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

第39章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第39章

小说: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答说:“如今收支基本平衡,但是想要挣钱,却还要等一阵时日。好在老爷只是想着做好事,也没有想着要挣钱。”
孟丽君听出她话里有话,站住微笑问话:“你的意思是说,这收支基本平衡的时日也维持不了多久?此话怎讲?”
谢氏也不意孟丽君敏感如此,见问起,便也诚实回答:“如今经营能有这般气候,全靠老爷、公子的人脉与十二娘的名声。老爷收购来的绣品,良莠不齐,定作的绣品,更是没有办法保证绣工与速度。这样看来,我们的绣坊生意,焉能长久?”
孟丽君真料想不到,眼前这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也有这般见识。见她分析中肯,不由点头赞许,说道:“依你看来,这绣坊应该怎么经营?”
谢氏道:“小妇人没有什么见识。先父也经营过一阵生意,小妇人只听说,经营生意,当以诚实守信求人心,以美质廉价求长久。我们经营这绣坊,当先保证绣品质量。如今形势,竟然是何人来求代售绣品衣物,我们全都收下甚至先代收购,却不看绣品精美与否。虽然赢得上家赞誉,却未免失去下家之心。我们应该就收购来的绣品,定出质量等级,根据绣品质量,与手艺好的绣女建立联系,我们的绣坊,基本经营他们的绣品为主,以求取好的名声。那些质量不好的绣品,我们可以拒绝代售。”
谢氏站在绣坊的立场上,说的句句在理。孟丽君也说不出话,只说道:“容我们再行考虑。”知道真要按照谢氏所说去做,只怕就违背自己的原意,更是辜负十二娘的心意了。但是就照目前的情形继续发展,这生意,必定也不能长久,自己也还是帮不了这明州的孤儿寡妇。眼睛落在一幅嫦娥奔月图上,说道:“这幅倒也生动,但是为什么定价却高得离谱?”
谢氏笑道:“公子熟知绣品,却不知布匹焉?这幅图案,却是绣在棉布上的。这成本比丝织品要高得多。所以定价就高了些。”
棉布?孟丽君这才觉悟过来:这个时代,还没有盛行棉布!标准来说,是黄道婆还没有将织布技术带回上海!
做过农家女,孟丽君自然熟知织棉布的每一个步骤。做一台织布机并不难。而且自己还知道一些减轻纺织女工劳动量的小窍门。如果将这技术传出去……
接下来几日,孟丽君更忙了。将织布机详图画了出来,又写出了厚厚的说明书。顺带着,将珍妮纺纱机也给画出来了。康若山知道又是一笔大财富送到自己手上,得了图就急忙做去。但是纺纱机织布机好做,但是原料棉花却成为大问题。因为江南地方,棉花种植本也不多,虽然也有种植,却都是做做棉被棉衣而已。自己需要大批量棉花,却到哪里去要?看起来今年是赚不成钱了。
孟丽君听到这个难题,也是怔了一怔。但是眼睛落在自己新画的《九州地理图》上,却不由欣喜地跳了起来。不由暗暗说话:这老天爷竟然是有意让自己做成这件大事!
孟丽君想到了哪里?想到了湖广。为什么想到湖广?原来,这湖广地方,去年发生饥荒,为了赈济灾民,孟丽君曾经建议兴修水利,也曾经亲自参与。后来发放种子,就按照水田与旱地的比例发放稻谷种子与棉花种子。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种子,但是主要就是这两样。刘真他们就曾经笑话说:棉花不能当饭吃,种这么多也是浪费。自己却跟他们算计了一笔帐目:为了度过饥荒,这湖广约莫有三分之二家庭已经将衣服送进当铺或者贱价换取粮食。这湖广一地,冻死的人其实不比饿死的人少。棉花收获期比稻谷要早,收获的棉花也可以贩卖到外地去换取粮食,可以帮助度过青黄不接的时节。刘真他们不熟悉农事,也无话可说。几个请来的老农看神色似乎有不同意见,但是自己当时也没有仔细思想。
现在终于明白了——那些老农是认为,多种植的棉花只能做做棉被而已,种植太多实在浪费。他们是不相信自己说的“能贩卖到外地换取粮食”这句话。
自己也不指望所发放下去的棉花种子能够全部都播种下去,但是只要当初发放下去的种子十成中能种下一成,而康家能够收购到这其中的十分之一,康家的棉布作坊就能提早半年开工!自己就至少能多帮助一百个寡妇找到固定的收入来源!
