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从困境中崛起 >

第8章

从困境中崛起-第8章

小说: 从困境中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她的分手,对创业期间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而分手的时候,柜台才刚刚拿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一切,都随着时间让它慢慢的流去吧。那曾经的伤和痛,就永远的埋在心底,不再揭开,不再提起,直到,往事尘封。
而我的创业路,虽然因为她的离去,没有能够如当初想象般迅猛,但至少,我还在坚持。
下集 艰辛创业路
    关于这段感情的是与非,我不想再说什么,这一章,就算为那段旧事做个了结吧。
月是个个性很强的女子,而我是个表面不争,但却不甘服输的人。
她看上我什么,我不得而知,这或者就是感情的微妙之处。
人一旦动了情,就算对方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都会死心塌地。
我交往的女人不多,从十八岁到现在真正关系非同一般的只有三个。
这三个女人看上我什么?或者我看上她们什么?这种说法本身就非常势利。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或者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都可能会发生故事,只不过故事的结局不同。
我是个很平凡的男人。个子矮小,相貌普通,身无余财,居无定所。这样一个男人,从势利的角度看,哪个女人会喜欢呢?
而她,身材高挑,长相出众,而且善于打扮自己。喜欢她的人,从来都没有少过。其中不凡有钱的公子哥,有事业心的创业者,而他们情深款款的浪漫追求,挖空心思的死缠乱打,都没能获取她的心。
为什么,我与她会有开始?
时间是感情致命的因素。
她当时初来工厂的时候,在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我帮她拿行李,替她安排床位,同时为了方便她,还帮她在架子床上装了个梯子。
这一切,我本来只是信手而为,并未有什么目的。算是出于一种帮老乡的热心吧,但,自然而然,换来了好感。
好感终归只是好感,若没有后面的事情,我和她最多只是朋友,或者只是偶尔相识,随后就忘记。
可是,因为后来的相见,因为后来的深聊,才换来彼此的倾心。
那时候,她刚搬到新的工厂。那个工厂很小,但她有个独立的房间。我去她那儿看她的时候,她与我聊她的志向,聊她的梦想。
我觉得她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子,而且,她个性主动、好强,不像我缺乏攻击力,凡事上让人三分。所以,在当时我很功利的想,如果我和她能在一起,以她的主动,加上我的想法,我们的梦想肯定能更快的变成现实。
于是,在她有一次去我家的时候,我出去买东西回来,她在我的床上睡着了,我偷偷地吻了她。
当时她并没有睡着,也没有拒绝,从此我和她的关系算是确定了。
而那时,我刚刚从公司出来,身无分文,我常常去她那儿的时候,都是空手而去,这让她在同事面前很没有面子。毕竟女孩子都是爱慕虚荣的,你可以不给她什么,但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小气的人。
而我,向来都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不必要太过刻意地去伪装什么。
只可惜,热恋中的人并不会注意这些小细节中埋下的大祸根。她好强的个性与我对人的忍让,终于在最后变得水火不容。
这些是在当我从梅林搬到她工作的附近后住在一起后才慢慢显现出来。
距离产生美,而生活暴露一切。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恋爱时恩恩爱爱,而结婚后却开始争吵,甚至打架,以至离婚。
她的能力我一直都非常佩服,不论是分手前还是分手后,我都是这么认为。而她的表现,也让我的这个认为很好的体现出来。
她与我在一起之前,我是与同我租住在梅林的另一个朋友在合作。但那位朋友和我一样是主动性不够的人,所以我与他的合作并没有让生意有什么起色。
而她出现之后,先是很决断的支持我在市场里面拿了柜台,并向她家借了四千块给我。
这个做法对后面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当时,她已经从工厂出来,全心地和我创业。
她的能力,在那个时候显现出来。比如她活泼的个性让她很快与周围的商户混得很熟,而她凡事都要争的个性又令我们的进货价格更加有优势。同时,因为主动,我将以前好久不联系的客户资料给她,她能够很快得到别人的认同,并在产品上与我进行沟通后,成为合作对象。
