声音,有人进入房内,接着一个阴森森的声音响起,“你是松州都督韩威?”
  韩威大吃一惊,身为武将的他自命武艺不凡,却想不到自己防守严密的都督府内有人潜进来,而且到了自己房中,竟然都不知晓。
  韩威猛然侧身,扑向挂墙上的剑,却是迟了,有人快速地移动到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而韩威身边想呼救的两名亲卫已经被人制住。
  韩威心内变得冰冷,转过身,用颤抖的语气说道:“你们是谁?”
  出乎韩威意外的是,袭击他的人并没有什么新的举动。
  天色还是有些暗,韩威却看到屋内有五个人,每人都是全身黑色劲装,只露出两支眼睛,那眼睛神色都是很冷,似乎会杀人一般。
  “你是不是韩威?”这几人中一名头儿模样的人再次用冰冷的语气问道。
  韩威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时为首的那名神秘人儿取出一样东西,举到韩威面前。
  韩威看到大惊,这是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的手令,忙站直身子应道:“末将正是松州都督韩威,请问将军是…”
  松州所属的几州军备的军务。在与吐蕃人作战时候,都是由当弥道行军总管侯君集调遣。
  松州虽是个下都督府,但都督韩威也是从三品的封疆大吏,经过诸多事情,知道这些人身份的特殊,如此神秘地进来,定有重要的秘密事儿传报,也不敢造次。
  “我们是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大将军部下,奉侯大总管之命,给你送急信儿!”陈雷将一封密令儿交给韩威,再拿出另外一份密报,“再,要将此报速传送给长安!”
  这是特战队中的陈雷,奉侯君集和李业诩之命,先给韩威传信儿。
  他们十数人一队的最先遣人员,昼夜急行,在赶超了吐蕃大军后,于出发后的第七天凌晨时分进入松州城,潜入松州都督府。
  从入城到进入都督府,没有任何人发现他们,陈雷对自己手下的身手还是挺满意的。
  韩威令手下速去传消息,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李业诩已经用信鸽传递消息到叠州留守的情报人员,然后叠州人员再将收到的情报传回长安。只是李业诩怕高原上气候异常,信鸽不定能将情报安全送到,因此在放出信鸽的同时,将消息令先行的特战队员送到松州,再由军中驿道,将消息急送长安。
  韩威令亲卫去传报后,拆开给他的密信,一看,大喜,“吐蕃十数万大军竟然被全歼了!”
  这消息对韩威来讲太过于突然了,前段时间只听闻朝廷派遣五万大军从叠州出发。迎击吐蕃人的大军,才这么几天,吐蕃近半的大军被歼,看来吐蕃人的战力实在是差,如此不堪一击。
  但韩威看到密信的后面,却又紧张起来,吐蕃人的二十万大军,直往松州而来,已经不远。而侯君集所率的大军,却比这支吐蕃军队迟了五六天的行程。也就是说,若吐蕃人抵达松州城下,那抗击的只有松州的五千驻军。
  却听陈雷依然是冰冷的口气说道,“弃宗弄赞所领的大军已经离松州城不到三百里地,…”
  “将军是从何探知消息的?”韩威大惊,他所派出的人员都没有吐蕃大军的消息探听到,这几个神秘的军中使者,是如何知道的?
  “韩将军也不要多问,以后还是会有消息传到松州来,只是大总管一再要求,要韩将军按密令行事…”
  “是,将军,末将明白,!”韩威心里已经在打着小九九,又有一些不解地问道,“将军几人是从何处入城的?这些日子松州城门都已经关闭了,不许人员出入,就是怕吐蕃奸细混入!”
  韩威很是好奇,同时也是担心,不知道这几名神秘的军中使者是如何进来的,能潜进城来,说明在自己布防上还有漏洞。
  “我们自有方法进城,也有方法出城,韩将军城防布置的很是严密!这点大可放心,没有其他人能轻易进城来的!”陈雷稍稍放松的语气道,“使命即已经送达,末将即告辞,回去复命!”
