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带我去阿尔泰(全本) >

第20章

带我去阿尔泰(全本)-第20章

小说: 带我去阿尔泰(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遗嘱的最后是签名和年月日。安静念了一遍,用征询的目光望着万喜良,似乎是在问写得怎么样,及格吗?万喜良意犹未尽似的说就这么完了。是啊,安静说就这么完了。万喜良不吭声了,一脸的落寞。怎么啦,宝贝?安静问他。万喜良愤愤不平地说你的遗嘱里,谁都顾及到了,惟独没有我。安静眨巴眨巴眼,谁说没有你,这里将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等着你呢。什么角色?万喜良问。安静说你猜猜。她越诡秘,万喜良就越想刨根问底,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她才告诉他,你来当我的遗嘱的见证人。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就这个?万喜良大为失望。 
当然,我不会白让你做这个见证人,安静说。万喜良赶紧问,难道还要给我什么报偿不成?一点不错,安静说。万喜良说那就快告诉我,什么报偿? 
你写遗嘱的时候,我也当你的见证人,安静笑嘻嘻地说,这样,咱们俩就扯平了,谁都不欠谁的。 
仿佛平地一声雷,护士长突然有一天向他们庄严地宣布,他们屋里堆的书太多了,不整洁,必须限期整改,这是最后的通牒,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本周院里将举行大规模的卫生评比活动,下周局里要来一个检查团来检查,再下下周还有个坦桑尼亚学术访问团来访问。这让万喜良和安静像犯失眠症一样的魂不守舍,把书放回家,显然不现实;丢掉吧,又舍不得,简直是左右为难,幸好,护士长提出了一个临时性的折中方案,可以把书暂存在储藏室里,不过,不能超过两个月,两个月以后那里要派别的用场。 
别无选择,只好听护士长的,把书放到了储藏室里。储藏室里散发着一股子很浓的防腐剂的味道,把油墨的香彻底湮没掉了,但是总比被护士长没收了强得多。 
说来也怪,平时书摆在那,也想不起来读,一旦把它们弄走了,阅读的欲望却陡然强烈了起来。晚上,他们就踮着脚尖,溜到储藏室去,背靠着背读书。夜很静,一点点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他们必须小心谨慎才是,直到困得不行了,才放下书,回病房睡觉。 
原来,床头是书,桌上是书,窗台和墙角也是书,突然被坚壁清野起来,病房里一下子显得空空荡荡的了,让他们很不习惯。 
想到两个月的期限,连储藏室都不给他们用了,就有了紧迫感,就更加拼命地去读那些他们一直都下不了决心读的书,不惜加班加点。 
读罢就丢纸篓里。 
一天,一个平方面积和立方体积都很可观的妇人敲开了万喜良的门,他认识她,她是给这里做卫生、干杂务的临时工,他叫她范大妈。范大妈拎着一本书问他这个是你丢的吧?万喜良说是。挺好的东西丢了多可惜呀,范大妈咂着舌说。万喜良耸耸肩膀,读过的书,不丢掉又放哪儿,放病房,护士长嫌乱。范大妈挺不好意思地说以后,你读过的书都给我吧,我让我女儿读,她跟你一样,也是个书呆子。 
万喜良说好啊。他第一次认真地打量她一眼,发现她跟着所有的第三世界人民一样,很辛劳,很疲惫,手背上暴出很粗的血管。她显得特衰老,头发都白了,眼角也星罗棋布地布满了皱纹,但从她的脸上,万喜良还是依稀可以看出她青春年少时的丰姿绰约。 
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之后,范大妈就经常地往万喜良这跑。一次,闲聊的时候,万喜良偶然得知,范大妈只不过才刚刚四十岁,比他大不了多少。这让他吃惊不小,他猜,她之所以过早地衰老,一定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好奇。 
范大妈的故事就像一串紫色的挂着霜的葡萄诱惑着他,他只好去安静那里讨主意,乐于助人的安静真动了一番脑子,一会儿说声东击西比较好,一会儿又说引蛇出洞比较好,还有暗度陈仓什么的,几乎把三十六计都搬出来了,最后,万喜良认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谋略也没有。 
安静不想叫万喜良太失望,便求教于护士长。护士长觉得挺奇怪,怎么你对那个临时工感起兴趣来了?安静说感兴趣的不是我,是万喜良。护士长说万喜良也真是,他自己的心就够他操的了,还替人家操心。安静说没办法,他求知欲强。护士长告诉她,你们不是想知道那个临时工的故事吗,不用问谁,她自己就会说给你们听的。安静不信,那怎么可能?护士长反问了一句,那怎么不可能呢?祥林嫂你知道吧,只要你给她起个头,她就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地说个没完,她就是祥林嫂那样的一个人。 