现在江南已到了稻谷的收获期,米价很低。而湖广一地稻谷还未收获。湖广粮食价格虽然给压了下来,农民也不至于到处流浪,但是粮食依旧紧缺。只要动作快,赶在湖广稻谷收获之前赶到湖广,那么这一笔生意,就绝对不会亏本。
康若山只听孟丽君解说了一半,就立即接口:“收购粮食去交换?来不及了。拿钱去交易也合得来的,棉花本来的价格也不贵。只怕当时种植下的棉花没有你想象的多。不过也不妨去走一趟。只是这窑场长期无人看管,只怕不妥当。你又要考试了。”
孟丽君笑道:“义父何必自己劳动?到湖广路途遥远,有去年那一场大病,儿子也不放心。我看姐夫就很好,交给他去做,保证他做的妥妥帖帖的。”
康若山见孟丽君如此说话,不由抬起眼睛看了这个义子半晌,才说话:“明堂,你对姐夫,果然如此放心么?”
孟丽君真正怔住:“义父为何如此说话?莫非姐夫行事有不妥之处么?”
康若山叹息道:“你是愚昧,还是故做糊涂?早在你进门之前,你那姐夫就对你有不轨之事。我已经打探明白,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只能暗中申斥。前几日你执意要跟我到窑场去读书,我只道你对此事有所察觉,所以也没有拒绝。只是没有想到你真帮我良多。今日听你推荐姐夫,难道你竟然不知情么?”
孟丽君不料这个义父对自己竟然如此坦诚,略怔了怔之后才说话:“孩儿熟知医药,岂有不知之理?不瞒义父,孩儿也有应对之策,当时也想实施。只是姐姐之事起于仓促,我施以援手,而姐夫也因此事含羞带愧。我又何必揭破此事,徒使家人增添烦恼,增添难堪?”
孟丽君这话说得很大方,但是心里却忍不住有一丝淡淡的缺憾。既然说了话,自己就不好对滑全怎样去报复了。自己原本还准备吓他两吓……
康若山听他说的坦白,不由又是叹息道:“想不到你心胸开阔如此!我竟然是多虑了。我那女婿,听见你这般说话,岂不羞死!”
孟丽君正色道:“义父这话过了。姐夫并非坏人,只不过防人太多,也功利之心又重了些。我看他照管这生意上,思虑也周密,帐目也清楚,略加栽培,也是独当一面的人才。更难得的是,对姐姐情深义重,义父切不可因为一时失足,就此将人看死。”
这虽然是实话,但是听在康若山耳朵里,却又是另外的味道。
孟丽君这一番言语得到了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收获。第二日清晨还刚起床,还没有到康若山地方去问安,就看见康赛金走了过来,而那滑全便跟随在后面,面色自然是羞愧兼尴尬无比。康赛金带丈夫来请罪了。这一笑泯恩仇的事,孟丽君还真没有预料到。还正要客气说两句话,却看见滑全竟然扑通跪下了:“多谢义弟大人大量,饶过了姐夫的荒唐无行。从今之后,我滑全愿为义弟牵马执鞍,绝无贰意!如有违背,天人共弃!”