  “将军…”韩威还想说什么。但又没再问。
  陈雷见韩威没再问什么,也即率人离去。
  韩威看着这些黑衣人在清晨的雾色中翻出都督府去,一道离去的还有潜伏着的另外几人,有些咋舌。
  在陈雷等人走后,韩威即召集部将议事。
  “诸位,接侯大总管急报,吐蕃尚赞与赞聂部十五万大军已经被全歼,大总管所领兵马正往这边而来,吐蕃弃宗弄赞亲率二十万大军已经抵松州不到三百里处,诸位有何想法?”
  韩威的话刚说完,在部将引起不小的震动,十五万大军,竟然在这么短的日子里全被歼了,吐蕃人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将军,吐蕃人战力如此之差,想必弃宗弄赞所率之军战力也不强,若其到松州来,我们可以趁其立足未稳,对其发动突然袭击,御敌于城外!”一名部将说道。
  “不可,朝廷诏令中严令我们,依城坚守,我们不可违反朝廷的命令,擅自行事,一旦有失,失职事小,松州有失那就是大事了!”另一名部将马上出来反驳。
  松州后面,是平坦的大道直达龙州,没有太多的险可守了。
  “苏将军此言差矣,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用兵之道不可一成不变,我们应审时度势,做出应对之策!” 又一名将领出来发现不同意见,“我们对松州一带的地形异常的熟悉,可以依托地形伏击偷袭吐蕃人,得手后,可以尽快撤离到城中。”
  “万一有失,朝廷责怪下来,谁担当得起?”那名被称作苏将军的人口气也有些缓了。
  “本都督自会承担,!”韩威应道,“本都督也觉得,我们应该在吐蕃在立足未稳时,给予其突然打击,!”韩威在看到吐蕃人十数万尽数被歼后,当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如今看到部将中大多都支持出击,主意已定,“本都督亲率一部,寻机出城偷袭吐蕃人!”
  韩威领松州都督多年,心里一直想着能立下大功,以得升迁。如今面对战力如此之差的吐蕃人,若不趁机歼其一部,错过机会,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若能依着熟悉的地形,将吐蕃人重创,那所立之功,将会是非常之大。
  在这样的地形下,吐蕃人二十万大军,是不可能齐头并进的…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松州之战(一)
  “赞普,再过两天行程。将要到松州地界了,松州的唐军一定还不知道我们要向他们攻击,没有人会想到我们会在高原上分兵,!”一个光秃秃的山头上,正陪着弃宗弄赞察看地形的禄东赞说道,“赞普亲自率军从大山间往松州去,此次定可给唐军一个突然的打击!”
  在高原上分兵是禄东赞的主意,他猜着唐军已经打探到吐蕃大军往青海一带运动的消息,定是有对策,因此在与弃宗弄赞会合后,即提议在高原上分兵,一路依然往青海而去,另一路沿着没什么人烟的崇山峻岭间的山谷,往松州扑去。
  这条小道是以往吐蕃人进入汉地的道路,只是这些年吐蕃与大唐都刚从内乱中恢复过来,还不太有人在这两地间贩运物品。
  这条往松州的路,盘桓在山间,一些地方地势过于险要,弃宗弄赞的木辇也都法通过,只得骑着马行进,待到开阔地后。再重新上木辇。
  此时的吐蕃大军正在一片宽阔的草场上休整。这片高原上,行进一段距离后,常有这样面积较大的草场出现,这也是禄东赞从这条路行进的重要原因,可以让大队人马得到休整。
  从分兵地抵达这里,已经走了十天,行进了四百多里的路程,离松州还有二百余里。
  “大论,你应知道,汉人极少到高原上来,我们大军的行踪他们无法探知,即使知道了,也奈何不了我们!”年轻的弃宗弄赞一副傲然的神色,“此次本赞普亲率数十万大军,不只要迎娶公主,而且要逼迫唐皇每年送上诸多礼物!”
  弃宗弄赞这些年亲自带兵征战无数次,无论哪次都是战果辉煌,虽然心性很是聪慧,但诸事过于顺利,不觉得有些狂妄。虽然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