万喜良对护士长的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安静说试试也无妨。那天,范大妈正拖地板,万喜良试探似的问了一句,范大妈你爱人做什么工作?范大妈头也不抬地答道我没有爱人。万喜良又问你没爱人,那你的孩子……话说了一半,他觉得自己太八卦了,简直像个窥探者,挺没劲的,就不说了。 
范大妈拖完地,将拖把立在了门后,我的孩子是我跟一个坏蛋生的,她说,好在坏蛋只是孩子他爸,孩子不是,孩子是个好孩子。看来,护士长并不是满嘴跑舌头。这不,范大妈的话匣子现在开始广播了,那个坏蛋说是要娶我,他总是把这话挂在嘴头上,我居然就信了,唉,由于轻信而犯下的错误叫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了一个私生女,让人戳了一辈子的脊梁骨。 
那时侯,你多大?万喜良问道。范大妈说那时侯我二十六,在一家杂志社当出纳,而那个坏蛋因为经常给杂志社写稿,就这么认识了,而且一来二去有了些来往,我记得,有一天,是在咖啡馆里,他双手握住我的手,把甜言蜜语说得天花乱坠,开始我被他说的心慌意乱,想把手抽出来赶紧跑开,可是又舍不得走,结果,我上了他的贼船,直到我怀孕七个月以后,我才知道他是结了婚的,我的精神受了极大的刺激,找他去算帐,他又骗我说他和他的妻子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了,他会很快地跟她离婚,愚蠢的我竟再一次信了他,一天,他的妻子到我的单位大哭了一场,还打了我一个耳光,闹得满城风雨,我只好辞去了杂志社的工作,一心做个全职妈妈,他因为跟他妻子一直没有孩子,坚持要我给他生一个,还说这是我们爱情的结晶,就在我生下这孩子的前三天,他和他妻子在到北戴河旅游的途中发生了车祸,死了,他妻子也瘫了。后来,别人告诉我,那次到北戴河去是为了庆祝他和他妻子结婚六周年…… 
你就一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万喜良问道。范大妈叹了一口气,可不是,父母嫌我给他们的脸上抹了黑,跟我断绝了关系。万喜良又问你辞掉了工作,靠什么过活呀?范大妈极力想作出一个笑容来,却没成功,我到处找活干,一天打三个工的时候都有,卖服装、端盘子、做瓦匠、当保姆,以及在火车站派发广告,所有人家不愿干的活,我都干,她一边掰着手指头算一边苦笑。万喜良问她,她出去打工,孩子由谁管?我送她到托儿所,到最好的托儿所,她说,我受委屈不要紧,我绝不能让我的女儿受委屈。 
万喜良问她为什么没再考虑寻求新的爱情呢?范大妈说我不想,我要惩罚自己,我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你是一个犯过错误的人,每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想起往事就掐自己的腿,把腿掐得青一块紫一块,有时还打自己的耳光,我恨我自己当初瞎了眼,误入了歧途,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脑袋一粘到枕头立马就睡着了,因为太累了。 
万喜良问她的女儿在哪个学校,上几年级了?范大妈迟疑了一下,摇摇头,我女儿不上学了,她说。为什么呀?万喜良问道。范大妈板起面孔沉吟了片刻,我不想说这个,你也别问我为什么。万喜良识趣地闭上了嘴巴。范大妈又把口气放得缓和了一些,像是表示歉意似的说对不起,我不是不喜欢跟你说话,只是不喜欢跟你说这个。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才对,万喜良说。沉默了一阵,范大妈直起腰来,又操起她的拖把,说她要接着干活去了。她快要走出门口了,万喜良叫住了她。还有事吗?她问。万喜良说我还想问一句,你的女儿她好吗?说起女儿来,她的脸上立刻有了光彩,几乎是眉飞色舞,我女儿可招人喜欢了,一张瓜子脸,眼睛亮得像黑玛瑙,鼻子尖尖挺挺的像个小洋人,还能说满口的普通话,只要她扑到我的怀里,叫我一声妈,我所有的委屈立马就没了,光剩下幸福和快乐了。 
