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谋说天下系列 >

第44章

谋说天下系列-第44章

小说: 谋说天下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的走和萧何的追,使刘邦不得不开始审视这个叫韩信的年轻人,难道他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刘邦耐不住萧何的再三请求,就省略了考察的步骤,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结束后,才和韩信进行了一次谈话。韩信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句句讲到刘邦的心坎里,彻底消除了刘邦的疑惑。

刘邦兴奋地站起来,说:“真不愧为本王的大将军呀,要不是萧相国帮我把你追回来,本王的天下是没有指望了。”说着,走向韩信:“我与大将军相见恨晚,相见恨晚!”说着,手掌拍在韩信的肩膀上。

刘邦这一拍,明显感觉到韩信的衣服太破旧了,当时汉军刚刚到达南郑,物资紧张,士兵的衣物也显单薄了。已经到了秋天,天气渐渐变凉了,刘邦心里怪自己疏忽,为什么拜将的时候没有为韩信准备一件新衣服呢?刘邦想到这里,几乎没有思考,就脱下了自己的衣服,披在韩信的身上:“是我疏忽,没有为大将军准备新衣,这一件是新做的,看你穿着也合适,你不要嫌弃……”韩信说:“不可……”正要脱下,刘邦伸手紧紧按住韩信,示意他不要动,韩信感觉到那双手的温暖,再没有吭声。

韩信想:汉王和楚王有太多的不同了。

此后,韩信接管了汉军的军务,积极准备完成还定三秦的计划。刘邦看到韩信疲惫的身影,不时地把自己的马车让给韩信,还把给自己准备的饭菜分给韩信,这让从小饱受别人白眼的韩信感动不已,暗暗立下了以死报刘邦知遇之恩的决心。

韩信不负众望,暗度陈仓,成功完成刘邦的既定目标,接下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带领汉军创造了一个个战争神话。

汉四年(前203年),韩信率部直取齐地,有了傲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得了个齐王的封号。项羽得知自己的二十万大军连同司令官龙且尽为韩信所灭,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产生了后悔、迷惑和恐惧心理。韩信是谁?不就是那个经常来献策的小郎中令吗?项羽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不得不承认当今世上能人辈出……

此时的韩信成为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砝码。

项羽知道,有韩信帮助刘邦,自己的胜算越来越小了。于是派武涉前去策反韩信,条件是:三分天下。而不属于任何派系的汉阳人蒯彻也看出了当时韩信在局势中的微妙地位,在第一时间赶来凑热闹,让韩信南面称孤,三分天下。两人的谋划竟惊人的一致。武涉和蒯彻都是独具眼力,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有理有据,入木三分。

设若韩信当时脑子一热,雄心一动,三分天下,也许历史真的要改写了。但是韩信拒绝了,他说:“我给项王当差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执枪站岗的侍卫,言不听,策不用,所以我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马,把自己的衣服、食物都分给我,对我言听计用,所以我才有今天。他那么信任我,我就是死也不能背叛他呀。”

韩信这一番话是肺腑之言,因此成就了汉朝的天下。

刘邦的亲和力是致命武器,连韩信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也被吸引,从此铁了心追随他,这其中自然不能忽视夏侯婴和萧何的功劳。那韩信在项羽帐中,为什么就没有人向项羽力荐韩信呢?一是因为项羽手下无人,再者可见项羽平时很难采纳别人意见。按照当时的形势,韩信依汉则楚亡,归楚则汉危,中立则三分天下,韩信一人决定天下大势。刘邦真的是历史的幸运儿,坐享了秦末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但是,刘邦最终没有跳出一个政治家的窠臼,看着韩信功劳太大,就起了杀机,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5。 被项羽忽略的彭越

彭越有和刘邦相似的贫贱出身。刘邦是农民,彭越连农民都比不上,他没有土地,从少年时期起,彭越就在家乡昌邑的巨野泽捕鱼讨生活。

彭越这个人说话不多,但是发起脾气来让人害怕,做事果断,遇事不慌,所以后来就渐渐树立了威信,身边聚集了一帮子穷人。

在泽中捕鱼多年,但还是吃不饱肚子,彭越一发狠就说:“咱们累死累活地也吃不饱饭,干脆做强盗吧。”那时正是秦朝全盛时期,由此可见彭越的胆量。

彭越占山为王,在巨野泽一带神出鬼没,做起了抢劫的买卖。当地的县令多次接到富户的报告,说财物被抢,就派官兵前去围剿,彭越的队伍开始与秦朝的官兵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官兵始终没有占到便宜,彭越就是在这个时候锻炼了作战能力。

