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心路弯弯 >

第10章

心路弯弯-第10章

小说: 心路弯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去,不时发现有烟草稽查人员戴着红袖章从面前晃过。
下了船,宜初骑上单车就径奔烟草(地下)交易市场而去。由品种而至价格逐一谈妥:宜初选定了三件货,一件楚北牌、一件福星牌、一件金童牌香烟。付完烟款,为了躲避检查,宜初又去买来了几只火柴包装箱和电视机包装箱,三箱烟分五次过江。每次赶着自行车上船后,他的心揪得紧紧的,生怕被稽查抓住,颤颤竞竞地攥着龙头把手扶着自行车,手心里全是汗水。苍天有眼,不知是伪装得太好,还是闹哄哄汗气太熏人,连续五个来回宜初竟安然地把香烟全部运过了江来了,这时己是傍晚六点多了。宜初想去炒个菜吃碗饭,一摸口袋发现只剩下五块多钱了,心里舍不得。便去小吃摊上买一毛钱二个的烧饼一下子买了六个,找老板要了点开水就是晚饭了,家里带来的米粉和馒头己吃完了。吃好了以后再买了六个,这是第三天早上的伙食了。
星期天的凌晨四点,宜初就起床了。他赶出自行车,把用电视机包装箱和火柴包装箱改装的香烟在自行车后架上绑好就准备上路了。他要在早晨七点三十分钟以前,石钟渡口渡船上的稽查人员没上班之前过江,必须赶上六点三十分的每天第一班轮渡才最安全。夏夜的星空,星星眨着细眼在注视着宜初,闪动着关切的目光,在为他祝福。路边野地里不知名的虫儿在给宜初唱着送行曲,为他奏着凯歌。路面上很黑,看不清路面上的情况,宜初打亮手电用嘴咬着含在口里照着前面的路,一路艰难骑行。由浔阳至石钟渡口一路弯多,坡多而且陡立,车上拖着近百斤的货物较之空车来时艰难了许多,未及十里宜初己是汗流如雨,却并不敢停下来歇息。
天慢慢放亮,能看得见路上的情况了,紧赶慢赶宜初终于如愿赶上了第一班轮渡过了鄱阳湖口,躲过了最为严厉的检查一关了。下了船,宜初不敢在渡口及石钟镇多作逗留用尽所有力气骑车飞过石钟辖区,在三里外的一处破窑里放好车子,坐在地上拿出先一天买好的烧饼充饥。实在是太饿了,干硬的烧饼吃在嘴里囫囵就吞了下去,喝一口吴大娘给准备的凉开水,摊开双腿,靠着窑壁就休息下来了。这时感觉裤裆里湿湿的,低下头一看裤子上都有红印了。这才知道己经磨破了裆都流血了,宜初眼睛一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强忍着痛慢慢又爬了起来、推出车子上路了。他只有一个目的:回家,回家,我要回家!这一路他不敢坐在座垫上骑车,只有一直站在脚踏上不停的运动,踩着车子前行。时而不注意时被座垫顶了裆部便钻心的疼,还有汗水流过时那滋味可不好受,火烧火撩般生疼。
下午两点四十分终于来到了中馆,终于到了家门口只剩下二十几公里的路程了。宜初花了八角钱炒了一盘粉丝跨着双腿站在路边吃了,向摊主要了一杯凉开水喝。胃里有了食物人便也有了精神和气力了,宜初心里带着希望回来了,虽然这二十几公里的路很难走,但心情放松了人也就舒坦多了。哪怕裆里火烧火撩的难受,想到这次的成功,这点苦又算什么呢?宜初这样想着。
日暮时分宜初终于回到了家里。第二天是星期一,他得清早六点三十分钟以前赶到学校去上班呢!“去时空车七小时,回时满载希望归,十三小时一百三十多公里,磨烂了裤裆亦不悔,一心只为把苦难丢开去”……宜初每当和朋友谈起这段经历便总是自豪的说起这几句话,脸上亦不无骄傲的神气……
照相师傅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今天是星期六。宜初六点差二十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外面的天还是黑的。他独自来到灶间从水缸里舀了瓢冷水倒在面盆里,随便的洗了把脸。顾自匆匆把昨天夜里的一点剩饭炒滚后,便吃了起来,没有下饭的菜,宜初便放了些盐和酱油在饭中拌动,也吃得津津有味,不多时就吃好了。
