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世说新寓 >

第12章

世说新寓-第12章

小说: 世说新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面“炒作”进行时

近日来,曾是全国“超级美媚”冠军得主的小龙女因所谓的商业炒作而引起轩然大波――。
据悉,小龙女因当选“超级美媚”冠军而一直人气颇旺,全国各地都有她的“超级粉丝”。所以,为了热上加热,在四年一度的国际脚球赛进行的火热之时,小龙女也积极参加脚球评论。并将其评论发表于读者颇多的《中原体育报》上。
原本是展现自己除却歌唱以外其他才华的极好机会,可谁知在隔天的网上信息中,就有网友爆料,小龙女发表的脚球评论是抄袭《中原晚报》记者黄蓉的体育新闻稿,其中多处完全相同。 而且,让人震惊的是,小龙女的这片篇体育评论竟然找了十六个婆家,发表在了十六种不同的媒体报刊上。
这一消息在网上传开以后,遭到了小龙女“超级粉丝”团的围攻,并一度威胁揭露此事之人,在网络上、在娱乐界、在体育界,新闻界都造成了极大的反响,令小龙女在圈中又火了起来。
这究竟是蓄意的抄袭?还是故意的炒作?抑或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着实让人困惑,对此,各界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
小龙女的个人律师杨过说:“小龙女的行为实质上并不能构成抄袭,最多只能说是‘借鉴’,是一种文学上的共同借鉴,是不触犯任何法律条例的。”
文艺学资深教授郭靖发表评论说:“小龙女的这种行为毋庸置疑就是抄袭,非常明显的抄袭,有字对字的抄袭,而且也有思想上的抄袭,偷别人的文学风格,也偷别人的文字风格,是一种完全的抄袭行为。”
至于小龙女签约的“绝情谷经济公司”负责人李莫愁发表自己的意见:“小龙女发表体育评论的这次事件,完全是想抒发自己的个人看法,并没有其他复杂的想法,至于一些观点的雷同,也只能说是‘借鉴’,而不能说是抄袭。并且,这其中也是有一些商业手段的。希望,小龙女的粉丝能继续支持她!”
且东说寓:
世界杯开战了,球迷们沸腾了,娱乐圈的大小明星也坐不住了,纷纷借此机会大炒一笔,这个在博客里写我爱足球,那个对着媒体抒发对足球的激情,让这个本就炎热的夏天更加炎热。一个因独特的气质和富有磁性的嗓音走红的女歌手虽入娱乐圈的时间不长,资历颇浅,却也在经纪公司的授意下像模像样地写起了球评,还公开发表在发行量颇大的报纸上。
尽管各大娱乐媒体对此事大力报道,但除了该明星的粉丝,早已看惯媒体炒作伎俩的大众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看球的看球、八卦的八卦。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站了出来,指责该女星的球评实属抄袭之作,还摆出了被抄方――《某民晚报》。
这条消息,无异于一颗小炸弹,在被足球热盖住了风头的娱乐圈,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关注,如媒体所愿,还真有不少人将目光从足球上移开,加入到对女星的品评中来。
抄袭之说最终不了了之了,虽然曾有较真儿的媒体记者拿着女明星不足600字的涉抄之文遍访知名律师,想搞清楚女明星的球评是否真的构成抄袭。人们在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说女明星抄袭和安排她写球评的性质一样,都是一种炒作的手段。
菜要炒才会熟,名要炒才能旺。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名人的地方就有炒作。好事要炒,坏事更要炒,没有事情找出事来还要炒,只有炒出点什么爆料来公众才会注意到。于是大大小小的明星不管是不是出于本意都要或多或少地投身炒作,而炒作也成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说白了,抄袭是丑闻,更是爆料,是知名度的提升,是曝光率的增加,是财源滚滚的前提,任何和娱乐圈有牵扯的人都会对此心领神会。
可怜那些为女明星抄袭事件大动肝火,甚至展开唇枪舌战的粉丝团和黑丝团,在耗费了无数口水心情后才发现,纷纷扰扰的丑闻竟是从头到脚都安排好的一场闹剧。可叹抄袭事件以及类似事件的策划人,他们仅凭着小聪明就能将大众的感情玩弄于股掌,在明星的光环后坐收渔利。