那时候,除了要发货之外,我基本上在家,而她在柜台。每天晚上她回来以后,还要给我洗衣服,做饭。怕我身体不好,还学着煲汤。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业务,她常常在我与客户在网上进行沟通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看我怎么和客户进行交流。
她对我的爱和用心,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或者也正是因为爱太深的缘故,也或者是因为个性上的差异。她的好强、嫉妒,与我的不认输,最后终于在生活的重压下出现了强烈的碰撞。
两个人一同工作,一同生活,一些原本很小的矛盾开始在生活中积累,发展到最后,我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从生气后用拳头打墙壁发展到用头撞墙壁到后来动手打了她,并且是两次,事情终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两个的神智疯狂、歇斯底里。
作为一个男人,动手去打一个女人,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这中间,到底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我不想去争论不休。我不是个好男人,没有做到更好的容忍,甚至在矛盾期间,移情于人。
与她的分手,对创业期间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而分手的时候,柜台才刚刚拿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一切,都随着时间让它慢慢的流去吧。那曾经的伤和痛,就永远的埋在心底,不再揭开,不再提起,直到,往事尘封。
而我的创业路,虽然因为她的离去,没有能够如当初想象般迅猛,但至少,我还在坚持。
第一章 积累资源 才能抓住机会
    我的创业更多的是被别人推上前台的。
那个时候,我是资讯网的编辑,所以通过网站的后台认识了不少客户以及厂家。
同时,通过QQ群,又结识了更多业内的朋友。这些,都是我后来能够创业的基础。
我是从身无分文开始做起的。
当时,MP3配件的需求已经随着MP3的销量迅速增长,而MP3又逐步走向利润稀薄的阶段,因此很多客户开始将方向转到MP3配件方面。
但公司在这方面的跟进做得不好,那个时候,老总正在为公司的生存状态头疼,因此未能顾及。
于是,当客户寻找这些产品,而我所积累的渠道中又正好有这些产品,我就化身为了深圳的炒手。
公司在这个时候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我们的工资每个月都不能全发。我的工资本来就低,而且在那个时候我是编辑与业务并举,两头不能兼顾。于是向公司提出了辞职。
我进公司的时候是六月底,离开公司是十月中,在公司的时间四个月不到。而我做业务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的手头并没有什么客户。
但因为MP3形成的操作模式,让我可以利用这些环节,来开始自己的事业。
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款到发货。而我本身就有上游渠道,如果能够将下游渠道发展起来,我就可以利用赚取中间差价来获取利润。
因为在公司做网编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不少下游客户,只是接触得还不够多。但那个时候为了方便交流,我建了两个群,一个是下游各省市的客户群,一个是上游各供应商的群。
这两个群是我后来得以在深圳凭借炒货逐渐站稳脚跟的关键。
离开公司的同时,与我同租在梅林的一个小伙子生也正好因为工作而苦恼,便常常拉我去喝酒。
本来,我平时很少主动与人交流,而且那时候我基本上天天都是早出晚归,每次回家也是进了房间基本就不出来,所以我在前两个月与他并不相熟。
真正和他熟识,是在我武汉的好兄弟来深圳的那段时间。
我在武汉的兄弟叫军。比我长两岁,是个胸无大志,但很重感情的人。我在武汉的时候,通过一个同学认识的他,后来和他的关系很铁,非常平时交往不多,但也算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
我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他帮过我不少。后来我在武汉自己倒点货的时候,有一点钱也不会忘记他。