不久,万喜良就见到了这个孩子,她叫范冰冰。她是来找他谈书的,他丢掉的那些书,她都读过了。看到她之后,他一下子就知道她为什么不愿上学的原因了。她的脸型、她的眼睛和她的鼻子都跟范冰冰有几分相象,惟一不同的是她的裂唇,而且是特明显特厉害的那种。显然,她还不大习惯接触生人,总是怯生生地不敢正视对方,躲在她妈妈身后,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白兔。你好,万喜良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地去跟她握手,她战战兢兢了半天才伸出手来,你好,她的声音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考虑到安静比自己多几分亲和力,万喜良就把她叫了过来。安静一进门,就夸范冰冰的裙子多么的漂亮,搭配的上衣又多么的合适,显得落落大方,等等等等。真的吗?范冰冰半信半疑地问了一句,虽然还有些羞涩,但明显自信多了。 
万喜良不得不佩服安静,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于是他也推波助澜似的跟着一块赞美,赞美她的聪明伶俐,赞美她的亭亭玉立,当然,说得尽可能真诚一点。很快,范冰冰一直低垂着的头抬了起来,话也多了。范大妈见他们谈得很融洽,就放心了,忙她的去了。留下这三个人,热火朝天地讨论起《巴黎圣母院》的开头怎么怎么哆嗦,结尾怎么怎么仓促。万喜良发现,范冰冰的记忆力真的超群,有关伽西莫多的描写她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你怎么做到的?万喜良惊奇地问道。范冰冰说我喜欢伽西莫多,因为我就是伽西莫多。安静搂着她的肩膀抚慰她,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在我的眼里,你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子。范冰冰说我的同学们都嫌我不可爱,他们给我起了各种难听的名字,不就是因为我的嘴唇有毛病吗,可这并不代表我的心灵也有毛病啊。 
浅薄,安静说,他们太浅薄了。 
万喜良问她,你就是因为这个,才不去上学的? 
是的,范冰冰说,我在家里自学,我保证我的功课不会比他们的差,我想,我将来当个作家,作家可以不去上班,那样,他们就永远都不知道我长得是什么样子了。 
安静拍了一下巴掌说正好,你写书,他出书,我给你装帧设计书,一条龙服务,接下来,他们就假想中的那本书的人物、故事和开本、印张什么的,一通信马由缰。三个人都发现幻想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大有好处,越发的兴致勃勃了。 
稍微冷静下来一点,万喜良说我们把这本书构想得如此之完美,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到时候我们还活着才行。 
范冰冰慌忙说你们当然得活着,当然会。这时候,万喜良不会不注意到她的眼睛里汪着一片泪光。 
安静说我们也想活着,可是…… 
范冰冰一手攥着万喜良,一手牵着安静,带着哭腔说没有什么可是,为了我,你们也要活着。 
这是一句让他们想起来就感动的话。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他们成了朋友。她很可能是万喜良和安静有生之年交的最后一个朋友了。 
很快,范冰冰便成了他们病房里的常客,也不再需要她妈妈的陪伴了。他们的共同语言就是小说。一般来说都是她侃侃而谈,洗耳恭听的是他。她是个狂热的小说迷,跟几年前的万喜良一样,他一边听她唠叨海明威和马尔克斯,一边竭力想象这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极偶然的时候,也会谈点别的。一次,万喜良对她说你太早熟了。 
难道不好吗?范冰冰说,我不可能跟你们这一代人一样,二十岁才会迪斯科,三十岁才会谈恋爱,四十岁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才忙着往游泳池或健身房跑。她一脸的世故,调皮地冲他微笑着。 
万喜良说事实上,我比你说的还要慢半拍,我是三十岁才会迪斯科,可能四十岁才会谈恋爱,至于健康嘛,别等到五十岁,现在就已经垮了。 
范冰冰俨然一个健康顾问似的,用很专业的口吻的说你身体之所以垮得那么早,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不会调节生活节奏,早睡早起,跟太阳保持同步。 
万喜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我懂,只是没铭刻在记忆中,落实在行动上。 
范冰冰说你只要遵循动物一样的作息时间,就能享受到动物的那种天然的健康。 
万喜良笑了,这笑中十分之一是兴致,而十分之九是赞赏,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