第9部分

武大郎与增高口服液

武大是娱乐圈中新兴的实力派唱将,他虽然其貌不扬,但唱功了得。在这个重视个性的时代里,人气极旺,并拥有一大票绝对支持者。
随着武大人气的急剧飙升,好多的商家都试图和他签下广告合约,来提升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果然,武大代言的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很是走俏。他的广告代言费也像他的人气一样,直线上涨。
一天,“就是高”增高口服液的老总孙权在看了由武大代言的其他产品的市场销量后,决定让音乐新星、人气王武大来代言本公司的产品――“就是高”增高口服液,用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量。
经过“就是高”增高口服液老总孙权和武大的经纪人阮小七双方一系列的磋商后,武大顺利代言“就是高”增高口服液。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运作,“就是高”增高口服液的市场知名度大大提高,可是,奇怪的是,口服液的市场销量却并未见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孙权的心里纳了闷。
就在这个关头,公司顾问诸葛谨出国考察回来,为孙权揭开了心中的疑问:“首先,‘就是高’的品牌含义变的模糊。本来是增高口服液,却找了身高不足一米五的武大来代言,虽然产品的知名度会提升,但消费者却对产品的功效产生疑问。其次,降低了产品的品牌内涵,只是请了当红的人气艺人来代言,并没有挖掘产品的实质。再次,失去了原有的老顾客。”
孙权听了产品顾问诸葛谨的一系列分析解说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其他方面问题,而是产品的品牌代言人的选定上出了问题。公司的增高口服液所要表达的增高内涵在这个广告上根本表现不出来,这个广告只是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个五短身材的当红歌手在荧屏上又唱又跳,提升的也是歌手自己的人气,而产品的广告效应微乎其微。
商家不能求一时轰动效应,误长远发展前途。明星也不能只图高额代言费,而不考虑自身条件适合与否。
且东说寓:
前些日子在各大电视台都热播着一种补血冲剂的广告,但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补血冲剂的广告,竟然让一位不到二十的少女明星来做品牌代言人,真是让人在睁大眼睛的同时,也是十分的难以理解。这简直就是糟蹋了这个补血口服液的品牌。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补血口服液的品牌定位,作为一种补血产品,它所适用的人群是应该是贫血患者和那些产后需补血的缺乏营养的女性。而在这样的层面上,广告的关键点就应该是补血和养颜的作用。但是在这广告现在播出的版本中,这方面的产品关键点并不突出,因为本身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就请错了。就算有关键点,也是让在荧幕上不停跳来跳去的少女明星的形象抢了风头!
第二,再从品牌的含义上来看,这家口服液公司的品牌内涵主要是用自己公司的产品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有魅力的,有内涵、有气质,并且还是要有女人味的女人。但是在这广告上根本就体现不出来想要挖掘的内涵。这则广告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当红的少女明星在不停地跳着舞,唱着歌,偶尔才会出现产品的一个广告镜头。这样的人以这样的广告方式根本就体现不出补血冲剂的品牌内涵,简直就是在为这个明星做广告!
第三,补血冲剂公司的负责广告策划的人采用这位少女明星代言这产品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位少女明星在当期是一位很红的歌手,并且很多媒体都争相报道她。所以公司想利用她来做一个明星效应,因为她出镜的机会多,补血冲剂的知名度就会不断提升,还有就是公司想将“少女”消费群体列入自己的顾客名单之列,当然这样想是对的,但这只能产生一时的轰动效应,对今后的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只能是产品的品牌含义变模糊。
品牌档次“降级”;并且可能会失去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消费者和一些最求完美并且追求女人味的顾客,造成不良的“乘法效应”等一系列的问题。
看来,为公司产品选择品牌代言人的确是要慎之又慎,若是选人不当,就会铸成大错!