本来,他过来是想在这边找个工作,大家一起在深圳拼搏的。但来了一个月,花了三千多,工作却没有落实下来。
我白天依旧上我的班,没过多久,却发现他和同住的那个男孩子及两个女子关系混得非常熟。
那两个女子就是我们的二房东,我们是从她们手上转租的。
军是个很难侃的人,所以经常和生一些喝酒,那种时候一般也少不了我,所以我与生渐渐熟识。
我准备离职的那段时间,他也正因为公司转型的事情,压力非常大,准备买台电脑回来辞职写小说或者做美术编辑。
而我正好因为MP3配件这个渠道的创业机会,就与他在某个喝酒的夜晚聊了起来。
那一夜,从我回到家十点钟的时间一直喝到凌晨四点。我们喝的是啤酒,到底喝了多少瓶我也不记得了,反正让楼下的小店送了三趟。
喝酒的时候他诉说了他在公司的苦处,同时我也谈到了我现在的情况与机会。于是说到不如出来一起做。
事情的发展,往往比想象的还快。因为一个客户的强烈要求,我也提到了我的想法,他因为在深圳没好的渠道,也非常赞同。因此我很快就从公司辞职出来,并且与生搬了新的住处,也就是月工厂所在的地方。那儿的房租便宜,我们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初期,因为我本身没钱,而月又在此期间大病了一场,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基本上身无分文了。连租房的押金都有一半是生先垫上的。
但我家因为供我和妹妹上学,再加上父母已经年迈,并没有什么积蓄,所以我只能借用生的电脑去开展业务。
遗憾的是,我与生的合作一直不好。一则我没有资本,二人也没有提出一个合伙方案,只是口头上的合伙,一切其实都是以我的名义在进行,只不过业务上的收益来负责了两个人的吃喝用住。
当时的机会在现在看来是非常好,那时候如果稍有投入,现在我们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但我是肯定没钱投入了,生不知道是不看好这个,还是根本就对这个不感兴趣,也没有投入他能力所及的资金。这也是后来才听他母亲说他当时从他家拿了两万。两万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但这些机会,都失之交臂了。
那时候,每当有了单之后,我就去市场配货发货,然后让他在家开发客户。但显然他对此并不感兴趣,更多的时候他在看小说。
鉴于这种情况,在年底的时候我下决心向妹妹借了两千块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以便更方便地开展业务。
第二章 选准优势 组合产品建渠道
    有了自己的电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开发客户。
那个时候的目标,基本上都还是以原来认识的客户为主,但因为他们都了解我之前的身份,所以真正合作的并不多。
但虽然泡了几年论坛,也做了几个月网络宣传和网编,但我对网络销售这一声,并没有多少经验。
但,网店还是会开的。可是,不幸的是,我的身份证恰恰又是刚刚过期,所以只好用生的身份证开了个网店。
那时,因为MP3配件,尤其是耳机这一块,市场的透明度不高,利润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我主要从市场里面调货,所以哪家有新款,我就会上上去,这样对产品的综合性上比市场内的商家要相对全一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劣势,就是产品的价格劣势。
在市场的商家,基本上都有厂家支持或者厂家渠道,有很多甚至是直接厂家设点。而我从他们手上进货,价格方面与他们相比劣势非常明显。
于是,我的开发对象定位于二级城市。就是不像信息灵通和渠道透明的省会级城市发展,而是直接寻找地级市的批发商。
这种定位其实在后来看来是自己的一种心理问题。省会级城市同样可以做的,只不过做不了大客户。
那段时期,更多的是靠那个一力撺掇我出来自己做的客户支持,我更多意义上,像是他在深圳的采购。只不过,我利用这个机会,在发展着客户群体。
因为我建的那个客户群的影响,很多人在需要MP3配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所以,客户在慢慢增加。只是这些客户原本都是以MP3整机为主,配件依旧不是他们的主打,所以并没有什么大的销量。
我后来的一些合作得比较好的客户,一部分是来自于网店,一部分是来自于熟人介绍。
其中有两个现在合作很好的客户,就是我在原来公司的时候,一个曾经来深圳与我谈过维修连锁的客户,他将我介绍给了他们,并与他们一直合作到现在。
另外,还有两个很核心的客户都是来自于网店。我与他们在网店上相识,然后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