秦朝统治一天比一天残暴,彭越的队伍不但没有让百姓反感,反而给百姓出了一口气,许多人活不下去了,或者被征做苦役,都逃到巨野泽投靠彭越。宁肯当强盗,也不想做秦朝的顺民。彭越的队伍在秦朝廷的眼皮底下一天天壮大起来,彭越也成为昌邑当地的名人。

天下风云突变的时候,彭越已经五十多岁了,也算是资深的“强盗头子”了。他当初做强盗,不过是想吃饱饭,没有想太多,彭越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反正秦兵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久,天下大乱,大家都在说现在有两支比较厉害的造反队伍,一个是陈胜,一个是项梁,如此云云……彭越每天都饶有兴趣地听这些人各种各样的传闻。底下人说:“大哥,你比他们一点不差,咱也造反吧,将来改朝换代了,可就是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彭越听了“嘿嘿”一笑说:“现在是两条龙刚开始斗,等它们打累了再说吧。”

过了大半年,彭越的强盗生活也越来越不好过了。因为世道不好,穷苦农民都去参加义军,有钱的做官的都躲在家里,雇用打手,加强防卫,彭越他们好长时间都没有做过“大买卖”了。底下人几次劝说彭越,在泽中起义,聚集人马,攻城略地,日子可能会比现在好一些。彭越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现在看来秦朝真的回天乏力了,彭越也想分享一下起义的果实,就决定起事。

当晚,彭越召集大家,约定说:“我们既然要起事,就要定个规矩,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散漫了,明日早晨日出时出发,迟到者斩首!”众人说:“是!”

第二天日出之时,大家集合完毕,彭越清点人数,发现有十几个人还没有到,彭越不动声色,命令大家等待,众人都嬉笑闲谈,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件严重的事。一直等到中午,人才陆陆续续来齐。彭越说:“我岁数大了,既然你们叫我一声大哥,我就得对你们负责。昨日再三说要立个规矩,今天还是有很多人迟到,虽然不能都杀了,但是也要杀一儆百!”大家听了非常惊慌,都说:“大哥,何必呢?以后不敢就是了。”彭越并不理会,下令杀了最晚到的那个,设立土坛用人头祭祀,正式严明法纪。部属都大为震惊,原来只觉得造反好玩,没有想到原来一起嬉笑的大哥,一下子这么认真。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开玩笑、违抗军令了。

彭越就率领这支队伍攻城略地,收诸侯散卒,人数不断增加,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在彭越的严格要求下,这支队伍慢慢脱离了山泽强盗的痕迹,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在这段时间,秦末政治舞台也是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陈胜、项梁先后遭遇失败被杀,项羽、刘邦崛起,奉楚怀王之命,分两路攻秦。刘邦的西征军到达昌邑,恰好与彭越相遇。

刘邦的西征军直指关中,但声势上远不及项羽屯扎在巨鹿的北征军团。由于兵员不足,刘邦采用“自助餐式”组军,沿途收编陈胜及项梁溃亡后流散在各地的残军,也是个十足的“杂牌部队”。

刘邦的作战天才远不及项羽,但交朋友的技巧可是第一流的。相当体面的外表,加上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举止随和,不修边幅,如果说生意人以和为贵,刘邦倒相当有这方面的气质。他言语粗俗,却不随便批评人。抑恶扬善的习惯,使不少得到他接纳和好处的人到处替他讲好话,人的声望往往就是靠这样相互捧出来的。可以说,刘邦的声势不是“战”来的,而是“和”来的。

项羽以突击战术解巨鹿之围,以赫赫战绩成为诸侯领袖。消息传来,刘邦有点心急,但天寒地冻,刘邦的“杂牌军”最缺乏的是粮食,因此他决定去攻打章邯军团在这里建立的粮仓——昌邑。

傍晚时分,刘邦在昌邑以南驻扎军营,刚刚安排妥当,就听报告有人来访。刘邦已经十分疲惫了,但是他想到可能附近又有人来归附,现在自己急需增加兵力,不能怠慢,于是强打精神接见来客。来人就是水泽大盗彭越。彭越早就听说现在西征军刘邦为人随和,有侠义风范,很想与他见一面,得到刘邦驻军的消息,就匆匆前来。