赔款可以,决不道歉

经过有关部门的长时间调查,证实被誉为文坛才子的少年作家贾环的《风里草落知多少》整体上剽窃作家麝月女士的原著《里里外外》,并仍在进一步调查。
近日,金陵法院判决贾环抄袭案的最后赔付期限。红极一时的时尚小说《风里草落知多少》的作者、少年作家贾环,日前已将两百万赔偿金打入文章原创作家麝月女士的账户上。
虽然赔偿金已付,但直到现在,贾环也没有向麝月女士道歉的意向,而贾环的《风里草落知多少》的销售仍在全国各地继续进行。
对此,作家麝月的态度很明确:“如果贾环不在媒体上公开向我道歉,那我将向金陵最高法院提出申请,强制其进行公开道歉。因为对我来说,停止侵权行为是第一位的,道歉随后,最终才是赔偿。而且,我希望以后作品被剽窃的作家们都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而贾环在自己很久都未更新的博客里提到,赔款可以,停止销售也行,但,决不会道歉!
对于这种情况,社会舆论沸沸扬扬,大家对于是否道歉看法各有看法:
贾环的律师贾雨村表示,这次金陵高院的判决结果让人出乎意料。关于是否道歉的问题贾律师认为暂时还不会有结论,他希望日后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读者史湘云说:“对于一位自己很熟悉的作家这次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读者是很痛心的,剽窃是一种极不光彩、极不道德的行为。以后,不管这位作家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都很难抹去读者心中的一层阴影。道歉这个问题是根本毋庸置疑的,这是最起码的一种承认错误的态度,如果贾环不向原著作者道歉,那不管对于原著作者,还是对于他自己的读者都是一种伤害。”
贾环的忠实支持者、力顶他的“粉丝”彩霞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不管现在的情况如何紧张复杂,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天才贾环,我相信他的实力,希望他能够挺过这次难关,继续走下去。也希望贾环平时的支持者们能够继续地支持他鼓励他。至于道歉,我相信贾环自己会处理好的。”
这次剽窃事件所引起的社会舆论相当大,人们对于贾环的行为一定有所失望,但,更加失望的是他坚决不道歉的态度,希望他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公开地向原著作者麝月道歉来证明自己的态度,给自己的读者一点信心。
且东说寓:
“天下文章一大抄”,文人们虽不愿承认,却也不能否认“抄袭”总在不经意间上演,末流小作者会抄名作家的,名作家偶尔也会抄别人的。
2006年6月,法院就某知名少年作家涉嫌抄袭他人作品一案做出判决,认为抄袭证据充足,抄袭事实成立。判他必须为这种行为向原告支付赔偿金,并在报纸上公开向原告道歉。
少年作家很痛快地支付了赔偿金,却对公开道歉一事置若罔闻,高昂着为文者尊贵的头,拒不道歉。并在自己生日的数小时前,突然在久不更新的博客里发表文章,他同意执行法院的判决结果,停止销售有抄袭行为的作品,并支付高昂的赔偿金,但另一方面,却又坚定地表示决不会向被抄者道歉。
但不管怎样,抄袭风波已经撼及了该作家在青年文坛中的地位,在他的博客上,虽然还有人号称要支持他,但是狂热程度已经明显不及从前。在论坛里,他名字的汉语拼音缩写还被当成了“复制”的同义词,更有为数不少的人表示,他们对该作家的做法表示失望,希望他能从事件中真正吸取教训。
虽然名利很诱人,但品德更不能丢,历代的中国文人都把为人之德放在学问名利之前,小心维护。抄袭是很不道德的行为,无论是否是知名作家,只要抄袭的事实曝光了,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为了文坛的纯净,知识分子灵魂的塑造,抄袭之风更应被严厉杜绝。这个年轻的作家年少成名,在金钱方面慷慨大方,从不含糊。可他却并不清楚,钱不是万能的,花钱不代表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道歉不是丢人的事,更何况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错误被人揪出来,昭告天下了,即便硬着脖颈死不承认,也不会抹杀犯错的事实,只会让人对其错误的厌恶感倍增。

“选秀”总动员

“快点,快点!”背着行李刚从火车上下来的苏文纨对着身后更是大包小包的方鸿渐高声喊道。
“你去‘加油小子’选秀组报名,我去‘超级美媚’选秀组报名!越快越好!报名人太多,别叫别人抢了先,耽误了你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