放下饭碗,宜初就从拖步间里赶出那浑身除了铃铛不响便全身什么都响的永久牌自行车,寻出气筒为自行车打气。卟哧,卟哧……卟……哧的声音有节奏的响起,就象一首劳动号子的韵律欢快而又简洁。充好气后,宜初迅速的从厨柜里取出一架型号为凤凰135A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挂在胸前,拿出己冲洗好的,上个星期天拍的照片放在身上。这时外面的天空己渐渐的明亮了,宜初便推出车子出门上路了。
宜初家里开了间简易照相馆:名叫《风采照相馆》。因为他的家乡是一个湖滨小渔村,人口少、又没有什么流动人口流通,所以他照相馆的业务不是很景气。但是他脑袋瓜子还是挺活泛的,他知道在这偏僻的农村里,文化生活单调馈乏,有的农民甚至一辈子都没跨出过这水乡的大门,更不用说享受生活了。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当然更主要的是拓宽自己的照相业务,宜初挎上了照相机做起了走村串乡的游动上门照相,服务农民大众的生意。因此在湖滨地区这十里八乡的宜初这照相师傅的大名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了,特别是那些大小伙子、小孩子和大姑娘小媳妇只要听到宜初那悠扬的:“照相,照相罗。取相片哟……”的浑厚的男中音时,村巷里便会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呼唤同伴们的声音。
今天出得门来,宜初想着还是由远及近开始送照片和拍照的好。因为时间太早,附近村落的人有的可能还在睡梦中,因此由远及近是最合适的安排。一念及此,宜初便飞快的骑着自行车,沿着湖边小道向饶州县的银宝湖村疾驰而去。十月的天气,任就无霜地也寒的日子。冬至己过,早晨凛冽的寒风穿透衣襟,宜初起初感到阵阵寒意袭人,但半个小时以后便觉身体暖和起来了,剧烈的全身运动己让他感觉不到寒冷了……
冷是再没感觉到了,只是不知今天这一天的生意是否会好哟!宜初心里这样想着。
路象箭似的向车后射去,路边树上和林子里各种鸟儿们在吱吱喳喳地开着大会,还有那会唱歌的百灵鸟在放声歌唱。结着霜凌的树枝和野草,被清晨柔弱的太阳映照得晶莹透亮。宜初顾不得欣赏这冬晨美景,一路向银宝湖村飞去。八点多,太阳己升起老高,冬日的太阳似乎在关照宜初让他有个好的开始,天瓦蓝瓦蓝的今天又是个照相的好天气。宜初来到了银宝湖村:“取相片罗,照……相……啊,照……相……啊”。宜初用那浑厚的男中音叫开了。这时传来于家老太太的声音:“我的相片送来了么?照相师傅”。“送来了,送来了”。宜初赶紧答道。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大叠相片挑出老太太的照片送到于老太太手上。“好,好,照得真好”。于老太太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满意的笑容。“在我家里吃粥吧,照相师傅”。于老太太乐哈哈地拉着宜初说。“不了,我吃了来的,谢谢耶,大娘”。宜初感激地说。
说话间宜初身边就围上了一大帮子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和闹哄哄的孩子们。“我的照片呢?我的相啦”?他们争先恐后的嚷着,吵着。“小于的,小李的,还有小胡的,这是金家妹的……”宜初逐一的分发着。“我的这张漂亮”。金家妹子说。“你的这张也不赖呀”。小李在说。姑娘小伙们在互相品评着照片的好看与不好看,这可羡煞了那些没有照片的姑娘小伙子:“今天还照相么?照相师傅”。他们急切的问道。“照哇。怎么不照呢”?宜初从胸前的衣服里拿出照相机答道。“我照,我照,我也照”。他们争恐的拉住宜初的衣服说。“好哇,好哇。我们去找个风景好的地方拍照吧”。“看眼前的情景今天注定是一个丰收的一天。”宜初心里这样思忖着,脸上漾着甜美的微笑,一边欢快地答应着。