刘邦很礼貌地接待了彭越,彭越一听刘邦说话,就觉得和自己很投脾气,就直言说:“今日见到将军,觉得传闻不假,将军果真是侠义豪爽之人呀!”刘邦就是喜欢别人说他“侠义”,对彭越心生好感。彭越说:“不瞒将军说,我不过是个水泽大盗……”刘邦赶紧说:“那有什么?现在大家诛暴秦,四海之内皆兄弟,英雄不问出处。”刘邦说的是心里话,彭越那种占山为王的生活曾经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呀。

彭越说:“将军驻扎这里,想必要攻打昌邑,我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非常熟悉,我手下有一千多兄弟,将军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刘邦非常高兴。两人越谈越开心,索性一起吃饭。彭越也向刘邦说了昌邑不好攻,希望刘邦做好思想准备。彭越与秦兵周旋作对这么多年,对昌邑的军事实力非常了解,秦兵出城到山野中与彭越较量,当然占不到便宜,但是秦兵一旦固守城池,彭越也不可能攻破昌邑。所以,这些年来,彭越虽然在昌邑周围攻下不少地盘,但对昌邑还是无能为力。更何况,现在昌邑成为章邯的粮仓,增加了更多兵力,这仗打起来是十分困难的。秦兵威猛,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不然六国也不会那么容易被秦国踏平了。

刘邦与秦兵交手多次,对彭越的分析十分赞同,就说希望彭越能够帮助他打下昌邑。这就是彭越此行的目的,彭越当然欣然答应了。

彭越走后,刘邦一直在回味彭越的话,他关注的不是昌邑是不是能打下来,而是彭越叙述的与秦兵较量的一些经历使他很感兴趣。能打就打,打不胜就躲,想打的时候再出来打,只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打,决不离开……这是什么战术?还挺有意思的。刘邦心中隐隐觉得彭越不是一个普通的江洋大盗。

彭越的部队在相约日期与刘邦会合,攻打昌邑。不出所料,昌邑果真很难打。刘邦和彭越与守卫昌邑的秦兵相比,人数和装备还是有差距的,而且秦兵知道彭越也在城下,更是坚持不出城应战,相持几天不下,刘邦非常焦急。

刘邦对彭越说:“你说的果然不假。我们不能在这里耗太久,我要赶紧入关攻占咸阳。”彭越觉得在自己的地盘上没有帮上刘邦忙,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就说:“你放心走吧,昌邑交给我。”刘邦本来想让彭越归附自己,和自己一起西征,但是见彭越没有这个意思,就说:“那天彭老哥讲战略之术,我非常佩服,真希望以后能并肩作战。现在老哥就留在此地,以后我也许还要请求你帮忙。”彭越说:“这一段时间我已经将你视为知己,谈什么帮忙不帮忙,以后我的兄弟就是你的兄弟,有什么事尽管说……”

第二天,刘邦引兵西征,彭越则带领兄弟回到巨野泽。此后,彭越整饬军队,不断收编各诸侯国败退的散兵游勇,发展到一万多人。

不久,刘邦进入关中,占领咸阳,秦朝灭亡。彭越听到消息,捋着胡须说:“我早就看好刘老弟了,他是做大事的人。”不久又传来项羽进入关中,封立诸侯的消息,有个小兄弟问彭越:“现在秦朝灭亡,楚霸王要分封诛暴秦有功的人,大哥也有份吧?”彭越本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分封什么爵位,但是现在改朝换代,自己也算有点小功劳,应该会有点表示吧。彭越这样一想,觉得自己还是能得点好处的,微笑不语。

但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没有楚霸王的使者。后来,分封的诸侯都到封地就国了,彭越才彻底失望了。彭越手下的人议论纷纷,大多数是不满,他们是强盗出身,不过是想过上好日子,自己流过血出过力,现在秦朝也灭了,怎么半点好处也没有呢?这些不满自然让彭越感觉到了,增加了彭越对项羽的不满,大骂:“没他项羽,老子照样过得好。兄弟们,以后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沉浸在“君临天下”的喜悦中的项羽还不知道自己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敌人。

项羽为什么忽略了彭越呢?项羽分封以前确实没有仔细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