实在想不到这滑全竟然说了这等重话。急忙拉起,说道:“姐夫这话从哪里来!我们本是一家人,利益与共。少有摩擦,又何必闹大?”康赛金说道:“虽然如此,我夫妇还是羞愧无地。”
孟丽君略一转念,笑道:“姐姐不必如此说话。弟弟也无有其他心思,不过是想将家里生意做好做大罢了。弟弟也是受了父亲恩惠,有个报恩心思罢了。姐姐也不必将这事情放到心里去。其实弟弟心思并不在生意上,姐夫姐姐万万不能因为这几日弟弟多管闲事而放手享清闲。过几日的秋闱,弟弟还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是明年的春闱,弟弟却要及早准备。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弟弟不会再插手。”她听出了康赛金话里的话,她将自己夫妇联为一体,将自己排除在家人之外。自己便明白告诉她,自己不过是存了一个报恩心思,你家里财产再多,我也不放在心上。我的志向远大着呢。
滑全听得孟丽君的话,却又怔忪了片刻;才说道:“不管如何,我滑全终归是亏欠了义弟。日后不管义弟是分家去过罢,还是自成家业去了罢,只要义弟一句话,我便愿为义弟鞍前马后劳动。”
真是意外收获。孟丽君也不免暗自欣喜。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
一语破的
    但是欣喜归欣喜,孟丽君还没有头脑发热到对这个便宜姐夫推心置腹非常信任的地步。她也知道,这个便宜姐夫到底读过几年书,之前虽然也做了些不像话的事情,却也没有大恶,做事情也还算有些分寸,心里也还向往着圣人之教,但是总是不敢十分信任。当然,这世界上,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情实在太多,是原因之一;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是原因之二。
之后的事情很简单。很顺利通过了大收,晋级;又跑去临安参加乡试。虽然只是一场小考,但是康若山却将这件事当作了一件大事,不但联系了旅社,还亲自将吴道庵与孟丽君送到了地方,全程车马轿子伺候。考完,棉布作坊第一批样品已经拿了出来,成色还不错,成本也低。就在当天,滑全也回来了,收购到的棉花数量竟然是预计的两倍还多。这家伙又用他的小聪明作了贱价收购的事情了,但是孟丽君也只能在心里不以为然,不能开口责怪,省了钱,谁不欢喜?那棉布纺织作坊就直接开工。之后的事情孟丽君也没有多插手,挑选员工,培训技术,都由康若山滑全翁婿操办。她也要找点时间看看书的,不过就是请康若山他们挑选员工的时候注意一下,多挑选些没有依靠也没有别的什么谋生技能的贫家妇女,理由一是要帮助她们,二是她们没有依靠,技术容易保密。对于后一个理由,康若山翁婿自然心领神会。因此,一时之间,康氏棉布作坊竟然成了孤儿寡妇的收容所,康家也获得了极好的名声。这当然又是一个意外收获。
八月二十六发榜。一家子一早上就开始等喜报,却怎么也等不到。堪堪等到金乌西坠,初更声音响起,吴道庵更是急得团团转。孟丽君却是镇定自若。考试的时候就知道,卷子答得不错。如果阎罗殿里的那群家伙还掌握着这一切,那么,这场考试自己绝对不会有意外发生。
当然这种镇定自若的风范使吴道庵大为赞赏,自愧不如。可是还没有等他发够感慨,他中举的喜报就从前门传了过来。他立即忘记了自己刚才的感慨,乐颠颠的跑出去,接喜报发赏钱了。
荣兰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绝对不相信自己的主子会及不上姑父大人,但是这喜报怎么还不来?眼见吴道庵那一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自己这边院落却冷清要命,不觉直跺脚。孟丽君笑:“荣兰,等明天,要记得叫人来将这地面好好修修。”
“修地面?”荣兰惊讶得望着这青砖地面:好好的呀,虽然也有几块碎裂的,但是总体还很平整,修什么?小姐不至于这么挑剔吧?
孟丽君笑:“现在还好。但是你这么不停的跺脚,怕等不到喜报传来,这一地的青砖,都要被你跺碎了。”
荣兰这才明白过来。没有想到平素与自己说话直白亲切的小姐会绕弯子取笑自己。不由恼了,说道:“我着急,你却笑话我。哼哼,我替你着急什么?方丈不急,却急死和尚,我这是自作孽,不可活。不理你了。”转头出去探听消息了。
康若山走了过来,与孟丽君说了一阵子话,内容无非是劝慰之类。孟丽君也有些感动,说了两句话,送走康若山,时间已经将近半夜。
孟丽君又看了一会子书,终于听见前面沸反盈天。看见荣兰飞奔进来,道:“公子,中了!您中的是举人里的头一名,解元!我说呢,原来这报喜的规矩,竟然是名次越好的,越晚来报!”
孟丽君放下书本,笑答:“这就让你这么欣喜若狂?傻家伙,你可是公子的贴身书童呢,做事情可也要些风度!你去处理吧,公子我累了,要睡觉了。”
荣兰看着这个公子,真是奇怪:“你就一点也不动心?当初是谁说一定要考上,好帮助皇甫公子的?”
孟丽君笑道:“这不是考上了么?又不是考不上,有什么好激动的?”
荣兰叹气:“可是,公子,这第一批报喜人的喜钱,却是要你自己亲自去发放的。”
孟丽君笑道:“那也无可奈何,只好走一趟了。”跟着荣兰,来到前厅。康若山已经在了,一群报子正围着他恭维。康若山也乐坏了嘴巴,见孟丽君来了,急忙交给儿子一个钱袋。孟丽君正发放着,家里知道消息的人都赶了过来。听着众人的恭维贺喜,孟丽君却始终保持平静。想找个机会溜回去休息,却无奈找不到机会。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