姑娘们和小伙子们簇拥着宜初来到了湖边柳林旁。“我先照啊”。说话的是承裕家的于菊。她矮胖的脸上红嘟嘟的小嘴快言快语的说。“好啊,就你先照”。宜初看看天上日头和周围的环境,调节好光圈和拍照速度来到于菊的身前,帮她把围巾和衣领捋好,看着她矮实的身子想了想说:“于菊,你爬上那歪柳站在那中间的树杈上吧,在那里照才好看哩”。旁边的人赶紧附和说:“是呀,那里是好耶,等下我也在那照一张呢”。于菊听同伴们说好,连忙去爬树,可爬了几次都没能爬上去,最后在宜初和同伴的帮助下终于爬了上去。宜初选好角度调整好焦距,只听“咔哒”一声,相机发出了欢快的叫声。姑娘和小伙子们选定各自挑好的景致陆续的拍照了下来。
这时又听胡家妹子说:“我上回看到一张明星片上有个倒影的相呢,那才真叫好看。照相师傅你也可照得到么”?宜初笑答道:“你要坐到云彩上去都行,那是特技呀,只是价钱要贵很多啊”。“啊,那我不照”。胡家妹想了想又道:“那能不能帮我优惠一张呀”?宜初抬头看了看天,拍了拍脑袋想了想说:“那行,我帮你照个不用特技也有倒影的相,只是不知你能不能做到呢”。为了能照张有倒影的相片,胡家妹子抢紧答道:“那我可以做到。我可啷个做呢”?胡家妹子连着又问道。宜初指指天上又看了看湖水说:“你看湖水多平多净呀,就象一面大镜子,阳光又好,站在水里照不是就有倒影了么”?胡家妹子瞧了瞧地上被太阳晒融了的霜凌而湿了的小草,终于经不起那有倒影的相片的诱惑,咬咬牙脱掉了鞋袜赤脚挽起了裤子过膝,嘴里发出丝丝的声音走进水里。“妈呀,好冷”。她尖声的叫了一声,转而还是坚强地走到齐膝深的水中面向日光摆好了被拍的姿势。宜初赶忙摆弄好相机说:“好,好,看着我笑一点,我照了”。只听咔哒一声相照好了。胡家妹子赶紧从水里上岸来,坐到柳树桩上揩干脚穿起鞋袜来,嘴里不停地说:“好冷,好冷哟,真好冷”。宜初调侃地说:“为了留下个好形象,就是再冷也值得呀”。说完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是宜初设下的埋伏呢!
相照完了,他们又关心起相片来了。“照相师傅,什么时候送相片来哟”?他们关切地问道。“下星期天吧,早的话。我要等拍得差不多时一齐冲洗呢”。宜初恳切地回着他们的问话。“好了这里的事忙完了,我得去青蜓坂了”。宜初说着就和他们打着招呼向自行车走去。“下星期天我们在家等你,你一定来啊,我们还邀朋友一起照相呐”。姑娘们欢笑着说。“我一定来,你们等着”。说完骑着车子向后挥了挥手便一路径向青蜓坂而去……
青蜓坂是饶州的一个边远村落,这里人口相对稠密。宜初在这里结拜了一位名叫金莲的好妹子,平时来这里照相,送照片便都是落脚在她家里。今天过来正好妹子两夫妻都在家,她丈夫名叫于兴。他们见宜初挎着相机来了,妹子赶紧说:“当家的,你去莱园摘菜,我去帮哥叫人取相片,顺便买点肉回来。哥呀,今天在家里吃昼饭了”。宜初急急地说:“你就别去买肉了,不然我就不在你家吃饭了”。金莲见宜初这样说,便笑咪咪的答道:“那好吧,我们吃什么你就也随便吃吧”。说话的同时用自家做的茶叶泡了满满一杯茶递到宜初手中说:“哥哥,喝杯滚茶暖暖手吧”。说完就出门帮宜初喊人取相、照相去了。
因是农村,田坂里,地头上事情多,上午九点到十二点是农人正忙活的时候。到了十一点以后陆续地那些取照片的人都来了,当然在金莲的鼓动下亦不乏有姑娘小伙子来找宜初照相了。本来到了吃饭的时间,金莲见哥来了,喊完人后便急着下灶间做饭,现在饭也做好了,菜也端到桌上了,可宜初偏偏这时正忙了。这些大姑娘小伙子要趁中午的空歇时间,好好打扮打扮自己要留下个好形象呢。于是宜初就随着他们选景,挑地方的拍照了。等到宜初发完这里的照片和拍照好要拍的照片,桌上的饭菜早己又冷了。金妹又重新热过让宜初吃饭。这时两个小外甥从门外探进头来叫道:“母舅,母舅,我要照相”。宜初笑答道:“林林,彬彬,快过来让舅舅看看,我吃了饭就跟你照”。金莲赶忙瞪眼道:“去去去,让你舅吃饭呐”。宜初说:“别赶他们呀,我这就吃好了”。说话间,一会儿工夫宜初就放下了碗筷,挎好相机一手牵着一个外甥出门去了……这妹夫和妹子俩口子可真是有情有义啊,宜初一边走一边这样想着。
宜初带着林林、彬彬照好了相片又一手牵着一个回到了家里,宜初从堂间搬出两把椅子放在家门前,硬拉看于兴和金莲要他俩带上孩子照张全家福,夫妻俩死活都不肯照。宜初假做生气的道:“你们是瞧不起哥哥我么?还是怕我今后总是来烦你们呢?要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